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神話故事有很多,很多人認為《山海經》只是一本虛構的故事書,其實上古神話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我們雖然說並不能把上古神話作為歷史來看,可是在《山海經》中也存有著許許多多人類最早期文明的許多 記述,書裡記述了在我國上古時代的人文地理面貌外,也有許許多多廣為流傳的神話傳說故事,我們可以追尋著書裡的某些傳說故事去思索在這當中有哪些真實的意義。
今天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山海經》中曾經是四海八荒最至高的神明,為何會跌落神壇,子孫之國四散?
《山海經》中至高無上的神明——帝俊
帝俊乃是中國神話中的上古天帝。
他在《山海經》出現的次數高達16次,就連更多被人們熟知的黃帝出現的次數也比帝俊出現的次數要遜色。
帝俊可以稱得上是「創造之神祖先」,帝俊的後代發明了很多影響深遠。
日月之父
《山海經·大荒南經》原文記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帝俊的妻子名叫羲和,為帝俊生了十個太陽。
《山海經·大荒西經》原文記載: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帝俊的另一位妻子名叫常羲,為帝俊生了十二個月亮,她就是為月亮洗澡的女子。
根據記述我們可以了解,帝俊有兩位妻子各自為他生了十個太陽和十二個月亮,也就證實帝俊是日月之父。
子孫萬國
帝俊除去有著日月之父的身份以外,他的後代也是遍及四海八荒,而且還創建很多的國家。在《山海經》世界眾神譜系當中記述在其中與帝俊有直接關聯的國度高達10個國度,在眾神體系中堪稱一絕。
創造之祖
帝俊的後裔不僅多且非常的有才華,他們很多人都擁有很高的聰明才智,創造發明了很多東西,比如:舟、車、歌舞、琴瑟、百巧、栽種,從食到行,從耕作到歌舞,全都是帝俊的後代子孫發明創造的。
為何被逐下神壇,子孫之國四散
現在我們已知的三皇五帝體系中早已沒有了帝俊的蹤影,他又是為何被逐下神壇,子孫之國四散呢?
帝俊的神壇之位之所以被分解,主要來還是來自於文明社會的政治與歷史的作用之下,當時的炎黃二帝為了大一統的信仰,就需要重新構造自己的神族譜系,而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把關於帝俊身上影響較大的神話轉接到黃帝、顓頊和堯、舜身上,達到消弱帝俊的神話目的,使自己能夠統一信仰。
身為日月之父的帝俊的兩位妻子常羲與羲和就被黃帝收入其手下變成了佔日和佔月。大羿射日的弓箭本是帝俊所賜也變成了堯賜予羿的,功勞也就歸了堯。
把帝俊重要的功勞都收入囊中後,帝俊的神話傳說逐漸土崩瓦解,他的很多後代子孫便相繼改名換姓,帝鴻變成黃帝之子,中容成了顓頊之子,契變成帝嚳之子……
今夕是何夕,帝俊神話傳說的樓宇就這樣坍塌,只剩下一大堆斷壁殘垣。
帝俊似乎只存在於《山海經》中的記載,其他的歷史當中全部都在誇獎炎黃二帝的功勞,真正的真相是什麼,我們現在還不得而知,但是也許隨著未來的科技發展很多事情終將會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我們所了解的歷史只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的滄海一粟,宇宙演變的過程,歷史的延續,終究如煙縹緲,真相已經泯滅在時光長河之中。浪花都沒有,只有一絲似是而非的漣漪。
《山海經》也許並不僅僅是一本神話故事,我們也需要思考一下山海經的真正的意義。在這裡建立大家讀一讀《山海經》,你可以把它當做是一本神話故事小說來看,也可以把它當做是一本上古地理歷史書,只要你讀,你就能夠探索到古世界的精彩!
初讀《山海經》你會覺得書中描繪的一切荒誕不經,但細細品味之後你就會發現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所依據的。
不少的教育專家都提出過《山海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奇書,它書寫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核,表現出了中國人在面對艱難困苦的時候,不怕輸不怕苦的抗爭精神,正是因為這些精神才能夠讓我們一直強大!
很多對《山海經》感興趣的朋友對《山海經》的印象還停留在晦澀難懂的古文上,想看卻又擔心自己看不懂文言文,沒辦法真正的了解書中的奇幻世界。
不用擔心,小編為大家帶來這是一本典藏版的全注全譯+圖解《山海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全都用白話文注釋,讓你讀起來輕鬆流暢,毫無障礙。更有一張張精美的插圖,能夠帶著我們身臨其境般去領略《山海經》的神奇!
閒來無事時,拿起這本書讀一讀就能夠領略《山海經》中的古靈精怪的秘密,讓你無聊變有趣,不僅可以自己看也可以將其中的故事講給孩子聽,從而增強孩子的古典文化的修養、陶冶情操。
現在一本書只需要只需要48元,一頓飯的價錢卻能夠帶給你遠超於食物能夠帶給你的價值。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