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行星資料

2021-01-17 星際觀察員

 我們都知道包括地球之外還有其他行星,太陽系有七大行星,如果不算最外面那顆的話。現在我來介紹一下七大行星的資料。

 水星:

  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水星在直徑上小於木衛三和土衛六,但它的質量更大。

  公轉軌道:距太陽57,910,000 千米 (0.387天文單位)

  水星直徑:4,880 千米

  質量:3.30e23 千克

金星:

  是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在所有行星中,金星的軌道最接近圓,偏差不到1%。

  軌道半徑:距太陽 108,200,000 千米 (0.723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12,103.6 千米

  質量:4.869e24 千克

  地球:

  是距太陽第三顆的行星,也是第五大行星

  軌道半徑:149,600,000 千米 (離太陽1.00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12,742千米

  質量:5.9736e24 千克

火星:

  為距太陽第四遠,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在中國古代又稱熒惑,因為火星呈紅色,熒熒像火,亮度常有變化;而且在天空中運動,有時從西向東,有時又從東向西,情況複雜,令人迷惑,所以中國古代叫它「熒惑」,有「熒熒火光,離離亂惑。」之意。

  公轉軌道:離太陽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6,794 千米

  質量:6.4219e23 千克

木星:

  是離太陽第五顆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顆,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和質量大2.5倍(地球的318倍)。

  公轉軌道:距太陽 778,330,000 千米 (5.20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142,984 千米 (赤道)

  質量:1.900e27 千克

土星:

  是離太陽第六遠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

  公轉軌道:距太陽 1,429,400,000 千米 (9.54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120,536 千米 (赤道)

  質量:5.68e26 千克

天王星:

  是太陽系中離太陽第七遠行星,從直徑來看,是太陽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體積比海王星大,質量卻比其小。

  公轉軌道:距太陽2,870,990,000 千米 (19.218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51,118 千米(赤道)

  質量:8.683e25 千克

海王星 Neptune:

  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

  公轉軌道:距太陽 4,504,000,000 千米 (30.10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49,532 千米(赤道)

