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本導演拍攝紀錄片《後疫情時代》上線,我外交部給出讚賞。近日, 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上線。
該紀錄片上線以後,在各大媒體上都有非常不錯的播放量。在2021年1月6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發布會上,大華春瑩表示她認真看了這部紀錄片,並對竹內亮導演對中國抗疫情況進行真實記錄表示了讚賞。
在這部30多分鐘的紀錄片裡面,竹內亮導演用「沒人了」、「全民直播」、「除新冠病毒」、「零感染」為標題,從4個角度真實記錄了「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特別是在「沒人了」這一部分,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在無人化方面的發展。
例如,出於減少人員接觸的目的,物流行業融入了「黑科技」,無人車、菜鳥無人車、AGV機器人等相繼出現。一位日本導演用如此細緻的眼光來記錄我們的變化,不得不令人驚嘆。
第二,日媒開始讚揚中國,稱中國GDP總量將會在2028年超過美國。不僅如此,日媒還對中國農業與製造業進行了重點關注。對於中國製造業,日媒稱日本人年輕人正在狂買中國貨;對於農業,日媒稱中國科技企業正在推動傳統農業升級,將傳統農業推向智慧化發展。
第三,日本從12月底開始,全面暫停外國人入境。非常明顯,日本採取了限制措施。但有一點需要特別關注,日本人的限制令中並不包括我國。不得不感嘆一聲,日本真的太精明了。現如今,日本對中國防疫非常認可,也明白已經離不開中國市場了。
從這三件事中,我們發現日本人有冷靜的思考能力與超前的眼光,也許這就是日本的「可怕」之處,值得我們警惕,也值得我們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