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這本書,裡面涉及的學問領域簡直不要太多。裡面包含生活、文學、哲學、政治、天文、地理等等,總的來說能概括為象、數、理、佔,大多人都只把注意力放在了佔卜上。
它就像是是一套語言編程一樣,能夠套用在各個方面,告訴你想知道的答案。周易也曾還出現在全國數學高考卷、國考當中,足以看到周易的科學性還有實用性。
在《易經》中,就有一個方法教我們識人斷人,那就是看人走路,因為人的走路姿勢是一種長期養成的一種習慣,同時也是一種下意識的動作,就能夠暴露出一個人真實的心理還有性格。
要是你或者身邊的朋友平常走路時有這3種表現,那就要學會警醒了,否則很有可能會一事無成。
1.疾步前行,步履匆匆者
走路又急又快的人大多資質平平,因為在生活的忙碌中拼命向上,性急卻總是功虧一簣。孔子說「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很多事情急不來,越是著急越是很容易出差錯,急性子的人看起來比較風風火火,但是往往事情不容易做成。
2.龜速移動,步伐懶散者
那些走路非常散漫的人,要麼是心無所求,進入了超脫世間的境界,要麼就是生活環境太懶散了,就使得自己做啥事都不上心,一直消極處世。前者世間難有,大多數的人還是後者。他們對自己還有別人的未來都表現出一種漫不經心的態度,缺乏上進心,不願去付出自己的努力。在做事上也喜歡拖延,進度條一直非常慢。拖拖拉拉的步伐就映照了他們緩慢前行、得過且過的人生。
3.走路遲疑,似鼠者
我們經常常用「鼠輩」來形容做事不正或無足輕重的人,要是一個人在走路的時候,總喜歡東張西望,像做賊一樣。
這樣的人通常性格多疑,品行不端,並且在身邊沒有什麼朋友,原因大家應該都很清楚,所以要是你身邊出現這樣的人,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深交,否則很可能會被對方坑害。
周易智慧
一個人只有提起氣才能提起腳,去改變習慣要從改變精神狀態還有言行舉止做起。
要是你還想學習更多的為人處世還成大事的智慧,想要解開心中的困惑,就可以來看看國學經典著作《周易》,從而獲得到心靈上的力量和還有行動上的指南。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其蘊含的哲理非常值得讓我們細究,相傳孔夫子讀《易經》做到了韋編三絕,大家都知道古時候的書是用竹子編成的竹簡,孔夫子讀《易經》就把編竹簡的繩子都翻斷了三次。所以,不難看出來,這其中的智慧非常值得讓我們學習,才讓孔子沉溺其中。
這本書用了圖文結合的方法加上詳細的解析並讓書裡的內容更加的生動起來,豐富的插圖和手繪卦象圖和經典古圖兩個部分,並且還帶著解說,讓人在讀起來對每一卦都有著更深入的理解,更加全面的表現出真實的《易經》。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了解周易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