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微信公眾平臺定期推出
現代佔星類文章,因為我們需要了解人性的深度
古典佔星學文章,因為我們需要知道生命的變化
中國星相學文章,因為我們需要繼承祖先的奧秘
印度佔星類文章,因為我們需要探索異域的玄妙
現代星座類文章,因為我們需要享受八卦的樂趣
歡迎來到這裡的所有朋友
都能在這裡找到喜歡的文字
都能在這裡觸摸到宇宙的傳奇
「太陽點亮月亮。不是為了讓我們沉溺月亮泛濫的情緒中,顧影自憐;而是為了溫暖的照亮我們靈魂前行的路。」
在古典佔星中,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即古老的迦勒底秩序。這是一個古老的宇宙秩序的排列,從土星開始,到月亮結束,按照土星—木星—火星—太陽—金星—水星—月亮,如此循環往復。可以說這是古老人類對所知宇宙和自然最好的詮釋和註解。
土星—木星—火星—太陽—金星—水星—月亮,七大星體構成了太陽系,包括地球的存在。七大星體裡土星在太陽系最外層,而太陽為中心。如果我們再把地球加進去你會發現秩序變成這樣了:元點—土星—木星—火星—太陽—金星—水星—月亮—地球,所以,在傳統佔星裡,神性通過物性,外顯成物質一層一層下來:
元點:春分點(白羊座零度)
第一級物質:黃道十二星座(大背景環境)
第二級物質:恆星點組成的恆星帶(遙遠的其它星系)
第三級物質:七大星體(太陽系)
第四級物質:地球(人類)
這個準則從上古時期一直延伸至中世紀,直到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才被打破。這個思想根深蒂固了千年,所以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時才會被當作極端異端邪說。人們一時間無法接受以太陽為中心的宇宙法則,畢竟這有違人類的直觀觀測。
而去掉日月的迦勒底星序,我們依然可以看出日心說的影子。土木火金水圍著太陽軌道從外向裡依次遞進。
我們通常說的一個星期的星期一到星期天,其實在古代,它們也都有各自的主人:
星期一(月曜日)為「月亮日」 ;
星期二(火曜日)為「火星日」 ;
星期三(水曜日)為「水星日」 ;
星期四(木曜日)為「木星日」 ;
星期五(金曜日)為「金星日」 ;
星期六(土曜日)為「土星日」 ;
星期日(日曜日)為「太陽日」 。
在英語中,一些日子的名稱使用了日耳曼語中的希臘和拉丁神靈,
星期二是日耳曼戰神Tiw的日子;
星期三是日耳曼眾神之父Wotan的日子;
星期四是日耳曼雷神Thor的日子;
星期五是日耳曼大地之母Frigg的日子。
東西佔星命學裡面都尊崇「天人合一」的觀念,古典佔星體系裡面,會認為月亮最輕,土星最重。月亮對應的是家庭系統,是母親、個人的感受,在七政四餘裡面還有「身星」的含義,然後從小到大:個人、家庭、環境、社會、一直到星空和宇宙(月、日、水、金、火、木、土)。
土星:社會/國家/結構
木星:宗教/哲學等
火星:國家軍隊
太陽:君王/統治者
金星:金錢/關係
水星:理性學識/教育思考
月亮:個體/情緒
完美的結構秩序,從大到小,後者總是依賴於前者。
除了每天有行星守護,後來的佔星家也把每個小時分給了不同的行星,得出了「時主星」。日出後的第一小時的時主星,與每日的日主星相同。
這樣樸素的宇宙觀念至此大致形成了,之後所形成的各種理念很多大部分都是各種人為認知造成的。比如:在佔星學裡,認為的後天黃道十二宮位(人世十二宮)就是古人以先天黃道十二星座為神性原型,人為的模仿,而劃分出人生具體的十二個面向或者說生活主題。所以,我們可以說星座為先天,宮位為後天。
在古典佔星學習裡面,你會發現佔星對於黃道十二宮,也就是我們日常說的十二星座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爭議,但是往往是對宮位系統的劃分搞出了幾十種分宮制,不同時代的佔星師們產生了巨大的分歧,這對後學者來說,往往是最痛苦的事。
而在現代佔星裡,你會發現人們事無巨細的無線分割著所有的現象,脫離了樸素的自然理性本質。比如一個"月木"相位它可以無限的衍伸,你會發現在解釋上都是諸如心胸寬廣啊、情緒化啊等等感受的東西,而不在意可能遭遇的外部事件外部環境。
現代佔星賦予了某種對於問題背後含義的探索,可是當你看到好多盤裡同樣星體弱陷,卻功成名就的人。你是不是也常常疑惑不解?那真實情況該是怎樣的呢?比如希特勒,先不論其好壞,一樣月亮在摩羯,但是功成名就,為何?傳統佔星可能會告訴你,其家庭感情確實糟透了。他選擇了在土星代表的外部物質世界裡索取功名利祿(土星獅子),他期間也成功了,可是落陷的獅子土星,一種無度的索取,最後也失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