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多年前人虎大戰:百隻華南虎圍攻洗劫湖南村莊

2021-01-10 柳州政法

1956年春,貴州榕江縣虎患嚴重,政府提出打虎號召,並組織打虎隊。

60餘年前,一場史無前例的人虎大戰,真實地發生在湖南大地上。

上個世紀50年代,湖南的土地改革方興未艾,農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土地,政府為了解決人民的溫飽,對省內連綿不絕的野嶺荒地進行了大規模的開墾。

農民的耕地增加了,野生動物的空間卻被壓縮了,無處棲身的野生動物只得與人類爭奪生存空間。一時間,被攆得四處遊蕩的山牛、野豬闖入農田吃秧吃苗,農民的田地被這些入侵者禍害得沒了收成。

針對山牛野豬為禍莊稼的現狀,當時的中南軍政委員會發出指令,號召各地獵手上山捕獸,打死野豬獎谷一鬥,打死山牛獎谷二鬥。就這樣,森林生態鏈被人類活活撕斷,兩年後,餓虎出山了。

1952-1963年這十年間,湖南人與被稱作「四腳土匪」的餓虎們,展開了一場匪夷所思的戰鬥。從1952年開始,湖南全境爆發餓虎之災,甚至當時的長沙城都受到虎群威脅。十年中,有近兩千湖南人慘落虎口,家畜損失更是以萬計。

在這場牽動全省的虎患災害中,最駭人聽聞的是,1957年發生在雪峰山腳,被當時的人稱作「百虎圍村」的事件。

老虎集體瘋狂了

人類與華南虎的間接衝突開始

一般來說,一隻華南虎的生存空間至少需要70平方公裡的森林,以草食性動物野豬、鹿、狍等為食,森林中還必須生存200隻梅花鹿、300隻羚羊和150隻野豬。就像在一個池塘裡,青蛙吃蟲子,蟲子吃莊稼,我們為了保護莊稼,把蟲子都消滅了,結果青蛙餓死了。當年就是因為把老虎的食物如野豬、山牛、野兔都打幹淨了,老虎找不著食物,於是把目標對準了人類。

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鼓勵捕獵政策,是迫使虎群遷徙匯聚、尋找食物來源,進而接觸到人畜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正是因為當地獵人打山牛、野豬的表現太出色,結果餓虎出山,一場人虎之戰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在一份1956年2月3日出版的《湖南日報》上,有一塊巴掌大的地方,集中了五篇報導,分別講述了5個縣市餓虎傷人傷畜的事情。其實從1952年開始,湖南全境就幾乎同時爆發了一場兇猛虎患。在湖南林業志中,對當年這種狀況也有記載:近到長沙嶽麓山,遠到沅陵官莊,新化、安仁、耒陽乃至通道,湖南數十個縣市傳來虎患急報。老虎集體瘋狂了!

一天之內老虎連吃32人

人類與華南虎的直接衝突開始

從1952年開始,湖南全境爆發餓虎之災,甚至當時的長沙城都受到虎群的威脅。1955年,在長沙市嶽麓山上還捕殺過一隻華南虎,這也是迄今為止,嶽麓山出現的最後一隻老虎,它的標本如今躺在湖南師範大學的實驗室中。

1956年廈門地區雙嶺村南崗社打虎隊捕獲的虎崽

十年中,有近兩千湖南人慘落虎口,家畜損失更是數以萬計。一場消除虎患的戰鬥打響了。

據統計,從上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湖南省各地紛紛成立了 「打虎隊」,表彰「打虎英雄」、「滅害模範」,全省共獵殺華南虎170頭以上;到上世紀60年代,全省共獵殺華南虎647隻,佔歷史獵殺量的88.1%。

炎陵縣一直以來有著狩獵文化傳承。在一本炎陵縣誌上,其中有章專門講到了炎陵的狩獵文化,在這一章最後有一份表格,詳細記載了炎陵縣從1952年到1963年打到的老虎數量。按照上面的數據統計共有25隻。但是,與炎陵的打獵隊數量比起來,這個數字真的不算什麼,高峰時期的1954年,炎陵有425支打獵隊,平均下來,每17支打獵隊才打到過一隻老虎。

