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道齊白石紅,為何這麼紅沒幾個人知道,祭齊翁仙逝一甲子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齊白石先生的兩個大型畫展同時展出,成為前段時間北京藝術展覽的熱點,先是「清平福來——齊白石藝術特展」在故宮熱鬧亮相,緊接著「胸中山水奇天下——齊白石筆下的山水意境之二」特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隆重迎客。

齊白石晚年作畫圖

儘管兩個展覽的展品都很豐富,但對於了解全面齊白石,展品數量仍嫌不多,對齊白石藝術風格不同面向的揭示尚顯不夠。

近百年前,畫名不顯的齊白石何以在名家眾多的京城脫穎而出,代表京城畫家與海派名家吳昌碩分庭抗禮,並進而取道東瀛,贏得國際聲譽?坊間對此過程的描畫,多含糊不清。因此,有必要對齊白石的藝術人生進行細緻梳理,對仙逝一個甲子之後,白石藝術之花仍然能夠紅透京師,給出符合邏輯的解釋。

鄉間學畫30餘年

雖然齊白石如今是婦孺皆知的藝術大師,但是對於齊白石的從藝之路,普通藝術愛好者並不完全了解。齊白石常以「木人」「木居士」自號,很多文章在介紹齊白石時,通常會認為他成為畫家之前,以「木匠」為職業,但查看齊白石年譜,會發現他很早就開始了職業畫家的生涯。

1864年的元旦,齊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縣一個叫星鬥塘的地方。16歲時,齊白石拜當地著名的雕花木工周之美為師,學習雕刻細緻的木工家具。那時的齊白石,並非只會使用鑿子斧子鋸子墨斗製作桌椅板凳的普通「粗做」木匠,因此,我們可以用「木雕藝術家」來稱呼早年的齊白石。

20歲時,已經有了較深民間美學趣味的齊白石,初見乾隆年間翻刻《芥子園畫譜》五彩套印殘本,藉以勾影,用半年時間以薄竹紙共摹了十六冊。

著名國畫家潘天壽的「啟蒙老師」,也是一部《芥子園畫譜》,據說他14歲到縣城讀書時,從文具店買到一部《芥子園畫譜》,在無人指導下,他照譜學畫,如醉如痴。

現當代山水畫名家陸儼少,從小喜畫,苦於無師。12歲到南翔公學讀書時,得到一本石印的《芥子園畫譜》,像得到心愛的寶物一樣,如饑似渴地臨摹,從此邁出了畫家生涯的第一步。

著名畫家張熊認為《芥子園畫傳》「樹石勾效之法,無不從昔賢名跡中來;且筆法嚴整,議論嚴明」。

這意味著雖然相比潘天壽、陸儼少,齊白石學習畫譜時的年齡略長他們幾歲,但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藉由畫譜的啟蒙,正式走上了學習傳統中國繪畫的艱辛之旅。

26歲的時候,齊白石正式拜民間畫師蕭傳鑫(號薌陔)為師,學畫肖像。27歲時,拜胡沁園、陳少蕃為師學畫工筆花鳥草蟲及詩文,後隨胡沁園好友譚溥(號荔生、甕塘居士)學畫山水。他也有了文雅的官名「璜」,號瀕生,自己起了個別號「白石山人」,世間自此有了「齊白石」。

28歲時,齊白石在鄉裡替人畫肖像為生,所獲潤筆之資遠超木雕「細作」,他也由此開始了職業畫家生涯,作畫之餘,隨當地名家蕭傳鑫學習裱畫。

約30年的時間,齊白石學詩、治印、作畫,一直在為未來做準備。

55歲時,因湖南家鄉為軍閥和地方土匪侵擾,齊白石隻身赴北京暫住。憶及往事,白石先生如是寫道:「餘50歲後知畫,冷逸如雪個。避鄉亂,竄於京師,識者寡。」

齊白石曾這樣敘述自己到北京後的賣畫生涯:「我的潤格(註:畫價),一個扇面,定價銀幣兩元,比平時一般畫家的價碼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問津。生涯落寞得很。」

在北京時,齊白石最初居於法源寺,原湖南巡撫陳寶琛的孫子陳師曾於琉璃廠南紙店見齊白石所懸掛之賣畫刻印潤格,特訪法源寺,與齊白石成為莫逆之交。

正是由於幸識陳師曾,齊白石改變了過去一直堅持的冷逸畫法,「餘作畫數十年,未稱己意。從此決定大變,不欲人知,即餓死京華,君等勿憐,乃餘或可自快心時也。"

