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陳佩斯父親陳強6月26日晚間在京逝世,享年94歲。陳強從藝數十年,曾主演經典影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以反派角色見長,此外也曾參加拍攝多部喜劇片。如《三年早知道》、《父與子》、《瞧這一家子》等。
視頻:陳強病重 陳佩斯停工半年悉心照料(資料視頻)
網易娛樂6月26日報導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陳佩斯父親陳強6月26日晚間在京逝世,享年94歲。陳強從藝數十年,曾主演經典影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因飾演黃世仁成名)等,以反派角色見長,此外也曾參加拍攝多部喜劇片。如《三年早知道》、《父與子》、《瞧這一家子》等。【進微博悼念電影藝術家陳強】
【人物介紹】
陳強,1918年出生,原名陳慶三,籍貫河北寧晉徐家河,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幼年時期家境貧寒,隨父母逃難到太原,1936年在太原念中學時,課餘參加太原青年劇社和新生劇院的進步戲劇演出活動。1937年他隨戰地總動員會宣傳團在晉西北演出。
1938年到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習表演理論和表演技巧,1939年畢業後參加晉察冀邊區聯大文工團,西北戰地服務團等戲劇演出活動。1942年主演喜劇《二大伯》受到歡迎。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任魯迅藝術學院文工團演員。1945年在大型歌舞劇《白毛女》中飾演惡霸地主黃世仁,因以精湛演技刻畫黃世仁兇殘醜惡的嘴臉而一舉獲得成功。1947年任東北電影製片廠演員。後在《留下他打老蔣》、《橋》等影片中飾演角色。
1953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5年入北京電影學校表演專修班學習。1961年在影片《紅色娘子軍》中飾演地主南霸天,於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1964年獲印度尼西亞第三屆亞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不僅擅演反派角色,還參加拍攝多部喜劇片。如《三年早知道》、《父與子》、《瞧這一家子》等。
【生平詳述】
因家鄉十年九澇,陳強從小隨家逃難到山西太原。少年時代,一直在太原讀書。「九·一八」事變後,正在中學讀書的陳強,懷著抗日救國的熱情,參加了救亡戲劇演出活動。曾先後在并州中學青年劇社和太原新生劇院,演出《夜光杯》、《漢奸的子孫》、《塞外狂濤》、《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戰戲劇。「七七事變」後,陳強投身革命隊伍,在晉西北戰地總動員委員會搞戰地宣傳。
一九三八年四月,陳強受組織派遣,到延安魯藝學習。畢業後,在第二戰區做了一段統戰工作。三九年回到延安。黨中央發出開展敵後根據地指示後,陳強隨華北聯大文工團來到晉察冀。一九四二年,他參加了西北戰地服務團,一直在艱苦環境中演戲。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四四年,重返延安,在魯藝文工團參加《把眼光放遠點》、《糧食》、《前線》等話劇的演出。翌年,他在大型歌劇《白毛女》中扮演惡霸地主黃世仁。該劇在共產黨的「七大」會議上為中央一級的領導和與會代表做了首場演出後,又在晉中一帶輾轉演出一百多場。在民族矛盾將要結束,階級矛盾即將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時刻,《白毛女》的演出極大地鼓舞了根據地軍民的鬥志。
一九四七年,陳強來到我黨領導下的東北電影製片廠。主演了解放區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不久,又在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僑》中,扮演一位樸實的老工人——老侯頭。接著,他相繼拍攝了《白衣戰士》、《白毛女》、《保衛勝利果實》、《結婚》、《一件提案》、《三年早知道》、《試航》、《畫中人》、《船廠追蹤》、《紅領中的故事》、《探親記》、《魔術師的奇遇》,以及《海霞》、《大河奔流》、《瞧這一家子》等二十餘部影片。一九八0年六月,他又參加了神話故事片《孔雀公主》的拍攝,在影片中扮演國王——孔雀公主喃·穆魯娜的父親。
