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的很中肯: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周易經》!
《易經》的確是一本人生的"智慧之書"。
在古代,《易經》是公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所以魯迅先生才會說:"讀懂了《易經》,就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我們學易,千萬不能迷信,更不要有"命是天註定的"這種消極的想法。
我認為《易經》是國學的精髓,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大智慧寶藏。所以,我儘自己所能,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帶領大家讀懂《易經》的規律和奧秘。
易經:恩裡生害,建議對這三個最親的人"薄情"一些,是有道理的
易經告誡:恩裡生害,對這三個人最親的人要"薄情"。處世的智慧
一、對兒女一定要薄情一些。
中國自古就有"慣子等於殺子"的格言,所謂"恩裡生害", 父母對自己的兒女過分"溺愛",往往培養的是自私不通人性的"白眼狼"。
為人父母者,一定要懂得,真正地愛孩子,是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完善的人,善良的人,有責任心的人
二、對愛人一定要薄情一些。
夫妻之間是平等的,誰也不是誰的保姆,誰也不是誰的奴隸,我愛你是希望得到愛的回應,而不是成為你對家庭不負責任的理由,也不是我的付出就是理所當然。
夫妻關係再好,也要切記:一定要對愛人薄情一些。最好的感情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依賴,而是共同攜手相互扶持。
三、對不明事理的親人薄情一些。
俗話說:親不親,一家人,你不幫誰幫?然而對不明事理的親人,把你當成財神爺的親人還是薄情一些。
周易提醒: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有的人太好說話,總覺得是親人不好意思拒絕,抹不開面子,正所謂"死要面子活受罪",其實為難的是自己,對於總是依靠你的親人,如果你的能力和財力擔當不起,就要學會薄情一些,果斷拒絕。
不要主動親近也不要施以大恩,否則只會看中我們的利益。
有一句話說:看似無情卻有情,很多時候,越是最親的人,往往會冷酷無情,對以上三個最親的人有時候"薄情"一些,才不會"恩裡生害",實則才是真正對他們好,也是對自己好。這就是《易經》留給我們的處世智慧。
"讀萬卷書不如讀真經一部",就是說的《易經》
易經裡短短三句話,把我們人生中的這三種人說的清楚透徹,不僅蘊含了老祖宗對後代的告誡,還傳遞了古人為人處世的智慧。《易經》裡的智慧,果真是"誠不欺我"!
更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象、數、理的介紹,裡面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
《易經》足足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針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每一種選擇產生的結果。
當你身處逆境時,《乾》《坤》兩卦告訴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再如《小蓄》卦為你指引了如何進入高端社交圈子,拓展人脈資源;旅遊參觀時想起《頤》卦,你就能理解頤和園的含義和陰陽圖結構;與人交往時,《周易》表揚為主的方法,啟示你高情商說話的藝術。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通俗易懂的《易經圖解》
如果你想學習易經的話,建議選擇《易經圖解》這本書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周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對於很多正處於人生迷茫階段的朋友來說,是一本解答人生,職場,婚姻和升職加薪的"點金術"。
頭條店鋪文史活動,精裝版【圖解易經】文章這裡僅需22.8元.
如果您想要品讀,或者是研究古籍,可以點擊下面【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