所謂的「變法」,即借鑑吳昌碩的重彩畫法,獨創「紅花墨葉」一派。

↑2018春拍張宗憲先生舊藏齊白石92歲寫贈楊虎將軍《滿堂吉慶圖》

從生冷奇崛到「紅花墨葉」

中國畫在唐代曾經崇尚色彩,青綠山水名重一時。到了宋代,詩意水墨成了畫壇主流。清代,八大、石濤為代表的野逸派,不尚彩色,作畫不為淡墨,即為焦墨,孤冷奇崛的風格影響了包括齊白石在內的若干後世畫家。

清末民初,受東洋繪畫的影響,重視裝飾性與圖案式的風格,漸漸成了海上風尚。日本近代著名畫家橫山大觀、菱田春草在《關於繪畫》中說:色彩刺激人的直覺,是給人帶來忘我快感的捷徑。

而在當時的中國,這種風格的始作俑者是趙之謙,他喜歡用濃豔明朗、對比強烈的色彩,善於用紅、綠和墨三種重色,善於從衝突中求協調,因而在畫面上,莫不精神飽滿,氣勢逼人。

吳昌碩用色似趙之謙,喜用濃麗對比的顏色,尤善用西洋紅寫紅梅、牡丹,色澤強烈鮮豔。

陳師曾勸齊白石向吳昌碩學習,改變繪畫風格,讓畫作增加色彩感。齊白石接受了這個建議,在回憶中,他說陳師曾「勸我自創風格,不必求媚世俗,變通畫法,這話正合我意,自創紅花墨葉一派。」

當有機會觀看了吳昌碩的畫作後,那些作品也深深觸動了齊白石。他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外邦顏色有西洋紅,其色奪胭脂,餘最寶之。曾於友人處見吳缶廬所畫紅梅,古豔絕倫。」 從此,齊白石也愛上了「西洋紅」。

據齊白石的好友、著名畫家胡佩衡回憶:「記得當時我看到他對著吳昌碩的作品,仔細玩味,之後,想了畫,畫了想,一稿可以畫幾張。畫後並且徵求朋友們的意見,有時要陳師曾和我說,究竟哪張好,好在哪裡,哪張壞,壞在什麼地方,甚至還講出哪筆好,哪筆壞的道理來。」

齊白石的學生婁師白說,乃師齊白石「使用顏料的特點之一是多利用礦物質的顏料,取其色彩持久之優點;其次,使用原色較多,以保持顏色的純正沉穩,避免不同性質的顏色調在一起,因發生緩慢的化學反應而變色;此外,他用色一般較重,以延緩褪色的時間,而且用色厚重能使色彩鮮明,對比強烈,出現理想的效果。」

齊白石後來委託胡鄂公請吳昌碩為他寫「潤格」。「潤格」,就是畫的價格,可以自訂,也可以由藝術界前輩耋老來代訂。齊白石當時尚屬不知名畫家,而吳昌碩聲名正隆,被日本畫界譽為「嘉道一人」。因此,求請吳昌碩寫「潤格」,除了有熟人相託、奉上潤筆之資而外,求請之人還要寫封信,表明自己的心跡。

據說,齊白石奉上一首詩:「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吳昌碩的號)衰年別有才。我欲門下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詩意誠懇,打動了吳昌碩,吳昌碩親撰「潤格」,並寫下了幾句頗含嘉許之意的話,大意是齊白石於京城畫聲隆顯,求畫者絡繹不絕。而事實上,齊白石當時的畫風與京城流行樣式大為不同,門可羅雀。

吳昌碩為齊白石訂出的潤格不低:4尺12元,5尺18元,六尺24元,8尺30元,冊頁摺扇每件6元。雖然這個價格連同期吳昌碩潤格的一半不到,但已經大大地抬升了齊白石的畫價。

齊白石筆下的和平鴿 北京畫院藏

東京畫展改變人生軌跡

齊白石知名度何時超越吳昌碩,成為中國畫的代表人物?坊間通常認為決定性的事件,是1922年在日本舉辦的第二次中日聯合書畫展,但事實上這只是齊白石改變人生軌跡的開始,距離取代吳昌碩,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據日本早稻田大學講師、藝術學美術史學博士陸偉榮撰文介紹,1922年5月6日的《東京朝日新聞》第六版,以「第一回日華聯合繪畫展覽會」為題,用近700字的篇幅刊登了這次展覽的消息。

