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真有道理嗎?

2021-01-16 騰訊網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伴隨著中國文明的誕生而誕生的,與此同時對東亞各國譬如說朝鮮、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文字和文化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不過現如今與英語的國際影響力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這個問題上,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那究竟是哪三個方面呢?

1959年,英國大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晚年接受採訪時被問及:「你想對後人留下什麼珍貴的感悟?」

羅素這樣說到:「我想說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的,一個是智慧,一個是道德。」

「關於智慧。永遠問自己,事實是什麼,真相是什麼。不要被自己更願意去相信的東西所蒙蔽。」

「關於道德。愛是明智的,恨是愚蠢的。我們必須學會容忍他人,並接受這樣一個事實:總會有人說出我們不想聽的話。」

而在第二段,羅素既然提到「一個有智慧的人最重要的是去弄清楚事實的真相,而不是被相信的東西所蒙蔽。」那麼他既然說中國漢字無法廣泛普及,是因為有「缺陷」這樣一句話,就一定是有經過思考和考量後得出來的結論,我們來看看他給出的理由是什麼。

羅素說,首先第一點:漢字書寫困難且複雜,甚至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的文字之一,而英語只有24個字母,書寫和記憶方面要更加簡單的多,而且英文字母是世界通用的。

第二點漢字不容易排序,很難被萊諾排字機識別,連字典都無法對漢字進行排序,更別說機器了。

第三點,因為漢字的發展歷史太過於古老,因此很多時候詞彙的意思無法與其他文字相容,因此也不方便和國際接軌。

「上古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明一統志·人物上古》

據悉中國的文字是上古時期,黃帝的史官倉頡所造,他的文字都是根據身邊年獸飛禽等真實的物體而來,因此比較形象性,如果能掌握規律自然更容易記憶,而無法掌握規律,是很難入門的。羅素這樣說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他深入的了解漢字,會發現記憶漢字比記憶英文有趣的多。

另外第二點,漢字不方便字典排序的說法也是站不穩腳跟的,中國在很早的時候便有自己的字典了,比如漢朝時期的《說文解字》,還有戰國時期的《爾雅》等,現如今漢字字典同樣整理的非常完備,多音字,多義字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釋。

