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時,在洗澡搓洗身體的時候,會忽然摸到身上莫名其妙多了一個小腫塊。
這個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會是:這是啥,不會是腫瘤吧?
先不要自己嚇自己!這些莫名出現在身上的腫塊,有些可能只是增生或脂肪瘤等良性疾病,或是身體出現炎症導致淋巴結腫大等小問題。但有些腫塊,卻有可能是惡性腫瘤,這就需要我們警惕小心了!
因此,學會簡單辨別,尤為重要。
4方面判斷腫塊的安全性
從這四個方面,可以簡單判斷腫塊是否惡性。
1、大小
腫大超過2cm,惡性的可能性較大。
2、活動度
如果腫塊較難推動,活動度低,惡性的可能性較大。
3、硬度
表面粗糙、質地堅硬似額頭、形狀不規則,惡性的可能性較大。
4、界限
與周圍組織邊界不清、表明不光滑甚至呈菜花樣、顏色紫黑色的凸起,惡性的可能性較大。
除了簡單的性狀判斷,身體的這些部位如果出現腫塊,更要警惕小心。
身體的這些部位長腫塊一定要留心
01 頸部
頸部大概是咱們人體部位裡,最容易長包塊的地方之一。
特別是這三個位置,更要格外注意:
頸部雙側
可能是甲狀腺癌。
甲狀腺分布在我們頸部的正中,左右對稱,但當病變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和腫瘤同側的淋巴腫塊,並有嗓子嘶啞、吞咽困難、憋氣等情況。
長期接觸輻射、有甲狀腺癌家族史、長期碘攝入過量或不足、超重或肥胖人群,還有中青年女性(20-40歲),需要格外注意。
右側鎖骨的上方
可能是肺癌轉移。
如果在右側鎖骨上方發現腫塊,並伴隨咳嗽、胸痛、氣短、發熱、咯血、免疫力下降等症狀,很有可能是肺癌轉移,需要儘快去醫院進行肺部疾病的篩查。
尤其是長期吸菸、吸二手菸、接觸廚房油煙、有肺部疾病、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要注意。
左側鎖骨的上方
可能是消化道腫瘤,如胃癌或食管癌。
若伴隨上腹部飽脹或疼痛、消化不良、食慾減退、噁心嘔吐、體重下降等情況,需要去排查胃癌的可能。
若同時伴隨胸骨後不適、進食後反酸、吞咽困難等,則需要去排查食管癌的可能。
有上述癌症家族史、飲食習慣不良、有消化道其他疾病的人,需要注意。
02 腋下
腋下也是腫塊常常出沒的地方,特別是女生在洗澡的時候,經常會摸到莫名其妙的腫塊在腋下出現,甚至還會有些疼。
在臨床上,大部分的腋下腫塊,很有可能只是最近身體狀態不佳,過於疲勞,抵抗力下降導致的。一些乳腺良性疾病也會導致腋下腫塊出現,如:小葉增生、乳腺炎等。
但若是腫塊出現的同時,還伴有以下情況,可能需要考慮乳腺癌的可能性。
乳頭出現了淡黃色或無色,甚至帶有血絲的溢液;乳頭瘙癢、糜爛、破潰、結痂、脫屑、伴灼痛,以致乳頭回縮;乳房皮膚有很多小坑(橘皮徵);也可能突然出現某個地方凹陷。Ps:乳腺癌不是女性的特有哦,男性也是有機率患上的,畢竟大家都有胸。
03 口腔
口腔出現腫塊,也需警惕以下疾病:
1、扁平苔蘚
一般會出現白色斑點、斑塊、斑片。
如果出現在舌部,還會出現舌乳頭萎縮;如果出現在唇部,還會出現糜爛、滲出及粘著性鱗屑,以及伴有燒灼及疼痛感覺。
扁平苔蘚如果反覆發作,需要警惕是癌前病變。
2、白塞氏病
這是免疫性疾病,很有可能會累及全身器官,除口腔潰瘍,還有可能出現視力下降、關節疼痛、腸胃不適等症狀。
3、口腔癌
如果口腔潰瘍超過兩周尚未痊癒,並且出現邊界不清、邊緣凹凸不平、凹陷表面顆粒狀,摸起來較硬等,很有可能是癌變的跡象。
注意上述的方法,只能作為簡單判斷,不能作為診斷依據,如果無法確定自己的問題,或觀察一段時間後,腫塊不能自我消退,那麼就應該要及時就醫了。
身體出現腫塊應該怎麼辦?
一般身體出現腫塊,都可以去公立醫院普通外科就診,也可根據腫塊出現的部位及病徵,到相關科室進行針對性檢查:
甲狀腺腫塊
首選甲狀腺外科或甲乳外科,也可以就診內分泌科。
比如甲狀腺炎、甲亢等疾病,也都會出現甲狀腺腫大表現,另外懷疑甲狀腺癌,也可以就診內分泌科進行評估。
肺部疾病引起的頸部腫塊
可以去呼吸內科進行胸部CT掃描檢查,排查肺癌的可能性。
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的頸部腫塊
可以去消化內科,做胃鏡、食管內鏡超聲或者x線鋇造影,進行病症篩查。
腋下腫塊
可以去乳腺外科就診,平時最好也要定期進行乳房體檢,關愛乳房健康。
口腔腫塊
可以去掛口腔科,如果是免疫性疾病白塞氏病,後續就診可以前往風溼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