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過後便是牛年,2021牛年年份有些特殊。按照農曆推算,2021為無春年,也被稱為寡婦年(有地方也稱為滑年)其實這只是正常不過的曆法現象,像無春年不宜結婚、不宜出遠門等這些說法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既然如此,那寡婦年與種田又能扯上什麼關係呢?為何民間會有「寡婦年種早田」的說法?又有什麼依據呢?
根據老一輩總結的經驗來看,遇到寡婦年也就是無春年,發生倒春寒的機率比較大,所以也有「寡婦年,倒春寒」的說法。這主要是因為立春是在春節前,下一個年度立春是在春節後,這期間的節氣比較長一些。因此,會出現倒春寒來推遲季節性的到來。
就拿剛過去的2020年來說,雖說是雙春年,但這期間農曆閏4月,這就使得今年24節氣基本都提前半個月,所以說氣候總體不算太炎熱。不過,今年冬季卻顯得異常寒冷,雨雪天氣也提前到來。尤其到了尾聲,大部分地區還來了一場強降雪,出現斷崖式的降溫。
一旦遇到倒春寒現象,農作物便會受到凍害,從而造成作物減產的天氣,農作物就會受到凍害,尤其對于越冬作物、果樹等影響非常大,出現倒春寒造成減產勢在必然,所以寡婦年相對來說不是太好,而是倒春寒對於農作物的生長非常不利。
不過,從目前雨雪情況來看,覆蓋大部分地區,俗話說「瑞雪兆豐年」。這興許是一個好兆頭。儘管明年是無春年,但依舊能夠風調雨順,過了春節後,天氣逐漸暖和,老百姓又要開始忙碌起來。而今年正月初一正好是六九最後一天,按數九歌所說「五九六九看楊柳,七九河凍開」,過了春節,楊樹柳樹已經發芽,河面的冰凍化,正適合春耕,所以老百姓需要早準備早種田。
綜上所述,農村俗語老話都是老輩們的生活經驗總結,一直流傳至今,對農村一些生活和農業生產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當然,隨著時代變化和人們的認知等,有些俗語放在今天已經行不通,所以對於古代的一些農村俗語,我們要吸取其精華,去除糟粕,為我所用。
感謝大家關注「肥仔農經」,肥仔為大家分享作物種植技術、肥料施用方案、農村趣聞等三農資訊。謝謝大家支持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