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座低調清幽的寺院,因供奉玉佛而出名,鎮寺之寶全國僅有

2021-01-08 古村遊

導讀:上海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因供奉玉佛而出名,鎮寺之寶全國僅有

隨著旅遊時代的帶來,越來越多的朋友會在節假日的時候選擇外出旅遊。而上海一直是一座深受遊客喜愛的城市,這裡的景點非常多,有一部分景點都是免費的,比如外灘、城隍廟,還有那些有著濃鬱歷史風情的文化街。上海也是一座信奉佛教的城市,但要說上海的寺廟大家肯定想到的是位於靜安中心的那座豪華寺院-靜安寺。其實在上海還有很多寺院也都非常不錯,今天就給大家聊聊玉佛禪寺,對於該寺廟有什麼想說的朋友,也可以在評論處分享。

玉佛禪寺坐落在上海市區北側的安遠、江寧路口,因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屬於禪宗臨濟法系,修習禪法,故又名玉佛禪寺。此寺始建於清光緒8年(1882年),與龍華寺、靜安寺同為滬上名剎。整體是一座仿宋殿宇建築,布局嚴謹、結構和諧、氣勢宏偉。寺內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玉佛樓(方丈室),左右兩側有臥佛堂、觀音殿、銅佛殿和齋堂,錯落有致。

寺院藏有北魏、唐、宋、元、明、清歷代珍貴文物。所供奉的玉是清末普陀山慧根法師從緬甸請回的兩尊玉佛,其實慧根法師一共請回5尊大小不一的玉佛,在返回普陀山的路上把其中的兩尊留在了上海。最出名的一尊在玉佛樓內,是高1.92米的釋迦牟尼坐佛像,佛身上裝貼的金箔和鑲嵌的寶石光彩奪目,為「鎮寺之寶」。在玉佛樓的天花板頂,還塑有鎦金佛像500尊。另一尊在寺廟西側的臥佛堂內,是長96釐米的釋迦牟尼臥佛像,按照釋迦牟尼80歲圓寂時的摸樣打造,側身而臥,右手支頭,神態安詳。臥佛的對面,近代由新加坡信徒捐贈,新增了一座長約4米的玉制臥佛。

進入寺院,整體綠樹成蔭、禪香嫋嫋、十分安靜。寺中有一處池塘,池中的錦鯉暢遊,池底鋪滿了層層的硬幣,都是遊客長久以來許願形成的。午飯時期可以到寺院中齋堂體驗素食,這裡的素麵味道十分鮮美。逢年過節期間也會提供節令齋食,特別是八寶飯,深受附近居民的喜愛,每到春節購買的人群都要排很長的一個隊,能不能買到,這個就真的要看佛緣了。

寺院中供奉的玉佛,餘音嫋嫋的鐘聲與梵音充滿著整個寺院。設在禪寺內的上海佛學院則又帶來了講經研習、交流切磋的學術氛圍。每天八點到下午四點,你可以在淨手後前往大殿左右的文殊殿和普賢殿抄錄經文。寺裡準備了筆墨紙硯,經文抄完可留下也可帶走。僧人們每天都有早晚課,常來禪寺的信眾也會一同在大殿念經頌法。

對於這處寺院很多遊客的評價都非常高,每逢初一、十五或佛教傳統節日,善男信女,三皈居士,接踵而至。院內香菸繚繞,福燭高照,都市風光中的叢林名剎,超凡脫俗、別具韻味。而且交通也十分方便,有很多公交車可以到達,地鐵13號線江寧路和7號線長壽路出站後不用走很久。

