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齊白石,在中國現代畫壇,無疑是扛把子人物。迄今為止,他價值億萬的畫作,已經拍出5幅之多,百年來首屈一指。
2011年5月22日,他1946年創作的《松柏高立圖》,更是以4.255億成交,這是破了中國畫記錄的。吳昌碩瞧不起齊白石,譏諷說「北方有鄉巴佬學我皮毛竟成大名」,可最後最領風騷的還是這麼鄉下木匠。百年國畫史,無人能居其右。
現代名畫家,齊白石出身最差,但也得數他最有福氣。這位「畫壇王寶強」、「民國老北漂」,逆襲成就完美一生。湖南年少得志,京城甲子變法,畫作爐火純青,是越老越紅,越老越多斤,越老越多紅顏相伴,活到了93這樣的高壽。
白石老人在生理上,似乎也天賦異稟:83歲還生兒子,85歲吵鬧要續弦,93歲臨終前還想與一位22歲的姑娘成親……
但與此同時,齊白石在現代畫家中,估計名聲是最不好之一,顯得既好色又貪財。一種很強大的聲音認為,齊白石一生尤其到了晚年,生活的重心,似乎除了畫畫,就是鈔票與女人。
近些年來,自媒體興起,調侃齊白石的段子更是層出不窮。比如動輒要錢,而且要高價,不給任何人面子,解放後連陳毅上門都被索要4兩銀子,搞得不明情況的他瞠目結舌;比如三妻四妾,而且越老越喜歡年輕幾十歲的女子。這種摳摳唆唆、又挺「渣」的言行,實與我們平素所奉的那種講氣節、真性情、純粹瀟灑、不為鬥米折腰、落筆隨心所欲,一揮而就一代藝術巨匠形象不符。藝術,被齊老淪為鍋碗瓢盆,墮到飲食男女。
這樣的齊白石,不僅瓜眾不滿,連歷屆名人都義憤填膺。前幾年,「京城首席噴子」王朔就罵過,「這個老冒,就是招搖撞騙,畫顆白菜,塗兩個小雞,蓋個小戳,就值那麼千萬上億?你連個人物都不會畫,還什麼畫家」云云。據說,丙午丁未年,連李雲鶴都忍不住私下斥責他,「畫幾隻蝦米、兩個螃蟹就叫文化、就稱藝術、就當大師,那有什麼實際意義,能如油畫那般為人民服務麼?」 可以說,他的才情舉世公認,但他的私德多數人是不服氣的。
以我閱讀所及,對齊白石老人種種貶低,都是片面的,更是不厚道的。很多藝術家乃至大師,在現實生活裡,當還原真相時,確實也會顯示出俗人的一面,美醜並現悲喜共存。具體到齊白石,他一生吝嗇不假,愛錢不假,娶妻多任也不假,無需為之辯護。
但是,如今報端尤其是自媒體,形形色色所謂「起底」,要麼不了解內情,要麼刻意誇大,要麼純粹罔顧事實意在抹黑,是理應為之洗冤釋謗的。
比如,齊白石一生,表面上愛財如命,但他從來沒有拿過哪怕一分錢的不義之財。他之愛財,是亂世逼就地,值得仗義疏財時他也毫不吝嗇。
當代名作家、名書畫家黃苗子,是在解放前就與齊白石是有很深接觸的。按他說法,齊白石表現的這麼愛錢,大體就是被折騰怕了。他的觀察,「老人除了畫畫,對日常生活不甚關心」。敵偽時代、「金圓券」時期,齊曾經把半生積蓄,都存銀行裡,結果取出來時早就一文不值。齊白石沒有辦法,能想到的主意,就是「把血汗換來的錢」買成金條纏在腰際。這是採取「中國農民的傳統辦法來保護自己,這是他引起社會譏笑的原因」。
這段見於黃苗子《畫手看前輩》一文,發表於2011年,齊白石老人已駕鶴西去54年。該文我昨日重看到,私心覺得是智者之言。實際上,齊白石「對朋友與學生,是十分熱情慷慨的」:送錢、送畫,是家常便飯,儘管他明知自己的畫很值錢。黃苗子、徐悲鴻等人手中是很多的,基本都是免費「蹭」來。這其中,尤以吳祖光新鳳霞夫婦,業界傳聞收藏最多,現今也不知道是否在其後人吳歡先生手中。近些年拍賣市場似不見流散出來。
齊白石其實也是很有骨氣的人。一輩子自食其力不說,也不願與權勢人物有來往,自刻圖章稱「白門老屋不出公卿」。他一生沒有巴結過什麼權要,日據時期寧挨餓也不絲毫讓步,是有風骨的。當年,已是建國後,某周姓巨公覺得他住所寒磣,親自指示安排一大宅,以示優待。但齊白石「傲視王侯」雅不願意,還是以「住不慣」為託辭,回到了跨車胡同舊宅,有人贊他是「現代陶淵明」,我並不覺得過分。
晚年的齊白石,看似風光,聞風往拜者踵接,但其實很寂寞,很想家。還是黃苗子的回憶文章,說過一事:某次拜訪,順便給他捎帶家信,齊白石接過「十分高興」,讀過又沉默良久。而後,他不由分說,打開大櫥,非得讓黃挑一畫以贈。他在該畫題跋,「八十九歲之白石老人,久客京華,夢也思家,時值苗子弟攜予親人書至,此謝之「。類似「失態」,晚年齊白石有過很多,見於各種回憶文字。
與此相關的是,晚年齊白石似乎很「好色」。他不斷地收女弟子、認乾女兒,當今人多有非議,我倒覺得是老人寂寞、好熱鬧所致。他是喜歡年輕漂亮女人圍著他、哄著他的,但對於一個近百歲老人來說,實不好過分解讀。他並沒什麼過分之舉。
他初識評劇紅角新鳳霞時,曾「不轉眼」地看著她,讓陪侍護士發話:「有這麼瞧人的?」老人不高興答道,「我都90歲了,為啥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新鳳霞高情商,也知道老人並沒惡意,順水推舟自薦作乾女兒,老人求之不得,氣也消了。這事來個了喜劇收場。
齊白石的愛錢、好色,大多都是類似情況。現在很多自媒體朋友,下筆十分嚴苛,鄙意是並無必要的。齊白石並沒那般不堪,事實也多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