《東京朝日新聞》在評價齊白石的參展作品《桃花塢》時,稱其「富於氣韻,墨色變化妙不可言……相信可以說乃本次展覽的傑作之一。」

北京畫家陳半丁也獲得了日本媒體的讚賞,稱其作品「雅趣橫生,非常出眾」,但這一評價在國內長期被有意遮蔽。

坊間流行的文章,多稱齊白石一戰成名,獲取了國際聲譽,但陸偉榮認為,這樣的認知很可能是一廂情願,事實卻並非如此。陸偉榮在文章中寫道,1967年,日本的一家叫求龍堂的出版社出版了杉村勇造的《畫人齊白石》,從1922年的記述內容來看,多半沿襲《齊白石自述》的內容,比如提到陳師曾勸其參加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他畫了幾幅山水和花鳥讓陳師曾帶到日本等,基本上源自《齊白石自述》的內容,而類似1922年5月6日的《東京朝日新聞》的重要事項卻隻字未提,也許是根本不知道。

1972年,日本在新宿伊勢丹百貨店舉辦「齊白石展」時發行的畫冊,由大東文化大學教授杉村勇造作序,該畫冊卷後的齊白石簡歷,對齊白石1920年至抗日戰爭這段時期的記載竟然是空白,連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這個重要內容也沒有任何表示。

陸偉榮在他的文章裡透露,當年《東京朝日新聞》報導1922年5月的中日聯合畫展時提到,「上海的畫家作品至今尚未到達日本」,這也從某種意義上揭示了何以此次畫展沒有吳昌碩任何消息的真相。

據陸偉榮考察日本的相關資料,坊間流傳的法國人在東京選了陳師曾和齊白石兩人的畫,加入巴黎藝術展覽會,以及日本人又想把陳師曾、齊白石的作品和生活狀況,拍攝成電影在東京藝術院放映等傳言,「目前尚無相關的詳細資料可以為證。」

不過,這並不影響東京畫展對齊白石的影響。齊白石寫了一首詩以記錄東京畫展對他命運的改變:「曾點燕脂作杏花,百金尺紙眾爭誇;平生羞殺傳名姓,海國都知老畫家。」

此後,齊白石的日子確實有所改善,他自己在文章中說:「從此以後,我賣畫生涯,一天比一天興盛起來。這都是師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

但與吳昌碩相比,齊白石那時仍然處在追趕狀態,並未能取而代之。1931年齊白石自訂的潤格,花卉作品4尺20元,8尺72元,扇面2尺10元,仍只及吳昌碩1922年潤格的一半多一點。

1928年,徐悲鴻邀請66歲的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寫了一首《自嘲》詩:

少年為寫山水照,自娛豈欲世人稱。

我法何辭萬口罵,江南傾膽獨徐君。

謂我心手出異怪,神鬼使之非人能。

最憐一口反萬眾,使我衰顏滿汗淋。

此詩是為感激徐悲鴻的賞識而作,詩中用了「一口反萬眾」這樣的句子,表明當時的他,尚未能獲得北京藝術界的肯定。

齊白石漸以花卉用色鮮豔大膽聞名北京,但他的山水畫,仍然少有人問津。1931年,他在一本山水冊上題字,五味雜陳地提及此事:「吾畫山水,時流誹之,故餘幾絕筆。」這一年,齊白石在私立京華美術專科學校任教,中國畫學研究會會長周肇祥說畫是野狐參禪,並私下對學生說:「千萬不要學齊先生,他的畫是騙人的。」

1931年的5月,為了擴大齊白石的影響,徐悲鴻說服中華書局的主要負責人舒新城出版了《齊白石畫集》,親自編輯並為之寫序。他評價齊白石的畫說:齊白石之長處,在有色彩,一往直前,無所顧忌,惟多紅而少綠。或其性格所尚,寫昆蟲突過古人,其蝦、蟹、雛雞、芭蕉,以墨寫者,俱體物精微,純然獨創。看到齊白石的長處在「有色彩」,徐悲鴻可謂深知其長,一語中的。

