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到月球的距離,你知道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2021-01-10 悟空科學世界

前言

遠古以來,月球是離我們最近的天體。很自然地,人們想去月球上。但是,飛到那裡又有多遠呢?

什麼是地球到月球間的距離

理論上講,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指兩者間中心的距離,而且是可以測量的,但是,通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來衡量這個距離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通過三角公式來計算它們間的距離。

月球的近地點和遠地點

談到這個概念時,我們應該記住,在月球軌道的每一點上,我們的地球到月球的距離都是不一樣的,原因是月球的軌道呈橢圓形。月球軌道的最近點稱為近地點,最遠點稱為遠地點。因此,在近地點到地球的距離將達到357000公裡,而遠地點到地球的距離將達到406000公裡。人們通常談到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指平均距離,即:384,399公裡。

到達月球的時間

宇宙飛船將不得不花費很長的時間飛向月球,而且這種飛行形式並不是以直線飛行。按照第二空間速度(11.2公裡/秒)計算的話,理論上,其飛行時間將需要10個小時,但事實上,花費的時間會更長。之所以要花費這麼長的時間,是因為飛船在大氣層中要逐漸提高速度,使其能從地球引力場中逸出,併到達第二空間速度。然後,當飛船接近月球時,將不得不減速。順便說一下,這個速度是現代太空船達到的最大速度。

根據官方數據,1969年,美國人飛往月球所消耗的時間為76小時。

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以5公裡/小時的速度步行到月球,則大約9年的時間;如果以100公裡/小時的速度開車去月球上,則需要160天;如果乘坐飛機到月球的話,則需要飛行持續飛行大約20天。

如何測量?

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從過去,人們就試著去測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首先從最基本的角度測量工具中獲得數據,利用幾何方程建立了「阿里斯塔克斯」體系。通過計算,阿里斯塔克斯認為,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為80個地球半徑,即:地球半徑6 371公裡,乘以80,就可以得到509 680公裡;而阿基米德認為,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為62個地球半徑,即 :6,371 * 62 = 395,002公裡。

公元前二世紀,一位名叫希帕克斯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認為,到月球的距離比我們地球的半徑大60倍,得出這一結論,是基於他對月球運動及其周期性日食的觀察。

由於在月食時,太陽和月亮具有相同的角度大小,因此,根據三角形相似性的性質,可以求出到太陽和月球的距離之比;再次應用這些性質,Hipparchus計算出,地球直徑是月球直徑的2.5倍,即:RL = R3 / 2.5。

從1'的角度,人們可以觀察到一個大小比它距離小3,483倍的物體,這一點在Hipparchus時代就已經是眾所周知的。

因此,到月球的距離是地球的232 * Rz / 2.5 = 60個半徑,即:6 371 * 60 = 382 260公裡。最有趣的是,藉助現代儀器進行測量,證實了古代科學家的正確性。

當然現在,我們可以在雷射儀器的幫助下,能夠精確地測量到月球的距離。同時,測量時間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完成。

有趣的事實

1.可以將太陽系中的所有其他行星放置在地球和月球之間;2.每年,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大約會平均增加4釐米,原因在於,行星沿著螺旋軌道的運動以及地球和月球引力相互作用的逐漸下降;3.從理論上講,太陽系的所有其他行星都可以放置在地球和月球之間。如果把包括冥王星在內所有行星的直徑加起來,那就得到一個為382100公裡的值。

結語

毫無疑問,我們今天談論的是地球與月球間的距離問題,就它的測量而言,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代科學的「先進性」,但同時也遵循了自然科學原理,在一定條件下,是沒有辦法動搖的,例如,三角形的相似性。

