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譚飛說抵制於正郭敬明並非私怨,警惕演藝圈的「成功學」

2021-01-09 騰訊網

冬至夜,影視圈中出了一個大新聞: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等聯合籤名向行業和社會呼籲抵制抄襲剽竊的行為,並點名於正和郭敬明兩人。

就在前幾天,於正跟汪海林在微博上的互相影射聲猶在耳。而當時事情的起因,是影評人譚飛不指名道姓,但也指向性明顯地發了一條微博。

12月22日下午,譚飛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當初他是以一種「吃瓜」的心態發的那條微博,「當年(於正)抄襲的事情在很多編劇包括公眾心中也沒過去的,但演技類節目用了郭敬明也算了,結果又來了於正,而且對曾經抄襲的事情,好像當作從未發生過,以一種榜樣和導師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的,我覺得這就有點過分了。」

之後事情的走向,譚飛始料未及,但認為也在情理之中。譚飛說,他不是編劇,所以沒參與這次抵制聲明的籤名,「但我的心與他們同在,這個行業需要激揚濁清的聲音,這樣行業才會更健康。」

他們說要對行業保持敬畏,很多人覺得「黑色幽默」

南方+:後來汪海林轉發了你的那條微博,並引發於正和汪海林在微博上的隔空「吵架」。這件事發生後,於正私下找過你們溝通嗎?

譚飛:沒有。其實我的意見和餘飛比較像,他們也不是要「一棍子打死」(這兩位),對方如果誠心為當年的抄襲行為道歉,向當事人道歉,向受害者道歉,那麼這個篇兒是可以翻過的。但你一直就有一種好像法院判錯了,你就是不服(的感覺),我覺得在任何法治國家都是說不過去的,說不好聽的,這就是要藐視法庭對吧?

法院判你道歉,你硬扯著不道歉,但那根刺是在別人心中的,不可能人家就裝作不知道了,這是個簡單的道理。

像於正、郭敬明要是正正式式地向受害人道歉,向公眾道歉,大家也能諒解,因為你們又不是十惡不赦之徒,也沒人會把你們怎麼樣,但是你們自己把自己定在死路上,你還不願意降下來、跳下來,那就沒辦法了。

南方+:這次影視圈內人士聯合發聲明,還有哪些觸發點?

譚飛:於正當年抄襲事件,好像也有100多個編劇聯名抵制,可能時間久遠了大家都不太記得了。這次主要是今年的節目除了邀請了郭敬明,還有於正,還都是選演員的節目。他們在臺上振振有詞,說要對這個行業保持敬畏,很多人會覺得「黑色幽默」,也刺激了不少業內人士,傷害了創作者的自尊——對行業「最不敬畏」的,就是這些抄襲者。一個小偷成功了,成了公司董事長,你就教人家說,「你們別偷,這個世界最噁心的事情就是偷」,這是不是很諷刺?

所以這次不是針對個人,而是主要針對他們的行為。

從左到右,分為汪海林、譚飛、宋方金

南方+:這次聲明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譚飛:希望平臺正視這個事,有時候平臺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就沒有去考慮到應該有的導向,就覺得這人有流量,或者說他有爭議、炒作厲害,那麼就用他。這則聲明不是說這111個人的想法,這代表了後面一大群人的看法了。

南方+:聲明發布後,我看到有一種說法,「難道你們就能保證你們的作品不摻任何雜質嗎」?

譚飛:他們是法律上認定了抄襲,要求道歉的吧?法院做出了判決,但他們沒有履行完法院的判決,因為法院說要賠錢道歉,錢可能是賠了,但是歉沒道,這等於沒有完成法定程序。這和網友說「抵制聲明中有的編劇也涉嫌抄襲」是兩個性質,因為那個是「涉嫌」,是沒有法律認定的,所以是性質不同的兩件事。另外,就事論事,你可以說人家說的哪一句話不對,但你不要說人家沒資格說這些話。

而且,這111個人並不是為了「私怨」,還是出於公心。他們也沒有一竿子打死,只是說不希望有這樣劣跡的人出現在公共平臺上去當導師和榜樣,我覺得這種說法還是很有分寸的。他們並沒有說這兩人的作品不能播、不能放對吧?也並沒有請公權力介入。在我看來,如果說是請這樣的人來當導師,孩子們就會覺得在他們身上發生過的抄襲行為是正常的,不會受到什麼懲罰的,這無形中會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在對青少年的導向上肯定是有影響的。

資本追捧的不一定是對的,行業需要不同聲音

南方+:所以據您了解,這次發起籤名,相當於是一呼百應?

