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艱難開局,讓各行各業原來通行的手段和規則都難以奏效。但在波雲詭譎的水面之下,現象級風口、席捲性趨勢交織匯集:大健康、新國貨、數位化轉型、直播與短視頻、社交電商、分銷裂變、私域流量等新事物發展迅猛。
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解碼和求索「增長」的內核便顯得尤為重要。所以越來越多的母嬰人在思考未來的母嬰行業格局是怎樣的模樣?如何讓企業在逆勢中韌性發展?數位化轉型和數位化營銷如何實現真正落地?
為了解開以上種種謎題,幫助母嬰人找準發力方向,母嬰前沿再度起航。12月30日,以「破圈·重構·生機」為主題的「2020中國實體母嬰(CEMC)大會暨中國母嬰網紅店主百強大賞」在杭州泛海釣魚臺隆重舉行。
此次會議邀請了渠道嬰雄、品牌大咖、網際網路工具服務商等專業人士;網紅店主、新國貨頂級操盤手等實戰專家,以及大數據機構、行業專家等共同探討母嬰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從大數據上看:實體母嬰和母嬰電商
在數位化時代,大數據儼然成為了當下企業洞察產業趨勢、挖掘市場需求、提升工作效率、了解競爭對手的不二利器。
母嬰前沿創始人包亞婷在以《2020母嬰行業數據分析報告》為題的開場演講中提到一個關鍵詞——小店經濟。她表示:「中國30萬家母嬰店,其中有24萬都是小店,所以小店經濟這股中堅力量不容小覷。」
而ECdataway數據威電商數據首席分析官左文清在《母嬰電商數據分析報告》中也點到了一個關鍵詞——直播。他表示:「從整個行業來看,有6.1%的銷售額是來自於直播,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風口。」
大健康風口將至,未來大有可為
伴隨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和健康戰略的持續推進,大健康產業細分領域不斷地垂直深化。但是Slaite新西特執行總裁宋海華卻在《營養品過剩時代,品牌如何突圍》指出,行業很多品牌方把營養品當藥品來銷售,只做一錘子買賣,沒有長線品牌戰略規劃,這也是營養品行業亂象叢生的極大原因。
《大健康產業加速,如何量化營養》生物醫藥科學家/哈佛大學博士後餘國良:基因檢測是健康引擎的關鍵因素,如果發現的健康指標偏離基準線,需要通過好的健康方式或者一些營養品、保健品甚至藥品來進行幹預,把它調整到健康的軌道上,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事情。
母嬰店淘汰2/3是必然?
受人口出生率下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消費方式的轉變等因素影響,讓母嬰實體行業存量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加速進入了新一輪洗牌期。
《母嬰人的淘汰「緊箍咒」》媽媽去哪兒創始人李曉星:有資本運作的巨頭連鎖和地頭蛇激烈博弈,強佔優勢。而這一批地方小連鎖絕對會被極具優勢的單體店所打敗,這就是母嬰渠道的現狀。
打破企業增長困局,需要這三大關鍵力!
在流量紅利見頂的時代,企業的增長繞不開私域流量、網際網路工具、社交生態。
《新零售VS營銷工具:母嬰產業不可錯過的風口》有贊聯合創始人蠍子:預計2021年直播規模將增長到2萬億,所以直播是未來母嬰人必備的一種能力。另外區別於傳統營銷方式,品牌應該去抖音、快手布局,然後把這些流量通過小程序、公眾號等一系列網際網路工具的沉澱下來到自己的手裡,再做精準推銷。
《社交平臺如何打造母嬰生態連結》微信母嬰負責人莊瑩:2020年Q3數據顯示,微信用戶已達12億人次,並保持穩健增長。當網生少女變成了寶媽,信息獲取習慣也從報紙、電視變成了百度、微信。所以社交生意是值得母嬰人深度挖掘的。
《私域流量井噴潮:不重視,便成「仁」》慄映科技創始人兼CEO winny:所有做私域流量的母嬰品牌都成功了,因為它不會受環境和疫情影響。和客戶建立連結,做好體驗和服務是我們成交生意的第一步。
新國貨爆火的背後是…
近年來,一大批新國貨品牌在科技創新、質量提升等標籤下迅速崛起,並藉助網際網路傳播吸引了年輕一代消費群體。
