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推拿之十二經脈詳解圖(附具體穴位定位跟經脈走向)

2021-01-15 網易

2021-01-03 11:44:21 來源: 醫學技術培訓

舉報

  

  

  

  

  

  

  

  

  

  ◆ 十二經脈循行部位(出自《靈樞·經脈》)

  

  

  

  

  

  

  

  

  

  

  

  

  【足太陽膀胱經](圖9)「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胭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胭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趾外側。」

  

  

  

  

  

  

  

  

  

  

  

  THE

  END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經脈氣血逆行武功盡失!那普通老百姓經脈氣血逆行會發生什麼?
    經絡系統包括經脈和絡脈。經脈包括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絡脈包括十五別絡、孫絡和浮絡。其次,氣血在經脈中的運行我們常討論主幹經脈的氣血運行,即十二正經的氣血運行。十二正經包括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
  • 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的關係
    臨診之餘,會發現很多有趣的問題,有的問題,仔細思考,進而開悟,這個對自身臨床水平的提高是很有意義的。作為一個臨床醫生,更加不能故步自封、不能思想僵化,要不斷吸收外界的知識,加強自身的學術修養。進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知識體系以及臨床診療體系。今天思考的問題是: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之間有什麼關係?奇經八脈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 中醫推拿手指可以強五臟防病治病
    核心提示:人的手部有6條經脈循行,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溝通,大約有99個穴位,可以反映全身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中醫認為,推拿或者按壓這些穴位,幾乎可以緩解全身疾病,平時多進行手指按摩可以讓你的身體更健康。
  • 足厥陰肝經穴位圖
    一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共28穴),主治肝膽病症、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眼科疾病和本經經脈所過部位的疾病。以下詳解足厥陰肝經穴位圖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主條目:足厥陰肝經穴;位於足厥陰肝經上的穴位左右各14個,共28個:大敦穴、行間穴、太衝穴、中封穴、蠡溝穴、中都穴、膝關穴、曲泉穴、陰包穴、足五裡穴、陰廉穴、急脈穴、章門穴、期門穴。
  • 第二節 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律
    (一)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   手三陰經循行的起點是從胸部始,經脯(上臂內側肌肉)臂走向手指端;手三陽經從手指端循臂指(經穴名)而上行於頭面部;足三陽經,從頭面部下行,經軀幹和下肢而止於足趾間;足三陰經脈,從足趾間上行而止於胸腹部。「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 【足厥陰肝經】經絡穴位圖講解
    據《針灸甲乙經》及《醫宗金鑑》等書載述,足厥陰肝經所屬穴計有:足厥陰肝經上的穴位:大敦、行間、太衝、中封、蠡溝、中都、膝關、 曲泉、 陰包、足五裡、陰廉、急脈、章門、期門。足厥陰肝經,簡稱肝經。十二經脈之一。
  • 《仙命決》經脈怎麼弄 經脈玩法介紹
    同樣在遊戲中經脈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仙命決經脈又該如何玩呢?九遊小編整理了仙命決手遊經脈玩法詳解啦。 仙命決手遊經脈... 仙命決經脈怎麼弄:在仙命決手遊中肉身和境界是非常重要的,這個也是玩家飛升的基礎啦!
  • 人體十四經脈,你知道嗎?
    手太陰肺經主治咳/上氣/喘十二經脈之一,手三陰經之一,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裡,上接足厥陰肝經於肺內,下接手陽明大腸經於食指。經脈分布於胸前、上肢內側前、拇指橈側。其絡脈、經別分別與之內外相連,經筋分布於外部。本經首穴是中府,末穴是少商,左右各11穴。手少陰心經主治嗌幹/心痛十二經脈之一,手三陰經之一,與手太陽小腸經相表裡,上接足太陰脾經於心中,下接手太陽小腸經於小指。
  • 知天文,方能懂中醫——十二經脈名稱內涵大揭秘
    中醫上的例子,比如十二經脈。 先不說十二經脈是否存在,這是另一個話題;單說如何理解這十二經脈的名字,就夠人們心塞的: 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 分享:足厥陰肝經上穴位的功效!
