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十分聰明用三分,剩下七分留子孫,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2021-01-15 飛魚談教育

導語:農村老話:十分聰明用三分,剩下七分留子孫,是啥意思,知道嗎?

我們國家由於歷史非常久遠,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所以先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燦爛的文化。而在農村,最淵源流傳的就是一些農村老話或農村俗語。因為容易記住,道理也深刻,所以老話是農村非常獨特的文化,也最為人們所熟知。

這些話也被稱為民間文化,雖然不是正式的文學著作,但因為是以前的人們通過生活經驗和觀察總結出來的,對於人們的生活和處世有著莫大的幫助和指引。所以即便進入了新世紀,很多農村老人時不時也會念上一句。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也很喜歡聽老人們說的農村俗語,當時不理解意思,即便爺爺解釋給我們聽,我們也是雲裡霧裡。現在想想覺得好可惜,不過由於聽得多,還是能記住一些農村老話的。「十分聰明用三分,剩下七分留子孫」就是這樣一句農村老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農村社會是個熟人社會,大家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所以古人說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就是:如果你有十分的聰明,你就用三分,剩下的七分留給子孫後代。深層理解就是,即使你再聰明,也不要全用光,要為子孫後代著想。同時也是告誡人們做人不能太斤斤計較,不吃大虧就可以了,如果凡事都斤斤計較,在你這一代把「聰明」都用完了,子孫後代如果沒有你這麼聰明,他們就會開始吃別人的虧。

在筆者看來,「十分聰明用三分,剩下七分留子孫」這句農村老話也是給人們說了一個普遍的道理,什麼事情都不要做絕了,不然於人於己都不利。在你這一代,你可能因為聰明不會吃虧,但是你得為子孫後代積德積福,留下七分的聰明給他們。另外一個人如果平時積德行善,村裡人也會感恩你,以後對你和你的子孫後代也會有所照顧。這和西方的名言「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怎麼樣,咱們農村的老百姓還是非常有智慧的吧。

今日話題:對於【農村老話:「十分聰明用三分,剩下七分留子孫」,大家怎麼理解呢?】大家認為這句農村俗語說的有道理嗎?歡迎大家一起留言、交流、探討!

