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7旬大媽養了30年的富貴牡丹被她親手剪掉,看她這是要幹啥

2021-01-12 黃河鄉土

每到春天,在我國的農村能吃到各種原生態美食,列如:白蒿蒸菜,榆錢蒸菜,各種野菜做成的蒸菜,這些藏在農村的原生態美味一到春天都挑逗著城裡吃貨的味蕾。小編也是在農村長大,更是吃遍了家鄉的各種春天美味,但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種美味,估計聽說過的都不多,更別提到吃過的了。

近日,幾個朋友在網上看到山西運城張店鎮一戶農家在果園裡建了一片牡丹園,就驅車慕名前去光上,到達目的地後,看到了奇怪的一幕,牡丹園的主人70歲的李大媽正拿著剪刀將盛開的牡丹花一朵一朵剪掉,她的舉動讓我們很是詫異。

朋友忍不住問大媽這是在幹啥,這樣漂亮的牡丹花為何殘忍剪掉,李大媽笑著說,今天家裡要來親戚,她這是要剪幾朵牡丹花給親戚做美食吃。用牡丹花做美食?一聽李大媽說的話,幾個人更是多了幾個問號,大媽看著我們說,這沒啥奇怪的,一會做好了你們都嘗嘗我的手藝,看看用牡丹花做的美食味道如何。聽了大媽的一番話,幾個人更是期待。

圖中這位美女就是大媽家裡的重要親戚,大媽說她家的牡丹園是老伴用了30年才建成的,有4畝多大,20多個品種你這些粉紅色的多層牡丹,是她家鎮園之寶,叫做富貴牡丹,是她老伴祖上傳下來獨有品種。今天用它做牡丹花蒸菜,平時她可是捨不得做,今天是有重要客人,就打算用最好的東西來招待。

美女手捧各色牡丹花,高興地說,這麼漂亮的花,做成菜她真的不忍下口。李大媽說做一份牡丹花蒸菜要差不多十朵花,昨天有個外地的客人,求著她給做了一份,嘗了過後表示「秀色可餐」是真的,從來沒有吃過這樣做的美食。

李大媽說,都說牡丹花開動京城,這一點都不假,她家的牡丹園在這周邊也算是小有名氣,一到時節,好多人就打電話詢問花期如何,每年花期,家裡那是相當熱鬧,人來人往,她和老伴也是象徵性的收幾塊錢門票,老兩口就是圖個人氣,圖個熱鬧,也不是要靠牡丹園來盈利。

大媽將採好的牡丹花拿回家,一瓣瓣摘下來清洗乾淨,她說做牡丹花蒸菜,一定要用剛摘下來的新鮮花朵,這樣的花朵,香味濃鬱,做出來的蒸菜是正兒八經的色香味俱全,又好看又好吃。做的過程和普通蒸菜差不多。

