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以貸養貸」:我做催款人月入2萬,還款人子債父償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文丨顯微故事,作者丨Eric,編輯丨元一 清淮

網貸,已經是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心病。

門檻低、申請便利,讓很多人遇到資金周轉困難時,第一時間選擇網貸。

這筆「飛來之財」來得太輕鬆,以至於來得快、花得快,但無力償還則會面臨極高的利息和不堪其擾的催收。

有些人為了躲避眼前的難關,會選擇「以貸養貸」,從而陷入套路貸的深淵,最終會迎來滾雪球似的債務堆積和一系列連鎖反應。

本期顯微故事採訪了三位網貸親歷者,他們之中:

有的人為交學費初次接觸網貸,卻逐漸養成了大手大腳的習慣,最終淪為還款機器;

有的人一生教書育人,卻在晚年被兒子拉下水,不得不賣菜還債;

有的人替網貸平臺催收,親手把債務人推進火坑,因此承受良心的譴責。

他們的故事,會讓你看到網貸的殘酷真相。

以下是關於他們的真實故事:

我退休後為兒子還130萬,年輕人貸款最後遭罪的還是父母

寧老師,59歲,西安

我是個老師,兢兢業業地教了一輩子書,本來以為晚年能享享清福,沒想到還是落到需要賣菜還債的下場。

兩年前,我的生活很平靜:兒子結了婚,兒媳懷著身孕,還有幾個月就能享受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

然而,一通電話把這一切得粉碎

電話那頭的人自稱xx貸的工作人員,說我兒子在他們平臺上借了5萬塊錢,已逾期三個月。

一開始我以為遇到了電話詐騙。

我兒子工作穩定,薪資也不錯,又沒什麼需要特別花錢的地方,怎麼可能接觸網貸?

但很快,XX貸、XX平臺的電話接二連三打到我家,全是催我兒子還款的。

我這才意識到,事情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嚴重,已經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我趕緊給兒子打電話,電話接通後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全身都在發抖

電話裡,兒子終於向我坦白了實情:他迷上了網賭,越賭越大,前前後後已經砸進去近80萬元。

說著說著,兒子哭了起來,這是自我爸在他9歲那年去世後,他第一次在我面前哭

我們都知道,他已經無能為力了。如果他真能負的起這個責任,我就不會接到那麼多電話了。

我們花了整整一天來算他到底欠了多少錢,雖然早已做好心裡準備,但是結果還是讓我們感到震驚,欠的債連本帶利,竟高達130多萬元

這筆錢能在市裡全款買下五六套房,對於我們這種小鎮普通家庭來說,更是一個天文數字,他竟在短短一年半內揮霍一空。

我五十多年的人生裡,頭一次感到絕望

我本來打算用我存著養老的積蓄替他還債,沒想到債務如此龐大,我那點棺材本根本於事無補。

我們全家人開始了漫長的還債路

兒媳有孕在身,無法工作,維持生計只能靠我和兒子兩個人。

兒子在外面找了好幾份兼職,而我年紀大了,無法回到校園講課,工廠也不要我,只能自己種點菜拿到菜場上賣。

很快,我的身體就承受不住這種起早貪黑的勞作,風溼和腰腿疼痛的頻率越來越高。

比起身體,我心理上的壓力更大,更難以緩解。

我吃不下飯,整夜整夜地睡不著,難得迷糊一會兒就被噩夢驚醒,不是夢到債主上門打砸,就是夢到被潑油漆、被鄰居指指點點。

短短兩年,我整個人像老了二十歲

最令人絕望的是,我們這麼努力,到現在也才還了二十多萬,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每一筆網貸背後,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掙扎,更是一個家庭的沉淪

