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位劊子手,不聽師父勸告砍300人首級,因此晚景悽涼

2021-01-15 博古史澤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孔子家語》

如今很多在歷史上出現過的職業都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有些是因為時代的進步,職業本身慢慢被取締,有些則是和現實不符合,漸漸在歷史中消亡。而現在,為了保護一些手藝並傳承下去,中國採取了不少的保護措施,在經濟和政策上予以支持。不過,有一門消失的手藝,即使傳承到了現在,中國也不會加以保護,因為那是一門殺人的手藝。而學會了這門手藝的人,人們稱他們為劊子手。

在中國早期的歷史中,劊子手的雛形就出現了,而隨著歷史的前進,慢慢形成劊子手這個職業。後來的劊子手發展成為了需要經過嚴格訓練的手藝人。相信不少人都曾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過的這個角色,在影視劇中,一位壯漢手拿著一把明晃晃的大刀,一刀下去,人頭落地,可謂是乾淨利落,但是在歷史中,劊子手可不僅僅只是這麼簡單。劊子手是具有傳承的,一般是父子傳承或者師徒傳承。本文就將介紹一位劊子手,也是中國最後一位劊子手,他的名字叫做鄧海山。

劊子手這個職業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學習這門手藝需要經過層層篩選。在鄧海山出師,正式成為一名劊子手之前,他的師傅曾多次囑咐過鄧海山一句話,可是後來的鄧海山並沒有聽進去,砍下了300人的首級。而他的晚年生活也過得十分悽涼。那麼鄧海山是如何成為一名劊子手的,而他的師傅又囑咐了他什麼話?

在鄧海山年幼時,他的父母就離開了人世,自己一人過著艱苦的日子。當時正值中國局勢動蕩,百姓過得十分不容易,鄧海山能存活下來,除了靠著自己的膽大,還因為他遇到了一位貴人。這位貴人的名字叫做佟紹箕,他是一名劊子手,之後成為了鄧海山的師傅。

在被佟紹箕收為徒弟後,年紀不大的鄧海山每天都需要練習劊子手的技巧。如果沒有這些技巧,想用蠻力做到一刀就人頭落地是很難的。當時鄧海山每天都需要砍冬瓜,每個冬瓜上都被師傅畫了線,他需要做到的是準確地砍中那道線。除此之外,鄧海山還需要每天都鍛鍊手臂力量。只有技巧和力量都達標了,才真正具備了一名劊子手的基礎。在跟隨師傅的日子裡,鄧海山學到了很多關於劊子手的知識,出師之後,鄧海山在長沙擔任一名劊子手。

在鄧海山出師之前,師傅佟紹箕曾囑咐過他一句話,希望他能夠少造一些殺孽,在處決到99個後就退出這個行當,去做其他事情。這也是劊子手一直傳下來的規矩,其中雖然有些迷信成分,但是用意還是好的。鄧海山雖然答應了師傅,但是年輕氣盛的他並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

之後,鄧海山憑藉著劊子手的身份在長沙過著十分舒適的生活。要知道劊子手在那時可是一個高薪職業,不僅有官方的收入,而且還有來自犯人家屬的紅包。犯人家屬主要是希望劊子手能夠乾淨利落地處決了犯人,不要讓他承受多餘的痛苦。鄧海山生活的年代,時局動蕩,往往會有不少犯人會被處決,而鄧海山也從中得到了不少錢財。不過由於平時大手大腳,一段時間過後鄧海山很難留有餘財。

在擔任劊子手一段時間後,鄧海山處決的人數就來到了99個,但是由於平時過慣了有錢的日子,鄧海山早已將師傅的勸告拋入腦後,根本停不下來。直到後來當時的政府要求用子彈進行處決,身為劊子手的鄧海山再無用武之地,而此時的他已經處決了約300人。

沒有了固定的收入,鄧海山很快就將身上的錢財花光,而且當他外出找活計的時候,很多人都嫌棄他身上的殺孽太重,不聘用他。即使他被聘用,也多是一些低廉沉重的力氣活,只能勉強維持他的生計。更慘的是沒有一位姑娘願意嫁給他,如果鄧海山能夠一直有著豐厚的收入,相信還是能夠找到老婆的,但是後來的他不僅沒有錢,而且還殺了那麼多人,這讓姑娘不敢也不願嫁給他。就這樣,鄧海山一人孤獨終老,晚年的生活十分悽慘,在1925年,這位中國最後一位劊子手離開了人世,此後世上再無劊子手。

在中國民間一直有著行善積德的說法,很多事情在如今看來都是當時的人為了求得一個心安。而殺人這件事恰恰被看作是有損陰德的事情,劊子手作為一個殺人的職業自然是一個並不令人喜歡的職業。鄧海山的師傅之所以如此勸告,不僅僅是出於迷信,也是因為當時的環境下,適當的殺人才能在脫離劊子手身份後被其他人所接受,才能融入到社會中。但是顯然鄧海山並沒有聽進去,最終落得個悲慘悽涼的晚年。

