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抗風險能力 多家房企獲「2020中國房地產行業穩健經營企業」殊榮

2021-01-15 中國網地產

2021年1月13日下午,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主辦、中國網地產承辦的第十二屆地產中國論壇暨中國房地產紅榜在北京圓滿落幕。論壇以「思危 思變 思遠」為主題,開啟了一場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三思之「辯」,探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房地產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專題報導】【視頻回放】

活動現場重磅頒發了2020中國房地產年度紅榜,涵蓋人物、企業、項目等多類獎項。其中,2020中國房地產行業穩健經營企業獎項旨在表彰那些穿越周期、抗風險能力較強的房地產企業。它們超凡脫俗,憑藉較強的綜合實力以及持續增長的業績表現逐步熨平市場周期的波動。具體獲獎企業及獲獎理由如下:

融創中國

2020年,恰逢融創中國上市10周年。風雲變幻的10年間,融創中國的銷售業績從1000億元到3000億元,再跨越到5000億元,其戰略高點亦在轉向,由規模直指效益,即通過穩健經營實現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融創中國在專注地產業務的同時,也積極布局物業服務、文旅、文化、會議會展及醫療康養等多元業務,並試圖培育不同的利潤增長點。融創中國正以美好城市共建者的責任和擔當,為城市經濟建設及美好生活構建貢獻新力量。

碧桂園集團

疫情肆虐之下,外部環境跌宕起伏。即便如此,碧桂園集團仍然延續了穩健發展的態勢,2020年其合營公司和聯營公司共實現歸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5706.6億元,穩居房地產行業頭部地位。此外,碧桂園集團的財務管理及資本結構更趨完善,有息負債總額及融資成本均在大幅下降,平均債務年期亦在進一步延長,種種跡象表明,碧桂園集團穿越周期的能力正在不斷增強。

中國金茂

作為城市引領者,同時有著央企的責任心,中國金茂始終緊跟國家戰略,以前瞻眼光,擇址城市發展的戰略核心。定位城市運營商的中國金茂,城市運營板塊已經成為其發展的「第二曲線」,並不斷賦予中國金茂穿越周期、持續高質量增長的內生動力,使其穩健前行。2020年,中國金茂城市運營勢能持續爆發,並落地7個重點項目。而運營邏輯的正確性也在一次次熱銷中得到印證,並將驅動中國金茂向更高的業績目標邁進,為更多城市的美好未來賦能。

雅居樂地產

2020年,雅居樂地產全面推出「聚焦主業、多元協同、規模與利潤並舉」的發展戰略,構建以大地產為核心的「135」同心多元戰略格局,目的是協同主業做大做強,應對新形勢的變化,最終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與此同時,雅居樂地產在全面調研和了解新時期消費者人居需求後,推動了產品升級,並在超額完成全年1200億元的銷售任務後,藉助對外出售項目資產包,成功達到降負債目標。

領地集團

2020年12月,領地集團成功登陸港交所,資本市場表現良好。多年來,領地集團積極以多元產業投資推動城市更新發展,其開發項目已遍及全國,形成了以房地產開發、商業運營、酒店管理「三駕馬車」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截至2020年9月末,領地集團總土地儲備為1656.77萬平方米,在全國擁有107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房地產項目。領地集團始終堅持從產品價值、服務力、品牌力三大維度加強品牌競爭力,並依託穩健經營的特色在時代變遷中保持其穿越行業周期的能力。

新力控股

無論在經營發展,還是進軍資本市場,新力控股的速度都令人眼前一亮。在新力控股成立十周年之際,這家年輕的房企也逐漸趨穩。2020年,新力控股的經營業績持續提升,在疫情衝擊之下,其流動性與負債表現穩定,並以較低利率進行多渠道融資。同時,新力控股保持了審慎的拿地策略,適時補充其在大灣區、江西省、長三角等重點布局區域的土儲,擴大全國化布局,增強了其抗風險能力。

三盛集團

三盛集團創始於1988年,總部位於上海,是以地產為主業、地產和家庭產業深度布局的綜合運營平臺,控股多家國內及香港上市公司。2020年,三盛集團戰略升級,在「雙千億」戰略目標下,不斷優化組織結構,將組織調整為三級構架,通過組織裂變迅速擴大產能,並成功吸納大量規模房企的高素質人才,支撐戰略落地,保障企業高速發展。秉持同行致遠的發展遠見,三盛集團持續建立互生共榮、互利共贏的平臺生態圈,致力於成為值得信賴、有溫度、有質量的百年企業。

中梁地產集團

「槓桿監管」之下,房地產行業將從規模導向轉為利潤導向,從融資驅動轉向現金流驅動。得益於上市後融資渠道的擴充和強勁的銷售業績,中梁地產集團的槓桿和流動性比率較為穩健。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房地產經營環境具有一定挑戰性。在此背景下,依託穩健的財務管理能力,中梁地產集團保持了良好的流動性。在合約銷售數據持續增長及較好信用指標的支撐下,中梁地產集團正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路上狂奔。

