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行星變成9大行星,來看這顆多出來的「行星」是如何造出來的

2021-01-13 網易

2021-01-10 14:07:41 來源: 閩南大俠

舉報

  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人類既然能夠製造出人造衛星並且發射升空,那麼能夠製造出人造行星嗎?這個問題放在現在來看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放在未來就說不定了。因為人類的科技在不斷地發展,而且行星的形成原理是將太空中的物質聚集在一起,當聚集在一起的物質達到一定的質量之後,一顆行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但是嚴格意義上製造一顆行星並不止這些步驟,還需要將行星安置在恆星軌道上讓它正常地圍繞恆星運行。顯然目前人類的技術是做不到的,但是一切皆有可能,說不定未來的人類能夠將太陽系中一些小行星、彗星等小天體聚合在一起,形成一顆行星。然後再利用核彈爆炸所產生的力量作為反推力幫助行星回到正軌上。

  

  製造一顆行星有一個實質上的問題,那就是需要非常多的小天體。穀神星是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的矮行星,如果要把它改造成一顆真正意義上的行星的話,光是把小行星帶上所有的小行星都加在穀神星上也不夠,因為所有的小行星質量加起來還不到地球的2%,因此它的規模還達不到行星的規模。

  

  當然製造出一顆行星是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實際上我們並不需要再去製造一顆行星了,因為宇宙已經在太陽系中為我們製造出八大行星了。這八大行星中有四顆是巖質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另外四顆是氣態巨行星,分別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冥王星。那麼如果在現有的行星基礎上再造出一顆新的行星出來,是否有可能呢?理論上是可以的,例如將金星改造成和地球一樣大小的行星,這是有可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冥王星遭裁員 9大行星成追憶
    冥王星遭裁員 9大行星成追憶  國際天文學大會通過行星新定義,確定太陽系只有8顆行星  太陽系行星開除冥王星的影響  多國再次掀起太空熱  無數自然書需要更新  天文館布展急待修改  佔星學可能受到衝擊  綜合新華社電 位居太陽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
  • 宇宙十大行星之最 這顆行星可能有生命
    正是因為其密度低,這顆行星對其外部大氣的吸引力相對較弱,因此一些大氣可能逃逸了出去,形成了彗星狀的拖尾。  不僅如此,這顆星球上可能還是個鬆軟的「棉花球」,無法提供一塊堅硬的表面,一旦重物踏上去可能就有陷進去的危險。追究其原因,連科學家也解釋不出所以然。
  • 太陽系行星不止9顆可能是23顆
    本報華盛頓7月22日電(記者  張孟軍)  據最新一期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美國天文學家認為,太陽系的行星可能遠遠不止我們已知的9顆,估計還應該有12顆或14顆行星隱藏在太陽系遙遠的邊緣地帶,它們比火星更大,比冥王星更冷,距太陽的距離是地球離太陽距離的1000倍至10000倍。
  • 行星也可以這麼大?科學家發現比地球大30萬倍的行星!
    浩瀚宇宙,存在著無數個天體,這些天體基本可以分為黑洞、恆星和行星。一般而言,恆星無論從體積上還是質量上都要比行星大很多,比如太陽就要比地球大將近130萬倍!而黑洞質量則要比恆星大得多!同時恆星會圍繞黑洞運轉,成為黑洞的附屬;而行星都會被恆星的引力吸引,成為恆星的附屬。
  • 行星能有多古老?
    行星能活多久?人類發現127億歲的行星,科學家如何確定它的年紀 宇宙中天體的年齡一般都以「億歲」作為計量單位,那麼你聽過的年齡最大的行星有多古老呢?
  • 最大的行星有多大?會不會有比太陽還要大的行星?
    在宇宙中存在著數量極其龐大的恆星(至少700萬億億顆),而就我們太陽這顆普通的恆星,就有八大行星圍繞著它公轉。根據這個現象,我們完全可以推測出,在宇宙中的行星數量大概率不比恆星數量少,事實上我們的天文科學家確實發現了不少的太陽系之外的行星。
  • 行星的表面溫度能有多高?這顆行星刷新了「記錄」,溫度接近恆星
    行星的表面溫度能有多高?這顆行星刷新了「記錄」,溫度接近恆星我們知道在宇宙當中的星體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恆星,另一類是行星。二者的區別就是恆星能夠發光放熱,向外釋放能量,而行星通常不能,而且通常恆星比行星的質量都要大上許多,行星一般也圍繞著恆星旋轉。
  • 太陽系多顆行星迎來較好觀測期 4次「行星合月」是8月重頭戲
    從7月下旬到8月,太陽系多顆行星相繼迎來較好觀測期,其中4次「行星合月」令人期待。作為開啟8月天文現象的序曲,7月21日土星將迎來衝日。當土星、地球、太陽依次排列成近似一條直線時,就形成「土星衝日」,此時土星距離地球相對最近,從地球看過去,土星比平時會顯得大一些,也是最明亮的時候,「土星衝日」天象平均每年出現一次。4次「行星合月」是8月份天文現象的重頭戲。
  • 同樣是圍著太陽轉,為何冥王星被踢出9大行星?你不懂它的可怕!
    同樣是圍著太陽轉,為何冥王星被踢出9大行星?你不懂它的可怕!眾所周知,太陽系有8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地球!其實,在14年前,太陽系有9大行星,但是它卻在2006年8月的國際天文聯會中被投票踢出局了。
  • 你知道嗎,太陽系曾經100多顆行星,地球如何從星球大戰存活下來?
