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942年,勃列日涅夫和「恩師」赫魯雪夫在蘇聯紅軍前線
1964年10月,當赫魯雪夫正在黑海邊安然度假時,勃列日涅夫等人卻在莫斯科發動了政變。至此,赫魯雪夫被迫「退休」,而勃列日涅夫卻被推舉出來開始執政蘇聯,而這完全是克裡姆林宮宮牆內一場未流血政變的結果。在當時的反赫聯盟中,勃列日涅夫並不是核心。他既沒有蘇斯洛夫的處事老到和精於世故,也不如謝列平才華出眾和野心勃勃。其實,勃列日涅夫是個天生膽小的人。在密謀將赫魯雪夫趕下臺的行動中,眾人都讓勃列日涅夫去給正在度假的赫氏打電話,讓他趕緊回莫斯科參加農業會議。結果勃列日涅夫被嚇得幾乎虛脫,後來還是眾人強行將他拽到了電話機前……而勃列日涅夫在得知赫魯雪夫已經知悉反赫聯盟之事的消息後,竟被嚇得猛撲進別人懷裡,驚恐不安地哽咽道:「這下可真全完了,赫魯雪夫已經知道了。你們全都不了解他,他會將我們統統槍斃。」可是僅過了幾天,還是這個勃列日涅夫卻一舉成為蘇聯的新任最高領導人。
(圖)1956年,勃列日涅夫在朝鮮平壤與金日成會面
從這以後,勃列日涅夫開始了統治蘇聯的18年。這是一段極長的轉折時期,蘇聯變好或者變壞都有可能。可在勃列日涅夫帶領下,蘇聯明顯選擇了後一種可怕道路,而他也終成為後來那場歷史大悲劇的真正製造者。要說勃列日涅夫真是個不折不扣的「草包」,其實也並不盡然。儘管在謝列平等人的眼中,他只是個「過渡性」人物。可事實卻證明,勃列日涅夫上臺初期,還是能夠做到委曲求全、如履薄冰,他很有自知之明地不稱呼自己為「領袖」。除此之外,表面還秉持了「笑迎天下客」的一貫思想,暗中卻不斷做著排除異議、安插親信的各種事情。繼而經過一段時間後,許多人卻突然就發現勃列日涅夫已經大權在握了。歷史就是這樣,總是有著許多必然的巧合。既然史達林能將一幹政治對手全部清洗掉,而赫魯雪夫也能幹掉「權傾朝野」的貝利亞。那麼,勃列日涅夫這人雖然膽小,但為了坐擁大權,自然也能像兩位前輩「學習」。只是他的手法相對要溫柔許多,曾經的夥伴和擁護者們並未遭到史達林式的清洗。可儘管如此,像謝列平、沃羅諾夫、波德戈爾內、米高揚等人也很快就從蘇聯的政治局和中央主席團中徹底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圖)勃列日涅夫生平兩大愛好:打獵和收藏汽車
勃列日涅夫的領袖身份坐實後,他的天性便被漸漸釋放出來。有一次,他正試穿著新製成的大元帥服,轉頭便和身後的老部下說道:「哎!終於熬到了這一天……」1981年,在烏克蘭基輔建起了一座衛國戰爭紀念碑,碑上密密麻麻地鐫刻著1萬多名戰鬥英雄的名字。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些名字中居於首位的竟是勃列日涅夫,而戰時領袖史達林的名字卻被刻在了最後。事實上,到戰爭結束時勃列日涅夫還只是個默默無聞的軍官,更沒有什麼值得銘記的戰功可言。可權力能夠改變一切,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歷史。從勃列日涅夫上臺伊始,他便開始忙於製造個人崇拜。他慢慢地竟想把這種崇拜變為制度,上臺了就是上帝,勃列日涅夫在這方面的臉皮之厚,可謂「出類拔萃」。當時,蘇聯曾經的領袖們退休後都喜歡出回憶錄,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可米高揚的回憶錄剛剛開了個頭,便被徹底禁止續出。而朱可夫的書早就送去中央審查,但審核結果卻杳無音訊,一直都出版不了。過了很久以後,一個暗示終於傳了回來:這本書中缺乏歌頌勃列日涅夫的內容,增加以後才可以出版。
(圖)1973年6月,勃列日涅夫受邀訪美,在私人宴會上用異樣眼光偷瞄美國女影星、邦女郎吉爾·聖約翰
這樣的暗示卻給朱可夫和編輯們出了個天大難題,因為戰時的朱可夫元帥就從未與勃列日涅夫有過任何交集。那麼,要怎樣才能寫出勃列日涅夫在衛國戰爭中的偉大貢獻呢?後來,聰明的編輯們終於為朱可夫出了一個美妙的主意:就說朱可夫戰時曾去前線視察,在某個地方遇見一位司令官,並向其打聽勃列日涅夫在哪裡,準備見見當時已是少將的勃氏。結果卻沒能見到,因為勃列日涅夫同志已經不顧炮火,跑去了最前線。朱可夫將增加完這一內容的書稿再次送去中央,結果在第二天便接到了克裡姆林宮打來的電話,說是可以按照新稿付印了。在勃列日涅夫工作之餘,他有一件事幹得極好,那就是打獵。而且,他尤其喜歡打狼,卻又極其厭惡車馬勞頓。於是,勃列日涅夫便下令在他郊區別墅附近築起一個狩獵臺。臺前有一條獸道,平時會命人活捕一些野狼待用。而當勃列日涅夫獵興大發時,就前呼後擁跑來別墅,再將那些野狼放出。在一陣槍聲響過後,一匹匹野狼便應聲倒地。