很多上海人都會在這個寺院中「拜太歲」和「謝太歲」,作為上海旅遊的十大景點之一,它雖地處繁華的市區,卻又鬧中取靜,是一個十分不錯的旅遊地方。對於玉佛禪寺大家都有哪些要說的,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陝西唯一藏密黃教寺院 供奉「會說話」綠度母 奇特萬年燈晝夜不滅
    位於陝西西安市西北隅的廣仁寺,系清聖祖康熙帝於1703年西巡時下旨敕建,是陝西省唯一的藏密格魯派(黃教)寺院和全國唯一的綠度母主道場。寺廟雖只有300多年歷史,卻是藏漢文化交流、民族團結的見證,1983年,廣仁寺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寺院。
  • 山西省絳縣太陰寺,因寺院坐南朝北,與一般寺院方位不同而得名
    山西省絳縣太陰寺,因寺院坐南朝北,與一般寺院方位不同而得名太陰寺,因寺院坐南朝北,與一般寺院方位不同而得名。還因寺內有一尊馳名中外的木雕臥佛像,所以又叫臥佛寺。太陰寺廟門簡樸而平淡,青磚砌就,白灰抹牆,是否暗寓著佛家與凡人都應該清白方正為律呢?
  • 上海玉佛禪寺正月十五舉行甲午年拜太歲法會
    參與法會的四眾弟子(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上海玉佛禪寺主法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2014年2月14日(農曆正月十五),「上海玉佛禪寺甲午年拜太歲吉祥大法會
  • 西安這座皇家寺廟,康熙和慈禧曾御賜過六件寶物,更有鎮寺八寶
    它是陝西唯一僅存的一座藏傳格魯派寺院,它是文成公主在長安的,也是中國唯一一座綠度母主道場,它就是西安明城牆內西北角上的廣仁寺。據說,這座寺廟有康熙皇帝賜給的「三大御賜品」,那就是山門上的匾額和廣仁寺這個寺名,以及康熙帝撰寫《御製廣仁寺碑》。山門匾額上廣仁寺三個大字是康熙皇帝的御匾,印章刻有康熙皇帝御筆之寶八個大字,只不過遺憾的是原匾已經遺失,如今看到的只是複製品而已。進入到寺廟內,入眼的是一大塊影壁,這是皇家寺院的特徵,影壁刻著一副蒙人馭虎圖。
  • 上海玉佛禪寺舉行2014年謝太歲吉祥大法會
    法師誦經(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祈福回向(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鳳凰網華人佛教上海訊:2014年1月15日,「上海玉佛禪寺癸巳年謝太歲吉祥大法會」在寺內覺群樓多功能廳隆重舉行。玉佛禪寺法師和眾善信參加了法會。據中國一些辭書的解釋,太歲是古代民間對木星的一個別稱,木星它每12年要圍繞太陽轉一圈,它每一年有一個位置,地下相對應的就有一個太歲出現。民間傳說蓋房子興土木的時候門不能正對著它在天上的星位。不然地上的太歲就會動怒。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太歲頭上不能動土「的說法。一提到「太歲」似乎都覺得與佛教沒有任何關係。其實不然!佛教中也有太歲。
  • 上海「歷史最久」的寺廟,距今已有1700年,寺外古塔更是精美
    導讀:上海龍華寺香火千年不斷,殿堂壯觀恢宏,高塔更是精巧雄偉當今社會有一句話非常流行:「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和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話說起來非常簡單,但是要做起來卻非常難。愛情今天就不提了,我們就說說旅行。
  • 絳縣太陰寺坐南朝北,與一般寺院方位不同而得名
    運城網信備案I20003太陰寺,因寺院坐南朝北,與一般寺院方位不同而得名。還因寺內有一尊馳名中外的木雕臥佛像,所以又叫臥佛寺。太陰寺廟門簡樸而平淡,青磚砌就,白灰抹牆,是否暗寓著佛家與凡人都應該清白方正為律呢?我沒有做過多的考究,因而不便多加講述。而大門兩旁題寫著一副楹聯:「能駕祥雲救八難,分施甘露濟三迷。」與廟門同樣簡樸而平淡。也許,平平淡淡才是真。臥佛寺要告誡遊人的道理就在於此。
  • 湖北最靈驗的十大寺廟之一,五塔匯一塔,全國罕見的襄陽廣德寺