相關焦點

  • 日本最後被斬首的女人,劊子手連砍2刀都沒死,第三刀她大喊3個字
    不過想成為一名劊子手,可不是簡單的事情,通常要找到一位專業劊子手當師傅,學習多年,才能成為合格的劊子手在日本,甚至發展出了「劊子手家族」,該家族的人,從小就進行斬首訓練(斬西瓜、冬瓜),號稱能快速砍掉犯人頭顱,不給他們過多的痛苦。 然而當年該家族的第9代傳人,卻連砍2刀都沒能將犯人斬首,犯人痛不欲生,後來該劊子手成為全日本的笑柄,終於在第3刀,他斬掉了犯人的首級,臨死前,犯人大喊了3個字,那麼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她又喊了什麼呢?
  • 這幾位當年很火的明星,晚景悽涼潦倒,你最惋惜哪一位
    這幾位當年很火的明星,晚景悽涼潦倒,你最惋惜哪一位?第一位,劉家輝。可能很多人對「劉家輝」三個字不熟悉,大家請看圖1,應該記起來了吧?在1974年,劉家輝進入電影圈。1978年,劉家輝因為是因為電影「少林36房」,一躍成為香港當紅武打明星。
  • 「人到六十,晚景悽涼」:若在這四件事上不能避免,一定晚景悽涼
    當我們人到六十的時候,我們才會真正地感受到自己漸漸老去的失落感。是啊,人老了,要面臨很多困難,甚至是一些恐慌。其實,人到六十的人,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只是,在漸漸老去的路上,如何保證我們體面的老去,是一個值得我們好好思量的問題。所以,文字覺得,「人到六十,晚景悽涼」:若在這四件事上不能避免,一定晚景悽涼。那麼,文字覺得的這四件事,究竟是指什麼呢?◆第一件事:負債纍纍。
  • 晚景悽涼的香港明星,最後一位你一定認識
    最後亦因為豪賭輸掉所有產業。導致晚年經濟窘迫。曾經坐擁幾百萬資產的曹達華,因澳門賭博全部輸掉,兒女均在國外,以致於2006年8月他不慎從家中的天台跌下成重傷,2007年1月13日突然胃出血昏迷送院搶救無效去逝。
  • 為什麼強勢的人往往晚景悽涼,守弱的人反而不會?老人漏嘴道玄機
    老家隔壁,住著一位喜歡閱讀《老子》、《莊子》等道家書籍的70歲老農民。這天,老人見我無趣,就邀我到他家喝茶聊天,笑談古來今往的趣事。老人的庭院裡,種著一些小竹子,在微風中,在暖日下,竹影婆娑,綠意泛濫,真讓人心曠神怡啊。和老人喝普洱茶,聊人生,我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強勢的人往往晚景悽涼,守弱的人反而不會?老人卻笑而不談,只是天花亂墜地說起了古今中外的強勢人物的下場,身邊一些強勢人物的晚景悽涼。
  • 女人選擇孤獨終老不結婚,一定會晚景悽涼嗎?
    她表示,自己再也不結婚了,一個人蠻好的,不用怕失去誰,也不用等誰回家,不用受他在外面是否會愛上別人的擔心和煎熬,覺得孤獨終老也不是什麼問題。但她代表不了所有女人,也不是每個女人都能孤獨終老不結婚也過得好。這位女士的例子,只適合那些結過婚已經有孩子的,並且有經濟基礎的。這樣子,她只要不怕孤獨,就可以不再結婚,獨自過著閒散的日子。
  • 清朝最後的一位劊子手,一生斬掉三百多顆腦袋,晚年終得報應
    另外對血是敏感的,現實生活中看到血頭暈的人肯定不算少,但血濺在刑場上一臉還是會面不改色,這需要非一般人的心理素質,以上大概就是劊子手職業上的硬性要求  但最難的是劊子手職業的專一性。  雖然從歷史上看,我們都相信不迷信,但是劊子手這個職業,一定是容易談色變的,這也造就了劊子手的光棍,大都是很少結婚生子的,更讓人無奈的是,職業的特殊性也會延伸到下一代,如果別人聽這個人的父親是劊子手的話。「大多數人會對此感到厭惡,在劊子手的圈子裡,這是一個非常客觀的事實。
  • 人到六十,要避免晚景悽涼
    一晃人就會步入老年,六十也許就是人生的分水嶺,人到六十,生命之舟行駛到一個平穩的港灣,就要規劃自己的老年生活了,老年了,奮鬥了一輩子,該享清福了,這個時候如果落得個晚景悽涼,就很不好了,那麼,怎麼才能避免如此的結果呢?
  • 真正晚景悽涼的人,有以下幾個特徵,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很多家長之所以會那麼熱衷於催著男人女人早點結婚早點生孩子,無非也就是在擔心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會孤苦伶仃,等到身為父母的他們去世之後,他們的孩子或許會變得晚景悽涼。但事實上,並非不結婚沒孩子的人一定會晚景悽涼,也並非結婚生孩子的人一定會晚年幸福。真正晚景悽涼的人,有以下幾個特徵,希望你一個都沒有。一、窮困潦倒。
  • 晚年無兒無女的,一般有四種人,但只有最後一種會晚景悽涼
