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男孩自報家門:爺爺名叫「鐵公雞」,「我奶奶就這麼叫他」!

2021-01-09 法制視界

近日,江蘇連雲港東海一名7歲的一年級小學生放學後,從校門口走失,在民警詢問其家長姓名時,孩子只記得爺爺名叫「鐵公雞」,他的這一回答,把民警和在場群眾都逗樂了。隨後,民警通過聯繫學校,成功找到孩子家人。

視頻截圖

12月24日晚6時許,東海縣公安局石榴派出所接到報警,石榴街道柳汪村北邊的一條路上,有個小男孩找不到家了。民警隨即趕到現場,找到了走失小男孩。據熱心村民孫某反映,當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正值下班高峰期,路上全是過往車輛,加上該路段沒有路燈,他看到這個小男孩的時候,小男孩正在漆黑的路上獨自行走,於是就把小男孩帶到路邊空地上,並報了警。

民警通過詢問,了解到小男孩今年7歲,在石榴中心小學讀一年級。當問及小男孩父母名字的時候,小男孩支支吾吾,一時說不出父母的姓名,也講不清楚家的具體位置,只說是爺爺來接他放學時和爺爺走失的。當問及爺爺的姓名時,小男孩脫口而出,稱爺爺名叫「鐵公雞」,「我奶奶就這麼叫他的。」孩子的這一回答,把在場的民警和周邊群眾都逗笑了。

由於夜晚天氣寒冷,民警將孩子帶上警車。「我們把小男孩帶到了石榴中心小學,與小男孩的老師取得了聯繫,通過老師的幫助,我們成功聯繫到小男孩的家長。」不久,孩子的家長匆匆來到現場。

「我們也找了好久,家裡人都特別著急,謝謝你們了。」男孩家長告訴民警,放學時人流較大,爺爺一時疏忽大意和男孩走失。在民警的再三囑咐下,男孩家長表示以後一定多加注意,確保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情,並對熱心群眾和民警的幫助表示感謝。

延伸閱讀: 如何防止孩子「失蹤」刷新關於兒童走失的一些「常識」

防止兒童走失,不只是每個家庭的責任,迅速找回失蹤的孩子,更需要政府機關、社會機構和公眾的聯動與配合。

為了從源頭上避免兒童失蹤,未成年人監護人應當提升自己和孩子的安全防範意識,多學習防拐騙知識,對陌生人保持警惕;同時應該更加重視孩子的心理狀態,與孩子保持健康的親子關係,遇事多溝通,不給孩子太大壓力。

如果一旦發現孩子失蹤,務必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與此同時,還可以在網絡上發帖、尋求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等機構的幫助,儘可能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爭取在24小時「黃金時間」內尋找到失蹤兒童。

警官提醒:孩子走失的第一個24小時是最關鍵的黃金時間,錯過這個時期,對後期尋找孩子是極其不利的。但很多人在兒童失蹤後的一些主觀認識,導致錯失找到孩子的絕佳時機。我們需要刷新的是大家關於兒童走失的一些「常識」。

誤區一:

防止兒童走失,教育孩子「別和陌生人說話」

一般家長會教育孩子「別和陌生人說話」,這種教育在防止被拐賣效果上微乎其微。反而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危害:可能導致孩子不善交際,性格冷漠內向,甚至在真正遇到危險時,難以向他人尋求幫助。

真相:孩子其實無法真正識別「陌生人」與「熟人」。「我是你爸爸同事,他今天有事兒來不了,我來接你回家」或陪孩子嬉戲了一會兒的陌生人,在孩子的認知裡都可能變成「熟人」,而未長時間生活在一起的親屬,如爺爺奶奶,在孩子的世界,可能就是「陌生人」。

正確做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人員名單——哪些人是可以信賴的:警察、公共場合穿制服的工作人員等。安全名單以外的都是陌生人。同時,幫助孩子建立交往準則:不能跟任何陌生人走;在外不食用陌生人的食物;不要讓陌生人觸碰自己等。

誤區二:

