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消費者孫女士給媒體爆料稱,5月5號下午,她在江西南昌市北京東路百盛優客城市廣場「奈雪的茶」買了一份歐包,回家打開包裝一看,發現竟然長了「白毛」。
孫女士告訴記者,「奈雪的茶」是她常去的一家奶茶店。當天下午3點多,她買了一份名為「草莓魔法棒」的歐式麵包。可是等到逛完街,晚上9點多回家一看,竟發現麵包上的草莓有點不對勁,上面長滿了白毛,已經發黴變質了。
隨後,孫女士通過「奈雪的茶」官方微博進行反映,南昌的區域負責人很快聯繫上了她。剛開始,對方表示願意賠償1張優惠券。而孫女士堅持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來賠償,於是對方的賠償逐漸變成5張優惠券、10張優惠券 ,後面再加到200塊錢。
孫女士說,雖然對方的態度很好,但是「奈雪的茶」區域負責人討價還價的處理方式,讓作為忠實消費者的她非常失望。
店員說,歐包是當天新鮮出爐的。可為何過了一個下午,就會長了白毛呢?為了核實情況,記者電話聯繫上了「奈雪的茶」南昌區域負責人鄧女士。鄧女士告訴記者,奶製品在溫度環境變化下容易變質,店員在出售產品的時候,沒有盡到提醒的義務,告知1小時內要儘快食用;但孫女士買到這種易變質的產品,也應該儘快食用。
記者走訪「奈雪的茶」 同款產品
三家店說法不一
負責人鄧女士說,她目前管理著南昌幾家「奈雪的茶」門店 。平時,消費者在購買店內的歐包產品時,店員都會在包裝上貼標籤,提示食用時間,同時店員也會告知消費者要儘快食用。既然如此,難道在孫女士消費的時候,店員唯獨沒有給她的歐包貼標籤、也沒有提醒她嗎?於是,記者先後走訪了「奈雪的茶」位於南昌的三家門店。
5月6號下午,記者來到孫女士購買歐包的「奈雪的茶」百盛優客城市廣場店,購買了同款產品——草莓魔法棒。記者在店內觀察到,這款產品直接被打包好放在櫥窗裡售賣,並沒有貼上任何食用期限的標籤。而負責打包的店員,也沒有提醒記者要儘快食用。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奈雪的茶」紅谷灘萬達廣場店購買草莓魔法棒。在這家店,記者購買的歐包包裝上貼了標籤,提示消費者該產品要在離店一小時內吃完。不過,店員告訴記者,只要儲存得當,最晚第二天早上吃也沒有問題。這和之前區域負責人鄧女士所介紹的情況,有些出入。最後,記者又來到「奈雪的茶」銅鑼灣廣場店。草莓魔法棒的包裝上,貼了食用期限的提示標籤。
三家店走訪下來,記者有些疑惑。三家店的說法,居然都不一樣。區域負責人鄧女士說,要一小時內吃完,不然就會變質。百盛優客城市廣場店店員什麼也沒提醒;紅谷灘萬達廣場店店員說,最晚第二天早上吃也可以;而銅鑼灣廣場店則告訴記者,最好當天吃完。為何同款產品,在三家店冒出三種吃法,記者不得而知。
3家店有2家
未主動提供購物小票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發票等購物憑證或者服務單據。
但消費者孫女士反映,當時她在 「奈雪的茶」百盛優客城市廣場店購買歐包時,商家除了沒有明確告知食用期限,也沒有提供購物小票。為此,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在 「奈雪的茶」百盛優客城市廣場店 ,工作人員剛開始表示,自主點單沒有小票。但在記者的再次追問下,她馬上改變了說法,表示有小票,但需要去收銀臺去拿。她還告訴記者,只有堂食他們才會主動給小票,而自助掃碼點單,消費者如果不主動索要,他們就不會給,因為工作量會比較大。
隨後,記者來到「奈雪的茶」銅鑼灣廣場店。記者在銅鑼灣廣場店堂食消費,也就是現場點單後,店員也沒有提供購物小票。這和之前百盛優客城市廣場店店員的說辭又不一致。
在「奈雪的茶」紅谷灘萬達廣場店堂食消費後,店員則主動給了記者提供了小票。
律師:
商家不提供購物小票涉嫌違法
針對記者的消費遭遇,律師繆宏韜指出,店家不給小票的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向商家索要購物憑證和服務憑據的時候,商家也應該出具。
「奈雪的茶」深夜道歉!
5月9日晚間23:35,「奈雪的茶」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就近日媒體報導的顧客反映草莓魔法棒中草莓變質的問題進行道歉,稱其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對該顧客進行了賠償並得到了顧客的諒解;對於門店涉事員工予以警告及停班反省,對門店值班經理予以警告,責成江西南昌區域奈雪的茶門店全員對公司營運規範再次進行培訓考核。
據了解,5月9日當天有媒體報導,有消費者在奈雪的茶南昌百盛優客城市廣場店購買草莓魔法棒軟歐包後發現,其上的草莓發黴變質,對此奈雪的茶在微博聲明中表示店員應該提醒顧客在1小時內食用軟歐包並在產品封口處貼上標籤,其就店員並未將此事落實到位道歉,並表示會立刻進行整改。
實際上,奈雪的茶被披露有食品安全問題並不是第一回了,在去年的6月9號,深圳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對奈雪的茶進行了突擊檢查發現其負責配茶工作的部分員工未按規定佩戴口罩並且其門店後廚有食品儲存櫃的玻璃門存在故障無法鎖閉的情況。執法人員當即要求該店整改,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除此之外,記者還發現,黑貓消費者投訴平臺上顯示與「奈雪的茶」相關的投訴截至發稿前共有58條,其中關於食品安全問題的有14條,有吃到頭髮的、吃到橡皮圈的、甚至還有吃出玻璃渣的。
據奈雪的茶網站顯示,奈雪的茶是創立於2015年的茶飲品牌,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隸屬於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新打造「茶+軟歐包」的形式,以20-35歲年輕女性為主要客群,其宣稱堅持茶底4小時一換。
奈雪的茶網站還顯示,奈雪的茶已覆蓋多個地區且開店迅猛,截至2019年底,奈雪的茶已經擁有超420家線下門店。而在2018年3月,奈雪的茶已完成數億元A+ 輪融資,由天圖資本領投。
記者注意到,此前有消息傳出奈雪的茶今年將在美國上市,擬融資金額最高可達4億美元,但今年3月奈雪的茶回應稱,暫未接到相關信息,其現階段把重心放在疫情上,暫不評論市場上相關流言。據悉,疫情期間,奈雪的茶暫停了200多家門店營業,但截至三月九號,全國九成的奈雪的茶門店已陸續恢復營業。
你碰到過這樣的問題嗎?
來源:都市現場、南方都市報
編輯: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