助學貸後我成了「還款機器」,打多份兼職都還不上一天欠下的債

小琪,25歲,廣東

過去3年,我的生活只圍繞著一件事——還貸

我家境不好,大專畢業後一直靠兼職才能勉強養活自己

三年前,我剛開始讀專升本,升上本科後學費突然翻了一倍多,將近14000元。

但是助學貸款只能申請到8000元,剩下的6000元得自己想辦法解決。

正在焦頭爛額之際,我手機上的一款app忽然彈出一條網貸廣告,「最低6000元」的大字佔了半個屏幕。

若在平時,我一定會不假思索地關掉廣告,但那時的我滿腦子都是學費的事,於是就鬼使神差地點了進去。

申請貸款的流程非常簡單,跟著引導一步步做就行。

上傳身份證照片時,我有過片刻的猶豫,但很快就屈服於迫在眉睫的學費,暫且將隱私問題拋諸腦後

因為信用良好,我申請到了12000元額度的貸款,沒過幾分鐘就到帳了。

我用其中的6000元補齊了學費,剩下6000元準備存起來,以減輕分期還款的壓力。

但古話說得好,由儉入奢易。

帳上有了錢,不知不覺間,我花錢也變得大手大腳起來,很快就花光了之前存下的一點積蓄,又開始動那6000元貸款。

因為這些錢來得毫不費勁,花出去也絲毫不覺得心疼,不到兩個月,我竟然把所有的錢花一乾二淨

眼看還款日將近,我卻連一周的夥食費都拿不出,更別提還款了。

為了解決窘境,我又從另一個平臺借了一筆錢。

和上次如出一轍,借到的錢還完款後還多出好幾千塊,我又大手大腳地花起來。

漸漸地,我欠的債滾雪球一樣越積越多,每個月要還的金額也不斷上升。

我慢慢意識到,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撐不了多久,卻仍然選擇掩耳盜鈴,因為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天真地想,我馬上就要畢業了,等我開始工作,很快就可以把窟窿補上

畢業後,我來到深圳,也順利地找到了工作,但每個月的薪水只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夠還款。