譚飛:創作者心裡最難受的就是你的創意被人剽竊,或者說你的作品被人盜走,這也是一種偷盜。我原來也沒有那麼恨這種事,因為我畢竟不是編劇,但我後來跟很多編劇接觸後,我就發現他們的恨是有來由的,就相當於人家把你腦子裡的東西給偷走了。作為創作者,搞創意的人,他肯定是內心是極其痛苦的。他可能就一輩子也就寫了那些東西,你就給人很雞賊地盜走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讓這樣的人「橫行」。

南方+:你們覺得這樣的一個公開的抵制能起到作用嗎?

譚飛:我覺得肯定會有作用。實際上,「倡議」是沒有強制力的,也不是一個公權力機關的決定,它只是弘揚一種社會正氣,是靠大家來呼籲的一種東西。這個時代對這種呼籲應該是能認可的吧,因為我們已經過了「熱錢時代」,影視圈處於一個「洗牌階段」,大家也要慢慢冷靜下來來反思一些事。

南方+:但是您看於正,他的《延禧攻略》就特別火,如果他下一部作品還是那麼爆,業界依然會追捧他。

譚飛:資本追捧的不代表就是對的。有些導演有劣行,可能在某個國家人家就把他驅逐出境了,他私德有虧,公眾輿論也會反對他。其實這種聲音也是一種生態平衡,因為長期被資本和平臺的單一聲音說得太久之後,有創作者的聲音也是一種平衡,也讓那些資本和平臺產生一些反思。這種聲音是有必要的,如果一個健康的社會連這種聲音都沒有的話,這個社會就病了。

不能說資本追捧就一定是對的。有些時候也需要不同的聲音。我們有時候是明顯的雙標,比如說一個藝人嫖娼了,鏡頭都不能出,更別說是去當什麼導師了。但你說法院判定後抄襲的,他沒道歉,他依然可以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你說哪個性質嚴重?哪個對外界的影響更惡劣?不言而喻。

「底線之爭」不能變成「八卦之爭」

南方+:我看網友說,你們是不是羨慕他們有流量?

譚飛:那天汪海林在我們「四味毒叔」的節目上說了,他說他羨慕劉和平、高滿堂,因為他們是把最好的文字和語言奉獻在自己作品中。汪海林自己就是一個很紅的人,你說他有什麼羨慕(郭敬明和於正)的?羨慕他們那些「抄襲」的寫作技巧?

南方+:聲明發布之後,您有收到您比較在意的反饋嗎?

譚飛:我聽說好多老闆也挺高興的,說早就應該罵他們了。原來他們想買IP買不了,覺得貴,就乾脆橫下一條心來抄,所以那些老闆們也很討厭他們。這種雞賊的行為傷害的不是一兩個作者,而是一群人。不少老闆也向我表達過,覺得這種行為必須殺一儆百,否則今後就是效仿者無數:走了一個於正,還有一個於小正,走了一個郭敬明,還一個郭小明。今後大家就是在這種成功學中樂此不疲。

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提倡「不擇手段」這件事,當然也有人說他們就犯了一個錯,後面也沒怎麼樣是吧?怎麼也創造了些東西。我覺得就事論事,一碼歸一碼,你後面有些東西好,但你原來那個錯你還得認啊,不能因為你後面好,你前面的錯就沒了。這是兩回事。

當然,現在很多自媒體標題黨的出現,把「底線之爭」變成了「八卦之爭」,我看很多人說什麼於正和汪海林兩個人在「撕」什麼的,其實我覺得可能對汪海林不太公平,他可能也沒想這個事兒。一個真正值得說的事兒,是別把這事兒八卦化。所以我覺得這個聲明也是不八卦化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撰文】南方+ 記者 劉長欣 劉奕伶