至於機器不能排序,這個問題放到現在已經很好的解決了,畢竟在幾十年前機器不夠先進,理解不了高級文字很正常。

羅素最後所說的無法與國際接軌的主要原因意思「無法與其他文字相容」,但任何語言在翻譯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問題,英語也不見得能與所有預言相容。如果只是片面的看中國的話,未免有失偏頗。因此羅素說漢字的「缺陷」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還是沒有完全按照現實問題出發,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英國諾獎得主羅素: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陷」,究竟是哪三個方面?
    不過,西方的文字發展歷史很「特殊」,所以他們不理解漢字的這種特點。英國諾獎得主羅素直言: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指的是哪三方面?像羅素這樣的西方學者很多,他們看起來很「熱愛」中國文化,但是卻根本不可能走進真正的中國文化。因為他們始終是拿自己的文化來考量中國的文化,最終得到的都是被他們的文化加工、修飾(或者說扭曲)之後的中國文化,這是由於他們自身的文化出身導致的。
  • 「我絕不會為我的信仰而獻身」——大哲學家羅素為什麼這樣說
    羅素有這樣一句名言:「我絕不會為我的信仰而獻身,因為我可能是錯的」(I would never die for ma beliefs because I might be wrong)。這句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
  • 100年前,英國哲學大師羅素,3個詞概括中國問題,預言我國未來
    ▲羅素 羅素是偉大的哲學家,但是除了是一名哲學家之外,他在很多領域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而且有很深的造詣,就像他在文史還有數學等諸多方面頗有建樹
  • 李光耀:漢字影響雖大,但「缺陷」明顯,不可能成新加坡通用語言
    亞洲各國文字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漢字影響,新加坡這個華人人口數量佔據該國人口77%以上的國家就更是如此,漢字和漢語都是該國官方文字、語言之一,街上到處都是漢字寫的廣告牌。儘管漢字在新加坡的覆蓋率很高,但新加坡的總理李光耀說漢字有」缺陷,在新加坡不能成為通用語言。新加坡早在公元3世紀就有人居住,東吳將領康泰在他的書中《吳時外國傳》稱新加坡為「蒲羅中」,這是新加坡最早的稱呼。
  • 繼富時羅素後,MSCI全球指數將剔除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
    全球指數的兩座大山——富時羅素(FTSE Russell)和明晟指數(MSCI)無奈之下,正在遵從川普的行政令。1月8日,明晟指數(MSCI)宣布在今日交易結束後,把在中國香港市場交易的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股票從該公司的許多指數中刪除。
  • 這裡有一本適合全家閱讀的精美繪本!《國寶裡的漢字》重磅上市
    因為疫情,各項工作無法如常進行,所以延遲了一個半月才與大家正式見面。這也是一份打破時空界限的禮物。短暫的等待,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面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中華千年文脈,唯有珍貴的國寶與富有生命力的漢字,經歷和見證了無數的大疫大災、起起落落,仍舊熠熠生輝。
  • 新生兒起名用規範漢字 您贊成嗎?
    亂取名、取怪名的現象的確應該得到遏制,但這並不是要求新生兒取名用字必須從《規範漢字表》中選取的理由。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漢語大字典》中有5萬6千個漢字,漢字國際編碼收字7.6萬個,區區8000個規範漢字能否能夠完全代表所有漢字?從古至今,在這8000個規範漢字之外的漢字中選取姓名用字的想必不在少數,難怪我們能因為他們的姓名「不規範」給他們統統改名嗎?
  • 美國向世界宣布,不再強制中國三大運營商,英企卻知難而上
    在上個月月底最後一天,美國紐交所對外宣布,將會啟動對中國聯通、移動和電信三大運營商的退市程序,然後在5天後,美國紐交所卻是態度大變,再次對外宣布不再強制中國三大運營商。
  • 《新華字典》有了手機版 普及漢字規範創新數字體驗
    而今,你的下一代,則就要成為第一批翻著手機裡的「新華字典」來學習漢字的孩子。   近日,《新華字典》出版方商務印書館推出了官方版新華字典APP(手機軟體)。該APP一經發布即引發各方熱議:有網友感慨技術進步之快,也有人認為這反映出了書籍電子化的大趨勢,還有很多人藉機懷念了一把終日與字典相伴的學生時代。
  • 日語有片假名和平假名為什麼還要漢字?
    公元五世紀左右漢字從中國傳到日本,後來日本人依據漢字創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但是字形上有所改變以適於日語的書寫。很多日本年輕人已經不認識很多漢字2. 很多漢字已經開始大面積的平假名化,比如說我們最常見的雞蛋,日文翻譯是「卵」但是大部分雞蛋現在已經寫成了平假名的形式,たまご。並且已經大面積的商用化,很多超市商品已經開始書寫平假名形式,而不是漢字形式。3. 和我們一樣由於電腦的普及,他們也是以打字為主,連我們很多人都不會寫中文了,更不用說他們了,不信?