上坤地產

2020年,上坤地產成功上市。近幾年,上坤地產財務結構不斷優化,得益於其不斷完善的債務管控體系及提高流動資金管理水平,上坤地產已將定期優化資產負債率納入集團的重要發展策略。此外,上坤地產投資上除了順應城市發展規律,擅於把握城市發展輪動、踩準城市周期之外,還秉承著穩健審慎的拿地態度,以多元化方式、合理的成本獲取優質土地。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通過「優質產品力+高效運營效率」的發展模式來提升核心競爭力,築造企業的護城河,這是上坤地產實現價值拉升的增長點。

中駿集團

2020年,中駿集團的銷售額正式突破1000億,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其三年千億戰略完美收官。在中駿的天平上,堅持穩健的長期主義才是發展的重要砝碼。2017年,秉持「以未來決定現在」戰略理念,中駿集團提出「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在堅守主航道的同時,開闢第二業務曲線。千億之後的中駿仍持續深化「一體兩翼」戰略布局,加速中駿世界城「五年百城」計劃,同步升級FUNLIVE方隅獨特的差異化商業模式,助力其在城市運營的綜合賽道上走得更穩更遠。

遠洋集團

一直以來,遠洋集團始終確保財務狀況穩健,堪稱行業「長跑者」。相比其他房企,遠洋集團保持了良好的財務狀況和融資能力,投資級信用水準持續獲得國際資本市場高度認可,並利用其自身優勢把握融資窗口期,積極優化淨借貸比。在財務穩健的基礎之上,遠洋集團也通過提高投資標準、堅持城市深耕、加快周轉、產品力建設等策略,保持了開發主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推動新業務協同發展。

康橋集團

2020年,康橋集團成立18周年,18年來康橋集團累計開發量3000餘萬方,服務業主57餘萬戶,業務聚焦江浙區域、珠三角區域京津冀區域等7大城市區域。2020年,康橋集團以傳統開發為主體,產業文旅和大服務為兩翼,一創新產品引領市場標杆,業績實現穩健增長,實現全年銷售額521.1億元。2020年憑藉良好的產品品質,康橋集團實現深耕核心城市、穩健運營,在全國房企中的行業地位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相關焦點

