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的她,義務照顧83歲的她,當大家好奇問道,你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時,結果她說:
「我媽走得早,我就當她是我媽了」
每天早上八點過,家住東山達興花園的覃玉蓉,都會到菜場買菜,但讓人意外的是,買完菜後,她並沒有提回家,而是往另外一住戶家提去。
到後來,鄰居們才知道,原來她義務照顧今年83歲的空巢老人楊淑芬。
之所以照顧老人,是由於老人家庭特殊,再加上覃玉蓉的母親走得早,為此,她便將老人視為自己的母親。
由於覃玉蓉照顧老人耐心有加,於是,83歲的楊淑芬直接稱呼她為「乾女兒」。而她也開玩笑稱老人為「大熊貓」,意喻著老人就是她保護的對象。
義務打掃衛生
發現有位空巢老人
提起覃玉蓉照顧楊淑芬老人一事,還得追溯到9月2日當天。
那天,達興居委會工作人員組織社區的愛心人士以及志願者義務為老人打掃衛生,當時他們來到楊淑芬家時,眼前的一幕把大家嚇到了。
「碗是發黴的,家裡亂糟糟的。」社區乾媽宋振紋透露到,當時楊婆婆家裡特別亂,窗簾是爛的,廚房裡的碗是發黴的,屋裡衛生也相當糟糕。
後來,大家詢問楊婆婆時才發現,原來在半個月前,女兒為她請的保姆辭職了,所以這半個月來,幾乎沒有人照顧她,餓了只好自己煮碗面吃,再加上去年摔了一跤導致骨折,為此,老人根本無法出門。
老人的子女呢?後來,大家詢問楊婆婆的女兒方女士。方女士說,由於自己的女兒患殘疾,她24小時都離不開女兒,所以每周只能過來一兩次照顧老母親。沒辦法,她只好請了一個保姆,而現在保姆辭職後,她準備再找一個月薪1000塊的保姆照顧母親,結果一直沒有找到。所以這半個月來,母親一直無人照顧。
得知家庭特殊後
她主動站出來義務照顧老人
「1000塊想找保姆,看來太難了。」就在老人女兒讓大家幫忙張羅尋找保姆時,在場的所有人都在搖頭。
「這樣吧,反正我媽也不在了,我就當她是自己媽了,我來照顧她吧。」站在一旁的覃玉蓉(58歲)突然站了出來,並主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從那之後,覃玉蓉就像上班打卡一樣,每天早上8點過,大家都會看到她到菜場買完菜後,直接拎到楊婆婆家。
進屋後,覃玉蓉首先給楊婆婆燒開水,接著幫忙梳頭、洗臉、打掃衛生,等一切結束後,她開始煮飯、炒菜,每餐最少都是兩菜一湯。
等楊婆婆吃完午飯後,覃玉蓉趕緊幫忙洗碗,直到所有事情打理好後,她才回自己的家吃午飯。
到了下午四五點,覃玉蓉再次前往楊婆婆家,除了繼續給楊婆婆煮飯外,有時楊婆婆拉肚子,她還要幫楊婆婆洗澡以及處理大小便。
而到了晚上,她擔心楊婆婆一個人孤獨寂寞,總會叫上「社區乾媽」宋振紋一塊,最後三人一起聊天,嘮嗑。「我們三經常聊到晚上11點才結束」。
當覃玉蓉被問到,為什麼會如此貼心照顧一位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老人時,覃玉蓉笑著回答到,以前經常和社區乾媽去做義工,也經常幫助一些有困難的群眾,恰好這次遇到了,而且又是同一小區,對此,當時也就沒有多想,只想盡到自己的一份力罷了。
就這樣,覃玉蓉一照顧就是大半個月。
居委會
才照顧半個月老人精神都變好了
段鴻飛,是達興社區居委會第一書記。他告訴記者說,9月2日當天,他也親眼看到楊婆婆家糟糕的情況,家裡除了亂以外,楊婆婆的精神面貌也特別差。
「沒想到才半個月,楊婆婆家裡發生了很大變化。」段書記說,在這半個月裡,都是覃玉蓉大姐在照顧楊婆婆,家裡的衛生不僅打掃得乾乾淨淨,而且楊婆婆的精神面貌也變得好了很多。
的確,在楊婆婆家裡,記者親眼看到,覃玉蓉給老人燉了蘿蔔排骨湯,老人整整吃了一大碗飯。
「以前從來沒有吃過這麼香的飯菜。」老人說,以前保姆在的時候,菜都是吃剩下的,很少能夠吃上一頓香的。另外,由於自己兒子去年才去世,那段時間她總是以淚洗面,身體也就慢慢拖垮了。
老人說:「現在不同了,自從有了乾女兒(覃玉蓉)照顧後,不僅在飲食上得到了改善,精神上也不再空虛了,因為她們天天陪我聊天,逗我樂,還稱我是大熊貓,說是他們的保護對象。」
話畢,大家都笑了,老人也跟著笑了。
事後,「社區乾媽」宋振紋也透露到,在這半個月裡,覃玉蓉幾乎天天都來照顧楊婆婆,這種不圖回報的精神確實值得大家學習,在她看來,覃玉蓉的善舉只能用一句話去形容:「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都市新聞
記者 田儒森 實習生 冉紫洵
編輯 郝夢
校對 陳茜茜
編審 羅瑋 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