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最讓人唾棄的一張照片:自命為觀世音轉世 還讓李蓮英當護法

2021-01-09 歷史潮河

說起慈禧太后,很多人會把她跟賣國賊聯繫在一起。作為晚清最後一位掌權者,國家處於危難之中,自己還貪圖享樂,一輩子窮奢至極,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昏君」。

不僅如此,她還擅長玩弄權術,讓大清的命運惡化到了不可收拾的邊緣。但是就是這麼一位人物,她卻自命為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還特地找洋人給自己拍了仙照。

那慈禧為何要扮成觀世音菩薩呢?

這其實跟她個人有關,慈禧信佛,所以很多人都叫她老佛爺。在眾多佛教女性當中,觀世音菩薩是最有名的,所以慈禧也自命為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為此她還特地定製了觀音服,找人給她拍仙照留念,過了把神仙癮。

這張照片拍攝於慈禧70大壽的時候,照片中慈禧扮成觀世音菩薩,而旁邊的大太監李蓮英扮成護法神韋馱,雙手合十,橫杵於腕上。

李蓮英也很聰明,他了解慈禧的心思,特地塑造了一尊慈禧模樣的觀世音神像。李蓮英稱慈禧為「太后老佛爺」、「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後來慈禧還去萬壽寺佛像前焚香禮佛,卜籤求壽。

但是就是這麼一位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城的時候,棄百姓於不顧,自己提前開溜了。

在慈禧的心裡,她自己就是現世中的觀世音,儘管她從來沒有認認真真地觀察過這世界的音貌。

她以照片的方式,向世人完成了她的自我暗示。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這種暗示顯得可笑而又可憐。她的國度,江河日下,哀鴻遍野。

晚年的慈禧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過錯,雖然對她來說已經晚了,但是她還是做了。

開辦學堂、派遣留學生、引用西方武器……每一項具體的變化背後,都是一連串的制度性變化。

而正是她的這次新政,讓古老而堅固的帝國結構,在一點一點地鬆動,最後也導致了清王朝的滅亡。

對於中國來說慈禧是罪人,對於封建的清王朝來說慈禧也是一個罪人,她的罪行將永遠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相關焦點

