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宣布新管理團隊接棒後,到5月8日剛好十天,閱文集團股價上演了V型反轉。
從換帥伊始時花旗、大摩等頂級投行紛紛看好,到五一假期逐漸發酵的輿論風波,再到閱文新管理團隊以「懇談會」後承諾一月內推出新版合同等舉措逐漸平息風波。最終在5月開始交易的第一周,閱文股價走出近十二個月以來的高點。對閱文新任CEO程武、閱文新任總裁侯曉楠的十日首秀,投資者用港幣表達了滿意。
然而閱文距離2017年以「港股凍資王」之姿達到的市值高點仍有著明顯距離,投資者和母公司騰訊顯然都對程武團隊抱以更高期待。在2017年11月,閱文承載著投資者對內容產業的無限期待完成上市,當時參與認購新股的凍結資金達到5200億港元,在港股歷史上排名第二。
作為當年閱文整合成功背後的關鍵角色之一,當程武走到臺前時,海外頂級投行富瑞(Jefferies)在報告中寫道:程武團隊接手閱文是一個裡程碑,閱文正朝向跟騰訊深入融合的新階段發展,並期待程武團隊能在IP孵化、與騰訊生態融合和商業模式上帶來升級。
就在業界都在期待程武團隊能給閱文乃至網文行業帶來怎樣變化時,一場輿論風波開始在五一假期醞釀。眾多作者開始在社交媒體指責閱文在過去就遺留的很多問題,其中質疑最多的是一份閱文從過去盛大文學時代沿用的合同框架,連帶閱文很多還未具體實行和說明的興利措施也被加以歪曲。
閱文前任CEO吳文輝與其團隊是網絡文學行業過去最資深的從業者,其用近二十年打造出服務百萬量級作家的平臺和模式,在一夜之間接手吳團隊留下的龐大業務是幾乎不可能的挑戰。加之網文都是長線創作周期,作者在長達數年的連載過程中,已經與閱文的編輯、運營團隊形成良好的協作互信關係。而這套基於人情關係的機制,其實掩蓋了網文產業在過往積累的很多問題。
網文產業的積弊沉痾,在吳團隊離職後開始集中爆發。一時之間,閱文新任管理團隊被推到風口浪尖。在北京還未解除居家隔離、未能跟作者說上一句話的程武成了「背鍋俠」。
面對輿論風波,程武的閱文CEO首秀從「除弊」開始。首當其衝要修改的,就是閱文這套源自PC網際網路中心化網站時代的合同框架,進而從底層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推動網文產業升級。在懇談會上,程武承諾在一個月內推出新版合同。隨著輿論風波消弭,閱文股價也再度在本周五收盤時大漲近8%。
更重要的事情也是程武上任時的主線任務是「興利」,推動閱文與騰訊內容生態的融合,使得騰訊龐大的流量資源和內容資源為閱文作家群體所用。
原本「計劃用起碼三個月來融入閱文團隊、與作家深入溝通」的程武,在朋友圈中寫道:閱文不完美,舊合同的問題我們會直面;為作家帶來更好的回報,是我們共同的目的。但我們會視建議和批評為寶貴的收穫,加倍努力做好工作與溝通,讓大家不再輕易相信謠言。
業界期待的 「閱文升級」這個故事來了一個過山車式的戲劇性開場,確實讓程武團隊吸足了關注度,數百萬網絡作家和整個數字內容產業都在等閱文「更新」下一章。果然,大家都是玩連載內容的行家。
「還未解除居家隔離」就當了背鍋俠
現在回頭看,閱文這次輿論風波發酵原因是一方面閱文作為獨立上市公司,其核心管理人員更迭有複雜且嚴謹的流程,即便作為大股東的騰訊也要照規矩辦事。吳團隊留下的龐大業務,程武原本計劃用三個月時間接手,卻突遇輿論風波;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影響還在持續,程武團隊無法通過線下發布等方式直接與作家群體溝通。甚至在閱文宣布任命當天,新任CEO程武還在北京居家隔離中。
更核心的因素,在於閱文本身是個面向非常大創作群體的平臺。根據閱文於2019年更新的數據,其平臺上的作家已達到810萬、作品總數達到1220萬。這個龐大的作家群體極為複雜,大神作者、成名作家、中層作家與小白新人的利益訴求是完全不同的,其中稍有部分作家不滿就足以在網際網路端掀起輿論合力。
程武要面對的是全部810萬作家。程武團隊接手後,雖然快速由頂層「大神」作家向下溝通,但依然是有時間差的。這使得越資深的作者往往越能理解甚至支持閱文,不乏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為閱文發聲的成名大神作者,還出現頂級大神作者唐家三少、愛潛水的烏賊、土豆等被網絡暴力攻擊的現象。