【作者】 劉長欣;劉奕伶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郭敬明、於正就抄襲剽竊,向莊羽、瓊瑤道歉,名利雙收後再回頭?
    今日凌晨,郭敬明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向《圈裡圈外》作家莊羽道歉。在文中,郭敬明表示:「在這個對生命有重新認知的特殊年末,我想做一個遲到太久的道歉。時間過去了15年,這個錯誤一直伴隨著我。現在我明白,如果我一直不肯承認和面對自己年少時犯下的錯誤,我永遠都不可能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 於正郭敬明的道歉是真心的嗎?現在才知道,他們也是被逼無奈!
    抵制因為著名編劇於正和著名導演郭敬明這兩年的知名度太高以至於遭到那些原創者的「嫉妒」,再加上今年於正參加《我就是演員》,郭敬明參加《演員請就位》讓他們處於口碑的兩極分化,重點是還處於導師的位置來評價他人,更是遭到眾人的不滿,所以才有了群而攻之的抵制活動。
  • 於正退出綜藝,郭敬明電影要求下線,其實他們道歉也是被逼無奈!
    抵制因為著名編劇於正和著名導演郭敬明這兩年的知名度太高以至於遭到那些原創者的「嫉妒」,再加上今年於正參加《我就是演員》,郭敬明參加《演員請就位》讓他們處於口碑的兩極分化,重點是還處於導師的位置來評價他人,更是遭到眾人的不滿,所以才有了群而攻之的抵制活動。
  • 網曝《晴雅集》將不再排映,於正節目鏡頭全刪減,這是要動真格?
    真沒料到,娛樂圈整肅風紀開年第一刀,就會將郭敬明、於正砍下。理性的,超出預期的!一月二日晚,《我就是演員3》已經延期一周,正常播出第三期。導演席不見於正人君子,鏡頭遭遇全剪短。網絡上流傳著郭敬明導演的作品《晴雯》,懷疑是因為涉及抄襲而被下架。與之相反的是另一部熱門電影《沐浴之王》。但不久,即有消息傳出,說它並沒有完全停止播放,而是部分電影院停止播放。
  • 100餘人抵制於正、郭敬明 抄襲洗稿不是門好生意!
    100餘人抵制於正、郭敬明 抄襲洗稿不是門好生意!抵制抄襲洗稿剽竊者需要從你我身邊做起!抄襲、洗稿、剽竊這事自古有之,甚至有天下文章一大抄之說。但是抄襲這種事,有些人還覺得和竊書不算偷一樣,是一門雅事。
  • 熱評:郭敬明、於正終於向資本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這是電影日報第855篇原創文章——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郭敬明終於公開道歉了!郭敬明公開向莊羽向公眾道歉之後,莊羽接受並回應成立反剽竊基金,郭敬明同意和莊羽成立反剽竊基金;當人們還沒有來得及反問於正老師什麼時候道歉的時候,於正也正式向瓊瑤公開道歉!
  • 粉絲和資本的護城河,保不住郭敬明和於正
    時間線撥回到12月21日,因抄襲、炒作等原因,兩人被111名業內編劇聯名抵制,隨後抵制隊伍裡又新增45名編劇。面對聲勢浩大的抵制行動,以往錙銖必較的兩人均選擇了沉默。再之後,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主流媒體也對抄襲等文藝界不良風氣對郭敬明和於正做了直接或間接批評。一連串的後續反應,讓兩人持續曝光在輿論聚光燈之下。
  • 於正郭敬明道歉10天後,事業未受到影響,莊羽直言道歉並非自發
    在2020年最後一天,郭敬明與於正這兩位曾被法院判定為抄襲行為成立的導演、編劇道歉了。突然起來道歉,瞬間就登上了熱搜,要知道這兩人當年只是賠了錢卻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抄襲行為。
  • 2020最後一天 郭敬明於正都為抄襲道歉了
    都市快報報導 趕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郭敬明終於道歉了。2006年5月,北京市高院終審判決認定郭敬明的小說《夢裡花落知多少》剽竊作家莊羽作品《圈裡圈外》。當年6月,23歲的郭敬明在接受採訪時,曾稱不擔心因抄襲官司而人氣下跌,他說:「這件事對我來說並不是一個什麼太大的事情。無論你回應也好不回應也罷,這件事情總會消失的,可能半年、一年、三年或者五年。」
  • 《晴雅集》疑遭禁映,郭敬明損失過億,於正新劇被迫推遲開播
    《晴雅集》可以說是郭敬明近些年比較高分的電影了,上映首日過億,目前總票房已經突破4億。  郭敬明此前大喜過望,發布海報分享喜悅。然而,短短幾天,郭敬明就因當年抄襲的往事再被抵制,聲名狼藉。  重壓之下,郭敬明向莊羽女士道歉,而這份道歉,遲到了15年。而緊隨其後道歉的是抄襲瓊瑤的於正。
  • 獨家專訪瓊瑤:於正道歉是個正面的教育,這樣的成功不光彩
