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十一月中。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早在上古時期,人們就用土圭法測影,將正午時分土圭影子最長的那天確立為冬至。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冬至,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作為藏之終,生之始,此後白晝漸長夜漸短,陽氣回升,下一個循環自此開始。
古人很重視冬至這個節氣,稱為冬節,亦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很多地區至今仍有祭祖、團圓的習俗。而此時也意味著年關將至,離團圓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
—
| 冬至· 三候
一候,蚯蚓結。
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麋角解
二候,麋角解。
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鹿角朝前生,為陽,故夏至後一陰生則鹿角解;麋角朝後生,所以為陰,故冬至一陽生時,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水泉動
三候,水泉動。
冬至過後,由於陽氣初生,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有溫熱感。
—
| 冬至 · 數九寒天
按傳統曆法,從冬至開始算起,每九天被稱為一個 「九」,總共九九八十一天,即是我們說的數九寒天。
冬至是數九寒冬的開始,從這天起,各地步入一年最寒冷的時節。歲暮霜雪,水凍雲寒,到處都是朔風刻下的痕跡。
—
| 冬至 · 格冬節
冬至過後,雲南香格裡拉松贊林寺一年一度的格冬節也快到了。每年藏曆冬月26日至29日,這裡的藏傳佛教寺院都會專門組織一種跳神驅鬼的宗教活動「格冬節」。
「格冬」,意思為九樣食物燴煮聚餐之意。當地藏民來到松贊林寺,看喇嘛們帶著面具跳神,慶賀當年豐收昌順,祈求來年太平昌盛。
—
| 冬至 · 不止湯圓和餃子
「冬至吃什麼?」一直就是個可以和「豆腐腦是吃甜的還是鹹的?」相提並論的中國南北飲食差異史詩級話題。
北方,不管過什麼節,吃餃子就對了!「冬至餃子夏至面」是北方雷打不動的講究。餃是交的諧音,大概是取冬至陰陽相交,一陽初生之意。而南方則盛行湯圓,取其 「圓以達陽氣」 的吉祥含義。
當然,在雲南大理等地,每年冬至,家家戶戶都會做一種特有的小吃:餈粑。用蒸熟糯米舂成的餈粑,放在炭火上烤得又泡又香,蘸著蜂蜜,軟糯香甜。
四時食單:全羊湯鍋
冬吃羊肉賽人參,在雲南彝族地區,彝族人有在寒冬吃全羊湯鍋的習慣。
肥壯的黑山羊,宰殺後熱水燙褪去毛,開膛洗淨內臟,用火燎去羊頭、羊腳皮毛,在炭火上烤黃後用錘錘碎內骨,最後連羊血、肚雜、羊肉全部切塊一鍋煮
氤氳的熱氣中只見濃濃的白湯,羊肉被慢燉得軟爛,沒有任何的羶味,再配上一碗胡辣子蘸水,羊肉羊湯下肚,如一團火點燃冰冷的四肢,頓時寒意全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