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臨終前,立下三條遺囑,第二個讓人發笑,另外2個又是什麼?

2021-01-20 騰訊網

從1884年到1908年的24年裡,慈禧太后是晚清最大的統治者,不管是她的親兒子同治帝,還是光緒帝,都只是慈禧太后掌握權勢路上的一枚棋子,除了權,慈禧太后還喜好奢華,據清朝最後一任太監總管小德張透露,慈禧太后一天要花四萬兩白銀。

此外從「天價殉葬單」也可得知慈禧太后生前有多奢華,如果是按照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依慈禧的身份、地位,其陵寢應當比正宮皇后慈安稍遜一籌,然而慈禧陵墓在建築材料上的貴重、裝飾上的奢華等方面,皆處於清朝皇后陵寢的首位。

據相關史料文獻記載,慈禧棺內底部鋪的是厚達7寸的金絲織寶珠棉褥,下面還綴大小珍珠一萬多粒,85塊紅光寶石,200多塊白玉,棉褥上則有一層繡滿荷花的絲褥,上鋪著五分重的珍珠2400粒……其屍體周圍更有九玲瓏寶塔、翠玉佛、翡翠西瓜等不計其數的珍寶。

由於慈禧太后對拍照也格外感興趣,也就留下了許多老照片,但光緒帝反而沒有留下多少照片,唯一一張可以肯定是光緒帝的真實老照片,還是光緒帝去關帝廟拈香,下橋子的照片。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被毒死,第二天下午,慈禧在中南海儀鸞殿病逝,而慈禧太后在臨終前,立下了三個遺囑。

其一:立溥儀為帝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就想置光緒帝於死地,另外扶持一位傀儡皇帝,人都選好了,是端郡王載漪的次子溥儁,溥儁的母親則是慈禧太后弟弟的女兒,不過此舉遭到了西方列強的反對,慈禧不得不放棄,從而變為了囚禁光緒帝。

1908年慈禧太后病重之時深感自己時日無多,而光緒帝正值壯年,大概是怕光緒帝日後掘了她的墓鞭屍,為難其娘家,慈禧太后的心中已有了念頭,讓光緒帝死在自己前頭,既然光緒帝是要死的,那麼就得另立新皇帝。

於是慈禧太后選中了三歲的溥儀,光緒帝的生母是慈禧太后的妹妹,是溥儀的祖母。

其二:女人不可幹政

清朝祖訓中就有「女子不得幹政」的條例,慈禧是清楚的,然而她自己作為一個女人,卻插手政事,一步步把權勢掌握在自己手中,甚至賣國求榮,皇帝形如傀儡,結果她要入土了,卻又搬出祖訓,勒令女人不可幹政,讓人聽了不免嘲諷。

其三:嚴禁宦官專政

這時候慈禧太后又拿出「明末之事」,表示有前車之鑑,然而慈禧太后的身邊有過兩個受寵的宦官,當年罷免恭親王,慈禧太后就借了宦官安德海之手,這不算宦官參與政事?

後來宦官李蓮英得寵,慈禧太后又打破常規賞給了李蓮英二品頂戴花翎。

慈禧所立下的遺囑無疑是打自己的臉,女子不可幹政,但她自己為權勢也是不擇手段,嚴禁宦官專政,但她自己又打破常規,實在不能讓人信服,不過慈禧離世之時,清朝已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4年後,清朝便結束了。