    古人以木氣的衝和條達之象來類比肝的疏洩功能,故在五行中將其歸屬於木。    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調節精神情志  中醫認為,人的精神活動除由心所主外,還與肝的疏洩功能有關。  肝的疏洩功能正常與否造成的影響如此之大,在中醫選穴治療上,多選擇足少陽經上的穴位,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膽附於肝,經脈互相絡屬,構成表裡關係。
  • 中醫所指「八脈交會穴」是什麼?這8個穴位原來有如此妙用!
    中醫養生歷史悠久,由於現代人不良的生活方式,亞健康人士越來越多,人們也越來越重視養生,說起養生就離不開穴位,穴位養生可以說是中國最古老的中醫養生方式,由於其綠色安全,也逐漸受到人們的認可。同時呢,在我們身體中,除了這十二正經,還有「奇經八脈」,這個奇經八脈對於養生也很重要。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傳統中醫認為人體是通過十二正經把五臟六腑聯繫在一起的,這個是屬於淺層的,而說起深層的,那就是奇經八脈了。奇經八脈最大的作用在於可以調節十二經脈的氣血:當我們的十二經脈氣有餘時,則蓄藏於奇經八脈;當十二經脈氣血不足的時候,則由奇經「溢出」及時給予補充。
  • 足厥陰肝經】經絡穴位圖講解
    十二經脈包括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
  • 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經脈》,珍貴!
    馬王堆8號漢墓出土的經絡著作,計有《經脈》古佚書兩種,古診斷學佚書兩種,今按不同特點分別定名為《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甲、乙本)和《脈法》、《陰陽脈死候》。其中「經脈」佚文的共同點是:只有十一脈。主病及其治療均為灸法。故稱「十一脈灸法」。
  • 穴位知識 | 十二經脈·手陽明大腸經之曲池穴
    此穴位於肘部,乃經氣運行之大關,能通上達下,通裡達表,即可清在外之風熱,又能瀉在內之火邪,是表裡雙清之要穴,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散邪之功,善解全身風熱表邪,主治外感熱病、風熱上擾的頭痛、咽喉腫痛,風熱犯肺的咳嗽、氣喘;此穴不但疏散表熱,還可清解裡熱,具有清瀉熱毒、通經止痛之功,治療陽明積熱所致的頭痛、齒痛、目痛等五官疾患;此穴為手陽明大腸經合穴,五行屬性屬土,「合治內腑」,故可清瀉陽明,清利溼熱,調理大腸氣血
  • 十二經脈的知識~大腸經
    大腸也傳導之官,主傳化糟粕,將糞便排出,大腸主津,將小腸消化後食物殘渣中的水分吸收,大腸為六腑之一,與肺互相表裡。漢代王充在(論衡)中就講,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渣,的論述。大腸與肺關係緊密相關:看上去肺與大腸似乎毫不相關,其實它們互相表裡的關係,互相影響,日常生活中,許多人經常會出現嗓子啞或咽喉腫痛的情況,以及便秘的情況,而這些症狀正是因為大腸火通過經絡上傳跟肺相連的咽喉引起的,所以大便通暢,嗓子自然也會好。
  • 經脈在身體的運行轉換規律
    上篇文章我們一起分享了十二經脈的一些規律,今天我們一起來在牢記一下十二經脈的運行規律,有助於我們後期了解具體經脈時候大家有一個系統的概念。枯燥的理論需要技巧+牢記,最後的口訣大家可以背一背。十二經脈分為六陰六陽;上肢為六條,分為手三陰手三陽,下肢為六條,分為足三陰足三陽。
  • 伸筋拔骨,強壯身體,開啟穴位、和暢經脈的——擎天轉拔
    擎天轉拔是伸筋拔骨,開啟穴位、和暢經脈一種良好的訓練手段。(一)預備式兩腳併攏,松靜站立。(二) 動作方法1.撐拔擎天:雙手腹前交握上提,翻掌上託,提踵塌腰,實腹提肛。手臂伸直,雙目平視,收額懸頂(圖6·1·28).
  • 十二經絡這樣記憶超簡單
    12條經絡,300多個穴位,怎麼記得住???這是很多剛剛接觸按摩推拿會問的問題。有沒有簡單的辦法記住這些經絡走向及穴位呢?今天,聖原君和大家學習12條經絡的快速記憶。1什麼是經絡?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脈是運行氣血、調節陰陽的主幹,是粗大的,貫通上下,溝通內外,相對來說是位於深層的。
  • 試試中醫推拿吧,超實用!
    本期節目中我們請到了雲南省中醫醫院推拿科的彭強副主任醫師,請他給我們介紹一下怎樣用中醫推拿的方法治療「感冒」。臨床上強調發揮傳統中醫推拿手法特色,擅長治療慢性結腸炎、習慣性便秘、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等。 彭強:其實對於感冒引起的症狀,比如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等,除了打針、吃藥外,中醫還有許多方法可以使其緩解,比如拔火罐、刮痧、艾灸等等,但說到要自己能做,方便,並且沒有痛苦的,那就應該就是推拿了。
  • 小兒推拿天然無副作用?但為啥這個「好東西」兒科醫生不推薦
    (想提出反駁意見的,先看完下面這些內容再說也不遲)什麼是小兒推拿?目前幾乎所有的小兒推拿機構都號稱能夠治療寶寶發熱、咳嗽、便秘、腹瀉、腹痛、哮喘、遺尿、厭食、消化不良、發育緩慢等等。(好像小兒推拿就是寶寶所有疾病的剋星一樣,讓不少家長為之心動)但實際上,小兒推拿並不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