齊白石 《萬竹山居》 北京畫院藏

走向世界的不凡之路

齊白石有一句名言:「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他那些雅俗共賞的畫作,多數半寫實半寫意,寫實的部分甚似,寫意的部分則「不似」。

事實上,這也是他獲得國際國內聲譽的重要原因。

齊白石寫實的部分,繼承了中國畫的傳統,也符合1949年後用現實主義手法刻畫工農兵生活的藝術創作主張。齊白石能夠栩栩如生地畫出蝦、蟹、雛雞、芭蕉、枇杷、白菜等物,即便是普通的工農兵群眾,也能夠辨識與欣賞,做到了藝術服務工農兵大眾、服務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符合國家文化意志,這或許是他在國內廣受追捧的原因。

而寫意的部分,雖然同樣是中國畫的傳統,但與西方的現代主義,又殊途同歸、異曲同工。

據北京畫院理論研究部主任呂曉介紹,曾於國立北京美術專門學校任教的捷克畫家沃伊捷赫·齊蒂爾,是齊白石畫作最早的外國收藏者與推介者之一。

齊蒂爾於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生活在北京,約在1927年,齊蒂爾開始收藏齊白石的畫作,他將齊白石視為當代中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並竭力向同時代的歐洲人傳達齊白石的藝術觀念。在1928年至1936年間,齊蒂爾籌劃了20餘場展覽,其中一次展覽於1930年3月在維也納展出。此次展覽中,齊蒂爾首次將齊白石的繪畫介紹到歐洲。展覽中包含約30幅齊白石的畫作,其中一些是動物題材,如蟹、蝦等,其他的則多以各種花卉植物為題材。此外,齊白石典型的山水畫也在展覽中展示。隨後,齊蒂爾在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倫敦等地相繼舉辦展覽,展出了大量齊白石的作品。

此時,齊白石的作品在東洋,也開始受到關注。1927年,日本外交官須磨彌吉郎被派駐中國後,系統地收藏了中國畫,其中畫作就有70多幅。他稱齊白石的作品風格、美學價值則由另外一位為「東方的塞尚」,竭力向友人推薦。

今年的保利春拍,須磨彌吉郎收藏的一冊齊白石山水冊頁亦在其中,上有須磨彌吉郎的題跋:「白石翁畫山水最罕而佳也,此冊又翁山水中之白眉也」。

須磨彌吉郎所藏齊白石,曾於上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於東京、舊金山多地進行巡迴展出。由1960年東京白木屋百貨商店展出的「須磨收藏齊白石作品展」畫冊《白石·Ch』i Pai-shih》中的作品目錄來看,當時展出的96件套作品,中堂、條幅類為大宗,其中以花鳥最多、山水次之、人物最少。

須磨彌吉郎在1960年展覽畫冊《白石·Ch』i Pai-shih》的自序和前言中說:「在中國畫領域中,我絕大部分精力放在收藏齊白石的繪畫上」。齊白石非常看重與須磨彌吉郎的交往,曾有詩云:「咫尺天涯幾筆塗,一揮便了忘工粗,荒山冷雨何人買,寄與東京士大夫」。

須磨彌吉郎對自己與之間的藝術交往,同樣深以為榮,於1960年寫道:「我對他(齊白石)的多次造訪至今記憶猶新,他和他的繪畫將永遠活在我心中」。

西方更易接受齊白石

1924年,年僅22歲的龐耐和新婚不久的丈夫共同於紐約開設了美國最早的一家經營中國藝術品的畫廊:Jan Kleykamp。龐耐女士於上世紀40年代初睹齊白石的《紅梅》,深為其藝術感染力打動而購下該畫,隨後,畫廊的收藏方向轉向中國書畫。上世紀50年代初,她分別在美國多個城市的美術館舉行中國書畫展,其中有大量齊白石的精品畫作。

研究齊白石海外收藏的學者龔繼遂撰文介紹說,龐耐經營的齊白石作品主要是由畫家汪亞塵提供的,汪亞塵先在國內購買齊白石的作品,然後帶到美國交給龐耐進行銷售,而向美國藏家介紹齊白石的作品風格、美學價值則由另外一位收藏大家王方宇來負責撰寫,實際上他們三個人形成了一個經營、銷售齊白石作品的「鐵三角」。王方宇認為齊白石是真正的藝術大師,他專門出版了用英文介紹齊白石作品的書。

