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同學到同事到伉儷
獲批立項若干
發表SCI論文十餘篇
青年教學能手
科研探索 幸福生活
臨大的科研伉儷
憑什麼能科研、生活齊頭並進?
胡芳東,博士,臨沂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學院教授委員會成員。姜曉蕾,博士,臨沂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青年教學能手。
胡芳東
姜曉蕾
相識在校園,三年「網戀」終成伉儷……讀研期間,胡芳東和姜曉蕾是同學,在學業互幫的過程中碰撞出愛情的火花。2012年。胡芳東得到一個去北京大學交流學習的機會,在北大實驗室拼搏的氛圍感染下,胡芳東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到高強度的有機化學實驗中。三年的異地戀,兩人基本上只有晚上閒下來的時候,靠QQ彼此問候,探討學術上的問題,過起了「網戀」生活。
做同事默契滿分,男女搭配,科研不累……2016年,兩人博士畢業後,姜曉蕾隨胡芳東回到家鄉,來到臨沂大學工作。無論工作還是生活,兩人成為了最默契的搭檔。姜曉蕾文字功底比較好,當書面材料撰寫時,胡芳東提供思路,姜曉蕾協助寫作;在胡芳東去四川大學訪學期間,姜曉蕾替他打理學院相關工作,照顧家裡老小;姜曉蕾參加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申報教學項目、作為黨支部書記組織黨建活動事務時,胡芳東就全力承擔家務活來,協助她指導研究生,替她擠出更多的工作時間、休息時間。這真是「男女搭配,科研不累」!
親密無間,結出累累碩果……正是這樣親密無間、完美無缺的配合,兩位青年教師在教學科研上結出了豐碩的果實。科研上,胡芳東主持國家自然學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基金)1項,山東省高等學校科研發展計劃項目1項;姜曉蕾主持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項,國家自然學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基金)1項,參與山東省本科教改省屬高校重點項目1項。項目執行期間,夫妻兩人合作以及指導研究生、本科生發表十餘篇SCI論文,獲得臨沂市第十五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高校二等獎)。
在教學上,胡芳東每年都指導多名本科生撰寫畢業論文,多人論文獲評校級優秀畢業論文,1人論文獲評山東省優秀學士論文,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指導教師。姜曉蕾被評為2020年度臨沂大學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暨教學能手。兩人攜手指導學生參加多項省級、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省級大學生化學實驗大賽,佳績不斷。
坦誠生活,科研伉儷浪漫依然……在生活中,兩人坦誠相待,互相包容體諒,家庭中總是充滿歡聲笑語。胡芳東細心浪漫,讓遠嫁他鄉的姜曉蕾格外安心,剛來臨沂工作第一年七夕節傍晚,姜曉蕾在電腦前看文獻,琢磨第二天的實驗方案,胡芳東突然拿著一束玫瑰花,放到她面前,工作忙起來忘了節日的曉蕾感到特別驚喜。「生活需要儀式感,自己每次生日前都是風平浪靜,但是生日當天總是驚喜不斷。」姜曉蕾說。
他們有一個兩歲半寶寶,主要是雙方父母在幫他們照顧寶寶,所以也特別感激父母,讓他們有了更多時間全身心投入教學與科研工作中。晚上的時間,他們就用來陪伴小朋友,看著小寶寶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鼓勵他的「小創造」,聽小朋友不經意間學會的古詩,順其自然健康成長,簡單幸福。
好的伴侶是旗鼓相當,互相成就的。在臨沂大學這個平臺上,胡芳東和姜曉蕾尊重、認可、欣賞彼此的事業,在工作生活上互相分擔、互相幫助、互相照顧,經營好了自己的家庭,也做出了各自精彩的成績。
熱愛這個家庭、熱愛這份工作、熱愛這所學校,科研、教學、工作,家庭、夫妻、生活,齊頭並進,這就是臨大伉儷。一樣的煙火,不一樣的光芒。是他、是她,也是你,Linda期待你的故事,期待你的浪漫!
來源 / 臨沂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編輯 / 孟祥婷
責編 / 林思雨 張新傑
編審 / 王金銘 徐紅玉
審核 / 趙長芬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源於臨沂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分享為公益,未用於營利,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