在陳強扮演的各式各樣角色中,給人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黃世仁、南霸天等反面人物形象。河間那次演出,只不過是陳強演出成功的一個例子。還有一次,《白毛女》在奧地利首都維也那演出結束後,一個奧地利姑娘給扮演黃世仁的陳強獻花。這時,臺下一個老大娘氣憤地高聲喊道:「不要給他獻花!」當別人告訴她這是給演員獻花時,她的感情仍轉不過來,繼續嚷道:「那也不應該給他獻!」這個插曲充分表明,陳強扮演的黃世仁,不僅使中國人誤以為真,也為外國觀眾所深深信服。
陳強在影片《紅色娘子軍》中扮演的南霸天,也是一個成功的反面人物形象。在文化部舉辦的第一屆電影百花獎評選活動中,陳強曾為此而獲得最佳配角獎。在亞非電影節上,他又以南霸天這個人物的成功塑造,為中國在國際電影節上贏得了第一個最佳男演員獎。
陳強不僅善於扮演反面人物,而且還是一個出色的喜劇演員。《三年早知道》中的趙滿囤,是他扮演的第一個喜劇角色。這個人物那種小生產者的自私心理,被陳強刻畫得入木三分。一九六二年,他又在《魔術師的奇遇》一片中,扮演了第二個喜劇角色——魔術師陸幻奇。《瞧這一家子》是他的第三部喜劇片。在這部影片中,他與二兒子——八一電影製片廠青年演員陳佩斯,扮演胡家父子倆。由於父子同臺,感情自然、真實,加上他那含而不露的幽默表演,使影片充滿了生活的情趣和濃鬱的喜劇色彩。
陳強在塑造人物的時候,特別重視「畫龍點睛」的作用。往往能通過一兩個精心設計的動作和「多音的面部表情」,將人物的性格特徵和複雜感情充分揭示出來。影片《白毛女》中,黃世仁第一次見到喜兒,他讓黃世仁用手絹捂嘴一笑,只輕輕一點,就增加了懸念,使觀眾為喜兒的命運擔心了。《紅色娘子軍》中南霸天被捕後乘機逃跑,他讓南霸天捂了一隻眼,只留一隻眼活動,這就突出了人物的狡猾。此外,影片《魔術師的奇遇》中陸幻奇被迫和妻子美鵑生離死別那一剎那的含淚無言的痛苦表情;《瞧這一家子》中老胡拜自己徒弟玉林為師,被女兒嘉英發現後,佯裝出神下棋來掩飾那既尷尬又正經的可笑神氣,都是「畫龍點睛」之筆。在總結這方面的創作經驗時,陳強說:「我在扮演角色時,主要的竅門是『淡抹濃點',整個戲都處理得很生動,很自然,很不費力,只在某個突出的地方、節骨眼上點那麼一筆,這樣戲的色彩就濃了,就象馬連良的戲一樣,只在某一個地方,啪!一躍勁!人物就出來了!這樣觀眾才覺得不吃力,很輕鬆,很舒服,而且藝術享受在你『點'的時候也得到了滿足!」
陳強在扮演喜劇角色時,則十分強調從生活、人物性格和戲的矛盾衝突中找喜劇因素,反對人為地製造噱頭和過火的表演。他把自己表演喜劇的經驗概括為十六個字:「逗而不厭、鬧而不亂、笑而不俗、趣味由衷」。來源:《中外影星》)
下一頁:陳強個人作品年表
【個人作品】
鬼子來了 (2001) .... 老劊子手一刀劉
九九豔陽天 (1999)
京都神探(又名:妙探叮叮噹) (1997)
太后吉祥 (1995) .... 五王爺
金沙水拍 (1994)
爺兒倆開歌廳 (1992)
君子復仇 (1991) .... 陳父
父子老爺車 (1990) .... 老奎
九千六百萬雙眼睛 (1990)
無罪殺手 (1988) .... 方二頭
傻冒經理 (1988) .... 老奎
點點滴滴 (1987) .... 於大爺
二子開店(1987) .... 老奎
招財童子 (1987) .... 馬掌柜
父與子(1986) .... 老奎
生財有道 (1984) .... 李老大
夕照街 (1983) .... 老孫頭
大海在呼喚 (1982) .... 陳宏業
孔雀公主 (1982) .... 勐板扎國國王
瞧這一家子 (1979) .... 老胡
大河奔流 (1978) .... 海清
海上明珠 (1976) .... 郭老大
海霞 (1975) .... 旺發
路考 (1965) .... 老梁
魔術師的奇遇 (1962) .... 陸幻奇
紅色娘子軍 (1961) .... 南霸天
經典角色南霸天
春暖花開 (1960) .... 桂英公公
耕雲播雨 (1960) .... 肖寬
船廠追蹤 (1959) .... 老秦
試航 (1959) .... 王萬水
畫中人 (1958) .... 皇帝
三年早知道 (1958) .... 趙滿囤
探親記 (1958) .... 老錢頭
紅領巾的故事 (1958) .... 張老恭
一件提案 (1954) .... 四老剛
結婚 (1953) .... 田高洪
白毛女 (1950) .... 黃世仁
白衣戰士 (1949) .... 楊明清
橋 (1949) .... 侯佔喜
留下他打老蔣 (1948)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