在1962年10月9日的《湖南日報》上,講述了炎陵縣一個叫鍾永泰的打獵能手,活捉11隻老虎,獵殺4.69萬隻野豬、山牛等野獸的故事。他的獵殺野獸量佔了當時炎陵全部獵殺量的2/3。鍾永泰已經在幾年前去世,但他的妻子周運梅如今還住在炎陵龍溪鄉。

當時的獵虎手法多種多樣,有陷阱、弩、獵槍、圈套、炸藥等

陳昌奎是炎陵遊獵派青草堂第三代傳人,今年87歲。1953年時,33歲的陳昌奎已經是個狩獵老手,炎陵出現虎群集體下山時,住在深山裡的陳昌奎成了與虎群正面交鋒的第一人。

借著師傳的狩獵密咒,加上一副排弩,陳昌奎先後獵殺了12頭大虎。其中,光是其大兒子出生那天,他就一口氣扛回了三頭大虎。面對記者的採訪,陳昌奎很激動地說,他曾打到了縱橫炎陵的最大一隻老虎——約150公斤的虎王,至今他仍保存著一顆虎牙。據記者目測觀察,現在這顆虎牙的兩端因為歷史久遠已經被磨掉1(市)寸左右,估計當時這顆虎牙長度在5(市)寸左右。老人說,「這就是虎王的牙齒」。

耒陽,是當時湖南全境虎患鬧得最瘋狂的地方。

整個1952年,耒陽縣有120多人被老虎咬死,傷家畜以千計,其中更發生一天之內老虎連續吃人的事件。

據當時的耒陽土改工作組組長資朝陽講述:1952年11月,年僅31歲的楊澤芝(耒陽縣第一任縣長)面對這種情況心情十分沉重,迅速找來當時各鄉鎮的負責人、武裝部同志和縣裡的職業獵手,在耒陽縣政府禮堂召開大會。這就是歷史上規模空前、發生在耒陽的「打虎大會」。

為了支持獵戶們全力打虎,耒陽成立了打虎隊,隊長是很有經驗的、號稱「打虎王」的陳耆芳。縣裡不僅給獵人配發槍枝,還定下每人每月300斤糧的補助標準。而且,每次打虎行動結束,縣城必定要開大會慶祝。

隨著耒陽開展這種有組織的大規模打虎行動,此後7年,耒陽共打到猛虎168隻。不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其中的五分之四都是「打虎王」陳耆芳率隊所獵。1953年,陳耆芳創下平均每10天打虎一隻的紀錄。7年間,他打到猛虎138隻。

1957年底,陳耆芳因為打虎數量驚人,被請去北京,受到了周總理的親自接見,成為湖南當之無愧的「打虎王」。

「打虎王」布局除「虎王」

傳奇獵戶陳耆芳和老虎的恩怨情仇

陳耆芳,湖南耒陽夏塘鄉人。當記者趕去採訪這位著名的「打虎王」時,得知老人已於上世紀90年代去世,其二兒子陳壽英已有96歲。虎門無犬子,陳老說起當年,竟然非要展露一把家傳拳腳。

穿過記憶的長河,陳家血脈中,一股豪俠之氣依舊濃烈。

其實早年的陳耆芳,只是當地一位小有名氣的老獵戶,並不專門獵虎。但到了1952年,這位64歲的老獵戶卻拍案而起,發誓從此要專殺猛虎,虎患不除不封刀!這背後,還有一個悲慘的故事。

1955年,一名耒陽青年騎在虎背上。打死這隻老虎的就是陳耆芳

1952年深秋的一天,陳耆芳讓年僅14歲的孫子陳青乃,到自家地裡挖紅薯,但直到天黑,孫子也沒有回來。感覺不對,陳家人趕到田頭,卻只找到一隻鞋。從腳印分析,陳耆芳斷定孫子遭遇了虎患。孫子遇害,令老獵人憤恨難平,他發誓從此要追殺此虎。陳耆芳連夜調配出一種毒藥,在處理完孫子後事後,帶著兩個兒子出了家門。