相關焦點

  • 有些人說立遺囑晦氣,為什麼又很有必要?
    因此,老人提前立好遺囑,這樣將會給子女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若沒留遺囑,即便是獨生子女,或許也不能全額繼承父母故去之後留下的房產。一、為什麼說不立遺囑會有麻煩?沒有立下遺囑,遺產的繼承只有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按照繼承法規定,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在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情況下,輪到第二順序繼承人,也就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 90後姑娘立遺囑,百年後房產給閨蜜:這是什麼神操作?
    青鋒28歲姑娘小陳在浙江省遺囑庫訂立了遺囑, 確定百年後將名下房產留給閨蜜,同時,請閨蜜幫她處理遺體捐獻事宜。澎湃新聞3月9日報導披露的浙江90後女孩小陳這是什麼神操作?在遺囑庫訂立的遺囑有法律效率嗎?先來看看女孩小陳為何要立這樣的遺囑。
  • 父母去世前沒立遺囑,留下的遺產屬於誰?看看律師怎麼說
    從古至今,大多數人都想住在屬於自己的房子下,不管是買來的房子還是自己蓋的,都要登記上自己的房子才會覺得安心。房子,有錢的人會選擇買好多來進行投資,沒錢的可能需要奮鬥一輩子才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冠屬上名字的就屬於資產、財產,既然是財產,就免不了進行財產分配。
  • 李鴻章臨終前的絕筆,寫的是什麼,慈禧為什麼會「震悼失次」
    但在列強的堅船利炮下,清軍節節敗退,根本無法抵擋列強訓練有素,火器先進的進攻。8月15日,北京淪陷,慈禧帶著一幫皇室成員倉皇西竄。臨行之前,清廷催促李鴻章北上的電報,像雪片一樣飛往廣州。慈禧任命他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要求他務必馬上回京和各國列強議和。1900年7月中旬,李鴻章從廣州登船,向北京進發。經過近3個月的車馬勞頓,他終於抵達京師。
  • 生日當天立遺囑 未嘗不是最好的禮物
    生日當天立遺囑 未嘗不是最好的禮物時間:2019-11-26 15:15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生日當天立遺囑 未嘗不是最好的禮物 近日,25歲的姑娘崔文姬在生日當天為自己立下遺囑的事情上了熱搜,這讓輿論將目光投向遺囑。截至目前,中華遺囑庫已登記保管了近15萬份遺囑。
  • 一場別開生面的「遺囑宣讀儀式」
    &nbsp&nbsp&nbsp&nbsp《非誠勿擾2》中孫紅雷扮演的李香山搞了一場「人生告別會」,為自己的一生做出「愛過,頹過,活過」的總結。4月3日,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二登記中心揭牌,之後,一場類似李香山人生告別會的遺囑宣讀儀式即「家庭緬懷會」在此舉行。
  • 「繼承權」新規下,「不孝子女」無法過戶父母房產,有遺囑也沒用
    舉個例子,張三父母有3名子女,前幾年父親去世,未立遺囑,2019年母親去世前,在兩位好友的見證下,以錄像方式立下遺囑,表示在自己生病期間張三一直盡心照料,決定把一套房產留給張某,存款12萬元則留給張三的兩個姐姐。張三的兩個姐姐不服,因為在舊的繼承法規下,錄像形式的遺囑存在爭議。
  • 靜心學丨解讀民法典繼承編對遺囑形式的有關規定
    在遺囑形式的規定方面存在三處亮點:一是新增列印遺囑、錄像遺囑兩種遺囑形式;二是公證遺囑效力不再優先;三是若遺囑人立遺囑後又實施了與遺囑相反的法律行為,視為其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這些亮點其實都體現了同一點價值取向:即將施行的《民法典》對遺囑人真實意思和遺囑自由所給予的更多尊重和保護。
  • 慈禧臨終之前,聯合太監做一卑鄙之事,怪不得被人稱為老妖婆
    尤其是慈禧太后當政期間,幾乎是被人罵的體無完膚,其實清朝的滅亡,也並不是慈禧一手造成的,但當時朝廷的軟弱,確實很慈禧脫不了關係,她雖然在政治上,還有一些自己的見地,但她更喜歡的,是奢侈的生活。僅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她的奢侈生活,在她臨終之前,還做了一件大錯事,那就是聯合太監們,先是囚禁了光緒皇帝,後來又害死了光緒,雖然沒有證據,證明光緒就是慈禧殺了的,但跟慈禧絕對脫不了關係。
  • 甲午戰爭、庚子國難都能挺過來,為什麼慈禧一去世,大清就亡了?
    也就是在這一年起,慈禧太后通過辛酉政變,正式踏上了政壇,開始在政治上大展宏圖。 由此開啟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掌權生涯,直到1908年11月份,在熬死了三任皇帝之後,慈禧太后終於撐不住了,撒手人寰。 臨終前,留下一句遺言: 「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
  • 顧命八大臣慈禧一口氣除掉七個,唯獨一人倖免,他憑的什麼?