  • 慈禧太后的寵臣李蓮英是怎麼死的呢?病死或者被人暗殺?
    公元1911年,那個曾經陪伴慈禧太后半個世紀的太監大總管李蓮英去世,此時已經處於清朝末期,整個社會風起雲湧,革命黨人與保皇黨人爭鬥已趨於白熱化,對於這樣的過氣人物,是沒有多少人關注的,是以李蓮英的死並沒有引起多大的波瀾,李蓮英的過繼孫女李樂正對外宣稱:祖父死於痢疾,得病三四天就突然死亡,當時見過李蓮英屍體的人畢竟是少數
  • 為何有人說李蓮英是個假太監,他是如何得到慈禧的寵信的?
    慈禧對李蓮英確實非常特別,不但平日裡面青睞有加,還為其打破了滿清太監品級不能超過四品的祖制,讓李蓮英當了個二品太監。慈禧二十六歲開始守寡,正是青春年華,她對李蓮英的厚愛引發了後人無數的遐想,其中就有一則這樣的故事。一天正午時分,慈安太后來到慈禧宮中商量點事情,慈禧在午睡,手下的宮女太監們也都在犯困,慈安太后也不聲張,徑直走到慈禧的寢宮。只見慈禧和李蓮英並排躺在床上。
  • 太監總管李蓮英陪伴慈禧53年,守孝百日才離宮,死後身首異處
    我認為中國古代封建制度茶毒最深的應該是太監製。正常的七尺男子,宮刑服役在宮中,不僅身體不足,心理上也畸形很多。男人不是男人,女人不是女人的日子,就像第三類人一樣,受到歧視,很多尷尬都說不出來。但是,由於王朝管理的需要,這樣的人的存在是必然的產物,所以存在是合理的吧。
  • 李蓮英到底有什麼本事,被慈禧獨寵53年,就會梳梳頭?
    封建王朝最後一個大太監,就是李蓮英,不過他不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他是慈禧老佛爺身邊的紅人,是憑藉這一手嫻熟的梳頭技巧得到慈禧歡心的。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慈禧便是清朝晚期真正的掌權人,也正是如此,李連杰能夠在慈禧身邊待了53年,才更加令人覺得這個人不平凡。就好像歷史上從來不缺少為了皇位爭得你死我活的事情,任何高位都是遭人眼紅的,在宮廷中的一萬多太監中,大總管這個位置更加的具有競爭力,畢竟王爺當不了皇帝還是王爺,大臣當不了宰相還是大臣,太監要是不往上爬,那就只有刷尿盆的份了。
  • 李蓮英有何本事,讓慈禧獨寵53年?只因兩人黑夜裡常幹這些事!
    慈禧太后可以說是近代以來中國權力最大的女人,她掌握大清權力長達半個世紀。作為一個女人,她不是從一開始就掌控了朝局,而是經過很多年的權力鬥爭和宮廷陰謀,才站在了最高權力的頂峰。說到慈禧太后,就不得不說他身邊最得寵的太監李蓮英。
  • 慈禧長得有多漂亮,為什麼鹹豐皇帝那麼喜歡她?
    年輕時的慈禧,算得上是一個美女,雖然不是傾國傾城之色,卻也算中上之姿。但鹹豐帝喜歡他的原因,卻並不是因為她的姿色,更多的是她的文採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她生了一個兒子。「入宮後,宮人以我為美」,這句話說的便是慈禧。在現在遺留的照片中,更多的是慈禧年老時的照片,其年輕時照片並沒有留存下來。
  • 慈禧臨終前,立下三條遺囑,第二個讓人發笑,另外2個又是什麼?
    從1884年到1908年的24年裡,慈禧太后是晚清最大的統治者,不管是她的親兒子同治帝,還是光緒帝,都只是慈禧太后掌握權勢路上的一枚棋子,除了權,慈禧太后還喜好奢華,據清朝最後一任太監總管小德張透露,慈禧太后一天要花四萬兩白銀。
  • 慈禧做的這3件事,自己臉紅!使李蓮英害羞,國外使者不敢抬頭!
    這位在中國的近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人,就是統治清朝數載的風雲人物——慈禧!說到慈禧,在人們腦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敗國敗家,不顧一切的貪圖享受!但是,即使是當時,位高過天子,權力遍天下的她——太后老佛爺。她也有過極其尷尬的時候,但是當時的老佛爺卻不知道自己的醜態,直到後來自己了解了自己的醜態,自己都羞紅了臉!
  • 光緒帝臨終遺言說了這幾句話,李蓮英大驚失色,慈禧得知痛下殺手
    這是文章頭部 不管怎麼樣戊戌變法算是徹底失敗了,袁世凱也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告密者」的黑化轉型,而在此後的政治生涯中,袁世凱自我黑化的腳步卻以此為肇始,將他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歷史「臭茅坑」。
  • 為了治癒這種病,慈禧太后帶頭吸鴉片,還說了一句恬不知恥的話
    大家都知道,乾隆晚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工業革命,當時馬戛爾尼使團帶著西方最先進的工業品,前來中國,此時的乾隆皇帝沉醉於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據史料記載,在鴉片戰爭之前,中英之間的貿易中國處於絕對的順差地位,為了扭轉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不僅幫助英國掠奪了中國大批銀子,並且還嚴重殘害了國人的身體。可能有個情況大家不太知道,在清朝前期,對於鴉片的禁止是十分嚴格的,但是在了鹹豐,乃至後來的同治和光緒年間,由於中國國力衰落,對外戰爭連連失敗,最終只能默認了鴉片貿易,接受鴉片茶毒中國人的事實了。