從這一天開始,陳耆芳父子3人開始了長達3年的叢林追獵。陳耆芳含恨出手,一年獵虎竟達40餘只,附近縣城的精幹獵手先後慕名而來,他的打虎隊也由父子3人迅速發展到50多人,獵虎手法也多種多樣,有陷阱、弩、獵槍、圈套、炸藥等。陳耆芳常將隊員分成6組,以耒陽縣城為中心縱橫深山幾百裡圍獵猛虎。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邀請「打虎王」陳耆芳到湖南省其他地方幫忙的人也越來越多。在毛主席的故鄉韶山那邊,據說有隻猛虎重達300公斤,當地沒有人能收拾得了它。聽說陳耆芳最能打虎,所以政府把他們幾個隊全部調集到韶山打虎。

1955年12月的一天中午,應邀前往韶山一帶除害的「打虎隊」終於發現了虎蹤,陳耆芳穩住隊員,尋找有利地形布下毒箭陷阱,接著率打虎隊圍住山頭,等待合適時機出手。一個小時後,山林恢復了平靜。

陳耆芳帶人摸了上去,好傢夥,一頭200多公斤重的大虎中毒倒斃在地,身長丈餘,額上赫然有個「王」字!

「百虎圍村」至今仍成謎

人類和華南虎的最後戰鬥

「打虎王」陳耆芳和他的隊友以及其他打虎隊兩年打虎下來,湖南其他地方的華南虎已難見蹤跡。華南虎在向更深更偏僻的深山轉移,以避開人類的捕殺。此時的虎群,悄然轉移到川貴交界的雪峰山。也許是偶然中的必然, 1957年,雪峰山腳下發生了「百虎圍村」的最駭人聽聞的事件。

1957年9月的一個午後,湖南通道縣高坪村雪峰山南麓一個不足80人的小村莊,來了一位30出頭、來收山貨的漢子。這位進村的貨郎名叫謝耀宗,就在謝耀宗前腳走進高坪村,後腳村外就出了大事。

1957年湖南益陽武裝民警隊打虎隊與死虎合影

先是牛突然都衝回來了,接著狗都不叫了,村頭有人拼命敲鑼,有人在驚叫。高坪村這天午後經歷了223年建村史上最驚魂的一天!村子陸續被大批老虎圍困,老虎們非但不肯散去,反而越集越多,最後達到上百隻。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三個晝夜,最終餓虎們竟然無視村民燃起的火堆和鑼聲,狂風般衝進村中,將所有牲畜洗劫一空,並且還順帶叼走了一個不慎走出屋門的小女孩。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通道縣遭遇百虎圍村的見證人謝耀宗,已於1986年去世,他的兒子、現任湖南《發明與創造》雜誌主編的謝長華,於2006年寫出了《獵神與虎王》一書。據他推測,當時可能是有一隻虎王率領這群老虎來圍村。

高坪村老村民李懷德和當年通道縣的副縣長、當地人稱 「打虎縣長」的姚榮義。遺憾的是,對於當時為何會出現百虎圍村的現象,當年的「打虎縣長」 姚榮義同樣百思不得其解,不過這位87歲的老人對當年虎群襲擊村莊,叼走小女孩的事情依然記憶清晰:「(老虎)吃人就吃得慘啊,背上背一個,肚子裡一個,連娘一起三個,扛到山上那伢還在哭。」

高坪村老村民李懷德也向記者證實了此事,但他和姚榮義一樣,一直感到難以理解的是:這些老虎十分聰明,十分有組織,開始老虎也不攻擊村子裡的任何人,不攻擊任何牲畜,而是把村子封起來,把村子圍起來。一直等到把虎崽放了,它們就開始咬牲口了。

在謝長華的記憶中,父親謝耀宗每每提起此事,總是一臉難以言表的驚異。在雪峰山上浪跡了八年的謝耀宗曾告訴兒子,按理說「一山不容二虎」,出現這樣大規模的群虎聚集,歷史上絕對是聞所未聞的,更何況「人有三分怕虎,虎有七分怕人」,這簡直不是他記憶中的華南虎。這麼多老虎衝進村子,將牲畜洗劫一空,這在歷史上也沒有相似的記載。

