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節 十二經脈的循行 手少陽三焦經
1.循行部位:手少陽三焦經起於無名指尺側端(關衝穴),沿無名指尺側緣,上過手背,出於前臂伸側兩骨(尺骨、橈骨)之間,直上穿過肘部,沿上臂外側,上行至肩部,交出足少陽經的後面,進入缺盆,於任脈的羶中穴處散絡於心包,向下通過橫膈廣泛遍屬三焦。
-
第二節 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律
(一)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 手三陰經循行的起點是從胸部始,經脯(上臂內側肌肉)臂走向手指端;手三陽經從手指端循臂指(經穴名)而上行於頭面部;足三陽經,從頭面部下行,經軀幹和下肢而止於足趾間;足三陰經脈,從足趾間上行而止於胸腹部。「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
人體十四經脈,你知道嗎?
經脈分布於腋下、上肢內側後緣、掌中及手小指橈側。其絡脈、經別分別與之內外連接,經筋分布於外部。本經首穴是極泉,末穴是少衝,左右各9穴。手厥陰心包經主治煩心/掌中熱十二經脈之一,手三陰經之一,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裡,上接足少陰腎經於胸中,下接手少陽三焦經於無名指。經脈分布於胸脅、上肢內側中間、掌中、中指。其絡脈、經別分別與之內外相連,經筋大體分布於經脈的外部。
-
手少陽三焦經循行及圖解
手少陽三焦經循行:起於無名指末端(關衝穴),向上行於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沿著手背到腕部,上行於上肢外側中間部,向上通過肘尖,沿上臂外側上達肩部,向上進入鎖骨上窩(缺盆),布於羶中,聯絡心包,向下通過橫膈,從胸至腹,屬於上中下三焦。
-
手少陽三焦經循行圖解(針灸)
(天井),沿上臂外側(清冷淵、消濼),向上通過肩部(臑會、肩髎),交出足少陽經的後面(天髎;會秉風、肩井、大椎),進入缺盆(鎖骨上窩),分布於羶中(縱隔中),散絡於心包,通過膈肌,廣泛遍屬於上、中、下三焦。
-
帶脈:是一條奇經,也是一個穴位;醫生從歸經循行論述兩大功效
人體有十二正經,奇經八脈以及一些細小的絡脈、孫脈。 十二正經包括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 這些經脈中,除了帶脈是圍著肚臍水平一圈行走外,其他的經脈都是沿著身體長軸循行的。 帶脈把循行在腰腹部的經脈給約束、捆綁起來了。
-
手少陽三焦經
經絡名稱:手少陽三焦經 當令時辰:亥時 21-23時 國 碼:SanJiao經絡循行病候主治操作要點循行圖 經絡循行 手少陽三焦經起於無名指末端(關衝),向上行於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沿著手背,出於前臂外側橈骨和尺骨之間,向上通過肘尖,沿上臂外側,上達肩部,交出足少陽經的後面,向上進入缺盆部,分布於胸中,散絡於心包,向下通過橫膈,從胸至腹,屬上、中、下三焦。
-
淺析:足陽明胃經為何循行於軀幹前面屬陰的部位上?
從十二經的分布規律來看,大體上符合這一原則。也就是陽經循行在軀幹背面及四肢外側,陰經循行在軀幹腹面及四肢內側。唯有足陽明經不同,循行於軀幹前面,也就是胸腹部屬陰的部位上。這應該如何理解呢?《靈樞·逆順肥瘦》有這樣的描述「手之三陰,從髒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經脈循行的大的規律。
-
十二時辰經絡調養之子醜寅卯
子時入睡膽經對應子時(23~1點),子時經脈氣血循行流注至膽經,膽經旺
-
第二節 十二經脈的循行 手厥陰心包經
1.循行部位: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中,出屬於心包絡,通過橫膈,依次循序下行,通過胸部、上腹、下腹,聯絡三焦。 掌中分支:從掌中(勞宮穴)分出,沿著無名指尺側至指端(關衝穴),與手少陽三焦經相接。 3.聯繫臟腑:屬心包,絡三焦。
-
第一節 手少陽三焦經
1.經脈循行:起於無名指末端(關衝)上行於第四、五掌骨間,沿腕背、出於前臂外側尺橈骨之間,經肘尖沿上臂外側達肩部,交大椎,再向前入缺盆部,分布於胸中,絡心包,過膈,從胸至腹,屬於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脈:從胸向上出於缺盆部,上走項部,沿耳後直上至額角,再下行經面頰部至目眶下。
-
分享:足厥陰肝經上穴位的功效!
