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時候以為自己看到的,認為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其實不然,我們看到也許只是一些假象,而這些假象有可能誤導了我們,甚至會阻礙了我們去真正的認識自己、完善自己。
了解真實的自己,就要先弄清楚,什麼是自我,什麼是真我,而那個才是最真實的自己。我們很多時候以為自己看到的,認為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其實不然,我們看到也許只是一些假象,而這些假象有可能誤導了我們,甚至會阻礙了我們去真正的認識自己、完善自己。
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是無法做到時刻反省自己,真正看清自己,也無法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來觀察自己。因為,我們大多數的時候,習慣了用別人貼給我們的標籤來認識自己,所以,我們在認識自己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而迷失在環境中。也有的時候是用自己的思想來分析自己,而忽略了自己心的感受,忽略了心想要告訴我們的信息。
我們也經常會有這樣的困惑:「有時候,覺得自己很能幹,也很聰明。但是有時候又會覺得自己很笨,連一件小事都做不好。那麼我究竟是聰明還是笨的呢?」這時候,就是我們在困惑自我和真我。
埃裡克森對自我的解讀是:自我是一個獨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壓迫的產物。他把自我看作一種心理過程,它包含著人的意識活動,是可以加以控制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可以經過努力而不斷的加以改善的。
自我是我們的過去經驗和現在經驗的綜合體,並能夠把進化過程中的兩種力量,即人的內部發展和社會發展很好的綜合起來,引導我們的心理能力向合理的方向發展,讓我們擁有一個認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並且起著決定我們的命運的作用。
自我的作用遠遠不只是我們看到的只是起到防禦性的作用,它表現的遊戲、言語、思想和行動等帶有自主性,具有對內外力量的適應性。通過對內外力量的整合、運用,來使自己達到基本上的完整性,而不至於讓自己分裂。
自我是指我所擁有的一切,如身體、感覺、情緒、思想、理性等,自我也是指純粹意識的中樞,與意識內容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它比意識內容更先天,更超越,它是自我認同即一體感的一貫中心。
自我純粹是自我意識,也即是意志中樞,和我們所擁有的東西不能同日而言。而自我觀念並不是自我,而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觀念或對自己的評價。我們一定要懂得區分它們,混淆了只會造成我們困擾。
顯然,我們認為自己如何和實際上我們如何是兩回事,就像鏡子內所顯現的形象並非我們,因為他們既非活的,又無意識,它只是我們的形象,是不完全的我們。同樣,在腦海中的自我形象,也不是真我。
其實,自我和真我,他們並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自我,而只是我們對真我的兩種不同的體驗而已,其實他們並不是兩個獨立的自我,而是一個真我,只是表現為我們的兩種不同程度上的自我實現而已。
因此,在我們一般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也會有真我的陰影覆蓋,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學會如何跨過那些存在與中間的那些階段極層次,在我們慢慢實現超越自我的時候,真我也就會越來越廣闊、清晰、圓滿了。
所以說,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需要不斷的自我提升、完善,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