只背家長的聯繫電話

為了讓孩子萬一遇到情況能聯繫上家人,好多父母從孩子會說話開始就洗腦式教孩子背父母的手機號。

真相:突發情況下,成年人尚且難以保持冷靜,兒童更因為缺乏應對經驗或突然受到驚嚇而發蒙。現在家人一般使用的是手機,號碼常為11位,在極度緊張情況下,孩子可能回想不起來,或出現記憶混亂。

正確做法:除了讓孩子熟記家人的手機號碼外,還應該不斷教給孩「遇事打110」。且110在公眾場合是常出現的標誌,容易在記憶中得到強化。遇到問題打給110,警察能提供的幫助可能更及時。

誤區三:

不足24小時不能報警

在很多影視劇中都能喝到這一「常識」釀的苦雞湯——兒童失蹤超過24小時,警方才能立案。於是,家長們在孩子走失後,第一時間不是報警,而是發動七大姑八大姨漫無目的開展「地毯式」搜尋。

危害:錯過了最佳尋找時機。孩子萬一被拐,以現在交通的便利程度,24小時後,很可能孩子已經在千裡之外了。

真相:一旦發現兒童失蹤,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

公安部從來沒有兒童失蹤24小時後才能立案的說法。早在2010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下發《關於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意見》中規定,接到兒童失蹤或者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婦女失蹤報案的,經審查,符合管轄規定的,公安機關應當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開展偵查工作。

誤區四:

採集血樣是找到線索確認DNA時才需要做的

據調查顯示,有相當一部分失蹤兒童家長並不知道要到公安部門進行DNA採血,或者認為在得到一些線索後為了確認時才需做此事。

真相:DNA採血並錄入是一種相當有效的尋找失蹤兒童的方法,且是免費的。每年都有很多線索是通過DNA資料庫比對出的。

以下五類人員可免費檢測

DNA:

已確認被拐賣兒童的親生父母;自己要求採血的失蹤兒童親生父母;解救的被拐賣兒童;來歷不明、疑似被拐賣的兒童;來歷不明的流浪、乞討兒童。

誤區五:

兒童走失,立刻四處尋找

家長帶孩子外出,不慎孩子走失後,大多數情況下,家長會很慌亂,立刻四處尋找,而忽略了應有人留在原地。孩子自己找回來,但找不到家長,那真是急死寶寶了。

真相:建議採用「十人四追」法——1人留在原地,1人召集其他人分兩層尋找。具體分工如下:4個人分別向東南西北4個方向2公裡以內,沿大路尋找;4個人前往附近的火車站,尋找範圍也為2公裡,防止孩子被帶往其他城市;1人報警,1人留在家中。

相關連結

防範兒童被拐知識

1.在公園、小區、商場、超市、醫院、幼兒園門口遇到樣子和藹的中年婦女,上前搭訕,誇孩子長得聰明漂亮,伸手要抱孩子,一定要明確拒絕並離開此地。

2.在商場、超市、菜場等地方,裝作購物的人販子會以極快的速度,趁家長挑選商品的時候,抱起手推車中的孩子消失在人群中,因此,購物時儘量抓緊孩子的手。

3.和孩子走在與機車道逆向的人行道時,儘量靠裡走,防止人販子利用摩託車、麵包車搶奪孩子;儘量使用嬰兒專用背帶,將孩子掛在胸前;坐手推車的孩子要系好安全帶。

4.孩子能說話時,就要訓練孩子背家庭人員電話號碼、所住城市和小區名、父母名字以及報警電話。教育孩子一旦在公共場所與父母走失,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員,說出電話號碼。不要哭,以免引起潛伏在周圍的人販子的注意,不要跟任何沒穿制服「好心幫助」的人走,如果要被強行帶走,馬上大聲哭喊。

5.不要把孩子交給任何陌生人看管,包括自稱老鄉的人,以及自稱是某個家人的朋友和同事。人販子很善於偽裝,有的為達目的甚至可以在目標身邊潛伏一段時間,目的就是尋找機會下手。