但是,有趣的是,足厥陰上的穴位的主要治療作用並不是以疏通肝氣,治療肝氣鬱結所導致的一系列疾病為主,而是以治療陰器相關的病症為主,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肝的疏洩功能正常與否造成的影響如此之大,在中醫選穴治療上,多選擇足少陽經上的穴位,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膽附於肝,經脈互相絡屬,構成表裡關係。
-
十二經絡有啥作用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頭部是中醫十二經絡中的手三陽和足三陽這六條陽脈匯聚的地方。所以,頭部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十二經絡有什麼作用呢?《內經》裡這樣說:「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說明經絡在養生治病中的重要作用。十二經脈通過手足陰陽表裡經的聯接而漸次相傳,組成了一個周而復始的傳注系統。
-
知天文,方能懂中醫——十二經脈名稱內涵大揭秘
中醫上的例子,比如十二經脈。 先不說十二經脈是否存在,這是另一個話題;單說如何理解這十二經脈的名字,就夠人們心塞的: 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
經絡養生之特定穴「五輸穴」應用七:足少陽膽經之五輸穴
足少陽膽經是一條很長的經絡,從足部延伸到頭部,所涉及的部位非常廣泛。作為主疏洩的經脈,膽經和身體中的很多方面都有密切關係。因此,讓膽經通暢起來,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膽經負責消化,是人體氣機升降出入之樞紐。中醫認為如果膽經(和三焦經,同屬少陽經)鬱結住了,全身的氣機都會不順暢。現在我們來說一說,足少陽膽經上到底哪幾個穴位是膽經的五輸穴呢?
-
手少陽三焦經:協調臟腑合作的總指揮!
少陽三焦經分布在人體的體側,如同一扇門的門軸。此外,還有一個說法叫「少陽為樞」,即樞紐的意思。無論是經絡,還是方劑用藥裡都有這個說法。手少陽三焦經內屬三焦,三焦是一個找不到相應臟腑對應的純中醫概念。但是,中醫理論上的臟腑與現代醫學上的臟腑本來就不是意義對應的關係。三焦經分布於人體的心、肝、肺、膽、腎、膀胱、小腸、大腸等部位,總領人體,是協調各個臟腑合作的總指揮。
-
經脈氣血逆行武功盡失!那普通老百姓經脈氣血逆行會發生什麼?
在金庸小說中,武林高手往往在決鬥之後,失敗的一方總會出現經脈逆行,這時候他武功盡失。在得到另一個高手的救助之後,打通經脈,他的武功才會再次恢復。這是武俠小說中出現的情況,現實生活中可能出現經脈逆行嗎?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得看看以下幾個疑問。1.經脈氣血如何運行?
-
經常「崴腳」,也許和膽經不通有關,試試一處,幫助打通膽經
踝關節扭傷,我們俗話稱之為「崴腳」,除掉一些動作幅度過大的「扭傷」,如果是會經常出現的、頻繁崴腳,可能還真和身體的「足少陽膽經」有點關係。「足少陽膽經」,是人體十二經絡之一。根據「子午流注」,它是十二經絡裡的「一陽」,當令時辰是「子時」,也就是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這段時間。膽經好不好、通不通有何意義?
-
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經脈》,珍貴!
1.足臂十一脈灸經文中脈寫作「溫」。「溫」字從「目」,這個古老的名稱後來醫書中沒有流傳下來。因為經脈中出現了這個奇怪的「溫」字,所以也有人將它叫做《經溫經脈》篇的(圖11)。十一個脈的循行部位,主治病病候及其治病等都與《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所記十二經脈文字很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