韓國首爾梨花女子大學研究生院美術史專業教授洪善杓,從戰後亞洲文化重新興起的角度,來看待齊白石畫作在亞洲的影響:「縱觀中國繪畫對近現代韓國畫壇的影響,最令人矚目的應是畫家齊白石。20世紀30年代,東亞現代主義開始興起,作為現代中國的大畫家,齊白石開始在『殖民地朝鮮』的書畫界被人們所熟知,1945年以後,人們欲突破殖民地文化的日本畫風格,人們開始正式吸收和應用齊白石的畫風。而20世紀70年代後期,人們為了從抽象美術的影響中解脫出來而發起了彩墨造型運動,從這一時期起,齊白石的畫風再一次開始被人們關注和靈活應用。」

中國美術史學者萬青力認為,西方現代藝術,特別是法國現代派野獸派都深受東方特別是日本影響。西方人認為中國繪畫是表現主義,認為寫意畫和西方表現主義的畫是一樣的,所以很容易接受齊白石,他們認為齊白石的畫是表現派。因此,齊白石正好符合西方追求的形式,點、線、面、色彩的對比和張力,都可以從齊白石的畫中找到共鳴。

在國際國內的多重影響下,最終,長壽的齊白石在晚年獲得巨大的名聲,成為了中國畫的代表人物,各項榮譽也隨之而來。

北京畫院理論研究部研究員馬明宸撰文記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齊白石轉交了一封姓周的湘潭老鄉寫給毛澤東的信,毛澤東寫信向齊白石致意,齊白石刻兩方印送給毛澤東。

1950年秋,周總理責成有關部門對齊白石居所進行了修葺,齊白石作畫相贈表示感謝。

作家舒雲撰文說,1951年4月間,毛澤東派章士釗邀請齊白石到中南海豐澤園賞海棠,並共進晚餐。毛澤東和齊白石是湘潭老鄉,毛澤東為齊白石敬酒。齊白石揀端硯、歙硯、圓硯各一方送給毛澤東。

1953年,齊白石獲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1月7日上午,中央美術學院慶祝白石老人90誕辰。在慶祝會上,還展出了他的繪畫、書法和印章。是年,齊白石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一屆理事會主席。

1954年4月28日,中國美術家協會在故宮博物院舉辦「齊白石繪畫展覽會」。8月份,已經90周歲的齊白石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1957年9月,93歲的齊白石辭世,9月22日各界人士為他舉行公祭,哀榮備極。