6.確保大門隨時鎖好,防止人販子入室搶孩子。

7.在正規保姆介紹所聘請保姆,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證複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證實其家庭電話、地址、家人等信息。留意經常與保姆來往的人員,一旦發生保姆拐賣孩子,警方可以利用這些信息儘快找到嫌疑人,解救孩子。

8.在醫院不要把新生兒交給不認識的醫護人員。人販子有時裝扮成醫護人員,從產婦或其家人手中接過孩子很快消失。

9.告訴孩子不要跟陌生的小孩玩耍。人販子會訓練自家的孩子,用玩具將其他孩子誘騙到偏僻的地方,再用摩託車迅速將孩子帶離現場。

10.熟記孩子的體貌特徵及當日衣著特徵,以備急用;在孩子的書包、衣服上註明家庭的相關信息。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廣州日報 揚子晚報 中國網

相關焦點

  • 我爺爺叫「鐵公雞」……走失男孩向民警如此描述自己的爺爺
    2020-12-28 16:01:38 /a/20201228/b91c20bc60c34af58dd57babe95df4d1.shtml   「父母叫什麼名字知道嗎
  • 7歲男童校門口走失,只記得爺爺叫「鐵公雞」
    近日,江蘇連雲港東海一名 7 歲的一年級小學生放學後,從校門口走失,在民警詢問其家長姓名時,孩子只記得爺爺名叫 " 鐵公雞 ",他的這一回答,把民警和在場群眾都逗樂了。12 月 24 日晚 6 時許,連雲港東海縣公安局石榴派出所接到報警,有個小男孩找不到家了。民警趕到現場,找到了走失小男孩。據熱心村民孫某反映,當時天色已經黑透,正值下班高峰期,路上全是過往車輛,加上該路段沒有路燈,他看到這個小男孩的時候,小男孩正在漆黑的路上獨自行走,於是就把小男孩帶到路邊空地上,並報了警。
  • 江蘇一7歲男童校門口走失,只記得爺爺叫「鐵公雞」
    近日,江蘇連雲港東海一名7歲的一年級小學生放學後,從校門口走失,在民警詢問其家長姓名時,孩子只記得爺爺名叫「鐵公雞」,他的這一回答,把民警和在場群眾都逗樂了。隨後,民警通過聯繫學校,成功找到孩子家人。視頻截圖12月24日晚6時許,東海縣公安局石榴派出所接到報警,石榴街道柳汪村北邊的一條路上,有個小男孩找不到家了。
  • 爺爺名字叫「鐵公雞」,我在學校門口和他走散了
    「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啦?」「我叫趙某成,今年7歲了。」「父母叫什麼名字知道嗎?」「不知道,我爺爺叫鐵公雞,我奶奶都這麼叫他的。」孩子的回答讓民警哭笑不得。近日,東海縣公安局石榴派出所民警及時救助一名走失孩童。
  • 7歲男孩馬路走失,民警詢問家長姓名,只記得爺爺叫「鐵公雞」!
    在江蘇連雲港,一名7歲的一年級小學生就因為家長的疏忽而走失,當被民警發現後,小朋友想了半天,才報出了爺爺的大名。也就是這個名字,讓民警和在場的大人們都哭笑不得。「家長叫啥名?」7歲男孩走失後被民警發現,只記得爺爺叫「鐵公雞」!
  • 27歲男孩自小得脆骨症 爺爺奶奶年齡大難庇護