    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因襄簡王朱見淑葬妃子杜氏於寺旁,並奏準明憲宗朱見深將寺院遷至隆中山2千米處今址。為此,明憲宗還御筆親賜「廣德禪林」牌匾。該寺遂於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改稱「廣德寺」至今。
  • 上海鬧市區裡的千年古寺,七層寶塔最為顯眼,內供上萬個佛像
    自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的變化可以說是滄海桑田,翻天覆地,摩天大樓層出不窮,「摩登之都」「東方巴黎」無不是形容上海的。但是上海不僅僅有這些鱗次櫛比的高樓,還有那些古老建築也是一道特立獨行的風景線,是上海這座城市文化發展和歷史底蘊的見證者。
  • 杭州一財神廟非常靈驗,上海人都會去拜,路過千萬別記得拜一拜
    在北宋初年,因為寺內供奉了「五顯財神」,所以才稱這裡是「財神廟」。到了明代,靈順寺又被稱作「華光廟」。靈順寺是一座獨具特色的古剎,整個寺廟是一座不僅有佛教文化而且還結合了民俗文化。靈順寺的寺院內按照佛殿格局設置天王殿,在佛殿以供奉彌勒菩薩、釋迦牟尼等佛祖,而且還供奉財神真君趙公明、武財神關公、文財神範蠡,以及華光財神、藏傳佛教五姓財神等等財神。
  • 遵義鳳凰山的法王寺,你見過倚懸崖峭壁而建的古寺嗎?
    不遠處的山路旁就是法王寺的山門了。法王寺位於遵義市鳳凰山北的獅山之巔,寺廟掩映在古松和楓林之中,環境非常的優美。已故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自題寫的「法王寺」三個大字,在牌坊正中熠熠生輝。參拜法王寺,像我這樣遊玩鳳凰樓後,沿路標一路走也行。也可以從梅嶺廠紅梅路順公路直上,或沿著路邊三百餘步曲徑石階而上,即到了法王寺山門。
  • 北京法海寺鎮寺之寶:壁畫上能看到狐狸耳朵上的毛細血管
    它們不僅是北京地區現存歷史最久和最完整的明代壁畫,更是海內外公認的明代壁畫之最。 經過近600年的滄桑風雨,幾經保護、幾番修復後的法海寺靜靜矗立在西山上,與寺內那些精美絕倫的壁畫一起,等待著能讀懂它的人。 建寺緣起:白衣老人「託夢」太監 關於法海寺的修建,有一段「託夢」的傳說。
  • 山西右玉寶寧寺,右衛鎮內僅存的一大景觀
    據《朔平府志》和寺院碑文記載,該寺始建於明天順四年(1460年),弘治元年(1488年)、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修。2019年10月7日,右玉寶寧寺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寺院坐北朝南,東西寬約150米,南北長約200米,中軸線上原有四進院落、五座殿宇,依次為牌樓、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清代寶寧寺一直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古剎。
  • 中國南方唯一供奉密宗五方佛的寺廟,院內1300年寸草不生成謎團!
    目前,尚存有一座中國現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泉州清淨寺;又有一座聞名遐邇的伊斯蘭教聖跡靈山聖墓;還有被譽為國之瑰寶的伊斯蘭石刻近300方。接著,景教(古天主教的一個支派)、摩尼教、印度教相繼雲集泉州.這些有力地證明了泉州不愧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東端。19世紀末葉,基督教、天主教再度傳入,日本教和猶太教也曾經在泉州傳播。
  • 東莞最出名十大著名寺廟,周末有一間人山人海,你去過嗎
    大草坪下坡還有一座小小的山神土地廟。整座寺廟就安藏在一片鬱鬱蔥蔥,遮天蔽日的樹林之中,懸崖絕壁之下,令香客遊人有一種高深莫測之感,肅然起敬、悠然懷古之心。2、香慧寺香慧寺是當前唯一具有東莞代表文化符號莞香的寺院,位於寮步鎮香市公園神仙嶺腳下,佔地面積約5.6畝,總建築面積約為4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