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於網絡,文章原創。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福緣這個問題,福緣和福報稍微有點不同,福報重果,福緣重因緣。修行結的是善緣,修的是善因。要知道因果不爽,只要因緣聚合,就會以相應的形式到來。所以人要給自己修福緣,就像種樹,以待以後自己和後人乘涼。
平時經常看到誰做出了什麼樣的成就,一般人難以達到。但是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別人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能力,最近看到一句話,別人的成就都是建立在幾代人的奮鬥上的。連秦始皇統一六國不也是「奮六世之餘烈」嗎?現在經常感嘆寒門崛起越來越難了,是啊。為什麼呢?其實能夠崛起的寒門,那是人家先天的福緣已經足夠,這一世的崛起是必然的,所以看問題要看到根本原因。
不必羨慕別人的成就,你或者自己的家人以後也可能達到這樣的地步。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任何東西都不是憑空而來的,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偶然的。因為仔細推敲,便會發現一切都有依據,只是以我們的思維很難理解罷了。所以現在知道這個道理還不算晚,為自己和家人種下福田,結下善緣,這才是真正主動的保險。
人這一輩子有多少福分可以說是有一個上限和下限的,沒有人會嫌自己福報多,但是修德積福的道理,老年人比中年人懂得多,中年人比年輕人懂得多。為什麼呢,因為人到了老年,所有的因果都會顯現出來。比如說身體健康狀態,家庭關係如何,事業發展等。中年人正處於過渡期,經歷過人生的一些起伏,明白了有些事情真的不是人可以掌握的,一家人平安就是福,不求大富大貴,只求穩中求進。而年輕人,正是拼搏的年紀,旺盛的氣血和精力,會讓人產生錯覺,且缺少了敬畏之心,就是覺得老一輩的都是老古董,人生就是刺激和享受,等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紀,也許才會醒悟吧。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告訴大家,不要坐吃山空,冥冥之中那無形的福緣是可以化成現實的利益的,所有你發散出去的最終都會以相應的形式回到自己和家人的身上,因為你們是一個利益共同體。這就是宇宙循環的秘密,最後轉了一個大圈,不知道路上經歷了什麼,但是可以知道同氣相求,同類相應。
真正的貧富差距,是人福緣的差距,背後那無形的資產,才是最寶貴的財富,關鍵時候還可以救人一命。
下回再見,精彩繼續。
筆者簡介:浙南人氏,字明了,號養用居士。中國哲學研究生,儒釋道修行人。明了,取「明真了正」之意。養用,取「善養慎用」之意。