  質量:1.0247e26 千克


相關焦點

  • 如果人類到達其它七大行星,能夠在上面生存多久?可能活不過一秒
    有人曾經提出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如果人類到達其它七大行星,能夠在上面生存多久?人類是在地球大自然的影響下,經過漫長的數百萬年的進化演化,才形成現在的身體素質。而地球本身是一個非常溫和完美的星球,有著非常完美的生態系統。所以,人類的生存環境就是一個舒適,穩定的溫床。
  • 為什麼太陽系七大行星軌道都符合波得定律,只有海王星是個例外?
    ,利用這種數學形式做簡單的加法,得出的數值即為太陽系中各大行星距太陽的距離,也就是行星圍繞太陽的軌道參數。科學家通過波得定律計算了各行星距太陽的距離,其中七大行星都符合這個定律,可唯獨海王星是個例外。海王星的實際距離與「波得定律」計算的距離偏差非常大,為什麼海王星的運行軌道就不符合「波得定律」?難道它有什麼特殊的原因?
  • 為什麼太陽系七大行星都叫「星」,唯獨地球要以「球」來稱呼呢?
    今天看到這麼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太陽系七大行星都叫『星』,唯獨地球要以『球』來稱呼呢?」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內容:其實,之所以叫「星」、「球」,都是以我們中國人現在的叫法。當人們不知道地球是個行星,「Earth」這個詞只是表示人們在它上面行走的大地。直到十六世紀左右,人們才證明地球只是一顆環繞著太陽轉動的行星。所以「地球」這個中文名應該就是那之後的產物。後來「地球」這個詞,不僅是表示我們腳下的大地,還漸漸地表示整個世界了!
  • 如果月亮被七大行星取代,會發生什麼?可能你晚上都不敢出門
    也正是因為它比較大,我們在地球上才能夠看到一個大大的月亮,曾經有人提出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那就是如果月亮被七大行星取代,會發生什麼?太陽系有八大行星,除了地球之外還有七個,如果它們放在了月球現在這個位置,那對於地球以及人類來說影響就會非常大了。地月的距離達38萬千米,這個距離在宇宙中其實不算什麼,是衛星和行星之間比較正常的一個軌道,就是如此短的一個距離,並排放下七大行星也是很寬敞的。
  • 人類在其他七大行星上能活多久?火星時間最久,這顆星球無法存活
    眾所周知,我們生活在太陽系八大行星當中的地球中,地球也是唯一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地球上不僅有豐富的氧氣、水資源,還有適合人類生存的氣候,儘管人們一直想要將火星改造成「第2個家園」,但人們都非常清楚,在宇宙中人類很難再找到像地球一樣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了。
  • BBC《太陽系七大奇蹟》DVD/BD發行
    我們正經歷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索時代,太陽系的行星和恆星不再是夜空中神秘閃爍的無人之境,BBC《太陽系七大奇蹟》(Wonders of the Solar System)記錄星球宏偉壯觀的成長一刻。我們每天仰望並能目睹的奇蹟——太陽,她所釋放的能量主宰整個太陽系,創造地球萬物的色彩,甚至足以改寫人類五千年文化史。
  • 寧波入選國家七大石化基地
    ■寧波石化開發區(資料圖)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石化產業科學布局和安全環保集約發展,決定科學規劃石化產業,並重點建設包括寧波在內的七大產業基地。蔡榮華介紹,該方案中提到,在沿海地域空間相對獨立、安全縱深廣闊的孤島、半島、廢棄鹽田,科學布局新建石化產業基地,推動產業聚集發展。重點建設七大石化產業基地,包括大連長興島(西中島)、河北曹妃甸、江蘇連雲港、上海漕涇、浙江寧波、廣東惠州、福建古雷。
  • 木星是一顆怎樣的行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一顆行星。木星的英文名是朱庇特,是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統治著神域和人間,也是天空神、光明神和法律神,更是羅馬12主神之首。這樣形容木星是很貼切的,木星的直徑為142984千米。
  • 假如八大行星都適合人類居住,那麼太陽系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這是一個開腦洞的題目,我們知道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只有地球適宜人類居住,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約為15℃,擁有合適的大氣層,也擁有大量液態水的存在。而其他七顆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氣態行星」,而水星和金星的表面平均溫度都在400℃以上,火星表面的平均溫度約為-55℃,而且火星大氣層十分稀薄,這七大行星目前都不具備人類生存的條件。因此,在這裡提出一個假設,那就是我們把地球的狀況「複製」到太陽系的其他七顆行星中,讓它們也成為適宜人類生存的行星,也就是七顆個頭大小不同的地球,那麼太陽系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
  • 在地球上,能肉眼看到的太陽系大行星有哪些?
    在地球上,有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可以很明顯地用肉眼看見,所以在七大行星中,也就只有這五顆行星在中國古代有名字,但是由於距離地球實在太遠,只有利用天文望遠鏡才能看到這五顆行星的細節。土星土星屬於氣態行星,質量是地球的95倍,由於距離太陽太遠,表面平均溫度在零下100多攝氏度,最大視星等-0.4,公轉周期29.5767個地球年。
  • 八大行星的英文名及其背後的故事
    ,也是太陽系第五大行星,行星年齡估計大約有46億年。Mars—the Roman god of war火星為距太陽第四遠,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自轉最快的行星,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 木星是自轉最快的行星。中國古代用它來紀年,因而稱為歲星。在西方稱它為朱庇特—Jupiter,是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宙斯(Zeus)。
  • 【常識積累】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是指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天王星則是與公轉軌道呈97°角的「躺著」旋轉。
  • ...的軌道正好處於恆星周圍的可居住帶上,以下便是迄今發現的七大...
    據國外媒體報導,截止到2012年12月,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數千顆系外行星世界,而其中一些行星的軌道正好處於恆星周圍的可居住帶上,以下便是迄今發現的七大系外世界,通過對系外行星的探索有助於科學家們了解太陽系之外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環境
  • 陳雲與中共七大
    在兩個紀念日交匯之時,筆者作為一個長期從事黨的文獻及陳雲生平研究的工作者,想從陳雲與七大關係的視角,在人物與歷史結合的分析中,對黨的七大歷史有所研究,側重闡述對黨建具有重要啟示的思想、經驗和智慧。一、 陳雲在中共七大籌備期間的貢獻黨的七大是黨史上全國代表大會籌備時間最長的一次。
  • [趣味話題]七大行星用英語怎麼說?
    今天和爸爸問我地球的自轉問題,啦啦,我們今天就來看看行星的名字用英語怎麼說?
  • 太陽系中哪個行星最大 支付寶螞蟻莊園7月23日答案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支付寶最新資訊 > 正文 太陽系中哪個行星最大 支付寶螞蟻莊園7月23日答案
  • 科普:為什麼冥王星不再被視為行星了,反而被降級?
    冥王星到底是不是個行星呢?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行星,但行星的定義也隨著時間而改變。從伽利略時代到19世紀時期,行星是指環繞太陽運行的任何天體。1801年穀神星被發現,它是一個介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大小只有地球衛星半徑的一半,就是他被發現後的第二年。
  • 黑龍江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八大行星
    按這樣的劃分,太陽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這八顆。  與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 太陽系的行星, 八大行星還是九大行星?
    (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自行星之列中除名。)[1]  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而天王星是在軌道上橫滾的。而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
  • 8大行星中為何只有地球適合人類居住?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出了地球之外的七個行星有生命嗎?為何只有地球合適人類居住呢?太陽系內八大行星,靠近太陽的四顆為巖質行星又是近日行星,遠離太陽的四顆為氣態行星。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地球是目前人類探測到的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其他七大行星為什麼不適合人類居住?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為什麼能不能到其他星球上去居住呢?除地球的七大大行星不具備人類生存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