    張宇明 攝1歲起年年骨折,14歲無法直立,只能退學坐輪椅呆在家裡一直到現在……因為患了成骨不全疾病(俗稱「脆骨症」),27歲的「脆骨男孩」齊澤籠過著正常人無法想像的生活。如今照顧他的爺爺奶奶都已年過8旬,爺爺近年來腦萎縮整日躺在床上。齊澤籠問自己:「我能幹什麼?我的未來在哪裡?」14歲時 下個樓身體4處骨折齊澤籠有一雙大大的眼睛,他面帶笑容坐在床上,很瘦弱。父親患有精神分裂,母親在他7歲時患肝癌去世,從小爺爺奶奶就是他的依靠。爺爺家在長樂中路一個家屬院裡。
  • 爺爺奶奶簡單純粹的愛情,一牽手就是一輩子
    奶奶很小的時候,家裡就定下了娃娃親。奶奶說那個男孩長得沒有她高,也不好看,還整天遊手好閒。她始終在抗議,但父母礙於面子逼著她必須嫁過去。臨近出嫁的時候,奶奶嘴上答應了,但心裡暗暗計劃著如何逃婚。奶奶本來計劃投奔老鄉,可她不識字,先是坐錯了車,後來又差點被人販子騙。
  • 我的爺爺奶奶:這幾年,我時不時夢到他們的喪禮
    奶奶比爺爺小兩三歲,因為她不單獨過生日,家人在爺爺慶祝生日的同時也當是為她祝壽,這樣兒女們就省了不少事,也讓我更加含糊了對奶奶年齡的印象——我本來就不關注那不斷增長而又終會停止的數字。兩位老人身體非常硬朗,一年又一年地看來沒有什麼變化。1943年大饑荒,10歲的爺爺爬樹摘榆葉摔下來斷了幾根肋骨,也沒能醫治,致使他駝背至今。
  • 鐵公雞一毛不拔原來是這麼個原因!
    鐵公雞一毛不拔大家都經常說也經常用過,表面上意思很明顯大家都懂,說明這個人有點實力有能力,但是花一分錢都難受,吝嗇到了極點,這樣的人叫鐵公雞。那麼為什麼管這樣的人叫鐵公雞呢?比方說他家裡頭有閨女出嫁了,大家都要隨份子錢,有的人窮吶,隨分子隨一錢銀子吧沒湊夠,就在紅包裡頭包五分銀子,再寫個條備註上說自己先隨五分另外舍五分等於隨你一錢銀子,等到這位兒子結婚財主再去隨禮呢,人家打開包一看就一個紙條啥也沒有上面寫的什麼呢:扣除上次所舍五分,另舍五分,回你一錢銀子。就這麼摳門!
  • 我奶奶把我養大的。如今去世十幾年了好想奶奶
    我是一個單親家庭沒有媽媽,一直都在爺爺奶奶養大的爸爸出去打工掙錢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回家。那時候只有我爺爺奶奶養我。爺爺去世的早。 大概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去世還記得清楚我爺爺得半身不遂這個病引起的。。現在不記得爺爺的樣子了只記得名字好失望,在之後就和我奶奶兩個人生活了。而爸爸出去打工過年才回家。
  • 爺爺去世,我發朋友圈悼念,卻被老闆辭退
    最近我和朋友聊天,發現了一個很真實的列子;我朋友叫於洪,就因為爺爺去世,他發了一條朋友圈悼念爺爺,同時也感慨了一下生活的不公,過了幾天卻收到了被公司的辭退電話,這件事到底是什麼情況?從我開始記事起,我就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了,我沒有見過爸爸和媽媽,每次詢問爺爺,爺爺總是發著呆一言不語,問了幾次我也就沒問了。
  • 父親走失母親改嫁,「蜥蜴」怪病爺爺養大學霸孫女:咬著牙硬扛
    「奶奶,我把飯做好了,爺爺說下雪了讓我出來接接你,他脖子疼了一上午了,你快回去看看。」今年的冬天格外冷,北方也已迎來了幾次降雪。8歲的欣欣包裹得嚴嚴實實,冒雪迎接在村裡食品廠打零工的奶奶回家。「俺這個小孫女可聽話了,又孝順又懂事。」說完,欣欣奶奶張羅著大家趕緊進屋,話起了家常。
  • 爺爺轉身離開30秒,2歲孫子失蹤,監控畫面讓人後怕……