《從0到7億,90後如何操盤新國貨品牌?》妍希美集團CEO李龍泉:一時私域,一時社群,一時短視頻,一時直播,拋開這些之後是產品和服務,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或者人與貨之間的連接。所以7個億,其實就是基於信任產生的生意結果。
《打破純棉誤區,童裝更要科技創新》小藍象創始人賈千生:除了病毒性交叉感染外,80%的兒童著涼感冒都是出汗著涼感冒引起的。純棉雖然舒適、保暖,可以做被褥、棉服,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純棉天然的缺陷就是吸汗不排汗。
鏗鏘脫口秀:深度剖析母嬰實戰經營的底層邏輯
除了以上10位嘉賓的句句「肺腑之言」外,還將有多位網紅店主作為新勢力代表,圍繞「社群營銷裂變、IP打造、學習創新、採購選品、團隊管理、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等多個主題方向,結合自身的實戰經驗為到場母嬰人帶來一段段深刻且獨到的犀利脫口秀,為迷茫中的母嬰人遞上一盞指路明燈。
《母嬰產康厚黑學》嬌美媽咪產後修復創始人原晉兵:真正的產康行業要在五個維度做好服務:1.要深挖孕產婦的群體價值;2.產康相關的各類服務機構,市場上各個品牌;3.產康行業需要具備專業性的從業人群;4.產康領域要建設學術研究機構;5.完善產康行業的供應鏈。
《網紅店主IP打造內核:回歸真實自我》baby jasper 全球精品母嬰店創始人李沛橋:個人IP就是某一個人在某一個領域非常專業,然後他在這個領域不斷地分享,不斷地輸出價值,從而吸引這個領域的人關注它。一個成功的IP可以降低信任成本,能給生意帶來高銷量轉化率。
《玩轉母嬰下半場,從社群營銷裂變開始》嬰樂匯母嬰創始人羅小鳳:不要成為一臺刷廣告的機器,完全沒有一個自己的個人語言,營銷做的好的人,朋友圈都是原創的,是有血有肉有溫度的。我們一定要持續性的輸出具有個人價值的內容,而不是自嗨的朋友圈。
《如何從母嬰產品延伸到全家消費?》心連心母嬰連鎖創始人宋建新:對於母嬰行業來說,我們與用戶之間有較高的信任度,但是一個家庭7個人當中,我們只是做到了七分之一,所以我們需要去挖掘隱藏背後的財富。
《李佳琦、薇婭直播賣不動的母嬰產品,為什麼實體店主可以?》繽趣小方創始人鄭如哲:母嬰產品是個專業領域品類,不是靠低價和口號就可以產生銷售的。實體店主更懂消費者,而直播讓我們從一個傳統的銷售模式,進化到了互動的銷售模式中。
《母嬰人創新:意識不到威脅才是真正的威脅》comebaby母嬰創始人王娟:現在我們顧客獲得專業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當你的顧客越來越專業,但是你卻一直停滯不前的時候,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說我們還在墨守成規,那麼其實淘汰我們的一定不是隔壁的老王,而是這個時代。
《母嬰店終極思考:當專業育兒和生意背道而馳》懂媽媽產後康復連鎖創始人董楠:母嬰店不是沒有生意,而是缺乏專業知識的母嬰店,一定記住賣一支產品是有愛的,這樣生意才能持續。
《一瓶酒如何跨界母嬰撬動億萬市場》點點365母嬰連鎖創始人杜明嶽:可以利用我們母嬰這麼一個好的流量入口,把我們的家庭消費分析透徹了,再加上母嬰行業本身自帶的信任基礎,可以想辦法合理變現。
未來母嬰業態只有巨頭和小店,地頭蛇要消失?
另外,本次大會區別於傳統的圓桌論壇,採用「英國議會制PK辯論賽」的方式,讓參與者更好的表達自我和對行業的思考和見解。相信比起粉飾太平的官方發言,真實與洞察對母嬰人來說具有更深層次的價值。
正方:門店發展要打造供應鏈,具備數位化能力,重塑盈利能力,但是這些對於地頭蛇來說很難,所以地頭蛇最終的結果不是報團取暖增肥成大店,要麼就是瘦身成小門店。
反方:孩子王做的再好也沒有覆蓋全國,再說它盈利的能有多少家門店?存活率是多少?反而是地方連鎖在重壓下被倒逼出供應鏈等具備能力,並且因為數量適中,所以盈利情況會更好。
毫無疑問,這場大會在眾多實戰大牛、母嬰「新勢力」、以及母嬰行業一線戰士的乾貨輸出下,讓與會母嬰人對未來態勢有了進一步判斷。
母嬰前沿一直認為所有的努力都值得被肯定,所有的耀點都值得被發掘。因而,在本屆大會開幕前,母嬰前沿特發起「中國母嬰網紅店主百強大賞」評選活動,集結「有門店、有顏值、有粉絲、有團隊、有IP」五大維度符合要求的母嬰新勢力。
希望通過挖掘優秀母嬰人,讓他們集結在聚光燈下,並能號召行業更多母嬰人能夠參與創新。以下是「中國母嬰網紅店主百強」最終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