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467個字
閱讀時間3分鐘
「什麼時候找對象?」
「什麼時候結婚?」
「什麼時候生孩子?」
面對這「人生三催」,你會如何回應?
前不久,有人評論:「沒有兒女是楊麗萍一生最大的敗筆」,楊麗萍回復地很客氣:「只要自己認為過得好,沒有傷害其他人就可以。」
相形之下,面對「被催」,秦嵐的回答則充滿霸氣:「我的子宮使不使用,關你什麼事?」
作為人氣女演員,秦嵐在事業上一直順風順水,然而事業有成的她,至今還沒有找到人生的另一半。
這無疑成了媒體採訪最感興趣的一個話題。
秦嵐在接受騰訊新聞《星裡話》專訪時,當被問及對於戀愛、婚姻的態度,秦嵐是這樣說的:
「我對戀愛、婚姻的態度,跟演戲也是一樣的,順其自然,不強求。
前幾年也有催婚的,有說人不結婚就是不想負責任,我覺得很奇怪,為了結婚而結婚才是不負責任吧?
還有人說生孩子是女人的義務,我想說,我的子宮使不使用,關你什麼事?」
秦嵐對於戀愛和婚姻有著「順其自然,不強求」的佛系態度。
她還坦言自己之前也有談戀愛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但自己沒有準備好就放棄了。
現在的她依然相信愛情,但在遇到合適的人之前,認為一個人生活也很滿足。
這和當下很多人的戀愛觀一樣:寧缺毋濫,絕不將就。
為什麼要將就?
就像秦嵐所說:
「這是我的人生,我為誰而將就?如果我將就了,我過得不幸福,其實最不開心的是我的父母。這並不是你對他們負責,也不是你給他們的交代。」
從秦嵐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新時代女性的獨立與自信——她們不懼年齡,內心充盈,人格獨立,站在人群裡自帶光芒。
從古至今,社會給女性的標籤從未間斷過,從「三從四德」、「柔弱」、「女漢子」、「剩女」到「30+」。
女性身上越來越多的被貼滿這種「標籤」,這無形之中給她們安上了一座山,焦慮和不安如影隨形。
儘管如此,女性也並沒有乖乖地被「標籤化」所束縛。
每個時代,都不乏勇敢的女性衝破牢籠,站出來撕掉標籤,重新創造自我。
錦江飯店的創始人董竹君先生,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
她生在舊社會,與丈夫夏之時在青樓相遇,兩人互生情愫。夏之時幫助董竹君逃出青樓之後兩人結婚。
然而幸福的婚姻生活卻因夏之時被革職而告終。
夏之時性情大變,動不動就打罵孩子們,而且還不允許女兒們上學,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
丈夫完全回到了舊社會傳統思想,而董竹君與他的想法正相反。
兩人的思想不再同步,矛盾也日益突出。
有一次兩人吵架,夏之時紅了眼,竟操起菜刀追趕妻子。
董竹君下定決心,提出與他離婚。
夏之時竟笑著說:「我們來個君子協定,暫不離婚,分居五年。你要是帶著女兒沒在上海餓死,我就用手掌煎魚給你吃。」
董竹君毅然決然放棄了闊太太的身份,帶著女兒們去上海生活。
這在當時引起了滿城風雨,大家很不解,認為董竹君自尋落魄,可她天生傲骨,不肯屈服,決心再次開創自己的另一種人生。
離開夏之時,董竹君又回到了兒時的落魄生活。
她一個人,供養四個女兒,隔三差五的就去當鋪,家裡值錢的東西都抵押了,可想而知生活過得有多艱苦。
董竹君靠集資,先後創辦了織襪廠和黃包車公司,又創辦了群益沙管廠,但是因為戰爭爆發,一切都付之東流。
此時,夏之時跑來赴五年之約:「五年到了,事業有什麼成就?如果不行,還是跟我回去吧!」
董竹君深知,這段感情已經無法挽回,破鏡難以重圓,寧可放棄長期飯票,也不要將就。
她堅定地選擇了離婚。
走投無路的董竹君借了2000元,決定背水一戰。
她開辦了錦江飯店雛形:一家中西合璧的川菜館「錦江菜館」。
幸運女神終於向她伸出手,這一次她終於成功了!
董竹君用才華和有勇氣,書寫了一個在舊社會裡敢於打破常規,獨立自主的女性傳奇故事。
徹底撕掉了女性柔弱、順從、只能在家相夫教子的標籤,勇敢的開啟了自己掌控人生的命運。
隨著時代發展,如今新時代的女性不僅有掌控人生的權利,而且更加注重精神與人格的獨立。
年齡,不是束縛和規範女性的標尺,它只是一個數字。對於30+女性,是否結婚、生育,都由她們自己決定。
凍齡女神俞飛鴻,就是追求精神自由女性的代表人物。
俞飛鴻不僅參演過很多影視作品,2009年還自導自演了一部電影《愛有來生》。
她對生活的態度可以用一個成語描述:雲淡風輕。
在大眾眼裡她算是一個「神秘」人物,沒有微博,很少上綜藝,也沒有太多的訪談。
除了在作品中能夠看到她之外,其他地方幾乎見不到她,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低調的女明星了。
俞飛鴻沒有被年齡所限制,反而隨著年齡增長,活得越來越瀟灑了。
她養貓、看書、烘焙、運動、旅行……曾歐洲自駕遊17天,走了20多個小鎮,心隨所願的生活。
她很喜歡自己成長的過程,也喜歡現在的狀態。
對於婚姻,她說不反對任何形式,重要的是自己做什麼樣的選擇。
「婚姻也好,不婚也好,都是一種方式。我們任何人完全有自由選擇任何一種方式。當你內心給自己桎梏的時候,你用別人的眼光或標準來桎梏自己,認為這是你唯一的出路,那這是你自己的悲哀。」
俞飛鴻通過自我修養獲得了更多生活感知,從而也提升了內心和精神上的充盈。
不製造熱點引發關注,只用好作品證明自己,用不驕不躁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逐步實現她所追求的「精神自由度」。
為了主宰命運,實現人格獨立,我們看到了董竹君先生衝破傳統枷鎖的勇氣;而為了追求精神上的獨立與自由,我們看到了俞飛鴻詩意般的生活態度;
所謂年齡,無須懼怕,正是這種時間的沉澱增添了她們身上一份光彩。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年齡永遠不是你追求夢想的障礙。
鍾麗緹姐姐在採訪中用一段rap表達了自己逐夢的一顆決心:「雖然我是五十歲,但我的夢想一直沒碎,我是內心一直永遠十八歲,我是鍾麗緹就有那麼厲害。」
女性在每個年齡段中都有其獨特的魅力。
正如《乘風破浪的姐姐》中萬茜姐姐所說,「每個年齡的女生都有她自己的魅力,我為什麼要否定自己呢,我現在已經到了我的黃金時期。」
因此,無論30+、40+又有何妨呢?為年齡所羈絆,只會蒼老了內心。
新時代的女性要敢於打破條條框框,獨掌人生之舵,乘風破浪,活出一個不可複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