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律

2020-11-26 39健康網

(一)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

  手三陰經循行的起點是從胸部始,經脯(上臂內側肌肉)臂走向手指端;手三陽經從手指端循臂指(經穴名)而上行於頭面部;足三陽經,從頭面部下行,經軀幹和下肢而止於足趾間;足三陰經脈,從足趾間上行而止於胸腹部。「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這是對十二經脈走向規律的高度概括。

(二)十二經脈的交接規律

  陰經與陽經交接:即阻經與陽經在四肢部銜接。如手太陰肺經在食指端與手陽明大腸經相交接;手少陰心經在小指與手太陽小腸經相交接;手厥陰心包經由掌中至無名指端與手少陽三焦經相交接;足陽明胃經從跗(即足背部)上至大趾與足太陰脾經相交接;足太陽膀胱經從足小趾斜走足心與足少陰腎經相交接;足少陽膽經從跗上分出,至大趾與足厥陰肝經相交接。

  陽經與陽經交接:即同名的手足三陽經在頭面相交接。如手足陽明經都通於鼻,手足太陽經皆通於目內眥,手足少陽經皆通於目外眥。

  陰經與陰經交接:即陰經在胸腹相交接。如足太陰經與手少陰經交接於心中,足少陰經與手厥陰經交接於胸中,足厥陰經與手太陰經交接於肺中等。

  走向與交接規律之間亦有密切聯繫,兩者結合起來,則是:手三陰經,從胸走手,交手三陽經;手三陽經,從手走頭,交足三陽經;足三陽經,從頭走足,交足三陰經;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交手三陰經,構成一個「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的循行徑路,這就是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律。