洗乾淨裹上麵粉,放到鍋灶上蒸15分鐘,農村用的是大柴火,這樣蒸出來的蒸菜味道更好。

李大媽端著剛出鍋的牡丹花蒸菜,一股獨有的清香撲鼻而來,讓人想溜口水。大媽說,牡丹花的花瓣肉厚,這樣的蒸菜吃起來口感比較獨特,有嚼勁。

當然這可不能當主食來吃,牡丹花還是留著與人觀賞最好,一人半小碗,澆上香油蒜泥嘗嘗鮮就歐克了。當然這味道就不用提了,那叫一個鮮香,端在手上不忍下筷,咬在嘴裡不忍下肚,老覺得的這是在暴殄天物。各位親,您吃過用牡丹花做的蒸菜嗎?(更多圖片故事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山西7旬老夫妻住在大山裡,種地採藥不下山,看看生活是個啥樣子
    在山西運城農村一個叫西河的小山溝裡,發現了幾戶人家。遠遠的看去,煙囪有縷縷青煙冒出,斷定這家有人,於是我們便上前打探。輕輕地推開院門,只見一位白髮蒼蒼的大媽正在燒火烙餅。我們等大媽把餅子烙好,和大媽撈起了家常,大媽開始對我們的來意很不理解。
  • 山西5旬大嫂在路邊採野花,她採的野花要幹啥
    路過一塊田地看到一位大嫂帶著小孫女在油菜花從中掄著鋤頭,看她在土窩裡拋啥呢?我們上前和大嫂打招呼,大嫂很熱情,一位朋友問你在土窩裡挖啥呢?大嫂笑著說我在挖野草,問你挖這野草幹啥用,她哈哈大笑說這種野草能賣錢還能泡茶喝、能涼拌吃、還能蒸蒸菜吃、還能治病,小編聽後有點好奇,啥野草好處這麼多。
  • 山西農村96歲老人,吃野蜂蛹30年,看她生活成啥樣
    自打16歲嫁到舜南村(山西運城芮城縣筆者注),就一輩子守在這口窯裡,生養了4兒3女7個娃。拉扯這麼些個娃娃不容易,不過過去都窮,我也年輕,一天天風裡雨裡也就過來了。我60歲的時候老伴先走了,好在娃兒們全都已經成家,我也沒有啥再多的負擔了。那時候村裡已經包產到戶,我兒孫滿堂地該享福了。天有不測風雲,六十五、六歲的那年,我經常好好地猛然間就心慌、哆嗦、渾身冒汗,在院子裡還暈倒過幾回。
  • 河南7旬老夫妻有頭27歲的大騾子,老伴把它當孩子養,看是啥情況
    這樣的場景小編也是在30多年前見過,如今看起來是滿滿的回憶!這位是大爺的老伴,老人家對我們相當的熱情,招呼我們坐在土埝上拉起了家常,大媽說現在農村養牲口的是越來越少了,他們這個村子也就剩下他們家的這頭騾子了,老人家說起家裡的騾子滿眼都是歡喜,她說老伴打年輕時就喜歡養各種牲畜,最多的時候家裡有20多隻,後來年紀大了慢慢的就留下了這樣一隻騾子。
  • 7旬大媽守護500年老宅不棄不離,種菜養花,生活是啥樣子
    水坡巷原名「血泊巷」,明朝時期,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曾在這一代和朝廷官兵進行激烈的南源大戰,幾經鏖戰,官兵血流成河,生靈塗炭,當地百姓稱它為「血泊巷」,後來巷子裡一趙姓大戶人家改名為「水坡巷」,名字沿用用至今。(拍攝2019年)
  • 農村大媽獨居村外,家裝監控,摩託車被盜,看她是咋說的
    在土牆的一邊臨溝的小路邊不遠處,一位大媽在溝邊洗衣服,遠遠望到影友們在拍照,「你們拍那幹啥,城裡那麼多名貴花草比這好看,還希罕這鄉村野花嗎?」,影友尋聲望去,邊向大媽走去邊拍。大媽今年53歲,姓張,老公在省城打工兒子在南方打工女兒在外讀大學,家裡就剩她一個人。大媽本想和老公一起去省城,由於特殊原因只能留在家裡。圖為大媽在門口的溝邊洗衣服。
  • 山西農村7旬老人,研究周易45年,執迷看風水,看他說些啥
    圖片上這位老人名叫樊昭威,今年74歲,他是山西晉南嵋陽鎮農村人,他是個退休老人,每月領著退休金,可是家裡的大房子他不住,7旬老伴他不陪,卻痴迷周易相面和起名字、改名字的「學問」,給自己選了一處「風水寶地」,在這裡為人相面幫人起名字,成了他退休後的「樂趣職業」。
  • 7旬大媽在地坑院裡有了意外收穫,是啥稀罕物讓大媽這麼高興
    院子的中央有塊用磚累的小菜地,裡面的菜長勢不錯,裡面種了韭菜和南瓜,尤其這南瓜蔓向四邊申去,我們大概數了下有十來個大南瓜,大的有十來斤,小的也有7、8斤,看來這家主人種莊稼是把好手。這時大媽從灶房裡出來,大媽的背有點駝,個子不太高,大概有1.5米左右高,大媽的腿腳還算利索,大媽看著我們拿著相機,笑著說你們是來拍地坑院的吧,我這老院子經常有人來拍照,今天下雨你們都來啦。
  • 山村遊玩,100元買下大媽1罐土雞蛋,剛出門被她追上拉回去
    他們的生活又是個啥樣子,帶著疑問我們沿著一條小道走了進去。從矮矮的黃土牆頭上我們看到了正在院子裡餵雞的大媽,一群白雞前呼後擁,一隻小狗跑前跑後,黃土院落裡我們看到了久違的傳統農家生活。大媽姓劉,今年已經是古稀老人了,她回頭看到了我們,熱情地招呼著大家趕快到家裡暖和暖身子,暖心的話語讓大家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 老婆獨自出差,當我看她這樣的時候,就知道她是出軌了,該怎麼辦
    真是,..幹得漂亮2、這位新娘真的很任性,不按套路出牌啊。3、看看這大水發的,直接讓汽車秒變遊艇啊4、這是撐杆跳和扔標槍的結合運動嗎?5、    難道說你這不是雨刷器?是新的高科技嗎?6、又是一位忘了看黃曆就出門的,好像還有點近視7、大媽:這肉怎麼不按常理出牌呢?