(圖)1979年,勃列日涅夫會見美國總統卡特
勃列日涅夫從未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是個知識極貧乏的人。因此,他離開事先寫好的稿子,就變得什麼話也不會說,什麼問題也不能答了。1979年,勃列日涅夫在與卡特進行會晤時,竟鬼使神差地當著美國總統俄文翻譯的面,向身邊之人詢問道:「下邊這段還念不念?」。1982年,勃列日涅夫又蒞臨亞塞拜然視察。在大會上準備致賀詞的他卻又拿錯了稿子,一路念了下來,卻絲毫沒有發現。而最讓世界為之震驚的事發生在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開幕式上,勃列日涅夫代表東道主致賀詞,卻意外地將秘書寫好的發言稿忘到了上衣口袋裡,因此登上主席臺後的他竟一時什麼話都沒能說出來。在尷尬了好一會後,勃列日涅夫才終於發言了。蘇聯領導人的歡迎詞很獨特,卻實在令人費解,以致在場的所有人都沒能聽明白。他只念了五個極其神秘的字:「噢!噢!噢!噢!噢!」原來,勃列日涅夫將奧運旗幟上的五環,當成了五個「O」。
(圖)勃列日涅夫一家人
勃列日涅夫一生做了無數荒誕之事,但最頂峰的一件是將女婿裘爾巴諾夫,從一個小軍官生硬地提拔成上將,並指派其出任蘇聯內務部第一副部長,而這件事在當時蘇聯也終成一個天大的笑話。勃列日涅夫的女兒叫加萊娜,據說已離過四次婚,然後又成了待字閨中的單身女性。於是,勃列日涅夫給她找來個克格勃上校裘爾巴諾夫當警衛。1971年時,兩人間的感情經過迅速升溫,最後竟然結了婚。當時的加萊娜已經41歲了,而她的新丈夫裘爾巴諾夫卻只有34歲。1981年,勃列日涅夫不管不顧地正式授予女婿裘爾巴諾夫上將軍銜和內務部高官,竟全然沒有考慮到,這位新近上將在戰時還只是個年僅5歲的孩子。而裘爾巴諾夫則更是無法無天,後來竟將老丈人的臉面全部丟盡。他依仗著背後的大靠山,竟逐步在全蘇聯組建了一個集走私、盜竊和貪汙等罪行於一身的團夥,更一躍成為「新貴黨」的領頭人。而就算後來戈巴契夫上臺後,開始也沒敢輕易觸動他。在拖拉幾年後,才忍無可忍地判處了裘爾巴諾夫12年的有期徒刑。
(圖)1978年,勃列日涅夫被授予勝利勳章,這一榮譽後來被戈巴契夫剝奪
勃列日涅夫是個暴發戶式的人物,有著很多極其神秘的怪癖。他有著聞名於世的汽車收集癖,據說擁有100多輛外國汽車。而且他上臺執政時,戰爭早已結束了許多年,可他卻硬要當大元帥,還給自己頒發了無數各種高級勳章。有人說他一生共計獲得了驚人的114枚勳章,甚至當時蘇聯還曾出現過一個笑話:蘇聯軍功最大的人一定是勃列日涅夫,因為他的勳章比朱可夫都多。甚至莫洛託夫後來在他的訪談錄裡也揶揄過勃列日涅夫,說:「勃列日涅夫的新肖像出來了,我認為他這是在毀了自己,毀掉他的威望,而且這麼多金星勳章,實在沒有辦法,便只好夾在腋下了……」勃列日涅夫無疑是個極愛虛榮的人,這不僅表現在所擁有獎章的數量上,而且更表現在其他方面。例如總是詞困言乏的勃列日涅夫曾讓幾個記者捉刀代筆,替他完成了《小地》、《復興》和《墾荒地》三部回憶錄。這「三部曲」不僅大肆被出版,還替他帶來了不菲的版稅收入,更是曾一舉獲得過列寧文學獎。「三部曲」曾風靡一時,最後還被收錄進蘇聯的教科書。然而在1987年時,蘇聯政府終於認定勃列日涅夫的「三部曲」實為偽劣作品,全部從書店下架了。
(圖)令全世界都尷尬無比的勃列日涅夫之吻
勃列日涅夫身上還有許多惡習,他特別喜歡抽菸。但在1977年以後,由於一直身染重病,醫生便開始禁止他抽菸。而勃列日涅夫為了能夠緩解菸癮,就命令身邊的警衛人員們抽菸,這樣他也能藉機聞聞。還有一次更加離譜,勃列日涅夫正在與別國領導人會面,卻突然命令身旁的翻譯點上一根,狠抽上幾口,再朝他的臉上噴。除此之外,勃列日涅夫晚年吃安眠藥上了癮,因為病痛原因,他一直無法安眠,於是就不斷地纏著醫生要多來上幾片。嗜煙如命,再加上嗑藥無度,這些惡習終於奪走了勃列日涅夫的生命。1982年一個清晨,勃列日涅夫最終病死於辦公室的床上,而直到去世時他才肯放開手中的無上權力。然而對於他的離世,卻沒有一人留下同情或傷心的淚水,更沒有一人會從內心深處認定他是一代「偉人」。在蘇聯,這一天依然一如往常般平靜而美好。而正如勃列日涅夫的前輩史達林在演講中曾說過的那樣:「領袖來復去,人民卻留著。只有人民才是不朽的。」也許,在勃列日涅夫這一生中,他從來沒能認識到:權力的中心卻未必就是真理的所在。
(圖)勃列日涅夫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