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生活遭遇不順,默念3句話,即刻化解!

2021-01-08 明月天心

人這一生,沒有誰會一直順風順水,因為娑婆世界本就是無常,凡事皆有變動,不是一成不變。若我們能適應和堪破這種無常,無常即為平常。無論好事壞事、善緣惡緣,都是我們自己的緣法,任何事情的出現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必定有其因果。在佛家看來,人一生順遂、無風無浪,未必是好事。過的太好,就難以感知到這世間的苦,無苦就不會出離和覺悟,難出輪迴。

佛教常說:吃苦了苦,享福消福。如果一個人總是在順境中,他就沒有積德修福的機會。越是享福,福報就會消耗得更快。反之,吃苦的人看似是在受罪,但其實吃苦是在了苦,是在消除惡業,消業積福。當下的苦是曾經的惡因惡果,苦嘗盡了,福就慢慢來了。人這一生福報有限,過早消耗完了,以後就會很苦。

「法無定法」,如何在複雜的生活中活出一份清閒自在?修得一顆平常心。順境時,不要得意忘形,謹記福禍相依;逆境時,不要消極墮落,謹記苦盡甘來。「法在心內,莫向外求」,我們無法掌控外境,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我們的內心。境隨心轉,心順則一切順,心亂則一切亂。「一切唯心造」,心即命運,心即風水。遇到不順,不要害怕,也不要盲從迷信於算命看風水,最好的風水在我們自己身上。生活不順,默念這3句話,即刻化解!

一、這是我自己的業障,我要發心懺悔。

遭遇不順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抱怨暴躁,而是應當反思,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別人?說明自己有此業障,是自己的因果。自己的因果只能自己了,有惡業不可怕,怕的是不知悔改。幾乎每個人都帶有自身的惡習,如貪嗔痴慢疑,曾在過去造過惡業,因緣一旦成熟,果報現前,業障就會顯現,給我們帶來諸多不順。

因此,不順的時候,先發心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懺悔要懾心,做樣子是無法消業的。「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增福無量」,佛前悔過,消業增福。多積德行善,惡緣自消。

二、不順是人生的「逆增上緣」,是來成就自己的。

何謂「逆增上緣」?看似是不幸、災禍、逆境,實則是來幫助成就我們的。「人在順境中永遠無法成佛」,唯有經歷諸苦,才能悟透生命的本質。就像佛陀釋迦牟尼佛一樣,他在出家前,在王宮裡過著衣食無憂的貴族生活,優渥的生活使他看不到人間疾苦,感知不到人生無常。安逸享樂是墮入惡道的因,是六道輪迴之源。

後來佛陀幾次出宮,看到人間生老病死,眾苦充滿,自己卻又無力予以救助,而後選擇出家為僧,為世人尋求究竟的解脫之法。佛陀出家修行六年,吃盡苦頭,身體上要忍受飢餓和寒苦,還要應對來自他的堂弟提婆達多這樣的小人的迫害,面對種種逆境違緣,佛陀不改初心,在逆境中隱忍,修真功夫,反而助益他成就更圓滿的功德。

「無苦不成才」,面對逆境,你超越過去了,它就是「增上助緣」;你超不過去,那麼逆境就是逆境。我們都認為像提婆達多這樣的惡人,是「魔」,是惡道小人,但其實對於佛陀來說,他是來渡他的「佛」。佛眼看眾生,眾生都是佛。這些所謂的惡人不惜造業來成就我們,我們應該感恩。

三、吃苦了苦,吃苦是在吃補。

如果把人生的福報比作一個福袋,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從裡面「取」,一味地消耗,那福氣就會越用越少。就像一個人年輕的時候不幹正事,只知道吃喝玩樂,福報早早用盡,自然老來受苦。但反之,若人年輕時惜福且修福,吃苦消業,積攢更多善業,自身的福氣就會越來越多。

「命由己造,福自己求」,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羨慕別人的大福報,你未曾看到別人曾經受的苦。「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福從苦中求,沒有付出,哪裡來的果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吃苦實則是在吃補,必將有益於我們。