本文為【農言微語】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任何形式轉載,本人將保留法律意見,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傳子孫」,後半句你未必知道
    時代在發展,農村自然也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曾經朗朗上口的東西,在經濟發展的車輪下,變得似乎只剩下了記憶裡的影子。曾經很多頗為在意的,曾經心心念念的,都變得那麼的無足輕重了。你還記得曾經在村頭,圍坐在老人跟前聽他講農村俗語的情景嗎?
  • 農村人常說:「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傳子孫」,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 「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傳子孫」這句俗語,也是農村老人時常對後輩提及的,首先我們先來理解一下它字面的意思,然後再深究這句話的深刻意義,。這句俗語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有十分聰明,那麼他自己應該用這十分中的七分聰明,剩下的三分要留給子孫後代們使用,不能自己一個人都把這十分聰明全用光。聽完這句話的解釋,可能有的人會說「我即使用了七分聰明,那剩下的三分也給不了子孫後人啊,既然給不了,子孫是怎麼用我自己的聰明呢?」
  • 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農村老話告誡:做人不可太聰明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其中的一句: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倘若十分都用盡,後輩兒孫不如人。聰明是個好東西,誰不想父母把自己生的聰明些。這樣,不管是學習、生活、還是工作,都能輕鬆面對,不至於什麼都學不會,什麼都學不好。可是,老輩人卻另有他們的一番看法,聰明雖好,卻也不能過於聰明了,否則後世子孫的日子可能就不好過了。
  • 農村俗語「墳頭凹下家生敗,墳腳崩潰子孫悲」,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墳頭凹下家生敗,墳腳崩潰子孫悲」,啥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也傳承了很多優秀的文化,在農村生活著淳樸的鄉親,由於舊時文化知識欠缺,很多村民不識字,很難了解一些文學的著作!而俗語的出現,口口相傳,尤其是複雜的哲理口語化,更能在農村傳唱,這也是俗語一直流傳至今的緣故。
  • 農村俗語「男怕孤辰帶三,女怕寡宿有午」,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是熟語中的一種,又被稱俚語或「諺語,是流傳在農村大街小巷的一種語言藝術,一般來說,俗語的特點是,郎朗上口且幽默易懂,內容豐富且形式精煉,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俗語也經過無情的歷史的檢驗、汰洗和提純並傳承至今,而俗語之所以能流傳至今,無外乎它獨特的魅力,人們常常能從俗語中領悟出一些真理,比如說
  • 農村俗語「十羊九不全,一羊坐殿堂」,啥意思,老人的話有理嗎?
    農村俗語「十羊九不全,一羊坐殿堂」,啥意思,老人的話有理嗎?在我國,十二生肖由來已久,對於它的起源,目前專家們還沒有得出明確的結論,但是根據相關資料記載,十二生肖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而且十二生肖的起源和動物崇拜有關,同時也是十二地支和人的出生月份相匹配所對應的十二種動物。
  • 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人重視祖墳,一方面是因為傳統的孝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農民看來,祖墳的狀態會之家關係到子孫後代的運勢,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熟悉農村的朋友都知道,以前的農村大多實行土葬,墳頭也是用土填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的墳頭一般會出現幾種不同的變化,有的墳頭一直光禿禿的不長雜草,有的被密密麻麻的野草覆蓋,也有縮小塌陷的情況。
  • 農村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是啥意思?為何逢八不能歸家?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好處?文/農夫也瘋狂古人一直很相信「相由心生」一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以後的發展怎樣,這些都是可以從面相中有所體現的。也就是說不同的面相,會預示著不同的命運。
  • 農村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額擠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麼?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老人言: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老祖宗的話值得深思
    鄭板橋都說:「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入糊塗更難」。 上了年紀的老人之間經常流行一句俗語:「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 意思是做人不要太過於精明,如果這一代的人都特別的精明,那麼下一代就很可能出現傻子、呆子。它意在提醒人們做人不要太過於精明,算計這個算計那個的。
  • 農村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是啥意思,你做到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是啥意思,你做到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有的是關於教育問題的,有的是關於天氣狀況的,還有的俗語是關於做人做事的等等,這些俗語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在以前的時候幫助了很多農民,但是如今因為農民的生活變好了
  • 農村的15句俗語,可供人們日常生活作為參考,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社會的發展,農村的進步,很多的俗語也在不斷的變化之中,一些俗語由於其局限性,慢慢的被時代所拋棄,而有些俗語,則一直伴隨在人們左右,比如說,以下農村的15句俗語,可供人們日常生活作為參考,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1.農村俗語:「種姜養羊,本短利長」,這句俗語說的是種姜跟養羊都是不錯的行業,下的本錢小,而且還能有長久的利潤;比如養羊可以下小羊繼續養。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啥意思?
    導讀: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啥意思?在農村習俗文化中特別注重看日子的文化,人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都能看到看日子的文化習俗。所謂看日子就是農民在進行重大人生節點的時候都會選擇一個吉時,這樣人們會在主觀情感上得到吉利的安慰。
  • 農村俗語:「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世」,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遠離城市的喧囂,你就會把一切煩惱全部拋到腦後,過上平靜而安詳的生活。當然在這裡不僅能感受忘掉一切浮躁,感受優美的環境,還能體會到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品一品那獨特的鄉土人情!愛聊天,熱情好客就是這裡最大的特點,忙完農活或到了飯點,村裡的老少爺們就會聚到一起,談天論地,說說笑笑的。不過最有趣的就是長輩們口中說的俗語了。有時常會為一句俗語的來源和意思爭的面紅耳赤!
  • 農村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是農業大國,土地養活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作為土地的使用者農民,在幾千年的勞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把祖先的智慧結晶傳給後世子孫,為了方便記憶,久之就成了言簡意賅的俗語,別看一句俗語的字數不多,裡面蘊含著先人的生活智慧,仔細品讀方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 農村有句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說的是啥意思呢?有何說法嗎?
    農村有句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說的是啥意思呢?有何說法嗎? 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屋內添瓦,財走人敗」,許多人理解為「在屋頂上加瓦是危險的事,房子承受不住重量就會坍塌,就會造成財失人亡的結果。」
  • 農村老話「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作為一個從不相信運氣的人來說,小編很信奉的一句話就是「禍兮福所致 福兮禍所依」,任何時候都不能太得意忘形了,因為你不知道下一秒等待你的是悲還是喜。恰巧這兩天看到一句俗語「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下面分享給大家。
  • 2021辛丑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婦遇牛,六人分餅」,啥意思?
    對於中國人來說,每年春節的到來才是新的一年的到來,因為在咱們國家一直使用的是兩套曆法,一套是老皇曆的曆法 俗稱農曆,而另一套則是世界上都在用的萬年曆,也就是陽曆。通過翻看日曆,大家可以知道,明年是辛丑年也就是牛年,辛丑是根據六十甲子的推算得出的,在六十甲子中是第36順位,而大家是否知道明年還是寡婦年呢嗎?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什麼是「寡婦年」。「寡婦年」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男怕孤辰,女怕寡宿」,什麼意思,有何科學性嗎?
    在農村,我們常聽老人說,「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這句俗語說的是儘量不要去招惹不必要的是非。的確,俗語在農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文化,更是一種傳承千年的「方圓」!在農村,閒暇時總是愛走在街頭巷尾,去老人經常去的地方!因為那裡有絕妙的俗語能夠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