    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對於生活的認知也不斷擴充,許多人就不僅僅將幸福局限在家庭中,而是將更多時間放在了實現價值上。  這兩種生活狀態,並沒有優劣之分,只是選擇不同而已。有些人晚年守著子女,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感。但有些人晚年無兒無女,也未必過得不幸福,關鍵在於自己的狀態。  什麼樣的人老了之後身邊無兒無女呢?  答案有四種,但只有最後一種會晚景悽涼。
  • 她被稱毒婦,是日本最後一個被斬首的刑犯,劊子手連砍三刀才成功
    日本的刑罰在以前主要是用斬首的,和我們中國古時候的處死方法一樣,一直到後來因為明治維新引進西方制度,就連死刑也給引了過來,才變成了絞首刑。而在徹底變成絞首刑之前有一個死於斬首刑的犯人,也是最後一個被斬首的犯人,她就是「毒婦」高橋阿傳。
  • 「晚年孤獨,必有徵兆」:身上有這三個特點的人,大多晚景悽涼
    鄰居家有一位性格孤僻的老人,據說,他在年輕時脾氣就很不好,不但背叛了婚姻,而且他對待子女的態度也是異常冷漠,因此,他的家人都有不願親近他。 「晚年孤獨,必有徵兆」:身上有這三個特點的人,註定了晚景悽涼。
  • 真正晚景悽涼的人,有這幾個特徵
    真正一生幸福的人,是年輕的時候努力賺錢,為了理想而奮鬥,到了老年,可以享受年輕時候的成果,過得衣食無憂,家庭很溫暖,病了有人管,有人陪。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很多人到了老年,落得晚景悽涼的結局,孤苦無依,就像一棵冬天的樹,看起來都不寒而慄。真正晚景悽涼的人,有以下幾個特徵,希望你一個都沒有。1.弄丟了自己的愛人,越老越孤獨。
  • 「過度善良,晚景悽涼」:這四大「善人」給我們敲響警鐘,醒悟吧
    這樣的人,看似善良,其實,是一種沒有原則的善良,是一種低智商的善良,這樣的人,往往會成為眾矢之的,在大家的批評和攻擊中,難以獲得好的名聲。到了晚年,這樣的人,沒有朋友,自然也就陷入晚景悽涼的境地了。所以,沒有原則的善良,是一種低智商的善良,我們一定要及時醒悟過來啊。
  • 吹火口的人,晚景悽涼
    2、嘴巴很大不緊湊鬆弛而且閉不緊,女人有此相,比較不重貞操觀念,在性方面比較開放,並且沒有理財觀念,理財能力差。4、嘴唇太薄的人,比較浮華、狡猾、狡詐而且喜歡搬弄是非,(東家長,西家短)但嘴唇薄的人,重實際,比較現實,講實際利益,私心重。5、嘴比較大的人,精力、體力會比較充沛,個性外向。6、嘴比較小的人,個性內向。
  • 【面相】| 吹火口的人,晚景悽涼
    1、  嘴巴很大又厚,而且又向外翻,此類人感情都不好,容易離婚。2、  嘴巴很大不緊湊鬆弛而且閉不緊,女人有此相,比較不重貞操觀念,在性方面比較開放,並且沒有理財觀念,理財能力差。3、  嘴唇太厚的人,色慾會很厚,而且比較自私,意志不堅,但嘴唇厚的人會很重感情。
  • 不陪孩子的父親,為什麼大多晚景悽涼?
    )不陪孩子的父親,為什麼很多都晚景悽涼?幾年前我參加系裡的農村調查,在廣東某農村有一位60多歲的男人,一個人住,一個人打零工。我們問他,"你家裡人呢"原來二十年前,老婆和他離婚,帶著一兒一女走了。為什麼離婚?
  • 人到四十,別丟了這三個「護身符」,才能避免晚景悽涼
    作者:南山大叔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01漸漸地,漸漸地,我們這批80後,就要人到四十了。人到四十,是一個很重要的年齡,在這個年齡,我們的生存狀況,往往決定著自己後半生的人生走向。一個過來人告訴我,人到四十,要注意不要弄丟了這三個「護身符」,才能避免晚景悽涼啊。
  • 這三種人,註定晚景悽涼,別不信
    一個人在年輕時,憑著自己有本事能幹,張揚跋扈,恃強凌弱,卑鄙無恥,用最狠的心對待自己的妻兒,用最爛的手段算計自己的枕邊人,用最齷齪的心態欺負自己的家人,一時半會得意洋洋,失去了最初做人的良心,偏離了生活的軌跡,在婚姻之外瀟灑快意人生。然而,人生不過百年,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男人年輕時造的惡因太多,終會導致老年的時候,自食惡果,晚景悽涼。
  • 人到六十,要在這四個方面「留點心眼」給自己,才能避免晚景悽涼
    在這樣的一種年齡,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多為自己想想,才能避免在往後餘生的生活中,陷入晚景悽涼的境地啊。那麼,人到六十,我們要在哪些方面「留點心眼」給自己呢?02◆首先,人到六十,我們要在吃的方面「留點心眼」。人到六十,我們已經開始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