  總之,十二經的循行,凡屬六髒(五臟加心包)的經脈稱為「陰經」,多循行於四肢內側及胸腹。上肢內側者為手三陰經,由胸走手;下肢內側者為足三陰經,由足走腹(胸)。凡屬六腑的經脈稱為「陽經」,多循行於四肢外側及頭面、軀幹。上肢外側者為手三陽經,由手走頭;卞肢外側者為足三陽經,由頭走足:陽經行於外側,陰經行於內側。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經脈在身體的運行轉換規律
    上篇文章我們一起分享了十二經脈的一些規律,今天我們一起來在牢記一下十二經脈的運行規律,有助於我們後期了解具體經脈時候大家有一個系統的概念。枯燥的理論需要技巧+牢記,最後的口訣大家可以背一背。十二經脈分為六陰六陽;上肢為六條,分為手三陰手三陽,下肢為六條,分為足三陰足三陽。
  • 第二節 十二經脈的循行 足少陽膽經
    眼外角分支:從眼外角分出,下行至下領部足陽明經的大迎穴附近,與手少陽經分布於面頰部的支脈相合,其經脈向下覆蓋於頰車穴部,下行頸部,與前脈會合於缺盆後,下入胸中,穿過橫膈,絡肝,屬膽,沿脅裡淺出氣街(腹股溝動脈處),繞陰部毛際,橫向進入髖關節部(環跳穴)。
  • 經脈氣血逆行武功盡失!那普通老百姓經脈氣血逆行會發生什麼?
    經絡系統包括經脈和絡脈。經脈包括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絡脈包括十五別絡、孫絡和浮絡。其次,氣血在經脈中的運行我們常討論主幹經脈的氣血運行,即十二正經的氣血運行。十二正經包括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
  • 中醫推拿之十二經脈詳解圖(附具體穴位定位跟經脈走向)
    ◆ 十二經脈循行部位(出自《靈樞·經脈》)
  • 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的關係
    今天思考的問題是: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之間有什麼關係?奇經八脈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如果要思考明白這類問題,首先要從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的循行來入手,它們分別循行在什麼部位?這些部位有什麼特點?這些循行部位對人體能夠產生什麼影響?在學習奇經八脈的時候,一個是講了奇經八脈的循行,再就是講了奇經八脈的功能。
  • 第五節 十二經脈病機 經氣衰竭病機
    由於十二經脈之經氣是相互銜接的,所以,一經氣絕,十二經氣亦隨之而絕。臨床上通過觀察經絡氣血衰竭的表現,即可判斷病變的發展和預後。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 第二節 十二經脈的循行 手少陽三焦經
    2.分支  胸中分支:從羶中穴分出,向上走出缺盆,至項後與督脈的大椎穴交會,上走至項部,沿耳後(翳風穴)上行至耳上方,再屈曲向下走向面頰部,至眼眶下(顴醪穴)。  耳部分支:從耳後(翳風穴)分出,進入耳中,出走耳前(過聽宮、耳門等穴),經過上關穴前,在面頰部與前一分支相交。上行至眼外角,與足少陽膽經相接。
  • 十二經脈的知識~大腸經
    五官中的臉,下牙,鼻子,跟大腸經關係十分密切,如果大腸經不通暢,體內垃圾就無法排出體外,從而堆積在體內,而人體是具有自我清除功能的,既然無法從正常的渠道排出體外,那麼身體就會從其它途徑排出體內的垃圾,如此一來,那些大腸經不通的人,臉上容易長痤瘡,雀斑,酒糟鼻,和下牙痛的情況。如果臉上出現痤瘡,雀斑,酒糟鼻,以及下牙痛,說明大腸經發生了擁堵,這時候需要疏通大腸經絡了。
  • 《仙命決》經脈怎麼弄 經脈玩法介紹
    導 讀 仙命決經脈怎麼弄:在仙命決手遊中肉身和境界是非常重要的,這個也是玩家飛升的基礎啦!
  • 人體十四經脈,你知道嗎?
    人體十四經脈,你知道嗎?十四經絡是由古人對人體經絡穴位進行分類並分別命名的。它包括12經脈和任、督2脈合稱14經,是針灸、刮痧選穴配區的主要依據。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十四經脈吧!手少陽三焦經主治嗌腫/喉痺十二經脈之一,手三陽經之一,與手厥陰心包經相表裡,上接手厥陰心包經於無名指,下接足少陽膽經於目外眥。經脈分布於上肢外側中間、肩頸和頭面。其絡脈、經別分別與之內外相連,經筋大體分布於經脈的外部。本經首穴是關衝,末穴是絲竹空,左右各23穴。足陽明胃經主治流淚/夜盲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胃經。
  • 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經脈》,珍貴!
    馬王堆8號漢墓出土的經絡著作,計有《經脈》古佚書兩種,古診斷學佚書兩種,今按不同特點分別定名為《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甲、乙本)和《脈法》、《陰陽脈死候》。其中「經脈」佚文的共同點是:只有十一脈。主病及其治療均為灸法。故稱「十一脈灸法」。
  • 十二經絡這樣記憶超簡單
    有沒有簡單的辦法記住這些經絡走向及穴位呢?今天,聖原君和大家學習12條經絡的快速記憶。1什麼是經絡?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脈是運行氣血、調節陰陽的主幹,是粗大的,貫通上下,溝通內外,相對來說是位於深層的。絡脈是經脈的分支,具有網絡的含意、位於淺層、較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
  • 知天文,方能懂中醫——十二經脈名稱內涵大揭秘
    中醫上的例子,比如十二經脈。 先不說十二經脈是否存在,這是另一個話題;單說如何理解這十二經脈的名字,就夠人們心塞的: 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 第二十二屆濱州霑化冬棗節9月20日啟動
    魯網9月17日訊(記者 範金鑫)記者從第二十二屆濱州霑化冬棗節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霑化冬棗節將於9月20日全面啟動,節會時間為9月20日-10月20日。本屆節會堅持「為民、務實」理念,突出群眾參與性,推廣霑化冬棗全流程標準化產銷模式,提升「霑化冬棗」品牌辨識度,擴大線上銷售規模,「以棗為媒」,發揮「宣傳、促銷、旅遊、招商」作用,以「放飛夢想 棗贏未來」為主題,舉辦一屆貫穿霑化冬棗採摘季,更有特色、更有效益、更有影響的大會。
  • 39秒丨第二十二屆濱州霑化冬棗節9月20日啟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00:39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7日訊 9月17日,第二十二屆濱州霑化冬棗節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在濟南舉行。劉長海在新聞發布辭中全面介紹了第二十二屆濱州霑化冬棗節和霑化冬棗產業的發展情況。
  • 第二節 十二經脈的循行 手厥陰心包經
  • 人有十二井穴,艾灸井穴會有特殊的作用!
    五腧穴是人身上最重要的一部分穴位,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分享學習一下,五腧穴中的「井穴」。井穴,經絡源頭我們知道,古人對天地的認知十分超前,認為人與天地相應,人就是一個獨立的小天地,通過觀察萬物的變化,用來反映人體的變化。劃分經絡也是一樣,古人把身體比作大地,經脈就是大地上的江河,經脈中的血液比作河水。
  • 此物通十二經脈,李時珍說它「疏宣五臟、四肢輕健,手足溫暖」
    此物通十二經脈,李時珍說它「疏宣五臟、四肢輕健,手足溫暖"。要說中草藥的特點,無疑就是它獨有的性味歸經之說,也就是四氣五味結合升降浮沉,由此決定了每一味中草藥的實際功用。在浩瀚的中草藥寶庫裡,歷代醫家總結出很多赫赫有名的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