    顧命八大臣慈禧一口氣除掉七個,唯獨一人倖免,他憑的什麼?道光帝的駙馬爺,遇事閉口不言,躲過了一場殺身之禍!顧命八臣與「辛酉政變」鹹豐帝病死後,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了一次改變歷史進程的宮廷政變,一舉清除了鹹豐帝為小皇帝留下的顧命八大臣,兩宮太后開始聽政。因為當時的鹹豐十一年(1861年)為農曆的辛酉年,所以,史稱其為「辛酉政變」。
  • 老人去世沒有留下遺囑,女兒可以繼承遺產嗎?民法典有新規
    《民法典》:劉女士和丈夫育有1兒1女,他們婚後買了套房,丈夫不幸離世,劉女士想立遺囑把房子給兒子,女兒能分到房子嗎?能分到1/6。最近,影響14億人的《民法典》正式施行了,裡面規定:子女在一方父母離世後,如果沒有立下遺囑,那么子女將和父親或者母親平分房產,如果父母有設立遺囑的,則按照遺囑執行。
  • 歷史上的今天——1861年11月2日,慈禧太后發動祺祥政變!
    遺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大學士肅順,額駙景壽,還有原來的五個軍機大臣中的四個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年幼的載淳。鹹豐臨終前,又將自己刻有「御賞」和「同道堂」的兩枚御印,分別賜給了皇后和懿貴妃,並頒詔說,此後新皇帝所頒的一切詔書,都要印有這兩枚御印才能有效。
  • 發動辛酉政變的恭親王奕訢和慈禧是什麼關係?既是政敵也是盟友
    回宮後就秘密立鹹豐為儲君。 奕訢當然不服,明明你什麼都不如我,不過是靠著小巧取悅父皇,憑什麼日後你為君我為臣?於是兩人漸行漸遠,面和心不和。 正因兩人存在矛盾,所以鹹豐臨終前寧願委派外人為顧命大臣,也不選奕訢。其實按照血緣關係以及清朝一直以來的慣例,奕訢才是最應該成為顧命大臣的人。
  • "十二生肖"撒貝寧主持遇尷尬 成龍曝15年前立遺囑
    入行52年,完成101部電影,成龍就是一部活著的傳奇——由成龍導演並主演的賀歲動作片《十二生肖》即將於本月20日全面公映,昨日影片在京提前試映並舉行首映發布會,成龍率三名   對於這部打著「成龍最後一部大製作動作片」旗號的新作,前不久剛剛拿下兩項吉尼斯特技第一人大獎的大哥,言語中卻透露著倔強的不舍。他說,本想「影片殺青這天就自己暴斃最好」,從而成就一代傳奇,但內心卻渴望能有個更完美的退休作品:「什麼時候是最好的結束,我還在考慮之中。」
  • 老謀深算的慈禧,為啥會選3歲娃娃當皇帝?原因讓人咬牙切齒
    慈禧太后像這便是溥儀繼位的大概過程。但是我們仔細想一下的話,這其實是有一定問題的。老謀深算的慈禧太后,怎麼會偏偏選擇一個3歲的孩子繼承皇位呢?難道她不知道,溥儀年幼,不能做什麼事情嗎?這些,慈禧當然知道!那麼她又是寓意何為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 不到30歲就立下遺囑是否過早?「90後」對此有自己的考慮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36位「90後」走進中華遺囑庫為自己訂立了遺囑。在很多人看來,遺囑是臨終前對身故後財產等事務的交代,年紀輕輕還不到30歲就立下遺囑,早嗎?很多人對此產生疑問。「我得讓我媽有個保障」在目前已經訂立遺囑的236位「90後」中,佔比較大的人群是單親家庭的年輕人。1990年出生的陳晨(化名)就是其中一位,今年上半年,她在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二登記中心訂立了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遺囑,遺囑中,她名下所有的房產和財產的繼承人,都是她的母親。在陳晨16歲的時候,她的父母選擇離異,她跟著母親生活。
  • 光緒帝臨終遺言說了這幾句話,李蓮英大驚失色,慈禧得知痛下殺手
    不僅如此,慈禧還收到了榮祿上奏的十一國公使共同提出的「歸政詔書」。 當然,事後證實這份「歸政詔書」只不過是一份發表在《北華捷報》上的普通社論,完全不是出自列強本意,但由於被人刻意渲染成列強幹涉慈禧歸政光緒,從而導致滿富權力欲望的慈禧徹底葬送了理智,對西方列強發出了戰爭總動員的詔令,致使八國聯軍侵華,事態進一步失控。
  • 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奕訢:合作於辛酉政變,決裂於甲申易樞
    道光一生共有九子,前三個皇子先後早逝,剩下的皇四子奕詝就成了他的長子。不過,道光最寵愛的卻是自己的第六子奕訢,長期在嗣位問題上左右搖擺,使得皇子們都逐漸萌生了對於皇位的覬覦之心。鴉片戰爭前,道光是旗幟鮮明的禁菸派和強硬派,支持林則徐發起了「虎門銷煙」。
  • 富豪一生孤獨終老,臨終前一句話,引爆全國婦女10年瘋狂
    都說缺什麼不能缺錢,金錢的力量,從古至今無數的鮮活例子已經證明,視金錢如糞土的人不是沒有,但更多的是為追求金錢出賣一切乃至靈魂。並且有一個非常可笑的現象,那些萬貫家產的富豪,偏偏喜歡用金錢考驗人性。查爾斯.萬斯.米勒就是這樣一個富豪,他是加拿大人,雖然不至於是首富,但是也有千萬家產,那是在一個多世紀以前。作為一個頗有名氣的律師,查爾斯攢下了不少家產,他並不滿足於此,憑藉著自己獨到的眼光,拿著這些積蓄進行投資。這些投資都非常賺錢,短短幾年,資產翻了好幾番,查爾斯就變成了千萬身家。這個人很有意思,變身大富豪以後,他並沒有想過娶妻生子,像大多數人一樣過上幸福平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