  • 吊牌標籤全剪掉這賣的是啥衣服?
    吊牌標籤全剪掉這賣的是啥衣服?工商:隱匿廠名廠址,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5月9日,我看到商報報導市西路香港名店街一家店鋪銷售的衣服標籤讓人看不懂,之前我在香港名店街一店鋪買到一件沒有吊牌、標籤的衣服,不知有沒有質量問題」昨日,消費者何小姐致電商報消費維權站維權專線6624315,稱擔心買到的衣服有質量問題。
  • 唯有牡丹真國色,秋天養幾盆牡丹花,雍容華貴花開富貴
    唯有牡丹真國色,秋天養幾盆牡丹花,雍容華貴花開富貴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曾在某次賞花時,詩興大發,作出了「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樣的絕美詩句,僅寥寥數字就真實的反映出了牡丹在我國各大名花中的領軍地位。
  • 農村7旬老人為2個兒子耕種30畝農田,收入3家分,方法很有意思
    老人家說自己姓張,今年73歲了,這條大溝裡就居住自己一個人,最近的農村距這裡也有5裡地,自己一個人在這裡生活30年了,這讓我們非常的驚訝。我們跟著老人家一直走到了他居住的土窯洞前,老人家說這裡原來就是生產隊的窯洞,後來自己承包了30多畝的荒溝坡地,就開始種植花椒和糧食作物,為了幹農活方便,他就一個人居住在這裡。
  • 她18歲嫁給大8歲男人,上山生活60年,看現今8旬大娘過得啥日子
    走進一條巷道遇到了一位大娘站在巷道裡,看上去老人身體很好,似乎只有60多歲的年齡,不料搭上話讓我們大吃一驚,老人家說今年虛歲80了,高門大戶的建築就是她的家,老人家性格開朗很熱情,幾句話過後我們便走進了她的家。
  • 喜歡養花,就養這幾種有「富貴吉祥」寓意的花,好養又漂亮
    富貴果富貴果又叫黃金萬兩,也叫硃砂根,葉子四季常青,果子成熟的時候,顏色是鮮紅的,而且經久不落,給人喜慶吉祥,富貴滿堂的感覺,因此好多花友都喜歡在家養一盆。養護方法肥水:富貴果喜歡溼潤或半乾的環境,生長期的時候需要盆土稍微溼潤一些,冬季溫度低的時候,盆土稍微乾燥一些。在春夏秋生長季節的時候,可以隔30天左右給富貴果,施一次稀薄的有機肥。
  • 7旬老夫妻走4裡山路犁地鋤草,稱個人想幹啥就幹啥就是福
    打工幹什麼呢?」姚大爺緩緩地說:「大兒子在美國研究藥呢,二兒子剛果負責化驗礦石呢,女兒在上海國企上班。」朋友們,看大爺兒子這工打的好,你是不是也想去打工了?再問孫子,72歲的老伴史大娘說:「三個孫子一個上研究生,二個上大學,聽兒子說上的是浙江大,不知道那學校好嗎?」
  • 6旬大叔住山溝一年四季吃蘿蔔,養豬養羊年賺30萬,看生活是啥樣
    大叔的早餐極簡,一直只是吃一口饅頭,喝一口湯,桌子上卻不見一個菜,湊近看碗中竟然只是清水煮的白蘿蔔,聽了我們的疑惑,大叔介紹說他一年四季都吃蘿蔔,特別對白蘿蔔很鍾愛,住在山溝裡的追求的是道家的生活,白蘿蔔只是用水煮一煮,一般都不會放鹽,清淡的素食很養人,這叫做「吃霞咽露,回歸自然」,只有在中午吃炒蘿蔔的時候才會放點醬油,從而獲取維持人體需要的最低的鹽分。
  • 乾女兒成兒媳後,公婆花30萬為她治病,風光迎娶後,她就離家5年
    幹兄妹成為夫妻後,公婆為20歲兒媳花30萬治病,出錢讓她考駕照,送她小車,風光迎娶,大擺宴席。婚後不久,她就離家,一走就是5年。去年,她起訴丈夫離婚,婆婆要手撕兒媳。公公:她外面有人了。26歲的蘇女士是一家奶茶店的老闆,婚前公婆把她認作乾女兒,丈夫把她當成乾妹妹,她對公婆十分敬重,自從她和乾哥哥結婚後,丈夫和公婆的態度就大變了,丈夫甚至不再接聽她的電話。
  • 皇后老年戴著一朵藍色小花,你看它是幹啥的?難怪甄嬛趕盡殺絕!
    導語:宜修皇后這輩子,做過最大的錯事,大概就是「嫁給皇帝」,如果當初宜修選擇嫁入普通人家,而她的丈夫,能一心一意善待他的話,未必會落得如此下場,但是並沒有,宜修終究被家族推入政治鬥爭的漩渦之中,作為試驗品,選出了雍正這麼一位皇帝種子選手護,被家族捨棄,成為姐姐上位的「墊腳石」。
  • 雍和宮外一群算命大媽自稱開過天眼 50元看前世今生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2日電 (記者 張瑞宇) 中國青年網記者在北京雍和宮附近發現不少大媽,自稱安徽九華山弟子,開過天眼可為人看相算命,只需50元可看人前生今生。「你想知道啥,我就能給你說出來。」  元旦前一天,中國青年網記者在雍和宮附近發現,不少中外遊客趁假期來此遊玩,更多國內年輕人趁著2017年最後一天來雍和宮祈福。記者在五六名算命大媽聚集的路口觀察半個多小時,他們不斷招攬生意,向路人行騙。  攜帶皮包,身穿花色棉襖或棉褲,頭戴毛線帽,雍和宮附近這些看相算命大媽打扮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