我只得又額外接了兩份兼職,忙起來一天只能睡5、6個小時,卻仍然眼睜睜看著我的全部收入投進一個個網貸平臺的黑洞裡。

我仿佛變成了一架還款機器,每天睜開眼就看到無數催收簡訊,晚上精疲力竭地倒在床上,連夢裡都是追債的電話鈴聲。

即使如此,我仍然不堪重負、屢次違約,徵信記錄也因此留下了汙點,無法辦理信用卡,也不能再從其他平臺借到錢,只能用各種藉口向身邊的朋友借錢。

漸漸的,我一個朋友也沒有了

壓力最大的時候,我真想一了百了,結束這種看不到希望的日子。

但我又想:如果我死了,債務就會落到我年邁的父母頭上,我連死的資格都沒有

如果能重來一次,我死也不會選擇網貸。然而世上沒有後悔藥,我只能背著我的債務繼續活下去。

催款人月收入過2萬,我讓女大學生背上了30多萬的債務

八弟,27歲,廣西

幹我們這一行的,以前被稱為混混,現在有了個體面的稱呼——催收員

我是從廣西一所三流大專畢業的,在初中同學的介紹下,做了門檻相對較低的網貸催收員。

我們的工作內容就是每天坐在格子間裡打電話。

每周組長會分配新的催收名單給我們,我們按著名單一個個電話打過去,用話術向對方施壓,最終目的是催他們還款。

每催回一筆錢,我們都能拿到一定的提成,催到的越多收入越高。

比如帶我入行的同學,從小就伶牙利嘴,平均每個月能掙2萬元左右。

按照規定,催收電話最多只能每天早上和下午各打兩次,而且要用公司的座機打,有的人看到「0」開頭的號碼會直接拒接

所以為了業績,我們都會私下另外買好幾部老人機,再買幾張不需要實名註冊的大王卡,這種手機號打出去的電話,被接聽的概率遠高於座機號。

這種不間斷的電話加簡訊轟炸,給人帶來的心理壓力非常大,很少有人能扛住

有的人一開始不接聽,但只要接了一次,我們就有把握攻破對方的心理防線。

我入行第三個月的時候,成功催收了一個女大學生貸款人

那個女生在網貸平臺上借了36000元,分12期,算上利息每期要還接近3600元。由於沒有經濟來源,她根本還不上

那時國家還沒有出臺清理整頓校園貸的規定,這樣的單子在我們眼裡是個「香餑餑」。

學生一般臉皮薄,害怕被催債,我們就會乘機推薦其他貸款平臺,讓他們以貸養貸。這樣,我們不僅可以拿到催收的提成,還可以拿到新平臺的「服務費」。

再不濟,還有學生父母託底,不管如何,我們都有得賺。

我前前後後給那位女大學生打了一個多星期的電話,嚇唬她要聯繫她通訊錄裡所有的人。同時,另一位同事配合我的節奏,不停地跟她推薦新的貸款產品。

在我們的兩面夾擊下,她很快就在新的平臺貸了款,把我這邊的債還上了

這一單讓我和同事都賺了一大筆,還升了職。

半年後,我當上了主管,開始忙新的工作,逐漸淡忘了這件事。

直到有一天,手下的組長向我反映,有個「老賴」一直催不下來。我一看資料,竟然是以前那個女大學生。

當時她已經深陷套路貸的大坑,在十幾個平臺上借款,欠了一共30多萬元。

這麼大一個窟窿,即使她已經走出社會,有了工作和收入,也難以填上,她的那點工資甚至連利息都不夠

由於頻繁逾期,她的徵信已經被拉黑,再也借不出錢,無法繼續「以貸養貸」的惡性循環。

催收員逼了她幾個月,最後由我親自出馬,終於擊破了她的心理防線。她在電話裡幾度哽咽,最終承諾會跟父母攤牌,儘快還上欠款。

我不知道,如果半年前我沒有故意引導她,她是否會走上以貸養貸這條路。

但我知道,從36000元滾到30多萬元,這已足夠把她的家庭壓垮。

這件事一直重重地壓在我心頭,最後,我終於再也忍受不了良心的譴責,決定徹底離開這個行業

我再也不想靠近網貸了。

相關焦點

  • 困在消費貸裡的年輕人:生活中越失落,消費上越失控?
    2020年12月以來她停止了還貸,各處貸款陸續逾期,隨之而來的是每天不少於20個電話的轟炸。對她的一個小時採訪,接連4次被討債電話打斷。「再不還錢,我就只能去找你家人了」,一家名為「玖富萬卡」的貸款平臺衝小穎說。小穎的遭遇,是年輕人借貸消費的一個縮影。如果說70後、80後的壓力來自房貸和車貸,90後乃至00後年輕人背負的則是消費貸。「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作用越來越凸顯。
  • 困在消費貸裡的年輕人:生活中越失落,消費上越失控?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困在消費貸裡的年輕人發於2021.1.11總第980期《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26歲的小穎最終搞清楚了自己的所有債務:22萬元。「我是一名外企職員,月收入稅後8000多元,在外人看來,生活過得還是很不錯的。可是,沒人知道我負債22萬。」
  • 以貸養貸的債務人:「賭上了十幾年的人生」_鏡相_澎湃新聞-The Paper
    她的「還款計劃」失去了最重要的一環:工資。「我沒事兒,不過廠裡面不讓上班,沒了收入,下個月又沒法還款了。」2月11號,遲來的回覆讓筆者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但黎明沉重的債務卻並沒有那麼容易放下:從2017年6月因為「急著用錢」第一次接觸網貸,兩年半下來,黎明的欠款已經由2500元「漲」到40000多元;從借一個貸款平臺到現在六個,其中三個平臺的貸款都已經逾期。
  • 新華社點名批評:分期樂、速貸錢包等仍違規做「校園貸"
    還有的平臺無視規定,不審核身份故意給大學生放貸,而且都是「砍頭貸」。重慶大學生楊欣就陷入現金貸平臺「以貸養貸」的惡性循環裡。她在「小蟻錢包」、「易周寶」、「速貸錢包」、「先花一億元」等幾十個平臺都借了貸,最近的一次是3月初在「易周寶」上借款3000元,7天到期,實際到帳只有2100元,年化貸款利率高達1564%,逾期費則一天150元。
  • 女大學生陷套路貸:借2300兩個月滾成十萬,比高利貸更狠
    「我當時想借3000元,但是對方說寫借條要翻倍,然後就寫了6000元、借款期限為7天的借條,其中有3000元作為押金。實際上,最終到手只有2300元,對方已經把一周的利息700元扣除。」 張歡介紹,對方解釋這是行規,業內都是採取「借一押一」的方式借款,不接受就沒人借給你,對方稱如果不違約只需要還款3000元。但是,很快一周過去了,張歡無力還款。
  • 合眾e貸赴美IPO:旗下好易借上千條投訴被指套路貸砍頭息暴力催收
