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十四回中,薛寶釵奉承賈母,賈母說了一段話,看似謙虛,實際上表達了她對王夫人的看法,賈母是這麼回答的
我如今老了,那裡還巧什麼。當日我象鳳哥兒這麼大年紀,比他還來得呢。他如今雖說不如我們,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強遠了。你姨娘可憐見的,不大說話,和木頭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顯好。鳳兒嘴乖,怎麼怨得人疼他。」
王夫人平日裡的確看起來寡言少語,喜歡求神拜佛,是個沉悶一的人。由於信佛,王夫人素日裡喜歡做善事,但是在77回中,抄檢大觀園的時候,她親自出馬清洗怡紅院,斥責晴雯,有似「雷嗔電怒,狂風暴雨」
在回賈母的時候,展現了她的辭令,說得娓娓動聽,實在是口才好得很,並不次於王熙鳳。我們看她是如何應對賈母的
首先先斬後奏,沒有事先徵求賈母同意,免得夜長夢多。她是這麼說的
寶玉屋裡有個晴雯,那個丫頭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間,病不離身;我常見他比別人分外淘氣,也懶;前日又病倒了十幾天,叫大夫瞧,說是女兒癆,所以我就趕著叫他下去了。若養好了也不用叫他進來,就賞他家配人去也罷了。
這幾句話,她說得輕描淡寫。首先抓住賈母的心理,老太太最在意的就是賈寶玉,寶玉是她的命根子。
寶玉身邊的人也都是賈母親自挑選的認為可靠的才派過去,但是就算再可靠,也要身體健康才是首選。晴雯被王夫人說成的女兒癆,是非常忌諱的一種病。
晴雯被趕出賈府的時候,也確實正在生病,只不過是偶感風寒,吃藥調理後,會康復的。
況且晴雯在賈府,也不是病秧子,身子底子是很好的,王夫人為了達到名正言順地把晴雯趕出去,捏造了個一年四季生病,且有女兒癆這樣的事實。
女兒癆其實就是一種結核病,病情進展快,在古代屬於難於治好的病。
王夫人怕賈母有不同意見,特意撒謊說晴雯得了女兒癆,為了孫子的健康,賈母當然必須同意把晴雯請出怡紅院。
為了讓賈母心裡更容易接受,她暫且使用了緩兵之計,說這只是回家養病,若是養好了,給她找個好人家配了,看起來是非常仁慈的話語,很會為晴雯考慮。
要說王夫人的地位,處置一個小丫頭,也未必非要鄭重其事地向賈母匯報。但是晴雯的來歷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她是賈母派給寶玉的,晴雯之所以能夠在賈府裡誰都不放在眼裡,和這個也有關係。
晴雯面對王夫人的質問,曾經強調過自己是賈母的人,所以王夫人當著下人的面表示「等我回了老太太,再來處置她」。
話雖然是這麼說,當然是說給下人聽,她不能當著下人的面,忤逆老太太的面子。根據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她先斬後奏就是了。
對於王夫人的這番匯報,賈母比較滿意。當即表示 「沒想到晴雯變了」原先看她沉重知禮,把她送給寶玉,是想給寶玉當「屋裡人」的。王夫人隨後的應對更是顯示出了她的口才
若說沉重知大禮,莫若襲人第一。雖說賢妻美妾,然也要性情和順舉止沉重得更好些。就是襲人模樣雖比晴雯略次一等,然放在房裡,也算得一二等得了。」
這才是彌天大謊,她想推舉襲人,實在是沒有必要把晴雯說的性情順舉輕浮。王夫人此舉實在是高明,趁著趕走晴雯,還把自己中意的襲人的屋裡人問題解決了,並且得到了賈母的首肯。
王夫人此番匯報,著實是步步站穩,婉轉機智,雖然全書中,她不善言談,但是在需要的時候,在她認為晴對她兒子的前途有威脅必須要離開的時候,她的口才誰人能比。
平時裡那麼多話有用沒用的不說也罷,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估計這才是王夫人內心的打算,賈母這個當年比王熙鳳還要能幹的老祖宗,儘管閱人無數,此時也被她瞞騙了過去,要說賈母還真是小看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