儘管已經去世六十多年,但齊白石及其作品,仍然像他的繪畫色彩一樣,紅透國內外。

(原標題:白石為何這樣「紅」)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孫曉飛

編輯:TF001

相關焦點

  • 國畫碰撞油畫,冷軍的紅蜻蜓畫的出神入化,卻在尾巴上敗給齊白石
    國畫碰撞油畫,冷軍的紅蜻蜓畫的出神入化,卻在尾巴上敗給齊白石文/一休道中國的國畫,主要是以人物、山水、花鳥動物等這麼幾大類,國畫起源於古代,古代的文字為象形字,所以字與畫在當時是一個意思。國畫的繪畫形式主要是用毛筆蘸水彩墨與紙或絹上作畫。
  • 衰年錦時,猶未為晚 | 我與齊白石的命盤奇緣
    無論大畫家還是小人物,當以愛國為己任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所以今天講到人白石這位大畫家多少會讓人摸不著頭腦——這裡跟大家解釋一下我說齊白石,其實是為了說說我自己是出身鄉間農家的小木工有人不服氣了爾小姐你明明出身書香門第怎麼會和出身鄉間的齊翁命盤一致?!
  • 抖音網紅丁真爆紅後,為何被那麼多人怒罵?
    隨著直播平臺的盛行,在抖音上迅速大火的網紅更是層出不窮,最近,想必在網絡上最火的應該就是丁真了吧,他可謂是一夜爆紅網絡。丁真在爆紅之後,備受關注,甚至在娛樂圈中的一些明星都有提起到了丁真。不過,大火的他在網絡上也遭到了不少黑粉的怒罵。那麼,爆紅後的丁真為什麼會被那麼多人黑呢?
  • 晚年齊白石,是愛錢又好色的「醜類」?逝後54年,身邊人澄清謠言
    現代名畫家,齊白石出身最差,但也得數他最有福氣。這位「畫壇王寶強」、「民國老北漂」,逆襲成就完美一生。湖南年少得志,京城甲子變法,畫作爐火純青,是越老越紅,越老越多斤,越老越多紅顏相伴,活到了93這樣的高壽。
  • 本命年只知道穿紅內衣?另外3點講究可趨吉避兇,你竟還不知道?
    本命年穿紅,以求吉祥本命年穿紅,在我國許多地方都是很講究的,人們認為穿紅內衣、紅襪子、扎紅腰帶,就能在本命年起到消災避禍,保平安的作用。然而,這種紅色的內褲和襪子最好是由別人送的,而不是自己買的,因為據說別人送的趨吉避兇的效果要比自己買的好。
  • 穿紅衣服的人,為什麼桃花運特別旺?99%的人都不知道
    我的一個朋友,因為本命年,最近也被家人安排了一身紅,這其中包括:紅外套,紅褲子,紅鞋子,紅襪子…… 總之,她遠遠地走過來,整個人都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然後,在路上就被一個清秀的小哥要了電話,看樣子離脫單不遠了。
  • 北京一網站取名紅百度含大量按摩交友信息
    近日一網友報料稱,他發現一個名為「紅百度」的網站,該網站不僅風格與「百度」相似,就連網絡域名也只是在「baidu」前加了個「red」(下稱紅百度)。網友稱,紅百度上有大量性服務信息,他和幾個朋友因為輕信該網站的「同城交友」信息不幸中招,賠了時間又折金。
  • 一人之下:周蒙知道甲申之亂秘密,他也沒禁制,為何不說出真相呢
    而很多人不想得到八絕技,只想解開當年甲申之亂的秘密,尤其是張楚嵐,因為馮寶寶的身世和甲申之亂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能知道當年的秘密那就知道了馮寶寶的身世,這對他來說是第一等大事。其實現在很多老人知道當年的甲申之亂的秘密,比如周蒙,老天師等。這些人都是當年的知情人,老天師不能說出來是因為有天師度的禁制,但周蒙沒有禁制,那他為何不說出當年的真相呢?
  • 關於整治祭路祭車和婚慶亂貼紅紙陋習的通告
    近年來,我縣大力整治祭路祭車封建迷信活動和婚慶亂貼紅紙陋習,廣大幹部群眾積極響應,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有部分群眾封建迷信思想嚴重,這兩項陋習尚未徹底遏制,影響了交通,汙染了環境,損害城鄉容貌和文明形象。
  • 齊白石畫個老頭兒掏耳朵,為何成經典之作?揭露出了人性的黑暗!
    文|起源齊白石畫個老頭兒掏耳朵,為何成經典之作?揭露出了人性的黑暗!齊白石畫蟲要說國畫的歷史,從漢朝便已經誕生,距今已經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這麼長的年代中,各朝各代的畫家數不勝數,天上飛的水中遊的地上跑的,幾乎都有人畫過,齊白石如何找出別人沒畫過的東西呢?
  • 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紅的,但有時眼睛一紅,心就黑了
    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紅的,但有時眼睛一紅,心就黑了2、別人說的話,並不是每句都要聽,對於嘲笑與詆毀,背後嚼舌根,或是等著看你笑話的人,讓他們說,你只管跑,他們開心就好,你不辜負自己,反正那些人一輩子也不會明白,你翻山越嶺看到的風景, 到最後還是我說了分手,可我卻哭得比誰都難受,黃景也有些頭疼,不是魔武的學生,就這倆,你們別誤會,其他人還是好的!