    繼郭敬明在微博上承認抄襲向莊羽道歉後,於正也公開發出道歉函,就《宮鎖連城》侵犯《梅花烙》版權一事,向瓊瑤道歉。 在和娛理工作室的獨家對話中,瓊瑤阿姨表示,她接受於正的道歉,這是一份遲來的正義,也是最好的新年禮物。但她更希望這件事能讓大家意識到要尊重原創、尊重著作權,不要抄襲。她不希望於正和郭敬明這樣的「成功」成為年輕人的榜樣。
  • 無懼行業聯名抵制,於正董又霖橫店聚餐,與美女自拍熱聊心情大好
    近日,於正受邀參加了浙江衛視的一檔演員同臺競技類節目,節目中,於正犀利的點評和專業的演技指導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由此引發的話題討論熱度很高。收穫好評的同時,於正的「抄襲」過往也再次被同行扒出。與他一同陷入爭議的,還有另一位有抄襲史的郭敬明。
  • 前腳接受郭敬明道歉,後腳說他是迫於壓力非真心,莊羽想表達什麼
    2020年的最後一天,關於郭敬明和於正道歉的事情,相信大家多少都了解了一點,本以為道完歉事情就結束了,沒想到莊羽接受採訪,說郭敬明的道歉並非真心實意。先給大家理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讓郭敬明火遍全國的小說《夢裡花落知多少》,實際上是抄襲了莊羽的《圈裡圈外》,於是莊羽把郭敬明給告了。2006年,法院判郭敬明賠償莊羽損失20萬,並要求他登報導歉。
  • 遭聯名抵制後,曾公開diss肖戰王一博的他,卻為郭敬明打抱不平
    儘管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但是郭敬明的個人事業一直穩中有進,然而就在近日,郭敬明終於遭遇他人生中最大的打擊,因為其過往抄襲劣跡被網友扒出,郭敬明遭遇111位導演、編劇、作家的聯合抵制,郭敬明因此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個人事業遭遇沉重打擊。
  • 遭156位名人抵制後郭敬明扛不住了,2020最後一天承認作品是抄的
    「郭敬明參加了幾個綜藝節目,反響大才危害大,所以有必要表明一個行業和從業者的態度。」聯名信署名人之一,編劇汪海林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汪海林表示,「現在很多觀眾和網友,在網上說影視行業沒有價值觀、沒有廉恥、沒有是非。於正和郭敬明都能坐上臺做導師,我們覺得抬不起頭來。我們想藉此發聲,我們和他們不是一夥兒的。」
  • 封殺善於抄襲的於正,我拍手稱快,封殺郭敬明,我納悶想問一個為什麼?
    於正紅遍於《宮》當時該戲還捧紅了楊冪、馮紹峰、段奕宏,尤其大冪冪,事業達到人生頂峰,一舉成為炙手可熱明星,可以說於正功不可沒。 於正是怎麼做編劇的? 汪海林說:「他抄啊,居然有人說他很勵志,可他是很勤奮勵志地做壞事。」
  • 評論:「郭敬明於正們」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我在之前的評論中寫道:  郭敬明和於正現在選擇道歉,和曾經選擇不道歉,真因為沒有勇氣面對?這恰恰是郭敬明和於正最精明的地方。  不過,今天看了2號播出的《我就是演員3》,我就發現這期節目中已經沒有了於正,而且增加了製片人考核團等其他評審團隊。  可是,於正公開道歉是1月31號,他也是在當天宣布退出節目的,按理說節目製作和播出周期不可能這麼短的。所以,根據我的經驗判斷,這也就意味著,於正在公開道歉之前,或許已經被勒令退出了!
  • 於正疑似暗諷郭敬明「哄抬流量」?網友:為《中國吵架王》預熱?
    於正說的這幾個點,全部可以和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2》中的行為對上號:郭敬明給表現不好的流量明星何昶希S卡,郭敬明批評孟子義「自帶妝發」「網紅臉」,郭敬明改編電影《畫皮》將《琴師》一曲用作BGM……為什麼網友認為於正疑似暗諷郭敬明呢?因為於正去年也做過一檔演技類綜藝叫《演技派》,和《演員請就位》第一季對打。但《演技派》的影響力遠不如《演員請就位》,所以沒做第二季。
  • 三位製片人說楊冪是自己挖的,郭敬明的小時代,於正的宮,那她呢
    楊冪現在可以說是非常火的大明星了,雖然說楊冪也是童星出道,但她一開始進入娛樂圈可不是那麼火的,真正讓她火起來的還是靠了那幾部關鍵的影視劇作品。所以說這些影視劇作品中的製片人也好導演也罷,對她都有非常大的恩情,那麼在娛樂圈裡有這樣三位製片人都說過楊冪是自己挖掘的,那麼他們到底誰說的更在理呢?
  • 先正說:莊羽要臉我不要,我說郭敬明就是一個賊,一個騙子
    莊羽表示,郭敬明、於正的道歉並不是他們的自發行為,而是迫於國家對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大,全民法律意識的提高,行業內對抄襲以及劣跡從業者的抵制,不得已而做出的道歉。 莊羽是個文人,也是一個名人,更是一個女人,所以顧忌面子,說得通俗一點兒叫做要臉。因此有些話,她是摟著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