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都說:「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入糊塗更難」。
上了年紀的老人之間經常流行一句俗語:「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
意思是做人不要太過於精明,如果這一代的人都特別的精明,那麼下一代就很可能出現傻子、呆子。它意在提醒人們做人不要太過於精明,算計這個算計那個的。
長輩們常常把這樣一句話掛在嘴邊:「我走過的路比你吃過的鹽還多」,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也會犯一些小糊塗,但是他們教給後輩的經驗的確讓人受益匪淺,在人生這條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彎路。
如何在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的博弈中掌握平衡,那就看每個人的感悟了。
一、精三分
1、精三分要用到自己的專業上去。
因為知識是與時俱進的,如果你不去不斷更新知識和學習新的知識,你學到的東西在社會上就會慢慢被淘汰。要把理論同實踐結合起來,把現代科學發展的成果運用到自己的專業中去,做事精益求精,才能不被淘汰。
2、精三分要用到生活中去。
要建立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努力把自己融合到社會中去,要能夠適應環境,而後經過自己的努力去改造環境。要順應潮流,大千世界,人人都能生存在這個世界裡,我們也能生存的更好。
3、精三分要用到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上。
學會理智地去平衡問題的矛盾點,處理好每個人的情緒。同時面對挫折的時候,懂得吸取教訓,不會在同一地方栽倒兩次。
二、傻三分
1、傻三分就是要能吃虧。
不計較太多得失,管理人能吃虧,就能領導一個團隊。個人能吃虧,就能在人群中站住腳。一個家庭能吃虧,肯定能搞好鄰裡關係。能吃虧的人,吃點小虧。不能吃虧的人,早晚要吃大虧。
2、傻三分就是要能吃苦。
農民能吃苦,所以收穫豐收的喜悅;科學家能吃苦,所以攻破了難題成就了偉大;老師能吃苦,所以桃李滿天下;學生能吃苦,學習成績就好;領導能吃苦,群眾跟著幹的有勁。
一個家庭的人都能吃苦,才能一輩子享福。能吃苦的人吃一陣子苦,不能吃苦的人吃一輩子苦。
3 、傻三分就是要有耐力。
要想把事業幹成功,必須得有耐力,不能急於求成,走捷徑。數學家一生就研究了十個數。世界著名球星一生就研究了一個球。愛迪生經歷了那麼多次的失敗才發明電燈,靠的就是耐力;袁隆平一生堅持研究水稻實驗,才能創造了輝煌。
三、留下三分給子孫
1、要培養子孫熱愛學習、肯鑽研,博覽群書。
留下再多的財產都沒用,子孫沒有福報一樣消耗不起。要博覽群書,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書本裡吸取營養。不要留給子孫萬貫家產。地球人都知道,富不過三代。
2、要傳承給子孫勤勞、善良、踏實的家風。
培養子孫肯吃苦,不怕吃虧的好品質,才能真正在以後幫助到他們。不要傳給子孫怕吃苦、怕吃虧、愛佔小便宜的壞習慣。
3、塑造子孫吃苦耐勞獨立自主的能力。
奮力拼搏的動力,持之以恆的耐力;一個有耐力,肯拼搏的家族,才能金玉滿堂,富貴吉祥。
做人要糊塗一點,不要太精明。懂得傻三分是一種福氣,懂得留三分給子孫是遠見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