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從整體上看是一本介紹如何讀書做筆記的書籍,因為書中囊括了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檢索重讀五大步驟,可以說是一整套科學高效的讀書方法。但其實,這本書的閃光點還在於:教會我們該怎樣通過讀書筆記,培養起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這可以從「積極輸出促進思想內化」、「重讀筆記為思想增色」、「營造思考的主場」三個方面來展開講述。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我很重視學習新技能,報了不少諸如寫作、演講、PPT等的學習班,明明很努力了,為什麼總是感覺自己總是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呢?我認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煩惱,最大的問題是只顧著蒙頭學習,沒有去實踐與輸出,然後學完也就算了。這樣一來,學過的每一項新技能,都只是處於「半瓶水」的水平,也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那什麼是輸出?我們日常中的看報讀書學習就是「輸入」,與之相對應,「輸出」就是在「輸入」以後,通過寫出來或者說出來的方式向他人傳遞自己的觀點。也許不少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無論是參加演講還是寫文章,我們不會跟平時聊天那樣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而是總會事先做好萬全的準備,包括定好主題、整體框架、邏輯、論點論據等,任何能夠想得到的細枝末節都會安排妥當。而在這個準備的過程中,很多原本模糊不清的事情,經過我們不斷查閱求證,在頭腦中變得無比清晰。這種相當於再次系統性學習的積極輸出,其實是幫助我們形成了一個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