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歡迎閱覽今天的歷史轉盤。
縱觀中國歷史,在中國古代,凡是受到君王寵愛的女子大多數都會一躍成為人上人,封為皇后,再不濟者也會在死後追封為后,而有一位女子,他擁有著皇帝的萬千寵愛,卻沒有被封后,死後更是沒有追封,這讓很多的人們著實好奇,這個人就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楊玉環,大家都知道,唐玄宗對楊玉環那可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但就是這樣,也沒有封楊玉環為後,其中緣由讓人好奇,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楊玉環不被封后的原因:
楊玉環,開元七年出生於官宦世家,高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蜀州度過的。
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註: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關於楊玉環為什麼沒有被封為皇后,史書中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史書記載的蛛絲馬跡來推測和論證,通過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楊玉環不被封后的原因。
第一:唐玄宗得到楊玉環的手段比較卑劣。根據史書記載,楊玉環原為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的王妃。開元二十二年七月,李瑁與楊玉環一見鍾情,在武惠妃(李瑁之母)的再三請求下,唐玄宗下詔冊立楊玉環為壽王妃,婚後,兩人甜美異常,而這時唐玄宗並沒有見到楊玉環。
而在五年之後,唐玄宗才看見了楊玉環,並且在一見之下就被楊玉環的姿色給迷住了,而這時她已經嫁給壽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但唐玄宗卻不管這麼多,他設計了一番表面文章,先是打著孝順的旗號,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薦福,便下詔令楊玉環出家做道士,並賜道號"太真",命令楊玉環搬出了壽王府,住進了太真宮。然後,他將大臣韋昭訓的女兒許配給壽王李瑁,並立為妃,以此來安撫壽王。五年之後楊玉環守戒期滿,唐玄宗便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自己養了起來。
壽王李瑁雖然心裡很不滿,但是也不敢說出來,敢怒不敢言。後來唐玄宗雖然將萬千寵愛給予楊玉環,但是也沒有將楊玉環封為皇后,因為搶兒子媳婦這事確實很不光彩,這麼得來的女人也無法母儀天下和服眾。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正因為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使得楊玉環的親戚朋友也受到重用,民間更是有著"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話語流傳而出。
第二:如果將楊玉環封為皇后,勢必會將壽王李瑁心中壓抑的怒氣激發出來,到時候很可能會引發政變。
第三:楊貴妃得寵後楊家眾人得到重用,已經發展成一股龐大的政治力量,如果再封其為皇后,必將引起大臣的反對和權力的傾斜,到時引起眾怒可能會引發政局動蕩不安。
第四:楊玉環雖然擁有著唐玄宗的萬千寵愛,卻沒有子嗣,這也是唐玄宗沒有封其為皇后的重要原因。
楊貴妃為什麼沒有孩子我們無從得知,但沒有兒子肯定是封她為皇后的一大障礙,因為古代冊立皇后是件非常重要的大事,要君臣參與,詔示天下,冊立的皇后必須是懿德懿容,能起到垂範萬眾、母儀天下的作用,她所生的兒子也將被立為太子,日後繼承大統。因此皇后與太子一般應當是母以子顯或是子以母顯的,但當時太子已立多年,而且成長正常,楊貴妃又遲遲沒能生個兒子出來,所以就沒有理由封她為皇后。
如果唐玄宗硬是要一意孤行,冊封楊貴妃為皇后,極有可能會引起太子、壽王李瑁甚至朝廷大臣的反對,甚至引發宮廷政變,那樣就太不值得了,再加上唐玄宗也不敢去冒那個險,那樣太得不償失了。
總結:雖然楊玉環沒有獲得皇后的名號,但是確實擁有著皇后的權利,一入宮便集"三千寵愛在一身",民間甚至有著"一騎紅塵,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傳說,可見楊貴妃地位之高,唐玄宗對其寵愛之深。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