    招股書披露,合眾e貸2018財年(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營收約為3440萬美元,相較2017財年(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的101萬美元增長了約3312.9%。當年度,合眾e貸錄得淨收入427萬美元,扭虧為盈,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08%。
  • 年輕人深陷消費貸 該學會量入為出了
    如果說70後、80後的壓力來自房貸和車貸,90後乃至00後年輕人背負的則是消費貸。「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作用越來越凸顯。目前90後、00後約佔總人口的24%,他們將主導未來5~10年中國乃至全球的消費格局」。
  • 小貸鑫莊農貸法人成失信人 去年上半年末逾期率達43%
    近期,鑫莊農貸多位高管辭職。8日,原董秘辭職申請生效;2020年末,原副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辭職,在當年12月生效,目前已另聘其他人員。介於凌榮華不再出任董事職務,已不符合擔任公司法人、董事長、總經理任職資格,鑫莊農貸表示,正在尋求組織改選或另聘,但尚未完成。
  • 房貸紅線嚴管控下 購房者違規操作「低息經營貸」入樓市熱情上升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房貸「紅線」嚴管控下,購房者違規操作「低息經營貸」入樓市熱情上升實習記者 苗詩雨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未來 上海報導近期,除了監管層對房企進行「三道紅線」的債務管控之外,2020年末,行業需求端的金融監管也迎來了史上的最嚴新規。
  • 央視《今日說法》:借款6萬變成200多萬元 「套路貸」,你還敢碰嗎?
    而這一切,小晴都不敢告訴家人,直到2018年2月初小晴因還不出在吳某處的借款,被吳某一通電話打給了她的父親老胡。 4個月,6萬元是如何變成了200多萬,小晴怎麼也想不通,只知道彷佛有一個窟窿永遠也填不上,而小晴的情況不是個例。
  • 監管叫停校園貸 學生仍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
    據了解,分期樂曾獲得京東戰略投資,其官方網站介紹,分期樂是「受年輕人歡迎的潮流時尚分期商城」。安卓平臺安裝頁面顯示,分期樂APP在安卓機上的安裝次數已超過447萬。  記者發現,9月13日,分期樂APP進行了認證更新,將「開通樂卡」之後的選項更改為「我已工作」和「我未工作」。
  • 愛財集團愛又米再被指違規校園貸,導流現金貸平臺涉校園貸砍頭息
    除了測試的平臺外,文中提到,杭州重點擬上市企業旗下平臺愛又米違規從事校園貸,此前所涉報導稱,愛又米截至2月尚為學生提供授信。雖然每日經濟新聞測評的7家平臺中並未有愛又米,但藍鯨財經發現,校園貸起家的愛又米並未暫停該業務。
  • 小城家長困在「教育貸」:七成工資還債,鹹菜蒸饃餬口
    周女士說,自己全程聽從學霸君工作人員的指揮,拍下銀行卡和身份證正反面的照片發給對方,做了分期。首付1760元,分期12期,每個月還1320元,扣款日是每月29日。 次月29日,發現學霸君沒有划走銀行卡裡的錢,周女士猜測是系統出了問題。但兩天後,她卻收到了中銀消費金融發來的催還款簡訊。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好易借、愛分期:好易借暴力催收套路貸
    涉嫌套路貸,要求退還相關的擔保費,融資管理費,我會全程結清。請相關人員聯繫。」 2019年10月29日 17:48,好易借回覆:「尊敬的客戶,您好: 針對您提出的問題,我司做出如下回覆: 1、我司產品合法合規運營,每次借款前均有明確的還款計劃明示用戶,且需要用戶通過活體認證等方式認證後才能進行借款,同時系統會自動記錄您的操作記錄,所有費用均按照借款前顯示正常收取。
  • 疫情下業務開展幾乎停滯 7000家小貸公司尋「生門」
    她無奈道,「公司今年整個1月幾乎沒有放貸,而帳面上有幾億的資金需要付息,財務成本壓力陡升」。通常而言,小貸公司主要服務於「三農」、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等群體。疫情持續發酵,各行各業都受到巨大衝擊,小微企業短時間內要想恢復到往常的生產經營,依舊困難重重。
  • 借2000得500背1.5萬債務 「套路貸」「分期樂」盯上大學生
    接到學生報案後,2017年12月5日,長沙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決定立案偵查。今年3月14日14時許,高新區分局麓谷派出所民警在株洲市公安局民警配合下,在株洲市蘆淞區某酒店將男子胡某抓獲。經訊問,胡某對其詐騙他人財物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 借唄、白條零逾期都可能被拒貸,打算貸款買房買車的你小心了
    隨後記者想向杭州某銀行求證,其個貸經理說:「我行確實有這個規定,上個月收到的通知,這個月開始實行。」比如說,如果你的微粒貸總額度是5萬元,你只借了1000元,但央行的徵信報告上會顯示你借的是5萬,而不是
  • 新型抵押貸 帶來好日子
    你可別小瞧了這些牛,按一頭牛犢1.2萬元、一頭基礎母牛2萬元計算,保守估計,這些牛的價值接近百萬元了。」同行的一位養牛行家說道。令人驚訝的是,去年年底,老吳還只有26頭牛。11個多月的時間,他家存欄牛的數量就多了1倍多,這是怎麼做到的?「多虧牛活體抵押貸款,幫了大忙!」老吳笑著說,今年1月,他用11頭基礎母牛做抵押,向農行申請了30萬元貸款。正是這筆錢,讓他的日子更紅火。
  • 今日說法 | 嚴懲校園「套路貸」相關犯罪 構建安全清朗校園環境
    根據我院審理的葛某防等人校園「套路貸」相關案件拍攝的《「私了」的陷阱》和《保險箱裡的借條》節目案件由來年輕人小鄭被初中「老同學」葉某昊、沈某傑、葛某防等人相約喝酒,眾人一同回家途中遭遇撞車「碰瓷」,經過眾同學的交涉,不大的事故最終以6萬元「私了」,錢由「老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