  • 金牛座:世界上名人最多的星座涵蓋藝術家,哲學家,科學....
    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偉大的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社會學家、革命家、社會學三巨頭之一。主要著作有《資本論》 、《共產黨宣言》。
  • 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鬥是什麼,真有道理嗎?
    有道理嗎?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手指上的簸箕和鬥,小時候在鄉下,老年人就喜歡把小孩子的手拿著數,這孩子有幾個鬥,幾個簸箕,這是看手相的一種,說到底,就是通過手指上鬥和簸箕,預測小孩子的命運,還有「十指簸箕沒有鬥,只往外簸沒處裝」的說法。小孩子不懂啊,到底什麼是鬥,什麼是簸箕?手指上的鬥和簸箕其實,所謂鬥和簸箕,就是指紋的形狀。
  • 專家拿出的證據很有道理
    你們知道嗎,我們的漢語或許是曾經伊甸園中最初開始使用的語言。這個觀點是在什麼地方提出的呢?在17世紀末,英國的約翰·韋伯曾經出版了《中華帝國的語言是原初語言》這一書。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17世紀末,英國的皇家學會曾經開展過這樣一個會議,他們集中的討論的就是當時英語改革的問題。在會議中曾經提出過一份報告,報告的名字叫做《真正的自語哲學語言》,他們提出是否可以使用漢字作為歐洲的通用語言,是否能夠設計出如漢字一般的表意符號。而這之後在歐洲就興起了一陣漢字熱。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定的結論,那就是中國的漢語或許比我們所知道的源點更早。
  • 你知道漢字的五行屬性麼?帶你了解漢字五行奧秘!
    漢字意思排在中間,請注意意思是排在中間,而不是排第二,是音和形圍繞著漢字意思的意思。所以說在音、意、形三部分之中要研究漢字的五行,字意是最重要的。一個漢字的五行首先取其意,次取其音、形。凡事存在就有它的道理,漢字存在五行,其漢字五行的作用主要是用來調理風水(以後的博文中會有如何使用漢字來調理風水)或者起、改名字時使用。例如:起名字。
  • 漢字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怎麼做才能更好地弘揚漢字文化?
    但是,正是人們智力的發展,依靠原來那種簡單的結繩記事,已經無法適應和滿足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部落首領黃帝看到此情此景後,就命令手下史官去創造文字,於是,「倉頡造字」的故事誕生,漢字也隨之誕生。不管倉頡造字的故事是否真實,但它代表了遠古人主動掌控自己生活的強烈願望。
  • 哲學家們都在研究些什麼?
    要說清楚一件事情的好壞是非,的確不是太容易的事,因此我們的生活中才有那麼多爭吵,而且常常是吵也吵不明白。我們以為自己天生就具有的關於善與惡的知識其實是大有疑問的。因此,哲學家們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是從根本上對我們關於善惡的知識進行思考。哲學家們的問題是:什麼是善?什麼是善的行為?動機好效果不好的行為是善的行為嗎?效果好但動機卻不好的行為是惡的行為嗎?如此等等。
  • 英國1600年前遺址,文物上刻5個漢字,網友:商周的還是上周的?
    可是在2019年,英國考古界的一項考古發現,卻讓人們感到特別不可思議,因為在一個1600年前的遺址中,竟然發現了一件刻有漢字的文物。 網友調侃:這件文物到底是商周的,還是上周的?專家也表示:現階段難以解釋。
  • 情感心理:一個男人越沒出息,越容易有四種性格缺陷,你有嗎
    一個人能有多大的成就,同他自身的性格是有很大關係的。在心理學上,性格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兩大類。可是人是很複雜的生物,單純把人分為內向和外向很是不妥,人的性格都是集內向型和外向型於一身,外在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徵,只是這一類性格所佔的比例比較大而已。內向型和外向型的人,隨著社會閱歷的增加,又會產生不同的性格特徵。下面我們來說說,哪四種性格特徵是一個男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 走進漢字的世界——訪北師大漢字學專家孟琢
    買貓前他卜了一卦,是吉祥的隨卦,因此有了這個名字。」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狀況——看到一個字,第一反應都是那個字最慣用的解釋,而實際上,每一個我們使用的漢字,都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在中國傳統學術門類中,便有以漢字為核心的學問,那便是傳統的文字訓詁之學。師從語言文字學家王寧先生,孟琢繼承的便是章(太炎)黃(侃)國學傳統。
  • 其實緊箍咒有個致命缺陷,知道這個缺陷的不超過3個人
    孫悟空其實道理很簡單,那就是緊箍咒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超過一段距離功能就失效了。理由是,真假孫悟空那一橋段,假悟空將唐僧打暈在地,然後把行李包括通關文牒,錦斕袈裟等等取經用品悉數拿走,但是讓人奇怪的是,唐僧並沒有念緊箍咒,而是讓沙僧去尋找猴子,這裡就揭示了緊箍咒的致命缺陷,就是受距離影響,距離越遠,效果越差,小編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