「讓我很感動的是,有一大批作者在理性發聲,無論是否是閱文集團的籤約作者」,程武在朋友圈寫道:「雖然你們也因為這些謠言、因為我們做的不夠好而被連累被罵,但是所有這些支持是我們繼續發展的強大動力。」
不過作家群體多數都是理性的,因此當程武團隊以懇談會形式對外直面回應「新版合同在一個月內推出」、「免費閱讀由作家自行選擇」,並通過媒體渠道傳遞後,輿論風波也逐漸歸於平靜。
另外不可忽視的一點是,網絡文學作為中文網際網路最「古老」數字內容形態,也一直是個暗流湧動的行業。閱文本身從不缺乏競爭者,進入2020年後競爭者還有增無減。在懇談會上,程武也直言:剛上任就遇到了本次風波和挑戰,甚至其中有故意抹黑和造謠,但新團隊就是要來解決問題的。
能快速處理這個危機本身其實已很成功,但這並非程武面臨的真正挑戰。
改革除弊:上任十天,要改從PC時代用了十年的合同框架
目前閱文與作家群體形成的合作體系,是由閱文前任CEO吳文輝團隊於十年前打造的,後來被大多數網文網站沿用。但這套模式本質是基於過去PC網際網路時代的中心化網站所構建的內容生產與消費模式,而如今我們迎來的是5G爆發前夜的全新內容生產與消費時代,過往的模式是非要改變不可的。
一上任就當了「背鍋俠」的程武,更加意識到改革除弊的迫切性。在閱文「懇談會」上,程武承諾開放和廣大的作傢伙伴們一起商討合理的發展模式、生態規則及權益規範。對於現有合同中在著作權授權、免費模式下的分成權益、作家福利和打盜版等方面,閱文已明確修改方向,更具體的修改將在系列懇談會和作家調研後確認,並在1個月內推出新版合同。
閱文過往運行的合同中存在的「著作權」條款問題,作家普遍指出有不合理和不近人情之處。程武明確表示,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兩部分。對於著作人身權,是作者不可轉讓、不可剝奪的權利,屬於作家獨有。閱文絕不會通過任何方式分享或獲取這種權利。對於包括改編版權等各種衍生權利在內的著作財產權,將會在雙方自願的前提下,為作者的授權匹配對應的權益。
底層合同的變革只是開始,更重要的是從內容生產和商業模式上對網文產業進行變革。這將為作者帶來更多元的可選收入方式,以及更多元的內容創作模式。
免費閱讀也是潛在的變革方向之一,其本質是豐富作者的收入方式,但卻被作家群體誤解。事實上從目前已有的行業數據看,廣告收入與付費閱讀對作者都是「很香」的,而閱文是將選擇權力交給作家自己的。
在懇談會上,閱文新任總裁侯曉楠明確表示:無論哪種模式,都由作家自主選擇。
網文產業固有的模式,如今其實已成為了作家群體擴大收益的障礙。這是數字內容行業發展到今時今日,網文產業本身所必須進行的改革。
興利:推動閱文與騰訊內容生態的深度融合
數字內容產業的深層變革,是即便閱文母公司騰訊本身都面臨的挑戰,也促使騰訊於2018年9月啟動了比今天閱文還要深入很多的改革,組建起以融合平臺與內容為目標的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這在騰訊內部定義為「騰訊歷史上第三次戰略升級」。
進入2020年後,各種數字內容形態正在加速融合,這個大趨勢下的獨立文字IP是不具備高度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這其實是在三四年前核心網文圈的產業共識,大家看得越來越清楚的事情,就是文學作品的IP價值是由後端改編市場決定的。
比如《慶餘年》作為網文產業公認的頂級IP,是直到改編成為影視劇集才成為國民級IP,具備億級用戶影響力。
網文作者需要更加貼近後端各種新形態的數字內容,化用任正非的話就是,網文作家要能聽見後端改編市場的炮聲。這是只有閱文與騰訊內容生態更深入融合才能實現的。
作為《慶餘年》IP背後的重要打造者之一,程武無疑很清楚這件事。程武表示:我希望聯動閱文與包括騰訊影業、動漫等內容生態,以及眾多產品流量矩陣在內的騰訊資源創造更好的未來。
