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沐浴、3D列印 八寶山殯儀館貼心服務護航「人生最後一公裡」
【解說】梳洗打扮、遺體修復,3月22日,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辦第四屆公眾開放日活動,從告別廳到心靈撫慰室,從遺體修復室到沐浴室,一個個貼心服務向觀眾們展示著此次開放日活動的主題——護航「人生最後一公裡」。
【解說】走進沐浴室,伴著舒緩的音樂聲和柔和的燈光,一男一女兩名工作人員正在靜靜地為故人進行面部和手臂的清潔護理。
【同期】八寶山殯儀館工作人員 黃先生
一般的話就是由兩位操作者進行操作,主要是針對給故人的全身進行洗浴、護理,包括他的更衣以及化妝,男性的話就由男操作者進行比較私密的一些操作,女性的話就反之亦然,大概時間應該是40分鐘到一個小時之間。
【解說】3D列印遺體修復工作室裡,3D印表機在不停的工作著,兩名工作人員則在一旁,比照電腦上逝者的照片,手拿刻刀細緻的刻畫著。
【同期】八寶山殯儀館工作人員 張女士
現在有好多逝者是意外突發性事故去世的,家屬一時半會接受不了,就想通過修復逝者遺容來再見他最後一面吧,在舉行個告別儀式,體體面面的。列印出來之後就是這樣。還有比如說去世的是老人,他臉上有一些斑或者坑坑窪窪的地方,需要我們後期託泥模或者是蠟模,來對他進行更進一步的細化。
【解說】此外,殯儀館還展示了遺體火化等相關殯儀服務過程。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過去三屆的基礎之上,2019年殯儀館在科技殯葬、文化殯葬等方面有了進一步提升。
【同期】八寶山殯儀館副主任 周衛華
今年我們在生命文化思考方面,我們和北京市紅十字會推出了捐獻遺體的服務基地,也舉行了授旗儀式,還有我們對葬式的新思考,也就是推出了「舍愛晶爍」項目,這些項目都代表我們殯儀館在對殯葬文化、殯葬服務方面的一個新思考,我覺得這是今年我們公眾開放日的一個很鮮明的特點,也就是一個再出發的過程。
【同期】參訪觀眾 金先生
我覺得一個是很規範,第二個我覺得很精準,第三我覺得很用心,我覺得對死者來說也是一種告慰,對我們生者來說,我覺得一個生命護航到「最後一公裡」,他們做了很多為人不知的事情,我們應該對他們的工作尊重,對他們也是表示致敬。
記者 劉超 北京報導
責任編輯:【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