相關焦點

  • 月球的存在是巧合嗎?它與地球間的距離,仿佛經過了精細計算!
    月球的存在是巧合嗎?它與地球間的距離,仿佛經過了精細計算!自人類有機會進入外太空,第1個登陸的星球就是月球,它是一個神秘的存在,月球上存在太多的未解之謎。其中包括月球到太陽和地球間的距離,竟然能夠形成最完美的日全食。
  • 為什麼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是一樣的?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科學家給出了答案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現在知道了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在太陽系有8大行星,地球是排在太陽系第三的一顆行星,人類在地球上的時候,開始用望遠鏡來觀察月球,但是發現在一年之內,月球的表面都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在宇宙中我們都知道每個行星都能夠自轉和移動,那麼為什麼月球就不能夠自轉呢?
  • GPS 可用於月球定位,NASA 科學家經數學計算證實
    按照 NASA Artemis 計劃,太空人到達月球後,需要在南極附近的環形山中開採可以分解成氫和氧的冰沉積物。由此,科學家們需要將宇宙飛船、登陸艦、月球車、鑽井設備、補給車輛等設備送到冰層開採的地方,而如何在月球實現定位,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難題。對此,一些科學家提出設想:適用於地球的 GPS 系統,能否適用於月球,幫助太空人登月?
  • 地球的年齡是如何算出來的,科學家給出的解釋讓人刮目相看
    地球的年齡是如何算出來的,科學家給出的解釋讓人刮目相看現在我們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也是人類生活的家園,地球上有很多生命,而且地球能夠孕育生命也是因為地球上有足夠的空氣,水,溫度,這些能夠讓地球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根據科學家的預算
  • 假如太陽後面還躲著一顆行星,科學家能計算出來嗎?
    曾經這並不是假設,而且是天文學家苦苦搜索過的一顆行星,它已經被命名為祝融星,但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太陽系並不存在這樣一顆行星,而且這個失敗的結果卻證明另一個偉大理論的成功!搜索祝融星從行星的攝動來計算另一顆恆星,是勒維耶的拿手好戲!
  • 用數學幾何如何計算月地距離,月亮的體積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
    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就像一個玉盤一樣大,但是我們知道月球肯定不是像一個玉盤一樣大畢竟還是一個衛星呢。但是我們想要知道月亮真正的大小怎麼辦呢,在兩千年前人們就能大致的知道月地之間的距離了。那時候還沒有高端的測量儀器,先人們是如何得知月地距離以及月亮真實大小的呢?
  • 地球一天24個小時,那麼月球上的一天又該怎麼計算?是多長時間呢
    相信很多小夥伴對天文地理很感興趣,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天的時間是24個小時,每時每分時間的流逝,都是不可回到的從前。那麼月球上的一天又該怎麼計算?是多長時間呢?月球上一天有多長時間?不同的星球地球和月球的時間計算也會有所差別!
  • 科學家是怎麼計算一個恆星或一個星系離地球的距離的?
    我們知道一英尺或一米有多長——對這些單位很容易理解,因為我們每天都使用它們。英裡和公裡也是一樣——這些單位都很適合用於我們地球上的空間距離。當天文學家用望遠鏡看恆星時,情況就不同了。恆星與恆星間的距離是巨大的。例如,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除了我們的太陽)是大約是40.7萬億公裡。這是最近的星星距離,還有比這更遠幾十億倍數不清的恆星存在。
  • 地球到月球多少光年?
    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如果還要用光年來計算的話其實顯得有點大材小用了。但是我們可以用太陽系中的天體來直觀感覺一下天體的距離。    根據地球和月球的位置不同,地球飛往月球的時間會有所不同。地球與月球最近的距離是363300千米,最遠是405500千米。
  • 地球的年齡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兩個令科學家恐懼的物理量
    目前公認的地球年齡是45.5億年,那麼長的時間跨度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如果想準確計算出地球的年齡則需要一個速率恆定、量程極大的物理量,兩者缺一不可。在人類歷史上,地球年齡的計算曆程也是一波三折。不久,有學者提出利用熱力學知識計算地球從炙熱的狀態變為冷卻的時間,而這個時間跨度就大致是地球的年齡。這個大膽地想法乍一聽很有道理,不過在後來對地殼的研究中發現從地心到地面的熱力逐漸遞減,地球內部溫度並不是統一的,這個物理量依舊沒能滿足「速率恆定」的條件。那麼什麼物體的變化是「速率恆定」呢?
