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運氣不好時牢記4句話,挺過去好運自然當頭,關係你一生。
人這一生不總是一帆風順的,俗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人這一生總會遇到坎坎坷坷,有的人認為是天註定,消極對待。而有的人則坦然處之,佛教主張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沒有無緣無故的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因果通三世,前世多生前今生和來生。今生的一切遭遇,大多和前世和多生前所做有很大關係。所謂的「人生酬業」,就是今生要償還前世和多生前所做的善的業和惡的業。當然這不是認命了,畢竟還有「命由己造」這一說。改變命運要靠自己,廣做善事積累福報,因為福報撐起一個人的命運,就如《了凡四川》裡袁了凡的做法,他確實改變命運了。
運氣不好時牢記4句話,挺過去好運自然當頭,關係你一生:
一、一切不順都是自己的因緣業報所致。
佛教既注重因果,又注重因緣。因為因緣聚會時,就是果報形成的時候。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緣聚則起,緣盡則滅,故名無常,不可得。要記住,世界上一切的不順利,都是因為我們有業報。因為我們不順利,所以我們才會有果報。師父問你們,如果你們今生在受苦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想到那是我們過去生中的業報?上輩子不肯施捨的人,這輩子就會很貧窮;上輩子不肯幫助別人的人,這輩子就沒有眾生緣,不會得到人家的幫助。很多人為什麼會有孤獨命呢?因為他上輩子從來不肯幫助別人,所以,他這輩子就是孤獨命。
因緣尤其是惡緣成熟時,惡報就現前。這時就提醒我們該積累福報了,而孝養父母是我們積累福報的一大助緣。孝心不僅能消業障,而且能增加福報。「百善孝為先」,就是常說的「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行善,雖然現在福氣並沒有降臨到他身上,但是他通過行善,正在走上有福的那條路上,這是一場修行,從外到內都要修。行善,不避小事,貴在堅持。它會慢慢改變你的心態、進而改變你的氣質和你的容貌,還可改變你的命運。《了凡四訓》的袁了凡,本來只活到53歲且命中無子。但聽了雲谷禪師的忠告,每天做善事。不僅當了官,而且子孫滿堂,還多活21年。
二、一切逆境都是一種成就。
別人傷害誹謗我們,不見的是一件壞事,我們還要感謝他們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成就了我們的忍辱,忍辱是菩薩行六度之一,同時償還業的同時,他們的傷害和誹謗,其實在幫我們消業障。這麼好的事,我們感恩還來不及呢。傷害你的人,依據因果來說,就是你前生傷害過的人。他來傷害你是成就你的忍辱,忍辱是就是行菩薩道,所以他是來成就你的,你要這樣想就會坦然處之。不能起嗔恨心,嗔心會燒盡功德林。「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所以傷害誹謗我們的未必就是壞人,也許是來成就我們修行的。所以你這樣想心裡就平衡了,會對他們生起恭敬心。所以道理明白了,別人傷害誹謗我們,甚至罵我們,我們就心裡就默念一句「阿彌陀佛」對付過去。不要認為這是愚昧的表現,冤冤相報何時了,就是在這個時候了得,冤解了皆大歡喜。
佛講到法華經時才說:『你們別搞錯啦!提婆達多是何許人也?他是我最初發心學佛時的老師。他引導我,怕我道心退轉,所以生生世世來折磨我,其實他早已成就,你以為他真下地獄啊?所以一切逆境都是一種成就。
三、要懂得一切隨緣。
就是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知足常樂。能夠逆來順受,不是愚昧,而是智慧的人生。該是你的,別人搶都搶不走,不是你的,留都留不住。就是「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不要刻意爭名奪利,做好本職工作,只拿自己應得的那一部分。吃虧天賜福,退一步開快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遇到逆境,不要怨天尤人,既然是宿世惡業所致,那麼現在發大心,改惡修善,改變命運操之在我;處在順境,也不要欣喜若狂,既然了知福報由宿世善因所致,就應進一步行善積德。
命中沒有修善因,求之不可得;命中修了善因,今生的善果卻之不可免。這樣我們對待人生的順、逆境,就有一顆平常心。這就隨遇而安,素位而行了:在富貴的時候,就做富貴人所宜的行為;在貧賤的時候,就做貧賤人所宜的行為。而且進一步生起空慧的正見,無論是順境福報與逆境潦倒,最終都是在做夢,無非一個是好夢,一個是噩夢而已。無論好夢還是噩夢,本質上都是夢,都是虛幻的、幻化出來的。這樣於諸法空性觀照中,生起修善之行,便可獲得世間與出世間的利益。
四、要懂得該放手時就放手。
有些事情有些時候,我們不可執迷太深,該放手時就放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事實上,迫不得已地放手是為了更好地選擇。人生是複雜的,有時又很簡單,甚至簡單到只有取得和放手。應該取得的完全可以理直氣壯,不該取得的則當毅然放手。取得應得之物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手則需要巨大的勇氣。若想駕馭好生命之舟,每個人都面臨著一個永恆的課題:學會放手。
人生在世,有許多東西是需要不斷放手的。這一點,早有頭腦清醒者總結過:在仕途中,放棄對權力的追逐,隨遇而安,得到的是寧靜與淡泊;在淘金的過程中,放棄對金錢無止境的掠奪,得到的是安心和快樂;在春風得意,身邊美女如雲時,放棄對美色的佔有,得到的是家庭的溫馨和美滿。不屬於你的感情,和你今生無緣的人,要懂得該放手時就放手。古人云:無欲則剛。這其實是一種境界,一種修養。沒有太多的欲望,就會活得更加簡單,更加灑脫,更加自由。
運氣不好時牢記4句話,挺過去好運自然當頭,關係你一生。人生不過百年,可以說人生苦短。最後「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等待人的是無情的六道輪迴。所以早作打算,趁著身體健康就具足信願念佛,往生到西方淨土,一生成佛多好。得到的是永恆,不生不滅,沒有生老病死的折磨,所以要勸自己的父母念佛實為大孝,勸身邊的人念佛,就是行菩薩道自利利他。成了佛才能享受涅槃之樂,涅槃不是死了,而是永生,住一真法界,還可廣渡眾生,此生夫復何求啊。就是念佛求往生淨土,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