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逐漸提高自身認知的過程。想起先輩所說的:活到老、學到老,其實是很有哲理的。因為人不可能所有問題都懂、不可能每一個知識點都精通,學了那麼多總有你的盲區。所以說:書山有路、學海無涯。
臨診之餘,會發現很多有趣的問題,有的問題,仔細思考,進而開悟,這個對自身臨床水平的提高是很有意義的。作為一個臨床醫生,更加不能故步自封、不能思想僵化,要不斷吸收外界的知識,加強自身的學術修養。進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知識體系以及臨床診療體系。
今天思考的問題是: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之間有什麼關係?
奇經八脈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要思考明白這類問題,首先要從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的循行來入手,它們分別循行在什麼部位?這些部位有什麼特點?這些循行部位對人體能夠產生什麼影響?
在學習奇經八脈的時候,一個是講了奇經八脈的循行,再就是講了奇經八脈的功能。
首先要對奇經八脈的功能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奇經八脈是別行於十二經脈之外的八條經脈,你要對這個別行有一個理解;十二經脈是怎麼走行的,奇經八脈又是怎麼走行的?從循行上就分布有何不同?
其次,從功能上來認識,奇經八脈的功能是統攝、滲灌、蓄積,那麼進一步思考,它統攝什麼?蓄積什麼?滲灌什麼?調節什麼?
它是對全身氣血的、或者局部氣血的調節,在調節的過程中,必然和十二經脈發生相互的影響。所以課本上的知識一定要掌握準確,並且對課本上的知識要進行理解;可能原來就是背下來就可以了,考試就是填空、選擇,出現什麼問題知道對應那幾個字。但是到了臨床上,那你的所學就要和臨床實際相結合。
所以,首先要對奇經八脈的循行、功能有一個認識。十二經脈是沿著人體的縱軸方向循行的,它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聯繫成一個整體;而奇經八脈的循行補充了十二經脈循行的空白或者不足,從循行路線上就決定了它有這方面的作用。
從功能上來說,奇經八脈有調節、滲灌、統攝的作用;不同的奇經八脈統攝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方面,它加強了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繫,所以在十二經脈氣血的流註上就會產生相應的影響。所以說的十二經脈氣血滿滲,滲灌到奇經八脈;十二經脈氣血虛弱的時候,奇經八脈會倒流灌注到十二經脈,這個是滲灌、蓄積調節人體氣血循行的總量。從功能方面來說,奇經八脈相對於人體氣血來說,好比一個蓄水池的作用,水量充足可以儲存,水量減小可以灌溉,保證人體正常運轉。
把奇經八脈大方面的說完後,還有一些細節的聯繫上需要注意,就像八脈交會穴的聯繫以及在奇經八脈循行的路線上和他相併行的經脈,它們之間會通過絡脈有一個交會;其實交會穴也相當於絡脈的交會;因為十二經脈是縱行的,它們之間必然會有交會的交通支,就是我們所說的絡脈,支而橫者為絡,從這些方面來論述。
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整個氣血循行完之後,最後才落實到任督二脈的特殊性,其實任督二脈相當於奇經八脈的典型範例一樣,是唯一的有它的主穴通路,它循行於前後正中線,那麼就要看前後正中線有什麼特點?
督脈總督諸陽,任脈總任諸陰;它們督諸陽任諸陰更多是從氣血的角度來看,督脈是以氣為紐帶,任脈以血為基礎來和十二經脈發生相互、相交以及各種相應的聯繫。另外一個方面,從督脈來說它循行於後正中線,後正中線有它的特殊性,按照現代醫學來說,它是人體神經系統的二級中樞,用西醫的話來說它會發出相應的內臟分支、神經分支;也就是說它會調節五臟六腑的功能,間接的通過五臟六腑對十二經脈的氣血有相應的調節作用。
所以,任督二脈通過五臟六腑和十二經脈的氣血發生相應的聯繫,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為什麼要說這個方面呢?因為有時候臨床上會用到督脈上的穴位,它不單純的調節局部病患,它還能夠調節相應的臟腑功能,十二經脈又連屬五臟六腑,它通過這個環節影響十二經脈。在這個裡面督脈的作用更起到一個主導作用。
任脈循行於胸腹前正中線,前正中線可以影響局部以及它臨近之處,它的內部也分五臟六腑,為什麼任脈總任諸陰,因為它可以直接調節五臟六腑血的方面(特別是局部血液的循行和局部組織的功能狀態),它們之間是這麼聯繫的。
因此,督脈從氣、從功能方面影響五臟六腑;而任脈從血影響五臟六腑,進而和十二經脈產生聯繫。
它們之間的一個關係還有腎,腎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腎主骨生髓,也就是說髓必然要以五臟六腑之精為基礎、為原料來化生。所以五臟六腑這個紐帶是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之間很重要的紐帶。
說了這麼多,其實如果治療十二經脈的疾患,解決十二經脈氣血的循行。如果是十二經脈本身的問題,臨床上就沒有必要過多的考慮任督二脈;但是如果是臟腑經脈同病了,這個時候要兼顧臟腑,從任督二脈上來入手。
這個就是幫助我們理解在臨床中怎麼來更好的發揮奇經八脈的作用,任脈先放在一邊,就像督脈一樣,它是脊柱上的,他連接著腦髓,它可以從神經系統來認識和論治。神經系統是一個聯繫、是一個信號、是一個調節、是一個平衡,它更多的表現為氣的方面,氣主攝之、氣主動之、氣主傳導,而血液主要是滋養。
如果說五臟六腑的功能方面我們更多的從督脈來考慮,那麼五臟六腑的血液循行方面、循環方面、營養等物質方面,更多的需要從任脈來考慮,特別是腹部的穴位,針刺可以直接達到相應的臟腑局部,直接刺激相應的臟腑,使其功能調整,進而轉化相應的物質。
所以說,督脈總督諸陽,任脈總任諸陰,其實和督脈主氣、任脈主血這個方面還是有直接的關係,五臟病取督脈,六腑病取任脈,這也符合中醫「從陽引陰,從陰引陽」的理論;以陽治陰,以陰治陽;背部屬陽,督脈總督諸陽,所以督脈治療五臟病更有它的優勢;六腑屬陽,任脈總任諸陰,所以治療六腑疾患使用任脈的穴位比督脈多。
綜上:奇經八脈和十二經脈之間的關係
1.經脈循行:奇經八脈彌補了十二經脈循行空白,並且奇經八脈和十二經脈循行相鄰的經脈可以產生相互的影響(氣血可以通過絡脈影響,治療上可以通過交會穴才是相應的治療作用)
2.功能之間:奇經八脈對氣血有調節、滲灌、統攝的作用,是十二經脈氣血流注的緩衝。
3.任督二脈直接聯繫五臟六腑,直接對氣血進行調節,影響氣血的生化運行,通過五臟六腑、氣血進而聯繫十二經脈,使其聯繫更進一步加強。
(歡迎補充,相互交流,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