通道發生這麼嚴重的虎患後,姚榮義找到了陳耆芳這位頂尖高手。經過一段時間後,通道縣也看不到華南虎的蹤影了。現在姚榮義還保留著兩張華南虎皮,較大的一張鋪開後整整佔了一張床的大小。想看更多精彩文章請加小編 朋友圈每天更新。據姚榮義說,這隻老虎足有300多公斤,而一般的華南虎只有180~200公斤。

2007年12月,老人在網上放出消息,要出售一大一小兩張虎皮。遲暮之年的老人想以這種方式了結他與華南虎50年的恩怨情仇嗎?我們不得而知。

後記

發黃的照片、磨損的虎牙、破舊的虎皮,一場從炎陵到整個湖南省的虎患、一場從耒陽到通道的追剿,一場前後延續達十年之久的餓虎之災,就這樣真實地發生在湖南大地上。

2007年10月3日,陝西一個名叫周正龍的農民,宣布他拍到了野生華南虎,這個消息一出,立刻在媒體上被炒得沸沸揚揚。大家爭論的焦點是:這老虎是不是真的?

姑且不論這「周老虎」是真是假,時間不過短短50年。50年前,耒陽的陳耆芳可以十天打只虎,還因為打虎,被請上北京;50年後,陝西的周正龍,卻因為號稱拍到了活老虎,在全國甚至世界範圍引來關注。歷史到這裡,又走出了一個輪迴。

換到今天來思考,餓虎之災的突如其來與激烈的收尾,是在湖南山林中逍遙縱橫了數百萬年的華南虎消失前的最後一場表演。因為手段落後、認識和方法有限,打虎,成了當年解決人與山林間矛盾的唯一手段。但這結局卻提醒著我們,經濟發展了,社會進步了,人類應該發揮出均衡與和諧的大智慧,才能不在將來留下遺憾。

湖南打虎紀錄:

1952年開始,湖南各地陸續成立獵虎隊一千多支。

據不完全統計,10年間湖南獵殺華南虎647隻。

1963年之後,湖南再沒有老虎傷人的消息。

1964年,湖南最後一支打虎隊解散。

1976年,新化奉家山林場職工抓到最後一隻華南虎。

1989年,華南虎被列入瀕危物種,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986年11月6日,湖南安仁縣一隻華南虎幼虎被夾子捕獲,因傷勢過重,15天後死亡。這是國家林業局的資料中,最後一次接到野生華南虎的報告。