    爺爺帶著2歲的孫子外出辦事,到了目的地,爺爺反覆叮囑孩子不要動。可是僅僅30秒,爺爺再轉身時,孩子已經不見了。焦急的爺爺四處尋找,卻一無所獲,無奈求助警察,才終於找到了監控。只見,爺爺離開後,2歲的孩子,徑直穿過來往不斷的車流。讓人看了,一顆心不自覺提到了嗓子眼。萬一被車撞到,那後果不堪設想。
  • 爺爺叫夏日,爸爸叫夏天,上戶口時奶奶給孫子取的名字讓民警樂了
    孩子的爺爺名字叫夏日,爸爸的名字叫夏天,對於這個夏家第三代孩子的名字,全家人實在琢磨不出要叫什麼了,這個時候奶奶突然想到,乾脆把孩子的名字叫夏柳好了。在聽到民警的解釋之後,夏家人恍然大悟,奶奶也發覺自己給孫子取的名字確實有問題。
  • 回憶我的爺爺,那個在山裡養蜜蜂的老人
    我的爺爺1934年出生於現在這個名叫皎洞村的村莊。自小就經歷了抗戰,內戰,到後來的文革,大躍進,饑荒以及村裡曾兩次燒毀全村的寨火,爺爺一生生養了七個子女,直到後來包產到戶一家人才勉強吃飽飯,因當時家境原因,我的姑媽和叔叔們都只讀過一兩年小學,只有我三叔讀了初中。
  • 老伴去世後87歲爺爺殉情:「我怎能讓你孤單的走」
    「我奶奶於八月二十二號去世,日子定於八月二十八號下葬,可爺爺今天走了,中午爺爺說太困想休息,下午吃飯的時候叫他,他已經走了,悄悄的服了大量安眠藥。留下了兩排字。」  昨天,你有沒有被兩位老人的故事感動?老爺爺寫的兩行情書,是不是戳中了你的淚點?  這段在微信上瘋傳的感人愛情,記者很想知道它幾十年來的點點滴滴。
  • 杭州11歲男孩一個多月花光爺爺退休金!父親拉他進了派出所:我要起訴
    「警察同志,有沒有辦法,讓我爸起訴我兒子?」2020年最後一天大清早,一個男人左手拽著小的,右手扶著老的,邊走邊喊走進杭州市公安局江幹區公安分局閘弄口派出所。來的是祖孫三代,小孫子琪琪(11歲)、小琪爸爸、小琪爺爺。 當時,沈紅芬警官正在接早班 。她看小琪爸爸氣得臉紅脖粗的樣子,知道一定是被這孩子氣得不輕。
  • 孫子確診先天性疾病 爺爺賣掉工廠陪讀13年
    69歲的徐竹生陪在一個全身肌肉萎縮,身體彎曲變形的男孩邊上。他替男孩翻書,擦鼻涕,疼愛地說:「芃芃,別急,等你做好作業,爺爺就把作業送給老師批改。」  男孩叫徐立芃,今年17歲,是徐竹生的孫子。徐立芃出生幾個月後被醫生診斷為進行性脊髓肌肉萎縮病,此病會終生癱瘓,醫生曾預言孩子活不過6歲。  心疼孫子的徐竹生放棄了經營得紅紅火火的工廠,專心照顧孫子長大。
  • 得知我不生二胎,婆婆連吃飯都不叫我,我的孩子憑啥要奶奶做主?
    我的一位朋友張婷也面臨著這樣的選擇,她在生完一胎女兒之後,夫妻兩都不願意生二胎,但這個消息被婆婆知道後,婆婆差點氣壞了。二、得知我不生二胎,婆婆連吃飯都不喊我,我的孩子憑什麼要奶奶做主?張婷和老公是自由戀愛,當時的她為了所謂的愛情,連彩禮都沒要就嫁給了老公。殊不知,張婷的懂事體諒,換來的是婆家人的冷言冷語。
  • 6歲男童車站走失,熱心眾人幫助回家
    近日,軌交12號線地鐵工作人員就幫助一位與走失的六歲小男孩找回了家長。當天下午4點左右,12號線七莘路站站務員張錦濤中正在站臺巡視,發現有一名六七歲左右的男孩在站臺一臉慌張,左顧右盼。張錦濤見到孩子附近沒有家長在,便上前詢問。「小朋友,你的家長呢?」 「我找不到奶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