    現在大家都知道太陽系是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但是大家知道嗎,大約在45億年前,太陽系是大約有100多顆星行星聚集的,那麼它們如何變成今天的局面的呢?大約45億年前,太陽系「人丁興旺」,共有一百多顆行星聚集在太陽的周圍,科學家是如此推測的:雖然當時有相當多行星,但由於空間有限,許多行星軌道互相重合,並沒有現在這樣井然有序,因此發生了互相碰撞的星球大戰,整個場面非常混亂。這可是實實在在的星球大戰了,各個行星之間相互碰撞,最後留下了四顆行星,又經過幾十億年的發展才形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八大行星。
  • 冥王星被除名,誰將繼任第九大行星?這個太陽系最大行星或有資格
    太陽系中,到底是「8大行星」還是「9大行星」這個問題,在前幾年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如果現在是2006年或之前,那麼你還可以說太陽系中有「9大行星」。當冥王星被發現之後,就正式命名其為太陽系的「第9顆行星」,但是隨著太空科學的進步,科學家們發現它應該是屬於柯伊伯帶冰質天體中的一員,是一顆矮行星才對,周圍還有很多與它相似的行星,於是就正式從教科書上划去了它的名字。現如今,那個多餘出來的曾經的「第九大行星」雖然已經徹底被降級,但是科學家發現可能有另一個極具潛力的行星,而且這個行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比木星還大幾倍。
  • 被趕出太陽系9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真實版人間煉獄!
    文/行走天涯被趕出太陽系9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真實版人間煉獄太陽系是有8大行星的,但殊不知在多年前,太陽系其實是有9大行星的。這顆行星便是在1930年被科學家發現到的冥王星了。不過冥王星相比較火星,金星甚至是海王星而言,對於太陽的吸引力是最微不足道的,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最終又將冥王星踢出了太陽系行星的原因之一。由於冥王星距離太陽非常的遙遠,因此受到太陽的引力和光照程度都有限,這顆星球就又被稱之為一個人間煉獄版的星球。但即便如此,科學家從來都沒有對冥王星失去興趣,甚至拋棄和地球距離更為相近的行星,選擇窺探遙遠的冥王星。
  • 七大行星資料
    我們都知道包括地球之外還有其他行星,太陽系有七大行星,如果不算最外面那顆的話。現在我來介紹一下七大行星的資料。
  • 這顆大行星曾經存在於太陽系中,但很遺憾,系外文明摧毀了它
    在太陽系屈指可數的幾顆行星之中,除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之外,人類依順序發現了水星、而後是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在古代的天文學中,這幾顆行星已經記錄紙上,只不過在當時它們的名字更好聽些罷了。這些行星最終被歸納為「太陽系八大行星」,這名字很酷,大有「八大天王」的感覺。至此,科學家認為除了這八大行星之外,剩下的就只有那些數之不盡但微不足道的小天體和矮行星。但太陽系就真的不存在第九顆大行星了嗎?也許還有某顆神秘的行星真的存在太陽系之中。1859年,法國天文愛好者萊卡對外聲稱他看到了一顆比水星更接近太陽的行星。
  • 假如太陽後面還躲著一顆行星,科學家能計算出來嗎?
    1846年,時任法國工藝學院天文學教師的勒維耶獨立計算出了天王星的軌道,並且說服柏林天文臺的約翰·格弗裡恩·伽勒搜尋行星,1846年9月23日晚,在勒維耶計算位置相距不到1°位置發現了這顆行星!後來被命名為海王星!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大行星的行列?
    如今百度冥王星,得到的百科詞條是這樣的:冥王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冥王星體積排名第9,質量排名第10。冥王星是體積最大的海外天體,其質量僅次於位於離散盤中的鬩神星。很明顯的,冥王星從行星降級為了矮行星。
  • 昔日的九大行星,如今變成八大行星,冥王星被踢出冤不冤?
    在之後70年的時間裡,越來越多的行星被發現。不過當時並沒有所謂的九大行星之說,所發現的行星都是按照西方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命名。由於之前並沒有給行星進行精準的劃分,因此到1860年的時候,人類所發現的行星已經多達100多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整個宇宙在人類世界當中會變得越來越複雜,於是開始對行星進行劃分。
  • 太陽系的行星, 八大行星還是九大行星?
    (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自行星之列中除名。)[1]  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而天王星是在軌道上橫滾的。而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
  • 九月來看這些行星「唱主角」
    本月夜空中的主角依然是行星。肉眼可見的行星中只有水星難以尋覓。海王星將在本月迎來衝日,但它實在太遠太暗,要想看到它必須使用望遠鏡。九月英仙座ε流星雨也將迎來極大,但這次在弦月的幹擾下其欣賞效果會大打折扣。
  • 太陽系行星不增反減剩8顆 冥王星慘遭「降級」(圖)
    從此之後,這個遊走在太陽系邊緣的天體將只能與其他一些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一道被稱為「矮行星」。  最終草案出爐  本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會議於24日當地時間14時(北京時間24日20時)舉行閉幕會議,有25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天文學家對行星定義決議草案進行投票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