感恩閱讀與分享,隨喜功德。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遇到小人,默念這3句話,能隨緣化解
    所以人生不能空過,要有自己的夢想、目標、生活方向、人生追求。按佛教的觀點來講,人來到世間的目的,就四個字「人生酬業」。人生酬業就是因果報應,酬償過去所造的業因,過去造善因,今生享福,過去造惡因,今生受苦。所以說,明白因果的人,只要在生活中能夠認識自己,認識生活環境,就是菩薩,就是佛。很多開始發心學佛的人,對佛法有極大的信心,相信因果,修行精進。
  • 佛教:遇到「小人」,心中默念這三句話,即刻化解!
    我勸他冷靜,如今社會競爭激烈,萬一因為「小人」丟了飯碗,豈不是影響自己乃至一家人的生活。在佛家看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莫不是因緣際會。換言之,小人也好,貴人也罷,都是我們自身的業力感召而來,躲得了一時,躲不過一世,最終不過換個受報的形式而已。所以,現實中我們總是見到小人和老實人就像「冤家」,時時處處在爭鬥。然而,俗語云:「最難不過鬥小人。」
  • 佛教:生活不順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好運自然來!
    生活中遇到不順,可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佛法講究出世,為何也來談生活呢?其實,這是對佛法的誤解,因為佛法既有世間的事相,更有出世間的智慧。「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學佛人所要做的,就是以出世間的智慧,去體察世間的事相。通俗來講,就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再者,佛說法只唯一佛乘,但依眾生根基高低之別,又施設人、天、聲聞、緣覺、佛五乘教法。
  • 佛教:身邊有「小人」,默念這兩句話,隨緣化解!
    身邊有小人時,又該如何「化解」呢?從佛理來看,《法華經》雲,心、佛及眾生,三者無差無別。也就是說,小人與君子,本質上都有佛性,差別在於心行不同。譬如君子看到他人有成就,心生歡喜,由衷讚嘆;小人見到他人有成就,則生嗔恨、嫉妒。故而在生活中,一方面我們要善護心念,避免落入小人心行;另一方面,遇到「小人」時,默念下文的兩句話,使其隨緣化解,小人亦可成貴人。
  • 生活中遇到「小人」,默念這3句話,幫你化解!
    生活中遇到「小人」,心裡默念這3句話,幫你化解!一、一切都是我的因緣、我的業障,我要懺悔。因緣為一物之生,親與強力者為因,疏添弱力者為緣。例如種子為『因』,雨露農夫等為『緣』。此因緣和合而生米(果)。業障,是佛教語,指妨礙修行正果的罪業,比喻人的罪孽 。指責他人他物為惡果、禍患的根源。
  • 佛教:生活不順心時,心裡默念這3句話,會好很多!
    生活是無常的,凡事沒有永恆。也是不圓滿的,福禍相依、順逆交替。我們都希望人生順遂、諸事如意,但往往不盡如人意。面對不順,該如何自處?很多人會自怨自艾,抱怨牢騷,結果越是負能量越煩惱。我們要明白,好起來的從來不是生活,而是我們自己的心,我們要改變的也不是外境,而是我們面對一切境遇的心態。佛說「一切唯心造」,境隨心轉、境由心生,你的內心不執著,那任何事情都不會令你苦惱。
  • 佛教:生活不順時,心裡默念3句話,自然時來運轉!
    生活中,有些人一旦遭遇不順,就到處找人算卦看風水,其實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什麼是風水?自己就是風水。心清淨、德行好,處處都是風水寶地。世上最厲害的「消災」是懺悔,最厲害的「算命」是因果。「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人生中所遭遇的一切,好的、壞的,都是自己種下的因果。生活不順時,該怎麼辦?心裡默念這3句話,自然時來運轉!一、廣修懺悔,消除惡業。
  • 佛教:遇到不順時,默念3句話,好運自然來!
    我們不也常說那句話「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沒有誰會一直順風順水,「法無定法」,人的運勢不會一成不變,總會隨自身業力而變化,呈現吉兇之狀。有人害怕時運不濟,就執著於風水之術,尋求護身之符咒等等。這是沒有必要的。決定人生福禍之根本不在於外境,而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德行。若我們內心世界善良清淨,那麼境隨心轉,再壞的境緣也能變好,逢兇化吉、轉危為安,這就是善業的力量。
  • 佛教:遇到「小人「時,默念三句話,幫你化解!
    故而,當身邊遇到小人時,不要忙著與他針鋒相對,不妨默念三句話,定能幫你化解。第一,敬而遠之,不必嗔怒。自古君子鬥不過小人,原因也很簡單,君子有自己的操守,有所為有所不為。小人則不然,他們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最善於兩面三刀,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所以,在我們才入佛門,特別是慈悲心不足的時候,最好對小人敬而遠之。
  • 佛教:身邊有小人,默念這3句話,隨即化解!
    遇到小人該怎麼辦,聽小編用佛法幫您化解!身邊有小人,默念這3句話,隨即化解!一、不抱怨,知懺悔,化解人生逆緣。「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任何事情的發生、緣起緣滅都是不離因果的。「諸法皆空,唯因果不空」,我們今日遇到小人伴隨,說明我們曾經種下這個惡因,結過這個惡緣,因緣果報現前,誰也逃避不了。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正因為彼此有此因緣,才會相遇,相互還債。
  • 身邊有「小人」,怎麼化解?老僧人這樣說:默念這3句話即可
