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12日 10:49 來源:華西都市報
參與互動(
)
最近,一款名叫「男友忠誠度調查」的網絡商品悄然走紅,只需要拍下購買,就有人幫你測試另一半的忠誠度。成都一女孩就花28元測試男友,沒想到對方不到一天就上鉤了,還趕到了約定的酒店(詳見本報昨日08版報導)。
昨日,記者調查發現,這種「忠誠度調查」的市場,已經不局限於男女朋友、朋友,甚至一切你想了解的人,只要有QQ、微信等聯繫方式,商家承諾都可以幫著調查。在這個市場裡,最常上演的就是調查男友忠誠度。由于禁不住考驗,已經出現不少「勞燕分飛」的實例。
「商家研發一款商品,不能只考慮市場需求,也要注重價值導向。」四川省社科院社會研究所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雪梅指出,進行忠誠度測試,即是對人性進行考驗,極易產生各種不良後果。這種商品上市是商家不負責任的行為,有關部門應對其進行監管。
商家說測一切你想測的人
如果你還只停留在「男朋友忠誠度測試」,那你就out了。記者以「忠誠度測試」為關鍵詞搜索,在一家知名網購網站裡,搜出近百個網頁連結,便宜的10來元,貴的上百元。不僅有「男友忠誠度測試」,也有「女友忠誠度測試」,甚至「朋友測試」等商品也應有盡有。
「只要你購買這款產品,並且提供對方的聯繫方式,微信、QQ都行,一切你想測試的人,我們都可以幫你測試」。在某知名購物網站上,一位賣家通過聊天向記者打包票,並極力勸記者嘗試,提出「5分鐘內可以全額退款。加了兩次如果沒加進,支付2元辛苦費就可以了,其餘全額退款。」
在評論中,頻頻出現「看透了」、「一測嚇一跳」、「現出原形」等內容。「一般都是測男友比較多,每種收費不同,文字加語音收費更高,一天也只要30元,」商家提醒道,「如果測試成功是渣男的話,需要打賞紅包70元。」
專家說商品不能只管市場需求
「從現實角度來說,商品的出現是緣於社會需求,但需求並不意味著就要提供類似商品。」四川省社科院社會研究所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雪梅提出自己的看法。
張雪梅說,售賣該產品的商家只從市場需求出發,而沒有考慮價值導向。「人性的脆弱本身就不該測試,並且無論是何種測試結果,都不會有善的導向。如果男友通過了考驗,但他知道被測試會影響彼此信任;如果測試失敗,也會導致兩個人出現裂縫甚至分手。同時,如果形成了社會風氣,會產生不良影響。」
在她看來,商家在出售一款產品時,不僅要看重其市場需求,更要考慮商家的社會責任感,注重社會導向。「從另一角度來說,還需要考慮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商品?並且它還能進入銷售市場?我覺得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此類商家的監管,特別是網絡監管,避免類似產品出現。」
網友說這樣類似「釣魚執法」
另一半的忠誠度是否該測試?報導刊出後,網友評論過萬。有網友對這種測試手段質疑,難道不是「釣魚執法」嗎?更多網友認為,人心本就經不起測試。@小白等網友則表示:「永遠不要去考驗人性,因為你發現這經不起考驗,毫無意義,且愚蠢至極!」「沒必要,你基本一槍一中。一點必要都沒有!」「哪怕你再信任一個人,也不要輕易去測試人類的極限,特別是出於好奇。人類自身本來就是一種脆弱的生物,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也有網友認為,感情無需猜疑,應該從情侶兩人的本身找原因。@堵嘟嘟等網友稱:「從你開始懷疑對方那一刻,你們的婚姻或者說感情就已經開始崩塌了。」
對這款商品而言,有犀利網友指出,它會造成「雙輸」局面,「在這段關係中,如果他沒有通過考驗,他配不上你;如果他通過了考驗,你配不上他。」
華西都市報記者張路延
見習記者雷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