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國內疫情出現多點散發現象。關於能否「回家過年」,也成了熱議的話題。近日,國家衛健委表示,倡導在工作地過年,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
各地也紛紛響應,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東、浙江等多個地區倡議「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線上拜年、見屏如面」等。在這其中,浙江各地政府、企業給出「真金白銀」,留企業員工在浙江過年。
圖為安徽宿州埇橋區發布的通知
比如,浙江麗水經濟開發區發布消息稱,2月1日至28日期間,對符合要求的企業員工,開發區將會按照每人每天50元的標準和2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加班員工加班補助和用餐保障補助。
寧波市奉化區發布消息稱,對奉化區民營企業在職在崗市外務工人員留在奉化過春節的,按500元/人標準給予一次性留奉補助。此外,溪口旅遊景區對該區民營企業在職在崗市外務工人員免門票費210元/人;給予每名留奉在職在崗市外務工人員500元春節專項消費券等。
冬季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春運期間人員的流動和聚集會加大病毒傳播的可能性。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日前就明確表示,去年國慶節,「幾億人口在流動都沒有事兒」,但春節期間流動,「不行」。因為現在正處於寒冷季節,非常適合病毒生存。
而對於不少企業來說,過年市場需求遇上工人返鄉,產能提不上,容易出現「用工荒」的情況。再加上員工回鄉再返程可能會涉及需要隔離而無法及時返工等問題,留企業員工在當地過年,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因春節產生的工人不足的問題。
因此,多個省份發出倡議鼓勵就地過年、減少出行,降低人員流動頻率,縮小感染風險,這既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有利於企業用工留人。
多家快遞企業表示,春節不停運
但「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自古寄託了鄉愁的情思和團圓的期許。城市外來人員春節不能回家,除了情感上思鄉之情難解,實際生活上年節的開支也很有可能增加。而浙江各地各企業送出三倍工資、加班用餐補貼、專項消費券等福利,則將外來人員一些實際問題的解決落了地,更能從「以薪留人」中感受到「以情留人」,讓員工切實感受到不同以往但同樣真摯的「年味」。
外來人員為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年終歲尾可能還要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而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就地過年。如何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服務好他們的生活,撫慰好他們的情緒,是各地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應該思考的問題。浙江各地的「紅包」鼓勵,也為其它地方提供了參考。
資料圖:出行旅客正在有序排隊上車中。王甜 攝
一座城市的文明和溫度,很多時候體現在人性化的舉措和細節的關懷上。疫情防控是全民聯動、群防群控,考驗的不只是個人的配合,更有各個環節的聯動。各地在科學管控的同時,完善政策和措施,將服務的觸角滲透到細化的層面,才能讓「就地過年」成為更多人主動自願地選擇。
圖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