相關焦點

  • 60年前發生的人虎大戰,湖南一村莊遭到百隻老虎圍攻,什麼原因?
    在近代史中,曾經發生了一起非常震撼的百虎圍村事件,一向獨居的老虎居然如此團結有組織,在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而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湖湘山林中就爆發了一場史無前例的人虎大戰。而在這個詭異的歷史大浪中,也出現了一位傳奇的獵戶,他就是人送外號「打虎王」的陳耆芳,在當時那個年代,他和他的隊友以及其他打虎隊,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幾乎將湖廣地區的華南虎全部掃清,更有幾隻體型龐大的虎王。在當時的風氣下,華南虎們為了躲避人類的圍剿,集體開始向更深的深山遷徙,自古有「一山不容二虎」的說法,但是華南虎門卻集體聚集到了川貴交界的雪山中。
  • 50年代湖南「百虎圍村」事件,10年2000人葬身虎口,後來咋處理的
    相傳在上世紀50年代,湖南省通道縣雪峰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被近200隻老虎圍攻,虎王帶領著它們守了三天三夜,所有村民閉不出戶,家中的牲畜通通被叼走,一些來不及回到家中的人也成為它們的果腹之食。後來人們是咋處理的? 首先,原本在山上生活的老虎們為何會突然進攻到村落呢?這還要從50年代人們開墾土地的方案說起。
  • 50年代「百虎圍村」,10年間吃掉2000人,當年的華南虎這麼兇猛嗎
    最後剩下100多隻華南虎都被圈養在籠子裡從土地改革到「百虎圍村」華南虎,主要分布在湖南等附近幾個省內,上世紀50年代,隨著土地改革,人們開始對荒山野嶺進行大規模的開墾。10年期間,有近2000湖南人慘落虎口,家畜不計其數。很快,湖南各個村莊就組建了打虎隊,開始了反擊戰,華南虎和人類的戰爭就這樣開始了。打虎隊的隊長一般由村長擔任,隊員就是村民,不過也有副隊長和偵查員。
  • 1986年最後1隻與人類遭遇的野生華南虎死亡
    但很少有人記得,上世紀50年代,中國的原始森林裡還遊蕩著四千多隻華南虎。  但經過短短三十餘年,野生華南虎卻幾乎絕跡。  最後一隻與人類遭遇的野生華南虎這樣被記載在國家林業局檔案——1986年11月6日,湖南安仁縣一山溝裡,一隻野生華南虎幼仔餓急出山,被誘捕野豬的夾子捕獲。  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同月21日死亡,死前僅24公斤重。
  • 秘聞:1957年湖南「百虎圍村」 打虎王出山掃虎患
    解放後,政府宣布華南虎為「四害」之一,除虎如同剿匪,使用人海戰術,還組織專門的打虎隊,由解放軍和民兵協同作戰,趕盡殺絕。例如,1956年冬,福建的部隊和民兵捕殺了530隻虎、豹,江西的南昌、九江、吉安以及撫州捕殺了150多隻老虎。1959年冬,貴州有30多隻虎、豹遭獵捕。
  • 變種也已滅絕,華南虎為何如此現狀?難道終將滅絕?
    因此,僅僅不過20年的時間,華南虎的野外數量大幅度減少,以至絕跡!如今,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動物,聯合國發布的《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中將華南虎列為第一號瀕危物種,為世界十大瀕危物種之首。野外滅絕等於物種滅絕嗎?
  • 中國老虎消亡史:最後的瘋狂100年
    1當100多隻老虎蜂擁圍住村莊的時候,1957年9月,位處雪峰山下的湖南通道縣高坪村的村民們,做夢都不會想到,他們竟然經歷了人類史上最恐怖的三個晝夜。其實早在湖南通化高坪村經歷恐怖的百虎圍村事件前三百多年,康熙年間,四川人歐陽直就在《蜀亂》一書中記載當時四川的虎患時說:「遍地皆虎,或一二十成群,或七八隻同路,逾牆上屋,浮水登船爬樓,此皆古所未聞,人所不信者。
  • 三百年前的四川與重慶:上萬隻華南虎下山吃人
    專題:圖片頻道  難以想像的是,在三百年前,今天的川渝地區還活躍著成千上萬隻野生華南虎,並釀成當時中國最大的虎患。由於清初土地長期荒蕪,川渝兩地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為華南虎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條件。  當三百多年前川渝地區虎患成災時,森林中的野物已經不能填滿華南虎碩大的胃口,它們成群結隊地走出森林,前往村莊、城鎮攝取食物。暨南大學歷史系學者劉正剛在調查客家移民史時,對川渝虎患做過考證,認為虎患多以城鎮為主,「這與陝晉地區虎患多發生在山區不同。
  • 近親繁殖、野化困難 失落的華南虎能否重返山林
