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龍茶+蘇打水=啤酒
▼
牛油果+醬油=三文魚
▼
布丁+醬油=海膽
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不廢話直接上圖!
在「歪果仁」眼裡,中國是「吃哪」(China)。中國人對此表示:
老祖宗說,識「食物者」為俊傑。為了吃,中國人煞費苦心。
在春節發明了水餃
在元宵發明了湯圓
在清明發明了青團
在端午發明了粽子
在中秋發明了月餅
在臘八發明了臘八粥
▼
人家吃是為了活著,我們活著是為了吃。
▼
吾日三省吾身:
早上吃什麼?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
▼
在咱們中國吃貨的眼中,
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分為三大類:
直接吃的;看著好像可以吃的;
得想點辦法才能吃的。
老話兒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即便是那些青史留名的文人騷客也不能免俗。
▼
關羽
「荷葉粉蒸肉」
▼
曹操
「逍遙雞」
▼
蘇東坡
「東坡肉」
▼
白居易
「樂天鴨子」
吃貨心理讓我們的交流都變得與眾不同!
▼
跟人打招呼,別人說的都是
「你好嗎」「早上好」。
咱們中國見面第一句話
「你吃過了嗎」。
▼
什麼事情都愛用吃來形容:
工作不叫工作,叫飯碗;
開除不叫開除,叫炒魷魚;
嫉妒叫吃醋,佔便宜叫吃豆腐;
被起訴叫吃官司,被人打叫吃生活;
拿人好處叫吃回扣;
沒遇著人叫吃閉門羹;
受不了叫吃不消,人緣好叫吃得開;
兩面派叫吃裡扒外,輕而易舉叫小菜一碟。
▼
漢語中有沒有
四字短語分別是一二三四聲?
番茄炒蛋 幹炸土豆
椒鹽烤肉 茭白炒肉
就連流行歌曲中也飄蕩著濃濃的飯菜香味兒
▼
庾澄慶
《蛋炒飯》
▼
周杰倫
《麥芽糖》
▼
至上勵合
《棉花糖》
▼
梁詠琪
《請我吃餅乾》
▼
邵雨涵
《饅頭》
▼
梁詠琪
《口香糖》
▼
張學友
《咖啡》
▼
林俊傑
《豆漿油條》
▼
筷子兄弟
《小蘋果》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如何用一句話形容中國人愛吃呢?
▼
希望各國物種泛濫的時候,
就向中國開放免籤證入境
——我們能把災害吃成瀕危。
▼
世界上一定不存在美人魚,
否則歷史上會記載它的做法和口感。
▼
喝酸奶舔蓋,吃薯片舔手,
吃辣條舔袋,方便麵調味包泡水喝。
▼
我這輩子唯一拿的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
編輯:洪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