  • 我們的地球有多少歲了?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如何計算地球的年齡這就要從地球誕生的那一刻開始說起,我們的星球在最初的幾百萬年裡是太陽系當中的一片混沌,小到如同顆粒般大小,這些塵土顆粒滾雪球般的逐漸變大,當我們的星球質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開始有了引力,這些小星球開始相互吸引相互碰撞,這就是我們世界最初的模樣。
  • 阿波羅11號到底有沒有登陸過月球?嫦娥5號已經給出答案!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但它距離地球的平均距離高達38.4萬千米,即使是現代有人工智慧技術輔助下的月球著陸,仍然面臨重重困難,而前蘇聯則在當年乾脆宣布載人登月任務失敗,所以坊間對於毛子的這種直爽性格表示非常認可!
  • 地球的年齡該如何正確計算?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在太陽系當中,只有地球這顆星球是運用出來生命的,雖然說地球現在誕生的時間已經被確定是46億年,但是地球的年齡到底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很多人都知道地球的年紀,但是並不知道地球的年紀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相比較於地球的年紀,人類的年紀就變得非常的簡單好算了。
  • 我們如何得知太陽有多遠?科學家給出了專業答案,看完恍然大悟
    一開始測定的是月球半徑。你可以做個簡單的演示,拿一根手指比到和胳膊看起來一樣長,閉上一隻眼,然後換另一隻眼閉上。有注意到你的手指比其他物體移動得更快嗎?那就是視差!希帕克在兩個知道相隔多遠的城市觀測了月球,然後用一些幾何原理推算出了月球半徑,精度和當今的相差不到7%,還是很接近的。
  • 用以太風法計算月球引起地球潮汐
    地球同樣處在月球的以太風錐中,地球的相對月球的相對加速度狀態相當於自由落體,就是地球向月球自由落體。地球體積龐大,在距離月球近的位置和遠的位置比較大,所以在自由落體過程當中,整體是質心部分與以太風相對速度為零,距離近的就要超前一些,距離遠的就會滯後一些,形成潮和汐。
  • 月球的周圍有「小月亮」嗎?小朋友的問題竟讓科學家無法解答
    而到了現代,關於月球的猜測伴隨著人類對於宇宙的了解也在與時俱進,從上世紀開始,就不斷的有人懷疑月球上存在著外星人的基地,甚至有人懷疑月球是被外星人放在地球的天上,用來監視地球的。當然,很多人這麼說都是因為月球的背面因為潮汐的影響一直都無法對著地球,不過,在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後,伴隨著地球背面的景象被一一揭曉,很多關於月球的「陰謀論」也都漸漸消失了。
  • 月球離地球越來越遠,地球自轉周期或延長到30天,為何會這樣?
    筆者:三體-小遙太陽東升西落,地球每天上演著不同的故事,大海也有潮漲潮落的過程,億萬年來滄海桑田,一切都值得我們觀察和研究。在此過程中,人們發現大海的潮汐作用十分有趣,並且試圖通過深入的研究找到其中的奧秘,好在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人類如何計算地球有46億歲,為什麼有學者認為地球只有1億年?
    威廉·湯姆森認為地球曾經是處於融化狀態的,且地球正在通過傳導和輻射逐漸冷卻,通過一系列的計算。他不知道有一些放射性物質,會在地球深處產生熱量,地球的冷卻速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快,但這一答案已經比較接近真實答案了。 1899年,來自愛爾蘭的科學家約翰·喬利,根據鹽向海洋的輸送速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地球的歷史可能長達90億年,這樣的計算方式本來是可以參考的。
  • 在地球上生活了這麼多年,你知道地球母親多少歲?年齡怎麼計算
    歷史學家可能會說,文明的興起是地球年齡的開始;古生物學家會說,通過化石,最早出現的生命便是地球年齡的開始;地質學家會說,從地球地質作用開始便是地球年齡的開始;天文學家會說,從地球形成之時便是他的年齡開始。地球年齡分為天文年齡和地質年齡,根據推算天文年齡大概為45.5億年,地質年齡大概比天文年齡小几億年。至於具體怎麼算,跟著小編看看如何記錄地球母親的年齡。
  • 人類月球日|月球遺產如何保護?
    通過理論計算和阿波羅登月任務時的實際觀測,科學家們確信飛船發動機向月球表面噴出的高速燃氣可以將大部分月球表面的月壤和沙礫吹拂到300米/秒-2000米/秒的速度,重量最小的月壤塵埃甚至可以被吹拂到2.37km/s以上,超越了月球逃逸速度而進入環繞太陽的軌道。如果飛船著陸或飛掠月球表面時距離某一月球遺產的距離太近,這些月壤和砂礫就有可能擊打到這些月球遺產從而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