    華南虎失落的三十年  華南虎是我國特有的老虎亞種。歷史上,它曾廣布於我國的秦嶺黃河一線,達到粵桂南陲,東西跨越2000千米,南北縱橫1500千米的暖溫帶和亞熱帶。  野生華南虎數量從上世紀50年代初期,還有約4000隻,到如今難覓蹤影,華南虎經歷了失落的三十年。
  • 26年來,無人見過野生華南虎,它們還在野外存活的概率有多大?
    只左右的華南虎。 到了90年代時,我國又一次尋找野生華南虎,但根據老虎的足跡以及糞便分析,全國野生華南虎已不足30隻。 1994年,已知的最後一隻野生華南虎在湖南被射殺,之後人類再也沒有在野外見到過華南虎的蹤跡了。
  • 嶽麓山「最後一隻」野生老虎,至今仍在湖南師大動物標本室裡
    時間範圍也從民國初年時,一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不過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獵殺老虎的故事最多。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東北虎被列為保護動物只能活捉,而華南虎被列為豹、熊、狼一類,是有害動物,可以捕殺。所以在這段時間裡,湖南省內各地成立1000多支打虎隊,獵殺華南虎647隻。這些華南虎有來自於山區,也有來自於長沙嶽麓山。
  • 王城公園動物園再添2隻華南虎,總量達到50隻
    王城公園動物園再添2隻華南虎,總量達到50隻 2021-01-14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滅絕的華南虎在滬誕四胞胎,全國180餘只園養虎都是6隻野生虎後代
    上海動物園今天透露,園方繁殖的華南虎「四姐妹花」,如今都已滿月,正在虎媽媽和飼養員的悉心照料下健康成長。它們是正宗的中國本土虎種華南虎,極為珍稀,在野外已基本滅絕,目前僅有180餘只存於中國各家動物園內。
  • 150公斤華南虎下山叼豬 麗水村民將其活捉
    資料圖華南虎,這種動物曾廣泛分布於華南的廣大山林裡,素有「山林之王」美譽。而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老虎被視作「四害」之一而遭到大量圍捕。如今,我們已經難以尋覓到它的蹤跡。麗水,曾經也是華南虎生活的樂土。10月12日,處州晚報刊發《探尋「麗水華南虎」身世》,講述村民1952年在麗水縣城郊區圍捕到一隻野生華南虎,送往浙江省自然博物館製成標本的故事。
  • 東鄉有華南虎出沒?目擊者到底看到什麼動物?
    2020年8月5日和6日,主流網媒報導了一件新奇事情:在江西撫州東鄉山林中,有戶外運動者看到了一隻疑似老虎的動物。如果戶外運動者看到的真是一隻老虎,根據生存地域判斷,那這隻老虎應該是華南虎。眾所周知,「種花家」從未宣布過野生華南虎已經滅絕,但是不少外國專家表示,「種花家」的野生華南虎已經消失。
  • 湖南一小村莊暗藏「北鬥七星」,5000年前消失的古城,終重見天日
    考古專家曾在湖南一小村莊的地下,發現了依「北鬥七星」之勢建造的古城,距今已經5000餘年。 根據1969年拍攝的衛星照片顯示,「七星墩」外圍的北部和東部,確實曾存在過連成一體的土墩,而那些土堆很可能是古城牆
  • 《鋼鐵圍攻》戰車的意義
    《鋼鐵圍攻》,一款全新概念的熱血戰車網遊,世紀經典完美傳承,坦克大戰再現輝煌。遊戲以工筆手繪的細膩畫面展現未來異世界的全貌;簡便的操作讓玩家上手容易,可玩性十足;多樣的任務情節和對抗模式,體驗真正的炮火強襲,這些組成了這款遊戲的獨具魅力。但《鋼鐵圍攻》更大的意義在於那些讓人血脈噴張的熱血戰車。
  • 廈門記憶:1622年 中荷大戰廈門港
    但是摩崖石刻只有六十個字,只記載了日期和參戰將領,缺失戰鬥發生地點、雙方部署、戰鬥逐日進展等詳情。官方史書和地方史料對於此戰也缺乏詳細記載,只留存隻言片語。筆者偶然中得到線索,在《古今圖書集成》這部一億六千多字的中國古代百科全書,找到了此戰的詳細記載,嘗試揭開鴻山石刻背後的歷史故事,為挖掘明代廈門港歷史提供一些可靠線索。
  • 永康山裡驚現華南虎?或為金錢豹潛伏在山上(圖)
    那天,他帶著三隻獵狗去打野豬,原本見到野豬就很興奮的獵狗,在嶺腳村外的一處山林出現了反常現象。它們先是興奮得狂吠,突然間,三隻獵狗都閉上了嘴,變得鴉雀無聲。等支高潮聞訊趕來時,獵狗已躲在一旁。隨後,支高潮又在該村村口的一塊地裡,看到了一連串軟蹄腳印,有拳頭大小,與野豬等硬蹄腳印不同,支高潮推測獵狗遇到的可能是虎豹等猛獸。如果是野豬,它們不會變得那麼慫。
  • 湖南老農拿出紅軍「借條」,1945年借420大洋,欠了74年該還多少
    當編隊完成之後,八路軍們開始深入與日本侵略者鬥智鬥勇,可是在後期的戰場上,日軍採用「三光政策」,路過的村莊不斷被踐踏,各種物資和村民毀於一旦。  面對這樣的情況,紅軍的各個部隊陷入資源供給不足這一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