這也是以程武為代表的新團隊入駐閱文的原因質疑。程武本身國內數字內容行業最資深的從業者之一,其主管的影視、動漫、遊戲等業務與閱文集團有非常多聯動,作為騰訊內部最懂數字內容並擁有一線業務經驗的管理人員,程武在騰訊內部還有個非常特殊的角色,就是騰訊泛娛樂戰略的提出者。騰訊數字內容在2010年後由遊戲逐漸擴展到文學、動漫、影視、音頻等內容形態,也是沿著泛娛樂戰略的思路走。
騰訊在2015年前後,正式將數字內容舉高到與社交業務並行的高度,其背後也是基於泛娛樂戰略發展起來的諸多業務。在2018年4月,程武在「泛娛樂」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新文創」。目前基於騰訊的「科技+文化」定位,「新文創」已成為騰訊在文化維度的核心戰略。
作為網文行業資深人士,吳文輝在告別信中這樣評價程武:在騰訊文學的成立、對盛大文學的購併、以及閱文集團的成立、上市等關鍵歷程中,Edward一直都給予了我非常大力度的支持,同時,Edward的泛娛樂和新文創思維和戰略執行力,無論是對於閱文和騰訊整體業務的有機聯動,還是對於行業的變革,都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慶餘年》等優秀案例正是共同創造、緊密協作的成果。
程武團隊所要做的,本質是為百萬網文作家找未來的事
網絡文學是中文網際網路最「古老」的商業模式之一,也是第一個網絡原生內容形態,以首個文學網站「榕樹下」算起已經超過二十年。作為閱文的核心資產之一,由吳文輝團隊創辦的「起點中文網」至今也已超過十八歲。
有二十多年歷史的網絡文學,如今需要變革者來「興利除弊」。
因為在今天,再熱愛網文的人也得承認,網絡文學這個形態如今是遇到發展瓶頸的,在視頻時代是面臨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按照CNNIC的數據看,網絡文學做了二十年多,其用戶基本盤也就是4.5億,而從今年更新的數據上看,其用戶滲透率甚至是下降的;而抖音、快手、微視為代表的短視頻,不過做了三年就已經達到了7.7億用戶規模。
一邊是即時消費的美顏長腿有才藝還搞笑的小姐姐,一邊是按日更新的大段文字。天然生在視頻時代的新生代網際網路用戶怎麼選,是不言而喻的。這是只有程武團隊這樣的從業者才能看到的危機,在閱文不久前更新的2019年報中,其實也直接點出了這些問題,但這是大部分網絡作家關注不到的事情。
在閱文年報中,騰訊首席戰略官也是閱文董事會主席的James Mitchell寫道:我們從根本上看好優質長篇文學的觀點僅被少數人接受,但卻能夠使我們的長期發展受益。閱文平臺和旗下的作家選擇了一條艱辛的道路,投資打造高品質文學作品而非速食內容、引領品味潮流而不盲從大眾口味,令讀者全神貫注使其身歷其境,我們相信這條道路最終將為大家帶來可觀的回報。
作為網文行業的龍頭,閱文在過去兩年時間中也一直在探索新的路徑,但目前看起來還是太慢。這才有程武團隊來到臺前推動閱文乃至整個網絡文學的變革。
這其實是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程武團隊所承擔的,本質是為數百萬網文作家找未來的事。
至於具體如何去做,坦白講[企鵝生態]認為騰訊與閱文自己也並不十分清晰,只有程武團隊帶著所有網文作家去把新道路一條條試過才知道,這個過程可能要歷經數年才有定論。但有幾個大方向是肯定的:要影響更多讀者尤其是00後讀者、作品創作時就要更貼近後端改編市場、要有長音頻等更多展現形式、要從產品技術層面去豐富文字的展現能力。
這些需要作家群體與閱文一同去嘗試和推動變革,只有這樣才能持續做大蛋糕,讓網文產業在未來繼續成為中文網際網路的主流需求。如果說我們從過去二十多年的網絡文學發展中學到了什麼的話,那一定是平臺與作者是互相成就的。
[企鵝生態]關注中國科技產業,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搜狐新聞客戶端等渠道。公眾帳號ID:qieshengtai,歡迎關注。
同時,我們的科技媒體【中二投資家】(微信ID:mid-two)也已經上線,由多位最前沿的投資人、財經科技媒體人合辦,只提供獨家深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