  • 基本盤穩健 中梁地產榮獲2020穩健經營企業大獎
    來源:中國網地產1月13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的「第十二屆地產中國論壇暨中國房地產紅榜」在北京圓滿舉行。本次活動上,憑藉穩健的財務表現、經營業績和持續提升的產品力,中梁地產榮登「穩健經營企業榜單」。
  • 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品牌傳播力TOP100
    年度熱詞方面,集中在抗「疫」公益、線上售樓處、直播、智能健康產品、物業拆分上市等,也從側面展現出,受疫情及行業的影響,在戰略及品牌宣傳上房企對產品的重視度愈發加強。 在品牌傳播力排名方面,萬科地產、融創中國、碧桂園位列三甲,華潤置地、綠城中國緊隨其後。
  • 2020年度中國房地產企業品牌傳播力TOP100
    年度熱詞方面,集中在抗「疫」公益、線上售樓處、直播、智能健康產品、物業拆分上市等,也從側面展現出,受疫情及行業的影響,在戰略及品牌宣傳上房企對產品的重視度愈發加強。 在品牌傳播力排名方面,萬科地產、融創中國、碧桂園位列三甲,華潤置地、綠城中國緊隨其後。
  • 金輝:這是三條紅線後第一家上市房企
    作者: 地產操盤手繼三條紅線後,金輝控股在港股掛牌,穩健發展風格獲市場認可。金輝控股作為TOP40中為數不多才上市的房企,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後,其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而穩健的經營風格能為金輝控股的未來發展帶來什麼,相信資本市場也將持續保持關注。
  • 「三條紅線」監管指標再次引關注 房地產規模經濟或告終
    由於中國房地產相關行業的經濟產出佔到全部經濟產出的29%,這一新的監管措施可能會改變現有房地產的規則。   劃定「三條紅線」?   中國人民銀行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於8月份宣布,他們為房地產企業設立了新的融資規則,但沒有透露更多信息。
  • 2020年八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本次座談會指出,為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增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的市場化、規則化和透明度,人民銀行、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相關部門在前期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
  • 愛分析·中國房地產數位化行業趨勢報告
    面對市場增速和利潤空間的下滑,房企需要向精細化運營轉型,追求投資決策、規劃設計、施工建造、採購、營銷等各個業務環節的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在市場下行周期,頭部房企在融資能力、土地儲備、經營能力等方面的優勢更加凸顯,疊加COVID-19疫情對現金流的衝擊,大量中小房企被併購或破產退出市場,行業整合進程加速,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 房企都如何看「三條紅線」
    有些房地產企業一定慶幸在「三條紅線」傳聞出來(8月28日)之前發布了2020中期財報,而不用被媒體們靈魂拷問「貴司如何看待三條紅線」「貴司怎麼滿足三條紅線的要求」類似的問題。過去一周,關於12家試點房企被住建部和央行請到北京喝茶聊天以及房地產融資三條紅線相疊加的傳聞和報導,讓房地產商們風聲鶴唳。
  • 房地產「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出臺 高負債房企面臨較大壓力
    記者調研了解到,房地產「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出臺疊加償債高峰期,高負債房企面臨較大壓力。福晟集團、泰禾集團等規模房地產企業已出現爆雷風險,陽光城等品牌房企也面臨合規的陣痛。專家建議,切實落實融資新規,建立相應監測和預警機制,防止房地產金融風險進一步蔓延。
  • 房企困境與演變:2020年行路難,未來「敢問路在何方」?
    2020年房地產股市:A、H市場龍頭房企全年領跌近兩年,投資者看待房地產行業更加的冷靜,更加客觀理性的審視這個行業。特別是,2020年,不管年內房地產商如何從二級市場大舉回購刺激股價,或通過加大促銷力度保持良好的業績增速,都難阻股價繼續下行的趨勢。這或許也折射出投資者開始將房地產行業投資策略放眼的更廣,未來3年、5年、甚至是10年該行業增長點是什麼?
  • 2020年top15房企收穫如何,2021房地產還是「灰犀牛」嗎?
    ; 但從銷售均價下滑的房企來看,前15強房企中,有10家房企的銷售均價較2019年下降,鳳廠、HD作為行業的龍頭老大老二也是降價態勢,降幅分別為1.2%、13.24%。 總體而言,行業巨頭以價換量的趨勢短期內不會變。 為什麼? 首先一個,就是針對房企融資的三道紅線,還有針對銀行涉房地產貸款的兩道紅線,這五道緊箍咒,死死地關注了房地產這頭灰犀牛,確保它不會成為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導火索。
  • 中小房企業績堪憂 龍頭房企大概率完成銷售目標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A股12家上市房企披露2020年全年業績預告,4家預喜。已發布業績預告的上市房企業績分化較為明顯。部分中小房企受疫情、變更會計計量方式、融資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業績出現較大的不確定性。相比之下,大中型房企憑藉規模優勢,結轉項目較多,盈利能力較好。
  • 基本盤穩健,萬科持續探索新增長曲線
    作為中國地產新賽道中的領跑者,萬科憑藉穩健的基本盤和穿越行業周期的能力,在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同時,萬科良好的財務、資金狀況和行業領先的信用評級,也為它持續回饋投資者提供了現實性。在近日發布的《2020·第一財經中國上市房企價值榜》中,萬科憑藉優秀的綜合實力和優異的資本市場表現,成功入選A股TOP10房企。
  • 與城市共生 「2020中國房地產行業城市影響力企業」名單頒布
    2021年1月13日下午,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主辦、中國網地產承辦的第十二屆地產中國論壇暨中國房地產紅榜在北京圓滿落幕。論壇以「思危 思變 思遠」為主題,開啟了一場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三思之「辯」,探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房地產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 盤道兒2020年度熱詞 「三道紅線」出臺 房企降負債多管齊下
    原標題:盤道兒2020年度熱詞丨「三道紅線」出臺 房企降負債多管齊下   2020年夏天,「三道紅線」的橫空出世,在地產圈掀起不小風浪。
  • 萬科「一根筋」的房地產之路,房企頭部神話能否延續?
    在10月17日的媒體交流會上,鬱亮還表示:房地產行業將回歸為一個普通行業,企業要抓住管理紅利時代,依靠全面競爭能力繼續發展下去。與恆大、碧桂園等房企不同的是,萬科似乎一直在挖掘與房地產相關領域的潛力。萬科集團董事長鬱亮到底,萬科的頭部位置是否能繼續在房地產業內延續呢?
  • 「三條紅線」倒逼房企轉型升級
    來源: 中國經營報跌宕起伏的2020年,房地產行業也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局。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房地產市場一度冰封,眾多機構曾預測2020年房地產銷售規模將同比下降5%~10%。但接近年底,商品房銷售同比數據不僅由負轉正,銷售面積與金額也屢次刷新著歷史紀錄。
  • 中國西安房地產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6.3.3 中國西安房地產行業供需平衡  6.4 2015-2019年中國西安房地產行業財務指標總體分析    6.4.1 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6.4.2 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6.4.3 行業營運能力分析    6.4.4 行業發展能力分析第七章 西安房地產細分市場分析  7.1 2015-2019年西安住宅市場分析
  • 盤道兒2020年度熱詞丨「三道紅線」出臺 房企降負債多管齊下
    嚴控有息負債增長  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會議形成了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的三檔規則,即「三道紅線」:1、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2、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3、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 。
  • 新華聯文旅前三季度巨虧6.8億 2018年至今已有6家房企債務違約
    一位房地產機構分析師告訴財聯社記者。前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自2017年後,新華聯重心轉向文旅,疊加地產調控政策趨緊的影響,新華聯的地產銷售逐年下降,經營獲現能力明顯惡化,同時公司的外部融資能力邊際惡化,現金流情況愈發緊張。」興業證券分析師黃偉平表示。目前,新華聯文旅面臨著巨大的償債壓力,同時貨幣資金對短期有息負債的覆蓋已明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