    導語人的一生中會遇到無數的各種各樣的人,在這些人中,有人在我們逆境時總是向我們伸出援手,有人在我們開心時總能陪伴我們左右,但是也有另一種人,他們總是見不得別人好,於是會處處給我們使絆子,不論我們生活得順利與否,這種人就是我們所說的"小人"。這種"小人"在我們生活中其實也挺常見,總是讓人很是煩惱。有人會被這種人擾亂生活,處處不如意。
  • 97歲老僧說:運氣不好時,心裡默念三句話,人生苦盡甘來
    前幾天我去寺廟裡燒香拜佛,遇到一位97歲高齡的老僧,我對老僧說:「最近總是諸事不順,運氣不好,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化解?」老僧告訴我:「運氣不好時,心裡默念三句話,人生就會苦盡甘來。」第一句話:人生無常,法無定法。老僧對我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世事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沒有誰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運氣不好時,一定要先明白這個道理。
  • 佛說:遇不順時,默念這3句「佛偈」,業障自然除,一切自然順利
    所謂的煩惱,也就是我們佛教經常講的業障。在佛教裡講三世因果業障也是我們過去所造下的業,現在果報也會現前,所以就障礙人的家庭,事業姻緣等等方面,同時也障礙著學佛人對佛法的修行的道路。那業障現前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在六祖壇經中有提到,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其實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放下了自己的妄想、分別和執著,那麼他所謂的業障,也就會將不復存在。
  • 拜觀音菩薩時,心裡默念這三句話,菩薩自然保佑
    每當人們遇到倒黴的事情或不順時,都會去寺廟拜一拜觀音菩薩,經常拜菩薩的人,還是覺得生活一點變化都沒有,拜了觀音菩薩後,還是諸事不順,有些時候想起來,還不如不拜。其實,我們在拜菩薩時,千萬不要開口就求菩薩保佑自己升官發財,也不要盲目去求平安、求財富、求健康等等。「拜菩薩時,不要盲目燒香磕頭,要在心中默念三句話,這樣菩薩自然保佑你。」
  • 佛教:人生不順的時候,多念這3句話,自可轉運!
    「法無定法,人生無常」,有順境,自然也會遭遇坎坷,保持一顆平常心,看淡一切得失,才能避免被外境所困。人生福禍相依,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禍。得失從容,才能化無常為平常,化逆境為順緣。我們無法改變外境,唯一能做的就是修好自己這顆心,心轉運即轉,心即福禍、心即風水。人的念頭轉了,氣場和風水就轉了,運勢自然隨之發生改變。「一切唯心造」,心順則諸事順,心轉則業轉。
  • 經常默念,佛教的六字真言,福報自然長久!
    佛教認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貪嗔痴這三種毒,因為我們的貪婪、愚痴、嗔怒,所以我們才會煩惱不斷,要想在生活中減少痛苦,增加福報就要經常默念這六個字,這六個字是對峙貪嗔痴的良藥。一、捨得。面對生活得不順,我們要先學會忍辱才行,忍辱是用智慧化解怨恨的行為。忍辱不是忍讓對方,而是用理智來解決問題,讓自己與他人的都能受到最小的傷害,得到最大的益處。這個時候就需要向韓信學習一下了,忍一時之辱,來追求更長遠的利益。感恩閱讀與分享。
  • 佛教:「拜佛求籤」時,嘴裡默念這2句話,往往更有「上上籤」
    其實這就與我們求求籤拜佛時,嘴裡默念的話有關係,如果我們拜佛求籤的時候,嘴裡默念這兩句話,就比較容易感應到佛菩薩得到上上籤。拜佛燒香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為自己的家人祈福長壽、健康無病無災,這些是一些有用的。但是要記住我們拜佛燒香的時候,不能拋下自身的問題,而只說一些沒有要緊的問題,因此我們在求上上籤的時候,嘴上便要說,以下這兩句話。
  • 百歲老僧的告誡:身邊有小人,默念這 2 句話,隨即化解!
    要想遠離小人,改變自己的運勢,一定要學會自我化解。幾年前,和一位朋友外出遊玩時,經過一座廟宇,走進去參觀,恰巧遇到一位百歲老僧,老僧打量了我二人一番後問我朋友:" 施主最近可遇到什麼麻煩事?" 朋友說:" 師父,我前段時間朋友聚會的時候,不小心說錯了一句話,得罪了當時在場的一位朋友。此後,那位朋友利用工作之便,到處詆毀我,潑我髒水,壞我名聲。
  • 99歲老僧:人走黴運時,口中默念2句話,好運隨之而來!
    一位99歲老僧告訴我,人走黴運時,只要口中默念2句話,一定會時來運轉。老僧果然沒有說妄語,聽了老僧的話,我最近的運氣果然越來越好,黴運越來越少。第一句話:福禍無門,惟人自召。這句話是太上感應篇開篇的一句話,老僧告訴我,當你走黴運時,把這句話記在心裡,就會時來運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的福禍本來就沒有一定的門路,全是自己招來的。善行感召福報,惡行感召災禍。善惡感召之因,一定會得到福報之果,一人只有敬畏因果,才能感召好運。
  • 「女色不染,智者解脫」:默念這3句佛語,消除「淫慾」,無災殃
    在佛教當中,淫慾是一個輪迴之門,如果人們想要一生有所成就,跳出六道輪迴之苦,那麼就需要人們斷除淫心。作為一名普通的佛教修行者,首先斷除淫慾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斷除邪淫之心。接下來就是要將心淫戒除,最後一步就是要斷除身心。我們經常默念這以下3句佛語,就能夠為我們消除"淫慾",無災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