  • 農村老人仙逝,為何喪禮上要擺人情簿,有些為何還不止一個
    有老人仙逝,家屬給老人辦喪禮,這件事情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緬懷親人,這都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你們見到過一家人辦喪禮,同時放5個人情本的沒有。如果到去世的人家裡惦念死者,在常德話裡就回說成「上祭、弔孝、吃冷肉的」。
  • 本命年為什麼要穿紅?你一定不知道!
    這時,對人的保護就會減弱,妖魔邪祟就會乘虛而入。而紅色能夠去災闢邪,所以人們就會穿紅衣服,系紅腰帶。後來被人們發揚光大,連內褲、襪子都要紅色。 2 男女之事為什麼叫「桃花運」?
  • 茅臺的紅絲帶竟然還有這麼多秘密?這麼多年真是白喝了!
    過年過節時,時家家戶戶團圓時,遠在他鄉的親人也都歸來了,在相互串門聊天,敘敘舊聊聊感情,偶爾幾個親朋好友一起坐下來吃個飯,說到過年過節的飯局,最不可缺的是什麼呢?其實最不可缺的是酒,放到節假日來臨,也正是很多人都休息放鬆的時候,我國的傳統也是無酒不歡,把酒言歡,酒中蘊含著很多的情感,所以飯局上必不可缺酒,酒呢,有紅酒和白酒還有啤酒。白酒當中最出名的就是茅臺酒了,今天阿文就給大家來說一說茅臺酒紅絲帶上的四層秘密,如果你還不知道,這麼多年的白酒可真是白喝了。
  • 茅臺酒上紅絲帶有什麼含義,3處含義,知道的人都是懂酒的人!
    茅臺酒上紅絲帶有什麼含義,3處含義,知道的人都是懂酒的人!我們都知道茅臺酒是一個比較知名的酒,而且還是作為我們中國的國酒,對於喜歡喝酒的人來說茅臺酒的味道不僅非常的好,而且拿出去送禮也會感覺特別的有面子,但是很多朋友喝過茅臺酒,但是知道茅臺酒上面的紅飄帶有什麼作用嗎?
  • 為何蔡徐坤手掌總是紅的?本以為是皮膚太白,得知原因後被贊敬業
    蔡徐坤最近十分火,看了青春有你後覺得這個人性格很溫暖,在工作方面很專業,對待訓練生的舞臺看得十分細節,會精準的點出每個選手的缺點不足,但也會溫柔地說出鼓勵選手的話,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也是練習生出來的,所以對待選手才會這麼的感同身受,看餓了青春有你2之後就回去看了偶像練習生第一季,在裡面發現了蔡徐坤有一個特點
  • 畫吾自畫:從齊白石的京華生活與梅、菊作品談衰年變法(下)
    (圖一)齊白石,《墨梅圖》,紙本,1917年,北京畫院藏在不斷對前人畫梅的臨摹和學習中,齊白石逐漸開始走向了自我風格獨立道路,在這一過程中,對齊白石起到亦師亦友的推動作用的陳師曾曾在齊白石1917年所畫的《墨梅》(圖一)中有如下題詩。齊翁嗜畫與詩同,信筆誰知造化工。別有酸寒殊可味,不因蟠屈始為工。心逃塵境如方外,袍裹清香在客中。酒後嘗為盡情語,何須趨步尹和翁。
  • 不知道這個道理的人,都是不幸的人,齊白石的名言,說得很有道理
    不知道這個道理的人,都是不幸的人!是什麼樣的道理呢?如果大家沒有往下讀,也沒有去讀齊白石的語錄,會怎麼回答呢?相信很多人都會說,不知道做人的道理,都是不幸的人。對於很多人而言,一個人倘若不知道做人的道理,那麼他不論到了哪裡,都不會被人歡迎,甚至會遭到別人的排擠、看不起、嘲笑,挖苦,甚至是欺負。
  • 你知道哈弗H6「紅藍標」的區別嗎?網友:為了銷量不擇手段
    你知道哈弗H6「紅藍標」的區別嗎?網友:為了銷量不擇手段現在國人最愛的車型那非SUV莫屬了,寬敞大氣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那要說哪款SUV最招人喜歡、銷量最好,相信很多網友都會選擇長城哈弗吧。但是消費者發現,明明都是哈弗旗下的一樣的車型,卻分了紅標和藍標,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很多人為此表示了疑問,那麼今天萌姐就跟大家聊聊哈弗H6的「紅藍標」。雖然哈弗旗下的很多車型都分「紅藍標」,但是一開始的哈弗H6是沒有這樣的。只是因為哈弗H6上市之後,喜歡它的消費者越來越多,漸漸的銷量上升很快。哈弗意識到消費者對於車子的審美和要求都不一樣,於是他們專門設計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 向太怎麼都沒能捧紅的向佐,一談戀愛就紅了?難不成郭碧婷旺夫?
    向佐和郭碧婷這對新婚夫婦估計是打算承包這一整年的熱搜了,從年初的相戀到四月份再到如今的結婚,相戀僅八個月就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不得不說進展真的是十分神速,這段「美女與野獸」「王子與灰姑娘」的愛情故事,從開始不被人看好到如今逐漸被人們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