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生活的低谷?有很多方法,但它們太複雜了,我們無法理解。今天,小編與大家分享一個走出低谷的方法,只要聽懂一個字,就能大大增加走出低谷的概率。
小編是從稻盛和夫那裡看到這個字的,我看了稻盛和夫很多的資料,發現他曾經說過,他自己之所以可以走出低谷,就是因為悟透了一個字。
01 稻盛和夫是誰?能走出低谷的關鍵字是什麼?
稻盛和夫在日本被稱為「經營之聖」,他自己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然後在78歲時披掛上陣,只用了一年時間就拯救了瀕臨破產的日航。退休後,他把所有股份無私地捐給了員工。
這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出生卻非常普通。
他家境貧寒,很小的時候就患了一種很難治的病,學習成績也不好。升初中兩次都沒考上,勉強畢業後,公司又給不起工資。可以說稻盛和夫上半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低谷,讓他走出低谷,實現開掛人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悟透了一個字「心」。
這個字看上去很虛浮,其實,隱藏在字裡的信息量太大了。你不妨和小編一起仔細體驗「心」字背後的知識,努力走出低谷。
在稻盛和夫看來,「心」這個字的重中之重主要是三種心:利他之心、謙虛之心、知足之心。
02 利他之心
在稻盛和夫看來,如果你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你的命運自然會改善。
許多年前,稻盛和夫的京瓷就出手拯救了一家陷入困境的企業。
當時稻盛和夫想合併這家企業,但遭到一些員工的拒絕,於是用高音喇叭誹謗稻盛和夫。這些誹謗給稻盛和夫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出人意料的是,稻盛和夫沒有抱怨,他滿腦子都是拯救那些願意合併的員工,繼續著手合併的事情。
合併後,這家公司的員工也很感謝稻盛和夫,努力工作,他們已經成為京瓷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並為稻盛和夫帶來了更多的收入。
稻盛和夫一心想著困難企業的員工,這些員工克服了困難,給他帶來了更多的好處。這種利他主義讓稻盛和夫的命運提供了更好的方向,這不就是利己嗎?
但現在的人們完全弄反了,越是低谷,他們就越自私。事實上,越是在低谷,就越要利他。
99%的人的最低谷是缺錢,當你處於低谷的時候,你最多只能拿3000元/月的薪水,但如果你選擇利他,你可能會收到別人的反饋,一筆贈款,幾萬的項目機會,或者一個未來能帶來很多收入的人際網絡,這是打破低谷的方法!
小編建議,在處於低潮期,更是要處處為別人著想,因果循環,當你不停地為別人著想時,你的回報正在慢慢向你靠近,但有一個心理問題需要注意,當你想到別人的時候,不要想著回報,否則很容易堅持不下去。
獎賞一定會來的,至於什麼時候會來,誰也說不準。如果我們在利他之後整天想著回報什麼時候來,很容易心態失去平衡,那我們又該如何才能走出低谷?
03 謙虛之心
在稻盛和夫看來,謙虛是擺脫低谷、尋找幸福生活的護身符。
當京瓷賺了一筆可觀的利潤後,稻盛和夫心想:「靠我的才能創造了京瓷,我多拿幾倍年薪也無可厚非吧。」
但稻盛和夫很快就停止了他的想法,雖然年薪可以提高几倍,但一旦行動起來,就會失去謙虛之心。
一家公司的成功不能依靠一個人,如果稻盛和夫將其全部當做自己的功勞,他會因為這個想法而變得傲慢。一旦一個人傲慢自大,他就會停止進步。
本來,我們現在處於低谷,如果我們還繼續傲慢,很可能在有人伸手把你拉出來時,你會愚蠢地拒絕。
比如,如果你現在缺一份好工作,你身邊有一個以前比你差的人願意給你提供一份工作,但你傲慢地拒絕了,這便是自己不讓自己走出低谷了。
越是低谷,我們就應該越謙虛,大多數時候,我們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需要通過謙虛來借力,更快地走出低谷。
04 知足之心
在稻盛和夫看來,如果我們想走出低谷,我們必須常懷知足之心,因為這是大自然提供的生存方式。
稻盛和夫的朋友曾經告訴他一件真實的事情。
在一些貧窮的村莊,當地人種植莊稼的方法是遵循知足之心的原則。每一塊地經過兩三年的耕耘,他們就會在下一塊地上燒荒耕田,周而復始。
他們對每一塊土地都很知足,可以保證土地儘可能多地被利用,但他們不會把土地榨乾。相反,他們給土地一個機會來恢復和提高農業效率。
當我們處於低谷時也要懂得知足,例如,比如你欠了50W,如果你強迫自己在一年內還清債務,一年後你可能會崩潰,但如果你計劃在五年內還清債務,你的動力會更足,你的能力也會不斷增長,這就是知足的好處。
例如,如果你今年想賺10萬,你可以設定一個5萬的標準,告訴自己,雖然你想賺10萬,但5萬也是不錯的。這個尺度一定要明確,你也會更容易知足。
05 走近稻盛和夫的智慧
稻盛和夫的部分智慧就為大家分享到了這裡了,但這只是冰山一角,如果你想更深入地向稻盛和夫學習,建議你讀一下他的代表作《幹法》、《活法》、《心》,這三本書可以說是他畢生智慧的精髓。
這本書涵蓋了獲取財富的途徑、成功的邏輯、如何與人打交道、如何克服困難、如何創業、如何獲得幸福等等。用稻盛和夫的親身經歷來傳遞這些智慧。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這樣評價稻盛和夫:據我近七八十年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馬雲更是遠赴日本3次,登門拜訪稻盛和夫,向他求教「阿米巴經營法」和「時間管理法則」。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更是直言比不過稻盛和夫,只有追隨的份!
稻盛和夫晚年選擇做一個出家人,在青燈古佛的日子裡感悟人生,後來,為了幫助年輕人少走彎路,他復盤了一生,總結了人生哲學和成功經驗,以便後人借鑑。
為了幫助創業者和普通人,稻盛和夫寫了很多書,其中最為經典的當屬《幹法》、《活法》《心法》三部曲,三本書分別從工作,人生和精神三個維度,講述了稻盛和夫畢生的經驗和智慧,沒有雞湯,全是乾貨。
無論你是創業者,還是普通人,這三本書都能讓你開竅,讓你在生活和工作中少走一些彎路,避免做無用功。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在什麼時候發生變數,最好的方式,是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夠創造價值,能看到優勢的人,才能具備成功者的思維,而《幹法》《活法》《心法》這一套書就能彌補你的思維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