  • 北京挖李蓮英墓,開館後,專家個個面面相覷,孫殿英:幸虧我沒挖
    歷史上這樣的太監不勝枚舉,例如,為一己之私,篡改秦始皇遺詔,禍亂秦朝的趙高;自封九千歲,不顧禮義廉恥,迎娶皇帝奶媽的魏忠賢;以及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慈禧寵臣李蓮英等等。
  • 慈禧病危時,李蓮英曾找此人測字,他斷然說這是「兩龍賓天」之兆
    這個測字先生名叫丁太炎,慈禧太后病危時,李蓮英曾找此人測字,他斷然說,這字是「兩龍賓天」之兆,李蓮英不信,丁太炎入獄後不久果然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先後駕崩。而林森、丁福保與作者陳存仁找丁太炎測字的結果也都非常靈驗。陳存仁(1908—1990),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醫。原名陳承沅,出生於上海老城廂一衰落綢緞商人家。八歲喪父。師從姚公鶴、 章太炎。
  • 慈禧:一個生活過度奢靡,晚年不幸的人
    歷代的帝王雖然評價都不一,但是最起碼有差評就要有好評,但是作為她來說,官制清王朝的管制大權的,從古至今在歷史上都是罵名。我國歷史上女人幹政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像她這樣全部都是罵聲的很少見。那麼她落到這個地步是怪人們對她太過於苛刻還是她咎由自取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下吧。慈禧是標準的滿人家庭出生,按照當時的規矩,是要進宮服侍帝王的。慈禧也不例外,在她十幾歲的時候就入宮了。
  • 孀居47年的慈禧太后,如何度過漫漫長夜?陪葬品「玉藕」揭開謎底
    ▲清末紫禁城舊照然而,無論怎樣葉赫那拉氏畢竟是一個女人,何況鹹豐皇帝去世的時候她才僅僅28歲,年輕貌美孀居47年,還獨掌大權的她自然傳出了許多風流韻事,比如與太監安德海、李蓮英和小德張三人之間的流言蜚語。
  • 被慈禧耽擱的晚清第一美人
    我們通過觀賞晚清王公貴族的珍貴照片,再加上大量以清代宮廷為背景的影視作品,清末貴族的容貌便成為了一個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然而正映了那句「紅顏自古多薄命」的老話,堪稱晚清第一美人的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的女兒四格格,便把人生活成了一出典型的「悲劇」。
  • 珍妃被慈禧扔到井裡前,嘴裡一直喊3個字「李安達」是啥意思
    他的兩個女兒,在這一天走入紫禁城,並且同時被選中成為光緒皇帝的妃嬪,姐姐被冊封為瑾妃,妹妹被冊封為珍妃。這一天對光緒皇帝而言,也是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日子。他平生最心愛的女人,也在這一天來到他身邊。這個女子就是珍妃。珍妃自幼成長在官宦之家,家境優越,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長大之後,出落得清秀妍麗,且知書達理,確實是光緒帝的佳偶。
  • 慈禧年輕時彩色照片曝光?假的!原作者發聲:是我2018年畫的
    近日,一張「慈禧皇太后年輕時的彩色照片」在網絡流傳,引發了「慈禧皇太后年輕時有多美」的討論,有人還將此照片與故宮聯繫起來。文章指出,近傳「慈禧皇太后彩色照片」並不是故宮博物院收藏;近代攝影史與清宮人物同攝影術的交集表明,19世紀80年代慈禧皇太后不可能留下彩色照片;「慈禧皇太后彩色照片」為在故宮博物院藏「光緒癸卯年照片」的基礎上加工、上色而成。 「可以認定為偽造照片。」
  • 為何慈禧死後一年才下葬,出殯當天臭氣燻天,只因「黃道吉日」
    中國史上有諸多的歷史人物妄想「長生不老」,但是長生不老對於一個身體會隨著時間慢慢衰老的肉體來說簡直就是遙不可及,除了秦始皇有過這種念想之外,臭名昭著的慈禧也有過此種妄念,可是為何慈禧死後一年才下葬,出殯當天臭氣燻天,就只是因為「好日子」嗎?
  • 慈禧太后身穿一件新做的壽袍,為什麼李鴻章評價是「有點大」?
    畢竟李鴻章的慈禧太后的人,當然要諮詢太后的意見,那麼在國際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他去見太后,為什麼卻扯上了一件壽袍呢?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32期:慈禧問李鴻章,自己這身壽袍怎麼樣,李鴻章為何只回答一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